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庭事苑


[尸@豕]
  丁木切。尾下孔。

[洱*舌][洱*舌]
  当作[淝-巴+(氏/口)][淝-巴+(氏/口)]。古活切。水流声。[洱*舌]与活同。水流貌。非义。

孩子
  何开切。小儿笑。

麈鹿
  麈以制字。从主。从鹿。鹿之大者曰麈。群鹿随之。皆视麈尾所转为准。古之谈者。挥之良有是也。其尾辟尘以置蒨帛中。能令岁久。红色不靘。又以拂旃不蠧。盖蝇点变白。麈尾留红。而狐白貂鼠之类燕见之。即毛脱。物有相制。其异如此。蒨。仓甸切。靘。子定切。青黑色也。

七佛祖师
  指文殊也。按处胎经文殊偈云。计我成佛身。此剎为最小。座中有疑故。於胎有变化。我身如微尘。今在它国土。三十二相明。在在无不现。昔为能仁师。今乃为弟子。佛道极旷大。清净无增减。我欲现佛身。二尊不并立。此界既受教。我剎见佛身。

一室
  维摩.文殊问疾品。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大雄山下
  百丈一日问黄蘗。甚么处来。曰。大雄山下采菌子来。丈曰。还见大虫么。蘗便作虎声。丈拈斧作斫势。蘗打百丈一掴。丈吟吟大笑便归。上堂谓众曰。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切须好看。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


  当作抶。知栗切。击也。庄子。抶其昔。挃。获禾声。非义。

离朱
  司马云。离朱。一名离娄。黄帝时人。百步能见秋毫之末。一云见千里针锋。

师旷
  晋贤大夫也。善音律。能致鬼神。史记云。冀州南和人。生而无目。


  古孝切。不等也。

展翅
  施智切。翼也。

抟风
  见祖英下。

埃垲
  当作埃垢。见它本。然毫厘其对也。垲。可亥切。爽垲也。传曰请更诸爽垲。谓求易於开燥之地。今谓其尘埃高燥。是何言与。


  雪窦作句。多用兮字。兮以制字。从八。从丂。丂。气阻也。八则分矣。故兮为咏言之助。文心雕龙曰。诗人以兮字入句。限楚辞用之。字出句外。寻兮字承句。乃语助余声。舜用南风。用之久矣。丂。苦浩切。

网珠
  华严疏云。帝释殿网贯天珠成。以一大珠当心。次以其次大珠贯穿匝绕。如是展转递绕。经百千匝。若上.下.四面.四角望之皆行位。相当一明珠内百像俱现。珠珠皆尔。此珠明彻。互相影现。影复现影而无穷尽。

吾不见时  经云。此精妙明。诚汝见性。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说者曰。此破转计也。汝若执言。我亦见佛不见之体。复有何失。故云若见不见即便破。云自然非彼不见之相。意云不见之体既被汝见。此则何成不见之相。不见之体已被见故。
  经云。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说者曰。此文之意。展转结归。都有五重。以显阿难见性。经文存三而隐二意。若具论者。合云。若不见吾不见之处。亦不见吾见处。既不见吾见处。吾见自然非物。吾见若非是物。汝见亦非是物。汝见既非是物。云何非汝真见。
  ○此以译师巧略文势。翻覆难明。故详录之。

全象
  六度经云。镜面王令引群盲摸象。王问之曰。汝曹见象乎。对曰。我曹俱见。王曰。象何类乎。持足者对曰。明王。象如漆桶。持尾者。象如帚扫。持尾本者言。如杖。持腹者言。如鼓。持胁者言。如壁。持背者言。如高坑。持身者言。如簸箕。持头者言。如魁。持牙者言。如角。持鼻者言。如大索。复於王前共讼言。大王。象真如我言。时王大笑之曰。瞽乎。瞽乎。汝犹不见。便作偈言。今为无眼会。空诤自谓谛。睹一云余非。坐一象相怨。

全牛
  庄子。庖丁为文慧君解牛。君曰。噫。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说者曰。物以有而阂。道以虚而通。人之未闻道。则所见无非物也。犹其所解牛。所见无非牛也。人之既闻道。则所见无非道也。犹其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以神遇。不以目视。犹闻道者之以心契。而不以知知而识识也。

止水
  庄子。仲尼曰。人莫鉴於流水而鉴於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禹门
  水经云。鳣鲔出巩穴。三月则上度龙门。得度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禹门。禹凿龙门。或曰禹门。

