- 首页
- 医藏
- 胎产指南
胎产指南
四、产后伤肉食泻痢,宜服加参生化汤,加山楂、砂仁。
五、产后胃口虚弱,患痢泻,完谷不化,当温助胃气,宜服六君子丸,加木香、制肉果一个。
六、产后肝脾二气俱虚,泻痢,四肢浮肿,宜服六君子汤加陈皮。
七、产后泻无后重,但日久不止,宜服六君子汤,加肉果、木香。
八、产后赤白痢,脐下气痛,用当归、浓朴、黄连、肉果、甘草。
九、产后痢久,白痢不止,属血虚。宜服四君子汤,加荆芥、人参。
十、产后痢,羸困,心腹绞痛,宜服薤白、石榴皮、当归、黄连、地榆。痢腹痛不止,用温汤蘸熨,暖腹则缓。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十九、产后霍乱
产后霍乱,由劳伤气血,脏腑虚损,不能运化食物;及感风冷所致,阴阳升降不顺,清浊乱于肠胃,冷热不调,邪正相搏,上吐下痢,名曰霍乱也。
生化六和汤
治产后块痛未除,又患霍乱。
川芎(二钱)当归(四钱)干姜(四分)炙甘(四分)砂仁(六分)陈皮(四分)藿香(四分)茯苓(八分)姜引。
附子方
治产后吐痢霍乱,手足逆冷,问无块痛,服此方。
白术(二钱)当归(二钱)陈皮(四分)干姜(四分)丁香(四分)甘草(四分)人参(一钱)附子(五分)研细末,粥饮调下二钱。
温中散
治产后霍乱,吐痢不止,无血块痛可服。
人参白术当归浓朴干姜茯苓草豆蔻姜引。
产后七日外,患霍乱,用六君子汤亦可治之。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产后呕逆不食
人之胃腑,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生气血,荣润肠腑。产后劳伤脏腑,寒邪易乘入于肠胃,则呕吐气逆而不下食也。(如脉弦滑多于伤食而呕,宜与伤食条参看。)
加减生化汤
治产后呕吐不食。
川芎(一钱二分)当归(三钱)干姜(四分)炙甘(四分)砂仁(五分)姜引。
温胃丁香散
治产后七日外,呕逆不食。
当归(二钱)白术(二钱)干姜(四分)丁香(四分)陈皮(四分)甘草(四分)前胡(四分)人参(二钱)藿香(四分)
石莲散
治产后咳逆呕吐,心冲目眩。
石莲子(一两二钱,去壳)白茯苓(一两)丁香(五钱)为末,米饮下。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一、产后水肿(有针刺法附卷七下末篇)
产后手足浮肿,皮肤作光莹色,及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行水,必大补气血为主,佐以苍术、茯苓、白术补脾。壅满,加半夏、陈皮、木香、香附监之。虚人加人参、木通。有热加麦冬、黄芩以清肺火。
健脾利水补中益气汤
治产后七日外。
人参(二钱)白术(二钱)茯苓(一钱)白芍(一钱)陈皮(二分)木瓜(八分)木通(四分)紫苏(四分)苍术(四分)浓朴(四分)大腹皮(四分)大便不通,加肉苁蓉一钱,麻仁一钱。如因寒邪,湿气伤表,无汗而肿,宜服姜皮、半夏、苏叶,加于补气血方以表汗。
五皮饮
治产后湿气,客伤脾经,气血凝滞,以致面目虚浮,四肢胀气喘,用五加皮(有以桑白皮代之)、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水煎服。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二、产后怔忡惊悸
产后忧惊劳倦,去血过多,则心中躁动不宁,谓之怔忡。若惕然而惊,心中怯怯,如人将捕之状,谓之惊悸。治此二症,惟调和脾胃补气血,志定神宁,气舒心安,而病愈矣。如分娩后,血块未消,宜服生化汤,补血行块,血旺则怔忡惊悸自平,不必加定安心神之剂。如块消痛止后患此症者,宜服加减养荣汤,加木香,减川芎、麦冬,即归脾汤。
加减养荣汤
川芎(一钱)当归(二钱)茯神(一钱)枣仁(一钱)人参(一钱)麦冬(一钱)白术(二钱)远志(二钱,去心)黄(二钱)龙眼肉(八个)陈皮(四分)甘草(四分)姜引。
虚烦,加竹肉一丸。痰,加竹沥姜汁。
养心汤
治产后心血不宁,惊悸不安。
黄(一钱)当归(二钱)茯苓(八分)川芎(八分)麦冬(一钱)人参(一钱)甘草(四分)远志(八分)枣仁(一钱)柏子仁(一钱)五味子(十粒)姜引。
安神丸
与前药兼服。
黄连(三钱,酒炒)怀生地(三钱)归身(五钱)炙草(五分)为末,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二钱为衣,每服四十九丸。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三、产后骨蒸
