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庭事苑


古人有言
  贯休拟君子有所思。我爱尹吉甫。思贤作商颂。我爱杨子云。理乱皆如凤。振衣中夜起。露华香[旖-大+(立-一)]旎。扑辟骊龙明月珠。敲出凤凰五色髓。陋巷萧萧析析。缅想斯人胜珪璧。寂寞于载不相逢。无限浮生尽虚掷。君不见沈约道。佳人不在斯。春光为谁惜。

骊龙
  郎奚切。黑色龙也。

频弹指
  云岩晟。初参百丈海。侍左右二十年。不悟玄旨。弹指掁然下山。后谒药山。方乃契悟。

八纮
  淮南子云。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桂。九州之外有八埏。埏之外有八纮。东北方纮曰荒土。东方之纮曰桑野。东南方之纮曰众安。南方之纮曰反户。西南方之纮曰火土。西方之纮曰沃野。西北方之纮曰沙所。北方之纮曰委羽。故曰四方四角谓之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又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寥沈
  下呼决切。寥。沈空貌。

蔼蔼
  於盖切。盛貌。

天骥
  几利切。天马也。详见颂古。


  鉏佑切。马疾步也。

大鹏
  步登切。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见庄子。

湛卢
  吴王剑名也。笔谈云。古剑名湛卢者。谓其湛湛然黑色也。

射斗牛
  晋书。雷焕善天文。张华因望斗牛间常有异气。乃邀焕夜登楼仰视。焕曰。仆察之久矣。乃宝剑之精上於天。在豫章酆城县界。华乃荐焕为酆城令。焕至。修狱。掘基得石匣。有双剑。光甚艳发。使送一与张公。一留自佩。华后被诛。剑遂失。焕卒。子为州从事。佩父剑之延平。於腰间忽跃堕水。使人投之。但见两龙长数丈。燔莹有文章。投者惧而返。

点额
  水经云。鳣鲔出巩穴。三月则上度龙门。得度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鳣。张连切。鲔。羽轨切。二鱼名。

云萝
  女萝也。博物志云。寄草木生。根不着地。而条叶蔼然如植。即菟丝也。

洲渚  上音州。尔雅曰。水中可止曰洲。下章与切。释名曰。遮也。能遮水使旁流也。
  大般若云。善现白佛。云何菩萨为与世间作洲渚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佛言。譬如巨海。大小河中高显可居。周回水断。说名洲渚。如是善现。色前后际断。乃至诸佛正等菩提前后际断。由此前后际断。一切法断。此一切法前后际断即是寂灭。即是微妙。即是如实。谓空无所得。色断爱尽。无余离染。永灭涅盘。菩萨欲为有情开示寂灭微妙之法。是为世间作洲渚故。发趣菩提。

园林
  华严。普贤菩萨答普慧言。佛子。菩萨有十种园林。所谓生死是菩萨园林。无厌舍故。教化众生是菩萨园林。不疲倦故。


  徒案切。惧也。难也。

十影神驹  王子年拾遗云。周穆王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踰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二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趋。八名挟翼。身有肉翅。徧而驾焉。
  佛本行经云。我念往昔有一马王名鸡尸。行疾如风。时有五百人入海求宝。忽值恶风。吹至罗剎国。其国多有罗剎女。即往救接。与彼娱乐。时女谓诸商人曰。是城南面不得从彼而去。有一商主自生疑念。以何等过。不听。南去。即执利刀寻往所禁之处。见一微径。甚可畏惧。状如地狱。近城有一高树。即上观看。见彼城中多有死人。或有食半。或唯筋骨。是诸苦人仰观树上。作如是言。汝今济拔於我。我本商人。五百同伴船破至岸。遭罗剎女先受五欲。入此城中已被食半。商主曰。颇有方便得脱是苦。苦人曰。有一方便。至十五日。有一马王来诣海岸。出人声言。谁欲渡彼大醎海水。我今安隐得度彼岸。若值马王。即免斯苦。商主闻已。即告诸人慎莫放逸。共诣彼处。见於马王。时彼马王语诸商人。汝等莫生染着。可乘我背。或执我身.脚足.支节。马即飞腾行疾如风。度海彼岸。

