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济阴纲目
济阴纲目
薛氏
曰:前证若恶露不下,用失笑散,若气滞血凝,用花蕊石散。
一产妇患前证,服峻厉之药,恶露随下,久而昏愦,以手护其腹。余曰:此脾气复伤作痛,故用手护也。以人参理中汤加肉桂二剂,补之而愈。
起枕散
治产后恶血不行,心腹及儿枕作痛,甚危。
当归白芍药(酒炒,各三钱)(此产后温行正药,白芍酒炒亦无妨)川芎(二钱)官桂元胡索牡丹皮蒲黄(炒)五灵脂(炒)没药(各一钱)白芷上锉,水煎,入童便,空心服。
荷叶散
治产后恶露不下,腹中疼痛,心神烦闷。
干荷叶(二两)鬼箭羽桃仁刘寄奴蒲黄(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以童便一大盏(此以心神烦闷,故不用热药,而加童便以引下),姜二片,生地黄一分,捶碎同煎,至六分热服。
通瘀饮
治产后恶露不通,心慌昏沉,寒热交攻。
归尾大黄(各三钱)白术木通(各一钱)红花(五分)桃仁(三十个,捣烂另入)上用水一碗、酒一小盏煎三沸,入桃仁,再煎一沸,温服。(既用大黄,复用白术,岂得已之心,加酒同煎,桃仁后入,又治法之妙)
广济方
疗产后恶露不下。
川牛膝大黄(各一两)牡丹皮当归(各一两半)芍药蒲黄桂心(各一两)上为末,以生地黄汁调,酒服方寸匕,日二服,血下愈。(此方寒热并用,逐瘀而不峻,妙在为末,调生地黄汁酒服)
保命集方
治妇人恶血不下。
当归芫花(炒等分)(芫花大毒,用须斟酌)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酒调下。
又用好墨醋淬末,童便、酒下。
没药丸
治产后恶露方行,而忽然断绝,骤作寒热,脐腹百脉皆痛,如锥刺非常。此由冷热不调,或思虑动作,气所壅遏,血蓄经络。
当归(一两)芍药桂心(各半两)桃仁(去皮尖,炒研)没药(研,各二钱半)虻虫(去翅足,炒)水蛭(炒焦,各三十枚)(虻虫水蛭,非万不得已不敢用)上为末,醋糊丸,如碗豆大,醋汤下三丸。
黑龙丹
见前胞衣不下。
治恶血不下杂方
一方
用蒲黄三两炒,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一方
用益母草捣绞汁,每服一小盅,入酒一合,温服。
一方
用麻子五升,酒一升浸一宿,明旦去滓,温服一升,不瘥再服一升。
[卷之十一 产后门上] 恶露不绝
大全
云:夫产后恶露不绝者,由产后伤于经血,虚损不足,或分解之时,恶血不尽,在于腹中,而脏腑挟于宿冷,致气血不调,故令恶露淋沥不绝也。
薛氏
曰:前证若肝气热而不能主血,用六味地黄丸;若肝气虚而不能藏血,用逍遥散;若脾气虚而不能摄血,用六君子汤;若胃气下陷,而不能统血,用补中益气汤;若脾经郁热而血不归源(以下诸方失载,当考立斋良方),用加味归脾汤;若肝经怒火而血妄行,用加味四物汤;若气血俱虚,用十全大补汤;若肝经风邪而血沸腾,用一味防风丸。
芎归加芍药汤
治产后血崩眩晕,不知人事。
川芎当归芍药(各等分)(产后忌芍药,而此方用之,亦血崩者无忌耳)上咀,每服四钱,水煎热服。一方加黄芩、白术。
加味四物汤
治产后血崩如豆汁,紫黑过多者。(有谓如豆汁者湿,紫黑者热,又曰寒过多者虚,此方不寒不热不燥,故可通用)川芎当归芍药生地蒲黄阿胶蓟根白芷上水煎服。
一方
疗产后七八日,恶露不止。
败酱草(败酱治多年凝血,产后诸病腹痛,则此亦去故生新药也)当归(各六分)芍药续断(各八分)川芎竹茹(各四分)生地黄(炒干,十二分)上细锉,以水二升煮取八合,空心顿服。
以上补虚之剂。
加味四物汤
治产后月余,经血淋沥不止,此陷下者举之也。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白芷升麻(各一钱)血余灰(另入)上锉,水煎服。(族弟妇产后半月,离蓐过劳,下血倾盆,急以求救,余用此药一服立止,其效如神。)
千金方
治产后恶血不尽,或经月或半岁者。
升麻三两,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分温再服。
以上升提之剂。
乌金散
治产后血迷血晕,败血不止,淋沥不断,脐腹绞痛,头目昏眩,多汗无力,及崩中下血不止。(诸症皆从败血不止来,此方之妙,不在止而在行,行则归经而止矣。治崩者,要得此旨)