产后骨蒸,由失血过多,骨无血阴,以致虚火作炎,骨蒸作热。经云:阴虚发热是也。
如血块未净,只服生化汤,视症略为加减,俾阴血旺升,则火自归经矣。如块痛已消,宜服梅连丸。
柴胡梅连丸
即清骨散,作汤服甚效。
柴胡(二钱)胡黄连(二钱)前胡(二钱)乌梅(二钱,去核)猪脊髓(一条)猪胆(一个)葱白(十根,长一寸)前四味为末,另将猪髓胆、葱白,同捣成泥,入童便一盅,熬如稀糊,再入药末,共捣为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清汤下。如上隔热多饱服,凡男女骨蒸,俱可服。摘刊方中,此方系汤剂。
加味大造丸
治骨蒸劳热,若服前方,不须服此。
紫河车(一具)人参(一两)当归(一钱)麦冬(八分)柴胡(六分)怀生(二两)山药(一两)胡黄连(五钱)石斛(八分,酒蒸)杞子(一两)黄柏(八分,酒蒸)另将麦冬、地黄捣如泥,紫河车制净蒸熟,先另捣,后入诸药末均捣,加蜜为丸。
黄(八钱)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八分)甘草(四分)川芎(八分)当归(二钱)天冬(二钱)麦冬(二钱)北五味(十粒)白芍(二钱)黄柏(六分,炒)知母(二钱)怀生(二钱)怀熟地(二钱)枣引,水煎。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四、产后心痛
产后心痛,即胃脘痛。以胃脘在心之下,因伤寒气及伤冷物而作痛。因痛近于心,俗呼为心痛。殊不知心为君主之官,生血行气,统驭五脏六腑。血气盛,则泰然安宁;血气不足,怔忡惊悸不安,心岂可痛哉?若真心痛,手足指甲见青黑色,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昔人论之详矣。治法当散胃中之寒气,消胃中之冷物,必用生化汤中加散寒消食之佐,无有不安。若绵绵痛,可按而止,又问无血块了,则当虚论而加补也。其产后心痛腹痛,二症相同,因寒食上攻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此二症治法亦大约略同,俱宜用生化汤,加肉桂、吴茱萸等热药,温散之也。
加味生化汤
川芎(二钱)当归(三钱)干姜(五分)肉桂(八分)甘草(五分)吴茱萸(七分)三帖后,去茱萸。伤寒物,加茱萸、桂枝。伤肉食,加砂仁、山楂。伤饭面加神曲、麦芽。大便不通,加肉苁蓉二钱。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五、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先问血块有无。有血块痛,只服生化汤,调一笑散、鹿角灰散,块消,痛自止矣。若风冷,乘虚入腹作痛,宜服加味生化汤治之。
加味生化汤
川芎(二钱)当归(四钱)炮姜(四分)炙甘(四分)桃仁(十粒)桂枝(一钱五分)痛止即减,不止再加。伤面食,加神曲一钱,麦芽一钱(炒)。伤肉,加山楂五粒,砂仁七分。如血块未消而痛,加一笑散二钱,酒炒元胡二钱,共为末。(一笑散即失笑散。)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六、产后小腹痛
产后虚中,感寒饮冷,其寒下攻,小腹作痛。又有血块作痛者,又有产后血虚,脐下痛者,并宜加减生化汤调治。
加减生化汤
川芎(六分)当归(二钱)炮姜(五分)炙甘(四分)桃仁(十粒)问有血块痛,本方加元胡散二钱,亦治寒气痛。如血块无,但小腹痛,按而稍止者,属虚,加熟地二钱。
元胡散
肉桂(一钱)元胡(一钱)为末。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七、产后遍身疼痛
产后遍身疼痛,由产后百节开放,血脉流散,气弱则经络间血多凝滞,累日不散。故筋脉急引,骨节不利,甚至腰背不能转侧,手足不能动履,或身热头痛,若误作寒热治而散表出汗,则筋脉力竭,手足厥冷,变病出焉。
趁痛散
治遍身痛。
当归(二钱)甘草(三分)白术牛膝独活肉桂(各八分)葱白(八根)黄(一钱)姜(二片)产后虚劳,指节痛颈痛,汗不出,用:当归人参黄生姜淡豉薤白猪肾(二个)先将猪肾水煮热,取汁二盏,煎药八分碗温服。
筋骨乃血所养,产后血虚,亦能作痛。又寒主拘急,或感寒气,皆能作痛,须凭脉症,加减用药为当。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八、产后腰痛
