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杂著
- 祖庭事苑
祖庭事苑
由旬
此云合也。应也。计度量合应如此。乃驿逻之类。五百里为一俱卢舍。八俱卢舍为一由旬。此当三十里也。梵语或俞旬。或云由延。或云隃缮那。皆一也。
后得智
梁摄大乘论云。从真如流出正体智。正体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智流出大悲心。大悲心流出十二部经。名为胜流法界。通达胜流法界。得无边法音果。
贯花
杂心论。解经具五义。一谓涌泉。二谓贯花。三谓显示。四谓绳墨。五谓结鬘。又梵语苏怛罗。此云线取。贯穿摄持之义。
标月
圆觉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过量劫
梵云劫波。此言时分。又云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过量。谓过等数之量。
剎那心 新婆沙论云。彼剎那量云何可知。有作是言。依施设论说。如中年女。绢缋毳时。抖擞细毛。不长不短齐。此说为怛剎那量。彼不欲说毛缕短长。但说毳毛从指间出。随指出量。是怛剎那间。问。剎那。何缘乃引施设怛剎那量。答。此中举粗以显於细。以细难知不可显故。谓百二十剎那成一怛剎那。
又俱舍云。有力丈夫一弹指顷有六十三剎那。
四衢
尔雅。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岐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达。
五欲
谓色.声.香.味.触。大论云。世间中五欲。无不爱乐。於五欲中。触为第一。能系人心。如人堕在深泥。难可救济。若受余欲。犹不失智慧。淫欲会时。身心荒迷。无所省觉。深着自没。是故出家法中。淫戒在初。
绽
直笕以。说文云。衣绽解也。
蕖
强鱼切。芙蕖。
斥
昌石切。逐也。
众魔
梵云魔波旬。此言杀者。又云夺命。能断慧命。故智论。问。云何者是魔。答曰。魔名自在天主。虽以福德因缘生彼。而怀诸邪见。以欲界众生是己人民。虽复死生展转。不离我界。若复上生色.无色界。还来属我。若有得外道五通。亦未出我界。皆不以为忧。若佛及菩萨出世者。化度我民。拔生死根。入无余涅盘。永不复还。空我境界。是故起恨雠疾。
安车
法花云。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今诸子若不出时。必为所焚。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此害。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来。
义天
涅盘云。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为义。见一切法是空义故。
荧荧
户扃切。光明也。
拯
蒸字上声呼。举也。
踌躇
音细除。犹豫不前也。
半偈
见云门录下。
敩
音效。当作效。像也。敩。教也。非义。
全身
本行经云。我於过去千转轮王。王千四天下。临欲终时。千圣王各以国土付其太子。於雪山中各立草庵。求无上道。时有一大夜叉。身长四千里。左手持剑。右手持叉。住圣王前。高声唱言。唯王矜慜。施少饮食。时千圣王言。我等誓愿一切施与。各授以仙果。夜叉怒弃置地。我今饥急。唯须心血。何用果为。王告夜叉。一切难舍。无过己身。时有一婆罗门名牢度跋提言。唯愿大圣为我说法。我今不惜心之与血。时大夜叉即为说偈。欲求无为道。不惜身心分。割截受众苦。能忍犹如地。亦不见受者。求法心不悔。一切无吝惜。犹如救头然。闻是偈已。即持利刀刺胸出心。授与夜叉。有五夜叉从四方来争取分裂。食已大叫。告千圣王。如此施者。乃可成佛。时千圣王惊怖退没。不欲菩提。生变悔心。各还本国。
激问
古历切。发也。
赜幽
士革功。探赜也。
花雨
梁僧传。释法云。姓周氏。阳羡人。晋平西将军处之七世也。初产在草。见云气满室。因以名之。七岁出家。更名法云。大监中。极受隆遇。初。云年在息慈。雅尚经术。於妙法华研精累思。品酌义理。始未昭览。乃往幽岩独讲圣典。竖石为人。松叶为拂。自唱自导。兼通难解。所以垂名梁代。尝一日讲散。感天花状如飞雪。满空而下。延于堂内。升空不坠。讫讲方去。
虎驯
四祖至牛头峰见懒融。融引祖入后庵。唯见虎狼之类。祖乃举两手作怕势。融曰。犹有者个在。祖曰。适来见甚么。融无语。祖於融坐石上书一佛字。融观之悚然。祖曰。犹有者个在。融不之晓。
稽诠
上古兮切。留止也。
冢宿
十住论云。头陀行。常住於冢间死人处。其有十利。一.常得无常想。二.得死想。三.得不净想。四.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当得远离一切所爱人。六.常得悲心。七.远离戏调心。八.心常厌离。九.勤行精进。十.能除怖畏。