麒麟竭
男子乱发灰松墨(醋淬)百草霜当归肉桂赤芍玄胡索鲤鱼鳞(烧存性,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下。
一方
治产后恶血不绝,崩血不可禁,腹中绞痛,气息急。
乱发(烧,一两)阿胶(二两)代赭石干姜(各三两)干地黄(四两)(妙在地黄为君)马蹄壳(烧,一个)牛角腮(五两,酥炙)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饮下,日二服。
豆淋酒
治产后犹有余血水气者。(余血瘀血也,故用行法)黑豆五升熬令烟尽,投瓷器内,以酒一斗,淬之饮,盖豆淋酒治污血,又能发表也。
蒲醋饮子
治新产压血,逐败滋新,此药治血神效,又非黑神散之可比也。月内每日一二服尤良,及疗一切恶露与血积。
真蒲黄不拘多少,熬米醋令稠,和药成膏,每服一弹子大,食前醋汤化开服。(二味有且战且守之能)一方用蒲黄二两,水煎顿服。
一方
治产后泄血不止,无禁度,及治腹痛胸膈闷。
姜黄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服。
胡氏曰:姜黄治恶露不止。
以上行污血之剂。
牡蛎散
治产后恶露淋沥不断,心闷短气,四肢乏弱,头目昏重,五心烦热,面黄体瘦。
牡蛎粉()川芎熟地茯苓龙骨(各二钱)当归(炒)续断艾叶人参五味子地榆(各一钱)甘草(五分)上锉,分二帖,加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食前服。此收涩之剂,虚脱者宜用。
[卷之十一 产后门上] 血崩不止
陈氏
曰:产后血崩者何?答曰:产卧伤耗经脉,未得平复,劳役损动,致血暴崩,淋沥不止,或因酸咸不节伤蠹,荣卫衰弱,亦变崩中。若小腹满痛,肝经已坏,为难治。急服固经丸止之。陈无择评曰:血崩不是轻病,产后有此,是谓重伤,恐不止酸咸不节而能致之,多因惊忧恚怒,脏气不平,或产后服断血药早,致恶血不消,郁满作坚,亦成崩中。固经丸自难责效,不若大料煮川芎汤加芍药,候定,续次随证诸药治之为得。
薛氏
曰:前证若血滞小腹胀满、用失笑散,血少小腹虚痞,川芎汤;肝火血妄行,加味逍遥散,脾郁不统血,加味归脾汤;脾气虚不摄血,补中益气汤;浓味积热伤血,清胃散加槐花;风热相搏伤血,四君子加防风、枳壳。
一产妇血崩,小腹胀痛,用破气行血之剂,其崩如涌,四肢不收,恶寒呕吐,大便频泻,余用六君加炮黑干姜,四剂稍愈(见症在脾胃,故用六君加炮姜),又以十全大补三十余剂而痊。
一产妇血崩因怒,其血如涌,仆地,口噤目斜,手足抽搐,此肝经血耗生风,余用六味丸料一剂,诸证悉退,但食少晡热,佐以四君、柴胡、牡丹皮而愈。
芎归加芍药汤
治产后血崩,眩晕不知人事。
方见前恶露不绝。
加味四物汤
治产后血崩如豆汁,紫黑过多者。
方见前恶露不绝。
奇效四物汤
治产后血崩,素有热者。
方见血崩门。
干熟地黄散
治产后崩中,头目旋晕,神思昏迷,四肢烦乱,不知人事。(崩久虚脱者宜之)干熟地黄黄伏龙肝赤石脂(各一两)当归(七钱半)川芎阿胶艾叶白术人参甘草(各半两)上咀,每服四钱,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阿胶丸
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虚羸无力。
阿胶赤石脂(各一两半)续断川芎当归丹参甘草(各一两)龙骨鹿茸(酥炙)乌贼鱼骨鳖甲(炙,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温酒二三十丸。(一派固血,不用补气,尤妙在鹿茸,谓其能引血上升也)
瑞莲散
治产后恶血崩漏,状如涌泉。
瑞莲(一百枚,烧灰存性)棕榈(烧存性)当归(各一两)官桂(半两)槟榔(二枚)川芎鲤鱼鳞(各七钱半,亦烧灰用)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煨生姜酒调服。如未止,更进一服。或非时血崩,无药可治,但进三服即止。
固经丸
治产后血气未复,而有房事,及劳役伤损,致血暴崩,或淋沥不止。(温涩之剂,固脱以暖下元)艾叶赤石脂()补骨脂(炒)木贼(各半两)附子(一枚,炮去皮)上为细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米饮下。
