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杂著
- 祖庭事苑
祖庭事苑
温故
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寻也。寻以持之也。
嚬呻
上毗真切。下失人切。敌翻自在无畏。
御
音语。当也。
瞒顸
上毋官切。下河干切。大面貌。
从事
墙从切。幕官。
隍城
上湖光切。城地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
芍药
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有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谓牡丹。非也。牛亨问曰。将离相别。赠以芍药。何也。答曰。芍药一名何离。故招赠犹相招。赠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也。
折柳
古乐府有折杨柳。乃行役别离之意。故送别多用此事。非直谓折柳也。吴兢乐府题解序云。乐府之兴。肇於汉魏。历代文士。篇咏实繁。或不取本章。便断题取义。赠夫利涉则迷。公无渡河。庆彼再诞。乃引乌生八九子。赋雉斑者。但美绣颈锦臆。歌白马者。序驰骤乱踏。类皆若兹。不可胜载。遽相祖袭。积用为常。欲令后生何以取正。
未央
犹未半也。
萝龛
苦含切。龛。塔也。
支
章移切。拄也。
冠
古玩切。首冠也。
羸
当作羸。余轻切。有余贾利也。羸。力为切。疲极也。非义。
滔空
当作[涌-用+(圉-土)]空。音咸。同也。
溅
作甸切。说文云。激水散也。
与谁看
当作与人看。
涟漪
上力延切。下於离切。风动水纹貌。
贲
彼义切。饰也。
愈风 魏陈琳。字孔章。太祖曹操令作徼书。草成乃呈太祖。读曰。愈我头风。
○檄。刑狄切。二尺书也。从才敫声。檄。宜布明白其事。字从木者。古未有纸。书文字於木。又插鸟羽於上。以示速。又檄书者。罪责当伐者也。又陈彼之恶。说此之德。晓慰书也。敫。音击。
舶
傍陌切。海中大船也。
惠持
当作慧持。雁门僧。即庐山远之弟也。
国器
昔唐相始兴公张九龄。方为童。其家人携拜六祖。祖抚其顶曰。此奇童也。必为国器。国器者。言其器用重大。可施於国政也。
龙头
魏志。华歆.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故。时人号三人为二龙。谓歆为龙尾。原为龙腹。宁为龙头。故今为魁者号龙头。歆。虚金切。
气球颂 仰山颂云。四大假合是虚妄。肚里元来无实相。出门不见须菩提。不觉腾身空里扬。
法眼云。四大假合是虚妄。从此与君谈实相。出门不见一纤毫。满目白云与青嶂。
儱侗
上方董切。下它孔切。未成器也。又直也。一曰长大也。
雪老入岭
雪峰尝有颂云。光阴倐忽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出岭始年三十二。如今早是四旬余。它非不用频频举。己过当须旋旋除。为报满朝朱紫道。阎罗不怕佩金鱼。
渺茫
上弥沼切。渺茫。水远貌。
子规深夜啼
沙门灵一宿越州云门诗云。幽人自爱山中宿。况近葛洪丹井西。门前有个长松树。半夜子规来上。
齐物
庄子.齐物篇大意均彼我。平是非。明自然也。郭象云。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皆然。然故是非虽异。而彼我均也。
秋水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也。见庄子。
冲云
音虫。冲云。谓天也。
茸茸
如容切。草生貌。
滔霜
当作涌霜。
相治
音持。攻理也。
学海波澜
崔珏哭李商隐。丞纪星郎字义山。谪归幽壤抱长叹。辞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阑一夜乾。风雨易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应游物外攀琪树。便着霓裳上玉坛。
赋冲云鹞
当云赋冲云鹞送丰进二上人。雄飞星流。盖相对二意。
喇
力葛切。喝喇。言急也。
风幡竞辨
老卢自传衣之后。至仪凤初。届南海。遇印宗法师於法性寺讲涅盘。卢寓止廊庑间。暮夜。风扬剎幡。闻二僧对论。一云风动。一云幡动。往复酬对。曾未契理。卢曰。可容俗士预高论否。曰。愿闻子说。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印宗窃聆此语。悚然异之。
筏
房越切。大曰筏。小曰桴。乘之渡水也。
新开
即巴陵新开禅院颢鉴大师拈风幡因缘云。祖师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既不是风幡。向甚么处着。
懵懂
上莫孔切。下多动切。心乱也。
渔父 说文云。渔。捕鱼也。
