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疏语考证


○伽婆
  见圆觉经。

○抱孙
  记曲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王父尸。

○贻嗣
  毛诗曰。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注仕事诒遗燕安翼敬也。

○愚公之志
  列子曰。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扣石恳壤。箕畚运於北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长息曰。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若不平于是。河曲知叟无以应之。

○庄子之悲
  庄子曰。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注壑中之舟。泽中之山。可谓藏之固密。而有时乎失之。夜半有力。言造化也。负之而走。失也。言人之为计虽至深密。而时有不得自由者。

○分甘
  晋王羲之牵诸子抱弱孙。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

  又

  遗我以安方致庞公之喜。息我以死遽兴庄子之悲。启竺国之遗规。作幽都之法炬。 切念祖父(某)幸享龟畴之福。方深燕翼之谋。岂期二竖之为妖。遽成永诀。遂使诸孙之失望。徒切深悲。兹集僧伦。聿修善果。(入佛事)伏愿祖父(某)摧烦恼山斩爱欲罥。金绳月映光摇八德莲池。玉树风鸣声彻七重宝网。(荐父诸七伏愿俱可用)。

○遗我以安
  汉庞德公辍耕於陇上。妻子耘於前。荆州刺史刘表问曰。先生苦於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似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我今遗之以安。虽在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而去。

○息我以死
  见上荐父四七之注。

○幽都
  见上。

○龟畴之福
  书洪范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雪-雨)/粉/大]伦攸叙。注洪大。范法。畴类也。孔氏曰。天与禹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易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盖治水功成。洛龟呈瑞。如箫韶奏而凤仪。春秋作而麟至。亦其理也。

○燕翼之谋
  见上。

○二竖为妖
  见上保瘟病之注。

○永诀
  文选。夏侯常侍诛曰。存亡永诀。注良云。诀永别也。

○金绳○八德池
  并见上。

  荐祖母

  祖母云亡莫遂陈情之念。婆伽立教庸申哀慕之思。冀破冥关。用登觉地。 切念祖母(某)恩深刘母。行守班姬。意谓寿龄可享庞洪之福。岂期永诀徒怀乌鸟之私。杳然逝魄未审何之。寂若慈容不堪回想。爰请法侣特弘圣规。(入佛事)伏愿(已下伏愿俱用荐父荐祖父的)。

○陈情之念
  晋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父早亡。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情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晋帝。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老无人奉养。遂不应。乃上表陈情。

○婆伽
  见圆觉经。

○刘母
  见前。

○班姬
  汉书。班倢伃。班况之女。成帝朝为婕妤。帝游后庭。尝欲同辇载。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仝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太后闻之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倢伃。

○庞洪之福
  汉司马相如传曰。湛恩庞洪。注师古曰。庞洪皆大也。庞音龙。

○永诀
  见上。

○乌鸟之私
  文选注。善曰。葛龚丧伯父还。传曰。乌鸟之情诚窃伤痛。毛诗蓼莪。孝子不得终养。翰曰。乌鸟反哺其母。言我有乌鸟之私情。乞毕祖母之养。

  又

  锺情祖母痛皈地府之幽。皈命慈尊愿荷觉天之庇。幽苦莫述。佛荫无方。 切念祖母(某)龟木方浮。鼠藤遽断。有百身而莫赎。无一念之敢忘。睹影自怜曷胜李密之苦。扪心独痛实切元卿之哀。少报含饴。略申献曝。(入佛事)伏愿(仝前)。

○锺情
  晋王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怀抱中物何至於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然则情之所锺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龟木方浮
  阿含云。佛告诸比丘。譬如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过出头。浮有一木。正有一孔。漂流海浪随流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得遇此孔。至海东浮木或至海西。围绕亦尔。虽复差违。或复相得。凡夫漂流五趣之海。还复人身。甚难於此。

○鼠藤遽断○百身莫赎○李密之苦○扪心
  并见上。

○元卿之哀
  齐宗元卿早孤。为祖母所养。祖母病。元卿在远輙心痛。大病则大痛。小病则小痛。以此为常。卿里号宗曾子。

○含饴
  汉明德后曰。含饴弄孙。不能复关政。

○献曝
  见上。

  荐伯叔父

  引而进之矜恤素勤於诸父。死者澌也超升实藉于鸿慈。爰建殊因。用申哀绪。 切念故伯(某)赋形蚁磨。寄迹蜗庐。忽兴负壑之悲。遽作摧峰之惨。嗟尔浮生空成梦梦之梦幻。顾予忍死徒切殷殷之殷忧。不凭大觉之光。曷度冥关之苦。(入佛事)伏愿。

