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语录

  上堂。举。西天昔有七女游尸陀林。见一死尸。妹问姊曰。尸在这里。人在什么处。姊曰。妹妹。妹应喏。姊曰。在什么处。於是空中散花。女曰。空中散花者谁。应曰。我是帝释。见圣者善说般若。感我天宫。特来散花。圣者欲何所须。我当供给。女曰。别无所须。只要个无根树子。帝释曰。我天宫无种不有。若要无根树子即无。女曰。帝释。帝释应喏。女曰。这个是什么。帝释遂隐去。大众。且道帝释是会了隐去。不会了隐去。又道善说般若。感我天宫。又道无无根树子。大众。且作么生明得。不辜负圣女。若也不会。不得辜负帝释。归宗亦有个无位真人。憨憨痴痴。跛跛挈挈。且恁么过时。喝一喝。下座。
  王主簿到上堂。僧问。云门大师欲一棒打杀释迦老子。和尚又欲粪扫堆头窨杀云门。未审和尚罪过还许学人点捡也无。 师云。且莫造次。 学云。和尚坐断庐山。为什么不识某甲这话。 师云。三十棒。 学云。关。 师云。点。 学云。札。 师云。念汝做街坊。复云。忆在报宁时。彼彼各年少。而今住山来。各各已衰老。休话人间短与长。相逢把手呵呵笑。呵呵笑。逍遥自合无为道。蓦拈拄杖敲香台云。不可不自在。复掷下云。不可不逍遥。喝一喝。下座。
  上堂。僧问。马祖下尊宿。一个个屙辘辘地。唯有归宗老较些子。黄龙下儿孙。一个个硬剥剥地。祇有真净老师较些子。学人恁么道。还扶得也无。 师云。打迭面前搕[打-丁+(天/韭)]却。 进云。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师不对。 进云。这个为上上根。忽遇中下之流。如何指接。师亦不对。 进云。非但和尚一场懡[怡-台+罗]。学人亦乃一场败阙。 师云。三十年后悟去在。复云。一切禅与道。触目无非妙。贵贱但临时。不要生机巧。蓦拈拄杖云。三世诸佛说不到。诸代祖师传不及。遂掷下云。是什么。喝一喝。下座。