产后腰痛,由妇人位系胞腰为肾腑,产后劳伤,肾气损动胞络;或虚未即平复,而风寒易乘,二者皆致腰痛也。
当归(二钱)独活(八分)杜心(八分)川芎(八分)杜仲(八分)续断(八分)防风(八分)桑寄生(八分)姜(三片)服两帖后,痛未止,属肾虚,服加味大造丸。
加味大造丸
治产后日久,肾虚腰痛。
当归川芎熟地天冬五味子杜仲续断山药牛膝故纸(炒)小茴(炒)丹皮胡桃人参(各等分)为丸服。
又败血流入腰肾,痛如锥刺,宜服
复元通气散
。
川芎(一钱)当归(一钱)小茴(一钱)故纸(一钱)桂心(一钱)元胡索(一钱)牛膝(一钱)丹皮(一钱)木香(水磨,五分)甚者,加乳香、没药(四五分)。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九、产后淋
产后患淋,由产虚弱,热客于脬中,内虚则溲数频,热则小便淋涩作痛,名谓之淋。宜服茅根汤。
茅根汤
治产后冷热,膏石诸淋。
白茅根(三钱)瞿麦(二钱)茯苓(二钱)人参(一钱)葵子(一钱五分)甘草梢(五分)滑石(二钱)紫贝(二个)石首鱼头(二个)桃胶(一钱五分)姜、灯心引,空心服。更入鲤鱼齿末五分。
又方
治产后淋,小便痛,又血淋。
白茅根车前子瞿麦冬葵子通草鲤鱼鳞(一百个)水煎,入鲤鱼齿末服。
又方用导赤散加减最妙。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三十、产后小便数
产后小便数者,由脬内宿有冷气,因产发初起,冷气入脬,致小便数也,宜用桑螵蛸散。
桑螵蛸散
人参(二两)黄(二两)桑螵蛸(三十个)鹿茸(五钱)牡蛎(五钱)赤石脂(五钱)为末,空心粥饮送。(每二钱为率)
又方
治小便或遗尿。
益智(三十个,炒)为末,米饮送下,每一钱。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三十一、产妇流注
产后流注,皆由恶露流滞于腰臂手足关节之处,或漫肿,或结块,久则肿起作痛,肢体倦怠。治法宜葱熨法,方以治外肿,内服参归生化汤,以散滞血无缓也。
参归生化汤
川芎(一钱五分)当归(三钱)炙甘(五分)黄(一钱五分)肉桂(六分)人参(二钱)马蹄香(二钱)若漫肿微痛,属形气俱不足,最难治。未成脓或已成脓,或不溃,气血虚也,宜服人参汤。
憎寒壮热,气虚也,十全大补汤。日晡内热,四物汤加参、术、丹皮。呕逆,属胃气虚,六君子汤加炮姜。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一钱。
葱熨法
葱一握,炙热,捣烂作饼,肿处用浓布两三层,熨斗熨之。
神仙回脓散
(方在八卷乳痈下。)治产后流注恶露,日久成脓,用此方先导其脓。若人未补,得气血旺,此方又不宜服。(方见乳痈阴蚀五疳下。)
治阴蚀五疳法
妇人阴户生疮,名曰疮。或痛或痒,如虫行状,脓汁淋漓,阴蚀或尽者,由心肾烦郁,胃气虚弱,致气血涩滞。经曰:诸疮痛痒,皆属心火。治之当补养心胃,外以药洗熏导并治之。
千金疗阴蚀疮洗方
川芎当归芍药地榆甘草用水五升,煮二升,去渣熏洗,日三次,夜一次。
又方
蒲黄(一两)水银(一两)研末掺之。
又方肥猪肉十斤,煮水浸疮,冷则再易,不过再三次愈。又肉十斤,数斗水煮,水多可换易也。
又方治疸虫蚀下部及五脏。用东南方向桃树枝三七枝,轻打枝至使散,以绵扎之,又研石硫黄末,将绵缚桃枝捻转之,令末少浓,又截一短竹筒,先纳下部中,以所捻药桃枝热,捻熏之。
又方虾蟆兔屎,等分研末,敷疮效。
治妇人阴肿
小麦朴硝白矾五倍子白芨煎汤熏洗。
治妇人阴痒
蛇床子白矾煎汤洗。
又方用牛肝或猪肝三寸,纳入阴户,久则取出之,立愈。
治妇人阴中生疮
杏仁雄黄生矾(各五钱)麝香(二分半)共研末,纳入阴中即愈。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三十二、产后癫狂
产妇多喜多怒,时发癫狂,言语无伦,甚有罔顾身体,此皆五志所发为热,火实制金,不能平下,则肝实而多怒也。又发热于中,则属阳明,经谓阳明之厥则癫,又谓服膏粱芳香等则热气剽悍,发为癫狂。大率因痰结于胸中,宜开痰镇心神为主。又神不守舍,狂言妄作,久不愈,如心经蓄热,当清心除热为先。如痰迷心窍,当去痰宁心,宜大吐下则愈。产后身热感风,遍身麻痹,手足牵搐,口痰盛,言语无伦,乃痰结胸膈心经蓄热之症,当以归脾砂香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