○引而进之
  檀弓曰。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

○死者澌也
  释名曰。死者澌也。消澌也。

○蚁磨
  晋天文志云。日月本东行。天西旋入於海。牵之以西。如蚁行磨上。磨左旋蚁右行。磨疾蚁迟不得不西。

○蜗庐○负壑
  见上。

○摧峰之惨
  见上荐母四七堕月之注。

○梦梦
  诗注。不明也。

○殷殷
  诗正月。忧心殷殷。注疾痛也。

  又

  忧心孔亟痛伤诸父之沦亡。愿力弘深庸阐佛乘而荐拔。 切念故伯(某)慨思诸父遽入黄垆。引而进之从子之恩莫报。宛其死矣亡灵之魄奚之。欲申追挽之思。爰展慈悲之教。(入佛事)伏愿。

○沦亡
  陈子昂诗。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黄垆○引而进之
  并见上。

  荐伯叔母

  怀从母之深恩。悲忽兴于逝水。阐觉皇之妙教。泽祈渗于重泉。 切念故伯母(某)兰蕙贞心。苹蘩素志。岂意天年之凋丧。倐惊地魄之沉迷。从侄兴思尽是伤心之泪。诸孤追想无非泣血之声。爰建道场。用资冥福。(入佛事)伏愿。

○苹蘩素志○逝水○重泉○诸孤
  并见上。

○泣血
  檀弓曰。高子皋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

  又

  幽泉逈隔莫追从母之慈容。净土超升实藉法王之巨力。 切念故伯母(某)常切相夫之助。素深犹子之恩。近闻蛇镜之惊忧。已见鹿车之促召。云愁烟惨忍观见日之花。雨泪风悲痛悼井藤之树。不阐大教。安展悲诚。(入佛事)伏愿。

○幽泉○犹子
  并见上。

○法王
  法华云。我为法王。於法自在。

○蛇镜之惊
  见上庆生之注。

○鹿车促召
  谓鹿车者。以鹿挽车故名鹿车。车即运载之义。喻三乘之人。各以所乘之法。运出三界而至涅柈也。法华云。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於火宅是也。

○见日之花
  按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注犬芝也亦名日及。生於粪土。暮生。见日则死。不知是否。

○井藤
  见上。

  荐兄弟

  鸰原日永素深同气之恩。雁阵风寒俄起断声之惨。爰殚一诚。用叩十力。 切念亡兄(某)孔怀念切。孝友情深。俱忘枘凿之谋。允叶埙篪之韵。荆花庭畔常嬉春砌之风。棣萼楼间几对夜床之雨。忽衅锺于蜗舍。乃梦入于蚁柯。爰修释氏之仪。用笃天伦之眷。(入佛事)伏愿。

○鸰原
  诗棠棣曰。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同气
  棱严。佛告阿难。汝我仝气。情均天伦。谷梁传曰。兄弟天伦也。何休注。兄先弟后。天之伦次。

○雁阵
  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孔怀
  诗棠棣曰。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枘凿
  楚辞曰。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注凿穿孔也。枘刻木端所以入凿者也。鉏铻相距貌。

○埙篪
  见上。

○荆花
  续齐谐记曰。京兆人田真兄弟三人。欲分财。庭前有紫荆花忽破为三。明旦枯死。真兄弟相感复合。紫荆亦茂。注三人田真田广田庆也。

○棣萼
  诗棠棣曰。棠棣之华。鄂不靴靴。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夜床之雨
  韦应物诗。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蜗舍○蚁柯○天伦
  并见上。

  又

  吹篪播咏方欣和乐之怀。易箦致惊遽切哀号之惨。爰申丹悃。用叩金容。 切念亡兄(某)挈挈利涂。营营世网。忽起鸰原之变。遂形蝶梦之悲。夕对春风惆怅棣华之难靴。早观朝露咨嗟薤叶之易晞。兹延苾刍僧。特设伊蒲供。(入佛事)伏愿。

○吹篪
  见上。

○易箦
  记檀弓曰。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至於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挈挈营营
  毛诗注。契契忧苦也。营营往来貌。