练若
亦云兰若。又云阿兰拏。此云空寂。亦云闲寂。闲亦无诤之义也。
喧猾
户八切。狡猾也。
方外
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方。谓区域也。
三际
过去.未来.见在。
四禅
初禅三天。梵众.梵辅.大梵。二禅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三禅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四禅九天。福生.福爱.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其一十八梵禅。梵。皆以清净为义。
逝水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苾刍
西国草名。含五义不翻。一.体性柔软。喻出家能折伏身语粗犷。二.引蔓旁布。喻传法度生延连不绝。三.馨香远闻。喻出家戒德芬馥。为众所闻。四.疗疾病。喻出家能断烦恼毒害。五.常不背日光。喻出家人常见光明。苾。毗必切。刍。测虞切。
馥
房禄切。芬馥也。
僧祇
梵云僧祇。此言无量。谓世尊经二僧祇修行。自十信初发心。至世第一。名初僧祇。从见道至第七地末。名第二僧祗。从第八地至解脱道。名第三僧祇。此三祇外。方得成佛。
玳瑁盂 玳瑁盂。经律所不载。玳。音代。瑁。莫代切。西汉.注。张揖云。形如觜[虫*巂]。甲有文。
又异物志云。玳瑁如龟。生南海。大者如籧篨。背上有鳞。鳞大如扇。有文章。将作器。则煮其鳞。如柔皮。佛制。除瓦铁。余不许畜。颂家恐欲偶对耳。今按南山。钵器听制因缘一二于下。
中阿含云。钵者。应器。律云。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趣足而已。律文大要有二。泥及铁也。五分有用白铜钵者。佛言此外道法。畜者得罪。佛自作钵坯。以为后式。十诵畜金.银.琉璃.镴.木石等钵。非法得罪。四分亦尔。三分畜木钵。偷兰。僧祇云是外道标故。又受垢腻。今世中有夹纻钵.棍钵.漆钵.瓷钵。并是非法义。须毁之。
又宣公问天人持钵缘。答曰。如来成道已。至第三十八年。於祇桓精舍令文殊鸣钟。召集十方天龙及比丘众.诸大菩萨。普告示云。我初踰城。至缾沙国。入山修道。天魔迷道。山神示我。即语我言。我曾於往古迦叶佛般涅盘时。留一故瓦钵。属我护持。待如来下生。令我付世尊。世尊成道。先须受我此钵。次及四天王钵。我语山神。若得成佛。当如汝言。此所谓孟传古佛先也。觜。即私切。蠵。弋规切。籧。距於切。篨。直於切。籧篨。竹席也。江东呼[竺-二+废]也。棍。音混。束木也。
虚生白
庄子。瞻彼阕者。虚室生白。说者曰。瞻。观照也。彼。前境也。阕。空也。夫观察万有。悉皆空宗。故能虚其心室。乃照真源而智慧明白。随用而生白道也。阕。苦穴切。
羽翮
下革切。羽六翼。
清羸
力为切。疲也。
日角
朱建平相书云。[谷*页]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皆极贵也。上可以王天下。
摛藻
上丑知切。下子皓切。摛。布也。藻。文辞。
玉堂
翰林院也。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承明.金銮殿。皆在其间。应供奉之人。学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隶。籍其间者。皆称翰林。
彪炳
或问。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以其弸中而彪外也。彪。必幽切。弸。蒲萌切。满也。
八元
高辛氏才子八人。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人谓之八元。曰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见左氏春秋传。
列旆
蒲盖切。旗也。
天籁
落盖切。风吹万物有声也。
中台 黄帝泰阶六符经云。太阶者。天之三阶也。亦云三台。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
又晋阳秋云。张华将死。中台星遂圻。太元中后还合正。盖太傅谢安为相所致也。
鸟道
犹虚空也。洞山玄中铭。举足下足。鸟道无殊。坐卧经行。莫非玄路。
伊途
当作伊余。犹是我也。
太白
四明之天童峰名。
扃
古营切。户外之门关也。
商颂 毛诗.商颂。以中宗有桑谷之异。惧而修德。其道后兴。故有此诗。
