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编年通史
- 历朝释氏资鉴
历朝释氏资鉴
辛卯 十二年。帝幸安国寺。赐国师知玄沉檀宝座。高二丈余。珍丽绝甚。玄姓陈。世号陈菩萨。三学洞贯。名盖一时。异迹尤多。见旧唐史。
时宫中日斋万僧。帝自为赞呗。季蔚宗字茂林。拜监察。擢右丞。上言切谏。不听。
吏部侍郎萧仿上疏云。玄祖之道。慈谦为先。素王之风。仁义为首。垂范百代。必不可加。佛者弃位出家。割爱中之至杂。取灭后之殊胜。非帝王所宜慕也。愿陛下时开延英。接对四辅。力求人瘼。虔奉宗祧思谬赏与滥刑。其殃必至。知胜残而去杀。得福甚多。罢去讲筵。躬勤政事。上虽加浆。竟不能从。
又唐书载。仿字思道。后拜岭南节度使。懿宗怠政喜佛道。引桑门入禁中。为祷祠事。数幸佛寺。广施与。仿谏。以为天竺法。割爱取灭。非帝王所宜尚慕。今笔梵言。口佛书。不若惩谬赏与滥刑震殃祈福。况佛者可以悟取。不可以相求(通鉴)。
癸巳 咸通十四年三月。上遣使。诣凤翔法门寺。迎佛骨。群臣谏者甚众至。有言宪宗迎佛骨晏驾者。上曰。朕生见之。死亦无憾。广造浮屠。宝帐香辇。幡花幢盖。以迎之。皆饰以金玉锦绣珠翠。自京城至寺。三百里间。道路车马昼夜不绝。夏四月壬寅。佛骨至京师。导以禁军兵仗。公私音乐。沸天烛地。绵亘数千里。仪卫之盛。过於郊祀。元和之时。不及远矣。富室夹道为彩褛。及无遮会。竞为侈靡。上御安福门。降楼膜拜。流涕沾臆。赐僧及京城耆老尝见元和事者金帛。迎佛骨入禁中三日。出置安国崇化二寺。宰相以下竟施金帛。不可胜纪。因下德音。降中外系囚(唐史)○诏曰。朕以寡德。缵承洪业。十有四年。忧勤在位。爱育生灵。遂崇释教。至重玄门。迎请真身。为百姓祈福。载念陛牢。寝兴在虑。嗟我黎人。陷于刑辟。况渐当暑毒。系于缧绁。京畿及天下诸州。见禁囚递减死一等○十二月。诏送佛骨。还法门寺。都人辞饯。皆鸣咽焉○帝七月崩(唐史)。
僖宗 甲午改元乾符 四年。黄巢宼河南。江浙五年陷福建 六年陷广南。荆湖。江淮。
庚子 广明元年。黄巢陷东都潼关。帝驾出奔。十二月巢据京师。国号大齐。建元金统。
辛丑 中和元年。僖宗幸蜀。亲王宗室皆逃亡。帝第三子下发为僧。名普闻。逸游造谒石霜诸禅。师与语叹异曰。汝乘愿力。来生帝王尊贵之家。来从我教。真火中莲花也。闻夜入室。问祖师别传事。诸曰。待案山点头。即向汝道因。而契悟乃辞。遍游名山。诸曰。逢乾即止。遇陈便住。至邵武大乾。瞻望。乃掷锡杖。随其所止处即住。有老人曰。彼有一陈嗣者。久隐其中。因悟师言。拨草登山。陈嗣一见。乃分座同住。因乞菜种於陈。求其斗斛。陈与一合。入山垦种。数日菜已青矣。乃山神猛虎为之役也。陈知师道胜。告别而去。师一日宴坐。有老人来拜曰。弟子非人也。龙也。行雨不职。得罪上天。敢赖道力救脱。师曰。汝得罪上天。我何能为。虽然可易形来。有顷小蛇尺许。缘入袖中。须臾风雷夹座。天霁蛇去。老人又至。泣谢曰。自非大士血秽此山矣。无以为报。即穴岩下为泉。他日众多无水。此泉筵师也。寺之右十五里。有隋义宁间欧阳太守福善王庙食。至是二百七十余年。祭无虚日。师至祠所。说偈劝曰。悟道然同死。死中生不忘。虎用无心伏。人来与慧降。杀生及祭祀。轮回万劫殃。为报神人道。无遮福最强。欲种当生果。今生是资粮。到处人惊怖。修斋劝大王。昔年地狱里。今日作天堂。复约曰。能素餐不杀。乃可为邻。是夕父老梦神云。我今受禅师戒。不复血食。祭当如比丘法足矣。又云。师与神粗力。庙旁有巨松。稍参天。师拗下拂地三匝。神拂二匝。遂伏之。右丞黄履作诗寄僧云。龙湖曾与佑民谈。手转松枝拂地三。感得茹蔬今尚尔。闻师孤洁可追参。又有僧绍新作诗云。古木寒鸦昼锁烟。灵风长在劫频迁。忽思圆觉当年事。只与谈因不论禅。审此未必然。尔□谥圆觉禅师。诞晨乃上元日。龙必朝。有瑞气祥云之应(本传)。
壬寅 二年。帝避巢宼幸成都。遣御史郭遵。赉诏知玄国师。赴行在引对。赐紫衣师号悟达国师。总教门事(唐史)。
癸卯 三年。国师知玄。自成都还九陇。忽定中见菩萨摩项而慰之。俄一珠入玄左股。隆起楚甚。上有晁错二字。知夙债。即右胁而逝。世称。知玄乃汉袁盎后身。盎与晁错有隙也。又云。玄名僧。德高难近。因受沉香床错即报之○是年。李克用败巢复京师四年。克用追巢斩之。
乙巳 光启元年三月。帝归京师。十二月兵乱。帝奔凤翔。