点额
  见祖英上。

神光
  二祖生时。神光照室。故旧名神光。后达摩改名慧可。

紫胡
  紫当作子。子胡岩踪禅师。於门前立牌云。子胡有一犬。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拟拟则丧身失命。僧问。如何是子胡犬。师云。嗥。嗥。

破灶堕
  师晦迹不以名显。嵩山老安以今名称之。师居嵩岳。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师入庙。以杖敲灶三下。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出。又打三下。灶倾破堕落。须臾。有一青衣戴冠设拜云。我此庙灶神。今日蒙师说无生法。今生天中。特来致谢。师曰。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强言。即再拜而没。

波旬
  见祖英下众魔。

瞿昙  止梵语云瞿答摩。又云瞿昙弥。此云地胜。谓除天外。在地人类中最胜。如来世尊之宗祖也。智度论云。一切圣人已入正位。一心行乐。深乐涅盘。魔入邪位。受着邪道。邪正相违。是故增嫉正行。狂愚自高。唤佛沙门瞿昙。佛称其实名为弊魔。
  又先尼梵志云。我先有慢因。慢因缘故。故称如来你瞿昙姓。

销铄
  书药切。铄亦销也。

磨砻
  卢红切。砻亦磨也。皆古之重语。

  祖庭事苑卷第二
  祖庭事苑卷第三

    睦庵 (善卿) 编正

  ●雪窦祖英上
阳春白雪  古乐府曲名也。唐显庆二年。太常上言。礼记.家语云。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是知琴操曲弄。皆合於歌。
  又张华博物志云。白雪。是大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名。
  又楚大夫宋玉。尝对楚襄王云。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俚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歌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是以唱弥高。其和弥寡也。
  是知白雪琴曲。本宜合歌。以其调高。人和遂寡。自宋玉之后。未有能和者。五年。吕才造琴歌白雪等曲。制歌辞。编入乐府。

碧云
  江文通拟休上人别怨云。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或。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露彩方泛艳。月华始裴回。宝书为君揜。瑶琴讵能开。相思巫山渚。怅望阳云台。膏炉绝沈燎。绮席生浮埃。桂水日千里。因之平生怀。

清风  丞民之诗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郑氏云。吉甫作此工歌之诵。其调和人之性。如清风之养万物。

大珪不琢
  礼器云。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有以素为贵者。至敬无文。父党无容。大珪不琢。大羹不和。大路素而越席。牺尊疏布。鼏禅杓。此以素为贵也。注。大圭三尺。杼上。终葵首。琢。为篆字之误也。明堂路曰大路。殷路也。鼏或作幕。禅。木白理也。黼黻。音甫弗。大羹。上音泰。和。胡卧切。越。音活。牺。素何切。鼏。莫历切。禅。音善。

衡鉴
  衡以平万物。鉴以照万类。


  即计切。诗.传云。来也。

贻赠
  上与之切。赐也。

总缉
  文政序总缉成二百二十首。今此本复增五十首。乃知雪窦平日着述散落甚多。卒难考纪。

舍诸
  上始野切。论语曰。山川其舍诸。

悫志
  当作确。坚也。苦角切。易。确乎其不可拔。又选云。稚志弥确。悫。谨也。非义。

炎宋
  上于廉切。宋以火德王天下。故曰炎宋。本朝祖宗受禅。自宋而起。故称宋也。

孟陬  将侯切。尔雅。月名。正月为陬。
  离骚云。摄提贞於孟陬。事义未详。

辟命
  辟。公侯也。谓赴公侯之命。尔雅。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抑留
  於棘切。屈也。

抚会
  肇云。若能舍己心於封内。寻玄机於事外。齐万有於一虚。晓至虚之非无者。当言至人。终日应会。与物推移。乘运抚化。未始为有也。

芜辞
  上武扶切。荒芜也。深芜浅净。诗病也。

赆别
  徐刃切。财货也。孟子。行者必以赆。

奥域
  孙绰游天台赋云。天台山者。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阙载於常曲者。以所立冥奥。其路幽迥。故雪窦引用以送僧。

绝槩
  古代切。大也。赋云。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

烈作
  当作列。行列也。烈。炎也。非义。


  徒耐切。青黛也。

彤霞
  上徒宗切。赤也。

赤松子
  神仙传云。黄初平。年十五时。在山中牧羊。有道士目而异之。辄将至金华山四十余年。其兄初起。寻久之不已。遇一道士将见与弟语。兄问。羊何在。平曰。近在山之东。兄即往视之。一无所睹。平遂与偕至山所。平环视而叱之。於是白石皆变为羊而起。兄方叹曰。弟得仙道。如此可学否。曰。唯好道。即得起。乃弃妻孥。服松苓五万曰。遂得仙。平自号赤松子。