又庄子。曾子居卫。缊枹无表。颜色肿哙。手足[月*井]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肿决。曳纵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
郢歌
见祖英上阳春曰雪。
抒辞
当从木。作杼。文吕切。机之持纬者。
和颂 即和天童新和上见访之什。新后住金山。有朝阳集二十卷。有访酬雪窦并会宿二诗颇佳。辄录于后。贵知当日之胜集。
○访雪窦禅师。我本人外人。来寻人外境。衣飘飋飋风。步上苍苍岭。世路望已远。幽怀转澄凝。殿阁出云岚。杉松接清迥。此中有知识。吾门日藩屏。道将诸祖齐。身与虚空静。见我服忽青。连袂若形影。石磴对山花。砂瓯满春茗。论禅道己同。经宵目不瞑。携手出长林。月在诸峰顶。
○依韵酬雪窦岛字十韵。昔闻太白峰。海际如仙岛。松门多紫烟。涧壑生瑶草。何期一日来。归舟千里道。放意逐云泉。筑室理衰槁。胜游既在兹。幽人亦探讨。古者三择邻。良恐不自保。命驾登雪山。鸣足雪山老。钦闻一夜话。轩豁十年抱。赋性已昏默。通辞惭美好。敢谓报琼琚。璨璨垂高藻。
○山中会宿雪窦禅师。蒲团斜倚枯木床。瓦炉烟冷栢子香。或言或默坐长夜。秋山月上芙蓉堂。
珍珑
当作玲珑。
冽泉
当从水。作例。音列。易。[千*千]洌寒泉。
凝
乃挺切。叶韵。
浮根
楞严。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
九包
瑞应图云。凤有九包。一曰归命。二曰心合度。谓天度也。三曰耳听达。四曰舌屈伸。五曰彩色光。六曰冠短州。当朱色也。七曰锐钩。八曰音激扬。九曰腹户。
十影
见祖英上十影神驹。
争衡 相与提衡也。又衡平也。言二人齐也。
东汉.陈蕃传曰。蕃能树立风声。抗论惛俗。而驱驰险阨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
斗茗
茶晚取者曰茗。
磊
郎猥切。众石貌。
昏暝
天童诗云。经宵目不暝。雪窦知照世。非昏暝。然误押暝为暝。暝。音茗。目不明也。暝。莫定切。从也。故字从日。
伫
直吕切。立也。
武陵
合鼎州之邑名。
元化
犹造化也。
秘邃
虽遂切。深也。
善卷
善或作单。武陵德山有善卷坛。
桃花
陶潜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缘溪行。忘路。忽逢桃花林。夹数百步。无杂树木。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舟。从口入。初极狭。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屋舍俨然。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渔人停数日。辞去。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记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麟趾
昔鼎之梁山尝有驺虞出。驺虞。仁兽也。太平则出。今言麟趾。盖近似而用之耳。
吾祖
即宣鉴禅师。武陵太守薜延望请居德山古德禅院。雪窦乃云门之直派。故云吾祖。
消息
消。尽也。息。生也。谓可加即加。可减即减。
舜让
见祖英上单卷。
诞
徒旱切。育也。
海甸
堂练切。郊也。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
抟风
庄子。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化而为鸟。其名曰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水激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也。搏。斗也。扶摇。旋风也。
俱字
云门垂代云。会佛法如恒河沙。百草头上道将一句来。自代云。俱。
辊球
见云门室录。
蓝一色
荀子。青。出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辰锦珠
洞山初颂云。辰锦朱砂未为赤。今云敢言赤。反初意也。辰.锦。二州名。丹砂所出之地。锦州今源州麻源县是矣。
紫罗帐
兴化示众云。我闻前廊也喝。后廊也喝。直饶喝得兴化上三十三天。扑下无一点气。待我稣省后。向你道未在。何故。兴化未曾向紫罗帐里撒真珠与人在。
玄沙猛虎
玄沙备与天龙入山。见虎。龙云。前面是虎。沙云。是汝。雪窦拈云。要与人天为师。前面端的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