温州法空寺僧惠升。结庐北岩。写法华经。至普贤劝发品。天雨舍利两颗。郡以闻。赐额普贤忏院(永定编年)。
戊申 文德元年二月帝归京师。三月帝崩○王建掠西川。
昭宗即位十六年。
己酉 改元龙纪。
庚戌 大顺元年。
辛亥 杨行密。据杨州封吴王。
甲寅 乾宁元年。禅月大师贯休。婺之兰溪人。初见石霜诸禅师。请为第一座。契单传之旨。当世以诗名。公卿士大夫皆望风从游。至是谒吴越王钱镠。有一剑霜寒十四州之语。镠令改作四十州。休曰。诗不可改也。孤云野鹤。何天不飞。乃入豫章之西山。后入蜀。谒蜀主。王大王。陈情上诗云。河北河东处处菑。惟闻全蜀勿织埃。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秦苑幽栖多胜景。巴渝陈贡愧非才。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亲登郭隗台。王礼待甚厚。赐两街都僧录。御前讲唱大师禅月大师(详见西岳集)○侍郎杨无为杰题禅月大师真堂云。童子依师兰水滨。声名真是碧云人。定中传得阿罗汉。十六身中第几身○张拙秀才往石霜访禅月。齐己太布衲石霜相接张略相[(厂@?)*页]而已。即与三人。终日剧谈。张忽问曰。三人中。何不推一人作长老。禅月云。公宜谒堂头。此是肉身菩萨。堂中五百学徒。胜某甲者。二百五十人。张遂造方丈参礼。霜问秀才何姓。云姓张名拙。霜云。觅巧了不可得拙自何来。张於言有省。遂述偈云。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张拙。参西堂藏禅师。问云。山河大地是有是无。三世诸佛是有是无。师皆言有。张云。错。师云。先辈参见甚人来。云曾参百丈。凡有问诘皆云无。师云。先辈有甚血属。云有一山妻两个痴顽。师曰百丈有甚血属云。百丈古佛和尚莫谤渠好。师云。待先辈得似百丈一切皆无。张俛首而去(类鉴)。
释齐己。潭之益阳人。胡氏子。幼依大沩佑禅师下发。仰山寂同门友也。寂住豫章观音。己总寺务。撰粥疏云。粥名良药。佛所赞扬。义冠三檀。功标十剎。更所英哲各遂。愿心既备。清晨永资白业。后居西山金鼓龙盘。乃其庵也○元佑间都运马醇题其院壁云。支遁逍遥不我逢。等闲下马憩莲。宫欲询齐己幽栖事。七十山僧两耳聋。
王常侍注信心铭。呈似仰山。山接得掷於地上。侍失色。山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作么注。侍无语。陆希声相公。参仰山。山出三门外接。公乃问。三门俱开。弟子从何门而入。山云。从信门入。公便入。却问出魔界入佛界时如何。山以拂秉点三下。公礼拜。又问。和尚持戒否。师云。不持戒坐禅否。云。不坐禅。公拟议。山云。会么公云。不会。山乃云。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五椀。意在镢头边。公乃归客位。来日山去相见。便问。昨日因缘还悟也无。公云。悟之一字亦不消得。山云。悟之一字不为相公。公於此有省。
大尉王彬。入一寺。到佛殿。指钵盂。问殿主者。个是什么钵。云。药师钵。王云。只闻有降龙钵。主云。待有龙即降。王云。忽遇拏云攫雾来时如何。主云。他亦不[(厂@?)*页]。王云。话堕也○有一官人。入镇州天王寺。睹神像问寺主云。是什么功德主。主云。护国天王。官云。只护此国。徧护余国。主云。在秦为秦。在楚为楚。官云。腊月二十九。打破蔡州城。天王向甚处去。主默然○有秀才。参睦州和尚。州乃问。先辈所习何业。才云。会二十四家书。州以拄杖点一点云。会么。才云。不会。州云。又道会二十四家书永字八法也不识○又一秀才来参师。师问。治甚经。才云。治易。州云。易中道。百姓日用而不知。知个甚么。才云。不知其道。州云。作么生是道。才无语。师云。果然不知○张百会。参南院。院问。莫是张百会么。张云。不敢。院以手於空画一画云。会么。张云。不会。师云。一尚不会。甚处得百来。