五色祥麟  本行经云。昔者菩萨身为鹿王。厥体高大。身毛五色。众鹿伏从。数千为群。国王出猎。群鹿分散。投岩堕坑。荡树贯棘。摧破死伤。所杀不少。鹿王睹之。哽噎。吾为众长。宜当明虑。凋残群小。罪出我也。径自入国。乃到殿前。跪而言曰。小畜贪生。寄命国界。卒逢猎者。群类奔逃。或生相失。或死狼藉。天仁爱物。实为可哀。愿自相选。日供太官。乞知其数。不敢上欺。王甚奇之。曰。太官所用。日不过一。不知汝等伤死甚多。若实如之。吾誓不猎。
  鹿王退还。悉命群鹿具以斯意。群鹿伏听。自相差次。应先行者。每当就死。过辞其王。王为涕泣。诲喻之曰。浮世皆尔。孰有免之。卿路念佛仁教。慈心向彼人王。慎无怨矣。日日若兹。中有应行者而身有胎。曰。死不敢避。乞须挽身。更取其次。欲以代之。其次顿首涕泣曰。必当就死。尚有一日一夜之生。斯须之命。时至不恨。鹿王不忍枉其生命。明日遁众。身诣太官。厨人识之。即以上闻。王问其故。辞答如上。王怆然为之流涕。岂有畜兽杀身济众。吾为人君。日杀众生。王遣鹿去。还其本居。敕一国界。若有犯鹿者。与人同罚。
  祥麟。今引鹿王缘。鹿。非麟。文者之饰辞耳。

瓴甋频磨  音令滴。尔雅云。瓴甋谓之甓。郭璞云。[鹿*瓦]砖也。
  昔马祖尝庵居。但务坐禅。一日。让和上谓曰。汝坐禅图甚么。祖曰。图作佛。让遂取一片砖磨於庵前。祖曰。磨砖何为。让曰。欲作镜。祖曰。磨砖岂得作镜。让曰。磨砖既不作镜。坐禅岂得成佛。祖遽然而起曰。如何即是。让曰。如人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祖无对。让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於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卢公语
  中宗神龙初。遣内侍薛简诏六祖赴阙。祖辞以疾。薛简因问祖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此理如何。祖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见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邪。


  正作抵。音帝。根也。

希声
  老氏曰。大音希声。


  於计切。目生障也。

子州
  史记。子州。字支父。尧以天下让许由。由不受。又让子州。州曰。以我为天子。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疾。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单卷
  单。姓。卷。名。舜以天下让卷。卷曰。予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动劳。秋收敛。形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消摇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

归去来
  晋陶潜。为彭泽令。是时郡遣督邮至。县吏当束带见督邮。潜乃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闾里小儿。乃自解印绶。将归田里。因而命篇云归去来辞。见陶潜集。

甄别
  上居延切。察也。下笔列切。辨也。

旷排
  犹远去也。

沽待
  沽。卖也。语云。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忽致
  致当作置。弃置也。致。至也。非义。

讥褒
  上几音。下博毛切。讥[誽-儿+工]褒赞也。

衣裓
  古得切。衣前襟也。

一寻
  六尺曰寻。

韬光
  它刀切。藏也。

八骏
  穆天子传。天子之八骏。一曰赤腰。二曰盗骊。三曰白牺。四曰骅骝。五曰騄耳。六曰渠黄。七曰踰轮。八曰山子。骊。音离。马深黑色。騄。音绿。

观气
  四祖大师谓众曰。吾武德中游庐山。登绝顶。望破头山。紫气如盖。下有白气。横分六道。汝等会否。众皆默然。五祖曰。得非和上它后横出一枝佛法否。祖曰。然。即牛头懒融是也。

师子话
  云岩晟参药山次。山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曰。是。弄得几出。曰。弄得六出。我亦解弄。曰。和上弄得几出。我弄得一出。曰。一即六。六即一。晟后到沩山。山曰。闻长老在药山弄师子。是否。曰。是。长弄耶。还有置时。曰。要弄即弄。要置即置。置时。师子在甚么处。曰。置也。置也。

[虒-虎+乇]愬
  [虒-虎+乇]当作[狂-王+易]。陟革切。愬。色责切。[狂-王+易]愬。张耳貌。或音卓朔。非义。


  它历切。解也。

西江水
  庞蕴居士初参马祖。问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披义切。衣帔也。


  音口。击也。

凌晨
  上当作陵。侵也。下皆仿此。

屈眴
  即达磨大师所传袈裟。至六祖。遂留於曹溪。屈眴。梵语。此云大细布。缉木绵华心织成。其色青黑。里以碧绢。唐肃宗上元初。降诏请衣入内供养。凡六年。至永泰初五月五日夜。代宗梦能大师请衣却归曹溪。至七日。命中使杨崇景奉而置之。眴。音舜。