  住宝峰禅院语录

  师开堂日。接得左司手中疏。乃示众云。左司传授。炟赫现前。泐潭把呈。分明荐取。荐与不荐。却付与表白。 表白拟接。复收回云。不见到。权柄在手。纵夺临时。非但泐潭如是。左司众官神通变化。各各具足。却度与表白宣罢。於是就座。 问话毕。师乃云。适来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且道何名第一义。如何所观。大众当知。欲得分明现前。可以直截自观。若能自观。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而今莫有能自观者么。既能自观。即能他观。且道即今左司众官.僧俗大众。一一是个什么。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可谓一一圆妙。一一本灵。一一神通变化。总不欠少。了无生死可相关。若不能自观者。为迷真觉性。还却受轮回。然洪州乃江西大都督府。古今已来。人杰地灵。佛事兴盛。昔有马祖。以禅道化人。亮座主乃教法救世。亮一日来参马祖。祖曰。见说座主大讲得经论。是否。亮云。不敢。祖云。将什么讲。亮云。将心讲。祖曰。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又争讲得经。亮乃抗声云。心既讲不得。虚空莫讲得么。祖曰。却是虚空讲得。亮不肯。便出去。祖召云。座主。亮回首。豁然大悟。 师云。而今闻却是虚空讲得多。便向虚空里钉橛。殊不识马大师神通光明。解黏去缚。 又庞居士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师云。禅门多作奇特商量。玄妙解会。又不见马大师威光自在。裁长补短。 又大梅初参马祖。问。如何是佛。祖曰。即心是佛。 师云。如今往往向即心里丧身失命。须还他马大师观机设法。应病与药。一切临时。无可不可。其大梅蒙马师开示。豁悟本心。一得永得。更不他观。直入深山庵居岩穴。后因有僧游山见之。问曰。庵主住此山多少时。梅曰。只见四山青又黄。僧又问。出山路向甚么处去。梅曰。随流去。祖闻之。令一僧去问云。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梅曰。马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梅云。作么生别。僧云。又道非心非佛。 师云。且道马大师还有为人底意也无。 梅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在。任汝非心非佛。我祇即心是佛。 师云。知恩方解报恩。 僧回。举似祖。祖召大众云。梅子熟也。庞居士遂去问梅曰。久向梅子熟。还许学人摘吃也无。梅云。你向什么处下口。士云。百杂碎。梅云。还我核子来。 师云。且道此二人相见。还有优劣也无。 梅临迁化时。闻鼯鼠声。乃曰。即此物。非他物。汝等善护持之。吾今逝矣。 师云。大众。既非他物。是什么物。复云。近有无尽居士曰。大都此物非他物。岂有南宗与北宗。如今衲子多是争南宗.北宗.云门.临济。却被个俗汉子点破。云门.临济儿孙不胜懡[怡-台+罗]。久立诸官。伏惟珍重。
  入院上堂。马祖传心。石门泐潭。乾师总师。前三后三。老僧到来。如何指南。遂拈拄杖云。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良久。云。我虽与你同条生。不与你同条死。乃掷下拄杖。喝一喝。下座。
  因双林下生长老来。上堂云。宝山不易到。既到莫空回。莫有不空回者么。遂掷下拄杖云。是什么。良久。云。不见双林释迦老。又闻弥勒下生来。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正月二十五。孟春犹寒人共举。分明佛法不二门。甜者自甜苦者苦。喝一喝。下座。
  开马祖塔日上堂。放过一着。落在第二。有利无利。不离行市。家家门外绿柳垂。不独春风折桃李。马祖堂开二月初二。触目遇缘。法门大启。不如归去来。良久。云。向什么处去。马祖堂中烧香罢。僧堂里吃茶。
  施主看藏经请上堂。云。毗卢藏中有大经卷。舍真空而体寂。镜妙色以圆明。蓦拈拄杖云。三世诸佛.一大藏教尽在里许。阿谁不见。阿谁不闻。闻见分明。是个什么。喝一喝。下座。
  出外归上堂。归来闰二月。阒寂宝山中。城隍耳目尽。尘劳万事空。春水绿。野花红。须信禅家道莫穷。信手拈来一枝草。临机生杀任西东。
  上堂。举。僧问马祖。如何是佛。祖曰。即心是佛。 师云。马大师也是看孔着楔。然现前一众。虽不受马驹所踏。是不可忘古人大慈悲故。谁教从来今日清明。良久。云。与大众同到塔上烧香。
  上堂。今朝二月二十五。野草闲花相共举。信手拈来一一玄。痴人莫认庭前树。众中莫有不受恶水泼者么。遂拈拄杖掷下云。祇这拄杖子亦不辜负大众。喝一喝。下座。
  上堂。时光迅速。那事如何。虽然如是。我不敢轻於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故先觉云。一切障碍即究竟觉。蓦拈拄杖云。不是究竟觉。遂掷下拄杖云。抛来掷去。有何障碍。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三月初十。知事.首座.大众尊候万福。良久。云。山前大小麦穗也未。直岁照顾牛马。莫教践踏秧苗。典座厨中调和众口。监院库下坐筹帷幄。决胜千里。诸寮舍各各照顾火烛。胜上座设饡饭供养马祖大寂禅师。大众总饱。老僧亦饱。蓦拈拄杖云。拄杖子亦饱。山河大地亦饱。遂卓云。参退。堂中吃茶。
  上堂。掷下拄杖云。扑落非他物。且道是什么物。纵横不是尘。既不是尘。是个什么。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山河大地诸人总见。那个是法王身。良久。云。只为分明极。都缘日用亲。
  上堂。一夏九十日。看看将欲毕。为报求佛人。今朝七月一。教中道。佛身无为。不堕诸数。且道如何是无为佛身。於此荐得。不逐四时之所迁。万物之所变。若也不荐。人渐老。又经秋。等闲白却少年头。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八月初五。禅家安闲国土。甜则甘草元甜。苦则黄檗元苦。若也得意忘言。自然超今越古。
  上堂。古人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且道毫厘不差又如何。良久。云。僧堂里吃茶。
  上堂。今朝八月十五。又是月圆当户。月不照人。人不问月。彼此不相干。赵官家国土。不如归去来。田中晚稻。近日好雨。喝一喝。下座。
  化主回上堂。演上人今日作斋供养罗汉。为供养过去耶。见在耶。未来耶。若供养过去已过去。未来未至。见在无住。三世既不有。一心何所依。乃召云。演上座。正好供养。过去亦如是。见在亦如是。未来亦如是。彼亦如是。此亦如是。一切诸法亦如是。复召云。演上座。正好供养。供养亦如是。如是。如是。
  上堂。道德经曰。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师云。达人到此。身心一如。身外无余。十方世界。只在目前。
  上堂。一年十二月。倐忽又临头。人渐老。水长流。世有何人便肯休。休。休。不如归去来。自有无绳水牯牛。喝一喝。下座。
  上堂。方上人今日为施主供养罗汉。且道罗汉来也无。若来。在什么处。若不来。又供养他作什么。乃顾谓大众云。要识真罗汉么。元来总在这里。复召云。方上座。还见么。正好供养。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一一不生。一一不灭。性真妙明。常住世间。清净本然。周徧法界。若也如是。万两黄金亦消得。若不如是。滴水难消。老僧随例餐[饥-几+追]子。也得三文买草鞋。
  圣节上堂。率土之土皆属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民。今朝腊月八日。当释迦如来成道之辰。是今上皇帝降诞之日。所谓前圣后圣。圣德共明。人王法王。王道同久。应千年之庆运。统万国之欢心。伏惟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复召众云。大殿上念佛祝延圣寿。下座。
  上堂。举。佛在之日。有一女人礼佛。乃於座前入定。佛遂敕文殊出之。文殊入百千金刚三昧。出女子定了不可得。时有网明亦入三昧。唯弹指三下。女子从定便起。 师云。且道文殊与网明见处还有优劣也无。若道无。文殊何故出女子定不得。只如今日击动法鼓。大众齐到座前。与网明出女子定为是同是别。不见古人道。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大众总是祖师门下参玄上士。试观看。若见得。出家事毕。解脱安乐。世俗尘劳。不用闲观。喝一喝。下座。
  上堂。数日出入。或风或雨。或阴或晴。或聚或散。或乡或村。或县或邑。及至归来。三门依旧向南开。复云。大众归堂吃茶。
  上堂。出家沙门。清净佛子。莫於袈裟下失却人身。所以古人道。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夙债。且道袈裟下了个什么便业障本来空。未了个什么还须偿夙债。出家门中也须子细。不得莽卤。一等行脚。离乡别井。出一丛林。入一丛林。访寻善知识。决择生死。直须子细。假饶了得。我更问你。只如僧问云门。二祖是了未了。云门云。确。众中作么生商量。时中如何受用。大众要会么。良久。云。昨日化主归山。一年在外化导不易。有利无利。不离行市。喝一喝。下座。
  上堂。西瞿耶尼。北郁单越。家家门前长安道。到处通彻。蓦拈拄杖云。拄杖头上千差万别。乃掷下拄杖。喝一喝。下座。