南史云。渔父者。不知姓名。亦不知何许人也。太康孙缅为浔阳太守。落日逍遥渚际。见一轻舟凌波隐显。俄而渔父至。神韵萧洒。垂纶长啸。缅甚异之。乃问。有鱼卖乎。渔父笑而答曰。其钓非钓。宁卖鱼者邯。缅益怪焉。遂褰裳涉水。谓曰。窃观先生有道者也。终朝鼓枻。良亦劳止。吾闻黄金白璧。重利也。驷马高盖。荣势也。今方王道文明。守在海外。隐沦之士。靡然向风。子胡不赞缉熙之美。何晦用其若是也。渔父曰。仆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辨贱贫。无论荣贵。乃歌曰。竹竿籊籊。河水浟浟。相忘为乐。贪饵吞钩。非夷非惠。聊以忘忧。於是悠然鼓棹而去。枻。音裔。楫也。籊。他的切。竹竿貌。
[冉-土+(┴/十)][冉-土+(┴/十)]
而琰切。渐生貌。
艇
徒鼎切。小船也。
鲲鲸
上古浑切。下渠京切。二大鱼也。雄曰鲸。雌曰鲲。
呕啊
上乌侯切。下乌何切。小儿语也。
呜咿
上於胡切。叹辞也。下於祇切。喔咿。强笑噱也。
嘘嚱
上音虚。下许其切。戏。作声也。
晕
音运。日光气也。
偕游
音皆。俱也。
韩愈 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於从父兄。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寻登进士第。辟藩镇宾佐。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於世务。累官至吏部侍郎。年五十七卒。
宪宗元和十四年正月丁亥。迎凤翔法门寺佛骨至京师。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如不及。愈上佛骨论。极言其弊。宪宗怒甚。间一日。出疏示宰臣。将加极法。斐度等谏言。愈罪太重。乃贬潮州刺史。
愈至潮阳。上表。其略云。臣经涉岭海。水陆万里。州南世界。涨海连天。毒雾瘴氛。日夕发作。臣少多病。年才五十。发白齿落。理不久长。单立一身。朝无亲党。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群。上览而悯之。授袁州刺史。
而禅录诸书载云。宪宗迎佛骨入禁中。而灵感发光。百辟拜贺。唯愈端立。上问。何以不拜。愈曰。臣顷曾看佛书。佛光非青黄等相。此但神龙荷助之光。上问。如何是佛光。愈无以为对。翌日遂撰佛骨论上进。宪宗颇怒。贬愈潮州刺史。
愈尝有诗示侄湘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岂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深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
既至潮。聆大颠禅师之名。累邀之不至。一日。大颠特往谒之。愈曰。三请不来。不召何来。曰。三请不来为侍郎。不召而来为佛光。愈曰。如何是佛光。颠曰。看看。后又问曰。军国鞅掌。佛法省要处乞师一言。颠良久。时三平为侍者。乃敲禅床三下。颠问。作甚么。平曰。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愈曰。和上机峻。愈却於侍者处得个入路。遂拜三平而退。
愈尝有三帖召颠云。
○愈启。孟夏渐热。惟道体安和。愈弊劣。无谓生事。贬官到此。久闻道德。窃思见颜色。昨到来。未获参谒。已帖县令。具舟奉迎。日久伫詹。愈白。
○愈启。海上穷处。无以话言。侧承高道。思获披接。辄有咨屈。北旬晴明不甚热。傥能乘闲一访。实谓幸也。愈白。
○愈启。慧匀至辱答问。珍悚无已。所示广大深迥。非造次可量。传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终不可见邪。如此读来一百遍。不如亲面而对之。愈闻道无凝滞。行止拘缚。苟非所恋着。则山林闲寂与城隍无异。大颠师论甚宏博。而必守山林不至州郡。自激修行。独立空旷无累之地者。非通道也。劳於一来。安于所识。道故如是。不宣。愈顿首。
○予尝读韩子与孟简书。谓来袁州。留衣与大颠为别。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以求福田利益也。今观禅录。大颠侍者三平击禅床以接韩。凡曰。先以定动。后以智拔。韩谓大颠曰。愈虽问道於师。而在此上人处得入。遂拜之。
若其实有所证入。必不自欺自揜也。书称大颠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韩既知大颠之理胜己。是崇信其法而为此言也。详所答孟简书。乃欲泯其信佛之迹而护其儒名耳。不然。以三帖招大颠。愿见之。何耶。
民瘼
莫各切。病也。
买山 释支遁。字道林。幼有神理。聪明秀彻。年二十五出家。受业讲通之外。犹善庄.老。为时贤所重。晚年入会稽剡山沃洲小岭。买山为嘉遁之乡。又尝入山阴讲维摩。许询为都讲。人尝有遗遁马者。遁爱而养之。时或有讥之者。遁曰。爱其神骏。聊复畜耳。后有饷鹤者。遁曰。尔冲天之物。宁为耳目之玩乎。遂放之。