白道猷  神洲感通录云。沙门帛道猷。承天台石梁终古无度者。乃慷慨曰。彼何人斯。独无贞操。故使圣寺密尔对面千里。遂揭锡独往。径趣石梁。周瞰崖崄。久之。方获其山。石梁非一圣寺。亦多将欲直度。且虹梁亘谷。下望万寻。上阔尺许。莓苔斜侧。东边似通。西碍大石。攀登路绝。猷乃别思异较。夜宿梁东。便闻寺西磬声经呗唱萨。勇意相续。通夕不安。又闻声曰。却后十年。当来此住。何须苦求。虽尔不息。辰夕惋恨。结草为庵。弥年禅观。后试造梁。乃见横石洞开。梁道平正。因即得度。遂见栋宇宏壮。图塔环奇。神僧接叙。宛同素识。中食既讫。将陈住意。僧曰。却后十年。自当至此。何劳早住。相送度梁。横石已塞。
  又梁僧传云。猷居赤城山石室坐禅。有壮蛇竞出。大十余围。循环往复举头向猷。经半日而去。后一日。神现形。诣猷曰。法师威德既重。来止此山。弟子推室以相奉。猷曰。贫道寻山。愿得相值。何不共住。神曰。弟子无为。不可。何部属未洽法化。卒难制御。远人往来。或相侵触。人神道异。是以去尔。猷曰。本是何神。居之久。近欲移何处。曰。弟子。夏帝之子。居于此山二千余年。寒石山是家舅所治。当往波住。寻还山阴庙。临别手赠猷香三奁。於是凌云鸣[鞥-合+(白-日+田)]吹角而去。
  猷尝有招道一高僧住云门诗云。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迷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开此无事迹。以待无俗宾。长啸自林际。归此保天真。奁音廉。

大轻
  上音泰。

风虎云龙
  易.传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甫遇切。风也。

[台-台+弗]
  分勿切。风疾也。

玲珑
  上郎丁切。下卢红切。风声也。

非闲
  居苋切。隔也。

副全提
  副当作赴。趋也。副。贰也。非义。

裴相国  唐裴休。字公美。河内济源人。志操坚正。童齓时。兄弟同学於济源别墅。休经年不出门。昼讲经籍。夜课诗赋。虞人有以鹿贽兄俦者。俦与弟俅炰之。召休食。休曰。我等穷生。菜食不充。今日食肉。翌日何继。无宣改馔。独不食。长庆中登第。又应贤良方正升甲科。历官在相位五年。咸通初。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师。卒。
  休性宽慧。为官不尚激察。而民吏畏服。善为文。长於书翰。自成笔法。家世奉佛。休尤深於释典。太原凤翔近名山。多僧寺。视事之隙。游践山林。与义海僧讲求佛理。中年后。不食荤血。常斋戒。屏嗜欲。香炉.贝典不离斋中。咏歌赞呗以为法乐。时人重其高洁。而鄙其太过。多以辞语嘲之。休不以为忤。
  镇洪州日。慕高安黄蘗山希运禅师之道。乃迎入府中。居开元寺演法。休一日述所解一编呈师。师接置於座。略不披阅。良久。云。会么。休云。末测。师云。若便与么会得。犹较些子。若也形於纸墨。何有吾宗。休乃赠诗一章云。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度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蜀水。在今筠州米山县北三里。桉晋书.地理志云。蜀水源出县内小界山。东流五百九十里。入南昌县漳水合。耆老传云。仙人许逊为旌阳县令。有奇术。晋末。人皆疾疠。多往蜀诣逊请救。与水投之上流。疾者饮之。无不愈也。邑人敬其神异。故以蜀水为名。
  元丰间。高丽僧统义天。以华严大教慕学於钱塘净源法师。躬朝 上国。当世宗匠悉皆参礼。至如大觉.圆照诸禅师。皆有问答摹印别行。然泥在文字之学。知解之外。诘无所得。尝问佛印元禅师曰。裴休爱黄蘗。重圭峰。优劣如何。元曰。在黄蘗为优。天曰。何以知之。元曰。尝读裴休所作圭峰塔铭序云。休与师。於法为昆仲。於义为朋友。又尝览传灯录.裴公赠黄蘗诗云。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其爱重优劣可知矣。人皆以为名对。

式芳尘
  式。法也。芳尘。犹清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