千金方
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此方惟心气郁者宜之)菖蒲一两半锉,酒二盅煎一盅,去渣,分三服,食前下。
[卷之十一 产后门上] 心痛
大全
云:产后心痛(心痛曰产后,则与寻常之病不同矣,当于血分求之),为阴血亏损,随火上冲心络,名曰心胞络痛,宜大岩蜜汤治之。若寒伤心经,名曰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无药可救。
薛氏
曰:前证若阳气虚寒,用岩蜜汤温之;瘀血上冲,用失笑散散之;血既散而痛仍作,用八珍汤补之。大凡心腹作痛,以手按之却不痛,此血虚也,须用补养之剂。
一产妇患前证,昏愦口噤,冷汗不止,手足厥逆,用六君子加附子一钱,以回其阳,二剂顿苏,又以十全大补汤,养其血气而安。
一产妇患前证,手不敢近腹,用失笑散一服,下瘀血而愈,次日复痛,亦用前药而安。
一产妇患前证,用大黄等药,其血虽下,复患头痛、发热、恶寒,次日昏愦,自以两手坚护其腹,不得诊脉,视其面色青白。余谓脾气虚寒而痛也,用六君子汤加姜、桂而痛止,又用八珍汤加姜、桂而安。
大岩蜜汤
(一名桂心汤)治素有宿寒,因产大虚,寒搏于血,血凝不散,上冲心之络脉,故作心痛。(书病缘明甚)熟地黄当归(酒浸)独活吴茱萸(炒)白芍(炒)干姜桂心(不见火)远志(各一钱)细辛甘草(各五分)上锉,水煎服。或云熟地泥膈,安能去痛,合用生干地黄。
失笑散
治产后恶血上攻,心腹绞痛欲死,及儿枕痛,或牙关紧急,一服可愈。(果验)蒲黄(炒)五灵脂(各一钱)上为细末,作一服,用酽醋调膏,入水一盏煎服。
金黄散
治恶血上冲,心腹作痛,或发热作渴。
玄胡索蒲黄(各一钱)桂心(二分)上为末,酒调服。
火龙散
治产后气滞心痛。
茴香(炒)川楝子(炒,各一两)艾叶(盐炒,半两)上为末,水煎服。
伏龙肝散
治产后恶物不出,上攻心痛。
赤伏龙肝研细,每服三五钱,温酒调下。泻出恶物立止。
一方
治产后恶血冲心痛,气闷欲绝。
用桂心三两,捣为细末,狗胆汁和丸,(狗胆能破瘀血,同桂心更治绝闷妙)如樱桃大,每服二丸,热酒调下,不拘时。
一方
治产后血不尽,心腹痛。
荷叶炒令香为末,水煎下,方寸匕。
[卷之十一 产后门上] 腹痛
(并小腹痛)
薛氏
曰: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块,用失笑散行散之(按腹痛原文尚有数症,曰因气滞用玄胡索散:因外寒用五积散;因怒气用四物加木香、柴胡;因阳气虚弱用四君、当归、炮姜:因脾虚血弱,用六君、当归、炮姜)。若恶露既去而仍痛,用四神散调之,若不应,用八珍汤。若痛而恶心,或欲作呕,用六君子汤。
若痛而泄泻,用六君子汤送四神丸。若泄泻痛而后或后重,用补中益气汤送四神丸。
若胸膈饱胀,恶食吞酸,或腹痛手不可按,此是饮食所致,用二陈加山楂、白术以消导;若食既消而仍痛,或按之不痛,或更加头痛,烦热作渴,恶寒欲呕等证,此是中气被伤,宜补脾胃为主。若发热腹痛,按之痛甚,不恶食,不吞酸,此是瘀血停滞,用失笑散消之。若止是发热头痛,或兼腹痛,按之却不痛,此属血虚,用四物加炮姜、参、术以补之。如发渴用白虎(发渴恐属血虚,用白虎宜慎!东垣云:血虚忌白虎);气弱用黄;血刺痛,则用当归;腹中痛,则加芍药。宜详察脉证而用之。
一产妇腹痛发热,气口脉大,余以为饮食停滞,不信,乃破血补虚(因实成虚,因虚投补,当与勿当,医者病者两责之,幸勿误也),反寒热头痛,呕吐涎沫,又用降火化痰理气,四肢逆冷,泄泻下坠,始悔,问余曰,何也?余曰:此脾胃虚之变证也,法当温补,遂用六君子加炮姜二钱,肉桂、木香各一钱,四剂,诸症悉退,再用补中益气之剂,元气遂复。
一妇人产后腹痛后重,去痢无度,形体倦怠,饮食不甘,怀抱久郁,患茧唇(茧唇因虚,宜以脉症参之),寐而盗汗如雨,竟夜不敢寐,神思消烁。余曰:气血虚而有热,用当归六黄汤纳黄芩、黄柏炒黑一剂,汗顿止,再剂全止,乃用归脾汤、八珍散兼服,元气渐复而愈。
一产妇小腹作痛,服行气破血之药不效,其脉洪数,此瘀血内溃为脓也,以瓜子仁汤二剂痛止,更以太乙膏下脓而愈。产后多有此病,纵非痈,用之更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