世说新书云。支公因人就深公买隐山。深公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
枉
纡往切。邪曲也。
字人
养人也。易。十年乃字。
道安
梁僧传。释道安。姓卫氏。家世英儒。七岁读书。十二出家。长於讲论。形质甚陋。才辩如流。时人有语云。漆道人。惊四邻。时襄阳习闻齿。锋辩天逸。笼[(ㄇ@(企-止))/卓]当时。闻安至止。即往造谒。既坐。称。四海习凿齿。安曰。弥天释道安。安又与行次。习在前云。淘之汰之。瓦砾在后。安云。扬之播之。糠秕在前。人以为佳对。习尝有书与谢安石云。来此见释道安。无变化技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桓遵敬。洋洋济济。乃吾由来所未见。
鸳鹭
上於无切。下鲁故切。职林云。文如鸳鹭之行。武如虎豹之行。
蒹葭
上古甜切。下古牙切。芦荻也。
少室
即嵩山少林。初祖面壁之处。西征记云。其山东为太室。西谓少室。高八百六十丈。上方十里。少室与太室相望。但小耳。
十字
其说见瀑泉.雪峰塔铭。
参星
参。星名。与商星出没不相见。今事有不偶者。故用此意。春秋.昭元年传。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於商丘。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阏。於葛切。沈。音审。能。音耐。
隔身
云门。如何是隔身句。自代云。初三十一。
扣门
僧问云门。如何是扣门句。门云。打。
窠窟
上苦禾切。下枯骨切。
思迟迟
思。去声呼。
天伦 谷梁传云。兄弟。天伦。
又楞严云。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
○兄弟上下相次。恩爱相属。盖自然而然。非使之然也。故曰天伦。伦理均等也。
亮禅者
亮。本蜀人。颇通经论。参马祖悟道。且曰。某所讲经论已。谓佛法无它。今日被马大师一问。平生功夫氷释。乃隐洪州西山。自后更无消息。
陆羽
字鸿渐。隐苕溪。自称桑苎羽。久拜召。不就。性嗜茶。着经三篇。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见唐书.隐逸传。羽少事竟陵禅师智积。异日。在它处闻禅师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诗寄情。其略云。不羡白玉醆。不羡黄金罍。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见李孝美文房鉴古。
雀舌 谓茶芽也。茶贵出处。而不贵至嫩。古人谓茶牙无雀舌麦颗。此言其嫩也。盖北人无茶鉴。遂以嫩为奇。今以茶为枪旗者。长虽盈寸。而尚未放叶。雀舌麦颗何足道哉。解醒。
当作解酲。音呈。醉而觉也。英.酲同韵。
草中英 茶诗云。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箩忧碧粉散。尝见缘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此诗非郑谷郡官也。乃五代时郑遨所作。
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於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於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
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掾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乐。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唐明宗以左拾遗.晋高祖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遨好饮酒.弈碁。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云。
屦
九遇切。履属。
拂云雾
晋卫瓘见乐广。曰。见此人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白鹇
户间切。形似雉。尾长四五尺。
青戢
阻立切。戢翼。
放亦
当作放你。见它本。
峨峨
五何切。高峻貌。
霄岸
犹天际也。
少微星
少微。一名处士星。晋阳秋云。会稽谢敷。字庆绪。隐于若耶山。忽月犯少微。时戴逵名着於敷时人忧之。俄而敷死。故会稽人士嘲吴人曰。吴中高士。求死不得。
三馆
一.朝文。二.史馆。三.集贤。唐两京皆有三馆。逐馆命修撰文字。而本朝三馆合为一。并在崇文院中。景佑中。命修总目。即在崇文院。余各置局他所。盖被人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