○鸰原○蝶梦○棣华○薤叶○苾刍○伊蒲
  并见上。

  荐姊妹

  生则同胞常轸天伦之爱敬。死而异处深忧地魄之沉沦。惟我三界尊。能捄一切苦。 切念亡姊(某)未离有漏。遽入无常。静思手足之情。岂胜万感。载念音容之逝。莫得一瞻。不凭四智之慈。曷捄九幽之苦。(入佛事)伏愿。

○同胞○天伦
  并见上。

○四智
  成唯识论曰。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

○九幽
  见上。

  又

  痛割天伦实殷同气之念。哀投佛宝敬致[文/而]心之诚。 切念亡姊(某)蝶梦迷真。凤拳成谶。惆怅连枝之秀遽尔凋零。凄凉拱木之魂杳然知识。爰陈梵典。用资冥途。(入佛事)伏愿。

○同气○蝶梦
  并见上。

○凤拳
  集异记曰。孙氏求官。梦双凤集拳。后丧母。

○连枝
  苏子卿诗。况我连枝树。与子仝一身。

○拱木
  事文前集曰。秦伯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秦伯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公羊僖三十二年。宰。冢也。拱。可以手对抱。

  荐夫

  交欢二姓本期奉箕帚之勤。俄别千秋难使效苹蘩之托。庸仗竺天之力。敬资冥地之光。 切念亡夫(某)甫及壮年偶婴微疾。遽作邯郸之梦。倐为幽壤之游。乘乘兮无皈。空期百年之愿。皇皇兮何在。永诀千岁之容。不祈佛恩。曷利苦趣。(入佛事)伏愿。

○箕帚
  前高帝记。单父人吕公。好相人。见汉高祖状貌重之曰。臣相人多矣。无如季相。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卒与季。注高祖姓刘。名邦。字季。

○二姓
  谓唐时朱陈一村二姓。世为婚姻。

○苹蘩○邯郸
  并见上。

  又

  无夫曰寡。可胜伉俪之情。有佛可依。爰致超升之祷。庶凭法炬。用破幽关。 切念亡夫(某)汩没爱河。沉沦幻海。一疾弗瘳遽谶凤拳之集。百年永诀空嗟鸾影之孤。营魄漫漫。怨怀戚戚。敢因佛果。用报大恩。(入佛事)伏愿。

○无夫曰寡
  见孟子。

○伉俪
  左传曰。齐侯请继室于晋。韩宣子使叔向曰。寡君未有伉俪。君有辱命。惠莫大焉。注伉俪匹耦也。

○凤拳
  见上。

○鸾影
  异苑曰。昔罽宾王获一鸾乌。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逾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也。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

○营魄
  见上。

  荐妻

  百年偕老深期举案之欢。一疾弗瘳忽致鼓盆之叹。嗟死者不可生也。非至尊孰能捄之。 切念亡室(某)克宜其家来皈于室。岂意兆困宫之厄。居然为坤壤之游。琴瑟断弦伊谁能续。珠玑遗佩安得重拈。不胜炊臼之忧。须假献芹之荐。(入佛事)伏愿。

○举案之欢
  见上。

○鼓盆之叹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不亦甚乎。庄子曰。人且偃然寝於巨室。我皦皦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琴瑟断弦
  续韵府曰。夫妇和合如诗所谓鼓琴。中道之丧如琴之断弦。

○炊臼之忧
  酉阳杂俎曰。江淮王生善卜。有贾客张瞻将皈。梦炊臼中。问王生曰。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无釜也。瞻皈妻已卒。注釜与妇人之妇音同。所以详字音之意而言也。

○献芹
  见上。

  又

  兰台人寂徒兴舞镜之悲。凤阁香销爰有断弦之惨。特凿小心。用投大觉。 切念亡(某)夙勤妇道。素稔闺仪。本期月满秦楼。讵意云皈巫峡。谓之何哉。鼓盆之叹尤甚。曷其有所。坠剑之忧殊深。爰启法延。特申菲供。(入佛事)伏愿。

○舞镜○断弦
  并见上。

○秦楼
  列仙传曰。萧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白鹤孔雀。公女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因教弄玉吹箫作凤凰鸣。公为作凤凰台。夫妻在其上。一旦凤至皆随凤飞去。又李白诗。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巫峡
  宋玉高唐赋曰。昔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台。望高唐视气。王问玉曰此何气。对曰所谓朝云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常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女也。为高唐客。闻王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阳高丘北。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在阳台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