吕洞宾。参黄龙禅师。洞宾吕岩。乃神仙人也。一日从黄龙山下过。逢一老人自南而来。遂揖之曰。甚处鼓响。老人曰。黄龙禅师谓众说法举扬般若。宾曰。何谓般若。老人曰。参得透者。通达了然。顿超十地。永为佛道。不堕轮回。宾曰。如何是参得透者。老人曰。一处透百处千处透。谓之破黑暗之慧炬。斩群邪之宝剑。渡苦海之舟航。灭三涂之恶趣。六根非有。四大本空。不以谤为嗔。不以赞为喜。善亦不修。恶亦不作。道本无体。因道而名。道本无名。因名而立。观一切法。明灵真觉。此谓之参得透也。宾曰。岂不闻。老君玄元神妙。滋养化身。修真炼性。保命全躯。吞日月於山林之前。伏龙虎於翠岩之下。超凡入圣。变阳成阴。长生久视之门。羽化飞升之法。吾自钟离之后。百有余载。精神养命。寿等天根。青城紫府。本是吾家。桑田变兮我常在。日月去兮我长生。老君之道。岂不妙乎。老人曰。先生之说。各立门风。据老夫之见。未为尽善。且大道之异名。释氏谓般若。凡言谓之大道。然有性而无形。有传而不授。有色而无形。无得而可见。本自无根。永坚永固。天地有成坏之时。真觉无轮回之理。不增不减。无始无终。不被三界之所拘。不着六尘之所染。先生之道。如丘墟。般若之道。如泰山。天地相缭远之远矣。先生久视延年之术。吾闻有成必有坏。有始必有终。有乐必有苦。略而喻之。天地自然之理也。先生之法。纵经千万劫。终是落空亡。宾曰。弟子尚如此。何况其师乎。老人曰。愚之所见。玄妙之处。变通未尽。请见黄龙。方决其妙。未审如何。宾笑曰。恐黄龙不识我。老人曰。当为相引。遂同至寺。值师升堂为众举扬次。师已知宾在座下。提纲云。道无别道。迷人自立宗徒。门无别门。惑者自生彼此。青城紫府。玄元透化之门。蓬鸟洞天。应变随机之处。恐乃悠悠之凡辈。不知大道之本宗。拟将五欲之形躯。诈称九霄之仙术。龙是群队之兽。鹤乃负体之禽。服气吞霞。终是世间之邪法。纳火炼形。皆是入[邱-丘+(厂@(田/坴))]之妖术。恍兮忽兮。如何是真术。杳兮冥兮。如何是真道。恐乃以道求道。差之一毫。失之万劫。尘寰之里。罕闻调御之音。华表之端。休听令威之说。镇玄机於道表。知妄想於心田。略兹控鹤之时。谛听真空之教。师说至此。洞宾於众中出云。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此意如何。师曰。一粒粟中藏世界即且止。如何是半升铛内煮山川。宾退无语。师曰。汝只煮得铛里底。且煮铛外底不得。遂下禅床。把定拳头云。道得也打。道不得也打。宾怒而去。师告众。归堂禅寂。今夜必飞剑来。取老僧头。众闻惊讶。师骑坐入定。至三更。果飞剑来。周回寻师。剑至座前。被师一喝。剑即入地。翌日宾来见师。师把定云。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速道速道。宾当时汗下。遂礼师足。呈颂云。踏破葫芦折却琴。剑锋落地卒难寻。而今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枉用心。又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白须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指天。欲向个中还会得。玄玄玄处更须玄。师云。好颂。即是一字不稳。宾云。未审何字。师云。内字为外字。宾乃作礼而去。
待制王公。自汉江舟行。风涛大作。或谓带珍异所致。竭囊所有投于江。风作益甚。遂以平昔所诵金刚经投之。风息至镇江。舟后一物。出没无时。令人取之。见无数螺师团作一球。剖视之。乃所□□也。毫□无损。时此访金山长老真歇了禅师。开板印施。师序曰。汉水会九江。至南徐动数千里。乘舟来往不可鞕计。未闻有持是经。自彼而至此者。螺师见而不舍。为名利耶。为财色即。是必假此脱轮回免生死矣。呜呼万物之中。惟人最灵。其有毕生不闻是经。闻而不见。见而不信。信而为名利财色没溺。而不能受持者。尚螺师之不如。谓之最灵孰与。洞宾人中最灵。非螺师之数。得神仙之秘诀。自谓出尘拔俗。无出其右。一闻黄龙举扬般若。初见之有项王之气宇。次见信而屈伏。献莫非□契般若而知所归欤。脱轮回而超生死欤。噫玄之又玄。矢上加尖矣。虽然百丈竿头。正好进步。
唐末至五代
丙辰 乾宁三年。马殷据湖南 钱镠兼镇两浙 李茂贞焚长安宫殿。
丁巳 四年。闽师王潮薨 弟王审知。据闽称王。
戊午 光化元年。二年。华岳玄伟禅师。编次贞元以来宗师机缘。为玄门圣胄集。
辛酉 天复元年。
甲子 天福元年八月。昭宗崩 哀帝立。在位三年 朱温封梁王。
丁卯 天福四年三月。帝逊位于梁王朱温。
五代
僭伪十国。自丁卯迄己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