  古尊宿语录卷之四十三
  古尊宿语录卷之四十四

  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金陵报宁语录三
  上堂。今朝欲入室。侍者报言参。搥钟并击鼓。分明为指南。非但钟鸣鼓响。飞禽走兽。草木丛林。森罗万象。昨日仁上人设斋。一一为诸人彻困。还有知恩报恩者么。老僧亦在其间。良久。云。欲知端的意。尽在不言中。下座。
  上堂。今朝二月二十五。金银琉璃握成土。禅家如意自在心。妙用纵横无不是。彼此男儿大丈夫。劝君莫咬他人语。
  上堂。三月本不生。二月何曾灭。不灭与不生。人心自分别。分别既不生。一切皆寂灭。山河大地不可不寂灭。如今一一现前。不可不寂灭。大众。还入此境界么。即今又总在何处。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三月初五。天地不晴久雨。云门札意分明。衲僧如何伸吐。蓦拈拄杖云。云门大师来也。札。久雨不晴。临时变化。不涉途程。遂掷下云。切忌随他拄杖子去。下座。
  上堂。今日三月十朝。衲僧知见雄豪。步步直须有主。拟议打折驴腰。
  上堂。先上座煮栗黄粥供养禅众。吃了总饱齁齁地。挂起钵盂。知恩方解报恩。三十年后不得辜负赵州老。直饶当下见得倜傥分明。不随古人言语所转。各证无生法忍。得大解脱。须知三年一闰。九月重阳。是何宗旨。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九月初五。佛法未尝间阻。开单心印发光。何况上来下去。大众。了然生死不相干。快乐自在。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九月初十。衲僧门风壁立。不是宗乘强为。欲破禅家法执。遂拈拄杖云。若唤作拄杖子。翳汝眼睛。不唤作拄杖子。避色逃声。乃掷下云。还我师子儿来。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九月十五。月色十分显露。人心才有是非。便被浮云点污。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九月二十。大道本无拘执。放开把住自由。还要人人悟入。喝一喝。下座。
  因施主上堂。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僧俗男女平等心。一一皆同证法界。
  上堂。今朝十月初十。滴水滴冻。禅众上来。长老说梦。忽然梦里觉来。显发人人佛之妙用。乃垂一足云。不是佛之妙用。又喝一喝。云。不是佛之妙用。大众上来下去。不是佛之妙用。复召云。大众。分明是梦。 师一日到法座前。乃提起数珠。复顾视云。大众。数珠一百八。便归方丈。
  上堂。兹日夏首。众僧结制之辰。泐潭山比丘克文与清净大众。踞菩萨乘。修寂灭行。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本际。涅盘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离诸垢染清净梵行。若能如是。所谓如莲华不着水。心清净超於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