花偈
  初祖达磨传法一花五叶之偈。

刘阳叟
  刘阳。当作浏阳。邑名也。即潭州石霜庆诸禅师受道吾法印。遁迹自处。于时始为二夏僧。因避世。混俗於长沙浏阳陶家坊。人不之识。洞山价访而得之。遂辟居石霜山。

希冀
  几利切。望也。

动天地
  贯休拟古别离。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伊予非此辈。送人空把臂。它日再相逢。清风动天地。

蓬岛
  即蓬莱山也。其说具十二鳌。

宵征
  宵。夜也。征。行也。诗。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百城
  华严。善财童子自福城东六塔庙处。与五众等礼文殊师利。发菩提心已。渐次南行。历一百一十城。见五十二善知识。至弥勒楼阁前。白言。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弹指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入已还闭。

惠理
  惠。当作慧。陆鸿渐记云。晋西域异僧慧理。指今灵隐飞来峰曰。此吾国灵鹫小峰。何时飞来至此。颂题送广华严归鹫峰。即灵隐也。故用慧理事。

楼阁
  缘见百城。


  可浪切。拒也。

九野
  即古九州。尔雅。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杨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


  於真切。褥也。

三十四老
  西域二十八祖.支那六祖。然达磨来此土为初祖。实三十四也。

颓纲
  上杜回切。下坠地也。

袭尔
  似入切。合也。

琼玖
  上渠营切。下举有切。玉名。诗。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玖。

龙骑
  当作龙骥。见它本。

睥睨
  上匹诣切。下奴计切。视也。

射虎  西汉李广。北平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入矣。
  又韩诗外传。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似虎。弯弓射之。没金饮羽。
  葛稚川西京杂记云。李广与兄弟共猎於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也。它日复猎於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簳折而石不伤。余尝以问杨子云。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予应之曰。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共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斫断其缆。船复漂荡。向者孤洲。乃大鱼。怒棹扬鬣。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上死者十余人。又予所知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采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以斧[打-丁+呙]之。斧缺柯折。石马不伤。此二者亦至诚也。卒有沈溺缺斧之事。何金石所感之偏乎。子云无以应子。毙。音弊。顿化也。溲。所留切。小便也。

观马
  秦穆公使伯乐举人求马。伯乐举九方堙求马。三月而反。曰。得马矣。在沙丘。牡而黄。及马至。则牝而骊。公谓伯乐曰。子所求马者。毛色牝牡不知。败矣。伯乐太息曰。一至此乎。堙之所观者。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也。果得千里马。见淮南子。

甑人  楚王夫人尝夏乘凉。抱铁柱感孕。后产一铁。楚王令干将铸以为剑。三年乃成双剑。一雌一雄。干将密留雄。以进雌於楚王。王閟於匣中。常闻悲鸣。王问群臣。臣曰。剑有雌雄。鸣者忆雄耳。王大怒。即收干将杀之。干将知其应。乃以剑藏屋柱中。因嘱妻莫耶曰。日出北户。南山其松。松生於石。剑在其中。
  妻后生男。眉闲尺。年十五。问母曰。父何在。母乃述前事。久思惟。剖柱得剑。日夜欲报楚王。王亦慕觅其人。宣言。有得眉闲尺者。厚赏之。尺遂逃。俄有客曰。子得非眉闲尺耶。曰。然。客曰。吾甑山人也。能为子报父雠。尺曰。父昔无辜。枉被茶毒。君今惠念。何所须耶。客曰。当得子头并子剑。尺乃与剑并头。
  客得之。进於楚王。王大喜。客曰。愿烹之。王遂投於鼎。客绐於王曰。其首不烂。王方临视。客於后以剑拟王头堕鼎中。於是二首相啮。客恐尺不胜。乃自刎以助之。三头相啮。寻亦俱烂。见孝子传。绐。音待。欺也。

峥嵘
  上士耕切。下户萠切。峻貌。

曾闲
  古苋切。


  溥巴切。花房也。

卷席
  百丈海一日与马祖游山。见野鸭子。祖问曰。是甚么。丈曰。野鸭子。曰。甚么处去。丈曰。飞过去。祖遂引手[捅-用+((幻-纟)@士)]百丈鼻头。丈作痛声。祖曰。何曾飞过。丈於是大悟。至明日。祖升堂。丈出卷却面前礼拜席。祖便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