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苑蒙求瑶林

师视日色稍晚,遂问翁:“拟投一宿得否?”
翁曰:“汝有执心在,不得宿。”
师曰:“某甲无执心。”
翁曰:“汝曾受戒否?”
师曰:“受戒久矣。”
翁曰:“汝若无执心,何用受戒?”
师辞退,翁令童子相送。师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
童召:“大德。”
师应诺。
童曰:“是多少?”
师复问曰:“此为何处?”
童曰:“此金刚窟般若寺也。”
师凄然悟彼翁者即文殊也,不可再见,即稽首童子,愿乞一言为别。
童说偈曰:“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心里无嗔是珍宝,无垢无染是真常。”言讫,均提与寺俱隐,但见五色云中文殊乘金毛师子往来。忽有白云自东方来覆,不见。
时有沧州菩提寺僧修政等至,尚闻山石震吼之声。师因驻锡五台。
(见《会元》二)

金牛饭桶
(马祖法嗣 《会元》三)金牛和尚
每至斋时,自将饭桶於僧堂前作舞,呵呵大笑,云:“菩萨子吃饭来。”

灵照菜篮
(《会元》十四)
丹霞访庞居士,门前见女子灵照去洗菜。
霞问:“居士在否?”
照放下菜篮敛手而立。
霞曰:“居士在否?”
照提起菜篮而去,霞便回。
居士从外归,灵照举似居士,居士云:“丹霞在否?”
照云:“已去也。”居士云:“赤土涂牛妳。 ”


丹霞烧佛
(《传灯》十四)
丹霞尝到洛古惠林寺,值天寒,取木佛烧之。
院主呵之。
霞曰:“吾烧取舍利。”
主云:“木佛岂有舍利?”
霞曰:“若尔何责我乎!”
院主后眉须堕落。


婆子焚庵
(《会元》六)
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
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
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养得个俗汉。”
遂遣出,烧却庵。


云盖论义
(石霜诸法嗣 《会元》六)云盖元禅师
因潭州道正表闻马王,乞师论义。
王请师上殿相见。茶罢,师就王乞剑。
师握剑,问道正曰:“你本教中道‘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是何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是何精?道得不斩,道不得即斩。”
道正茫然,便礼拜忏悔。
师谓王曰:“还识此人否?”
王曰:“识。”
师曰:“是谁?”
王曰:“道正。”
师曰:“不是。道若正,合对得臣僧。此祇是个无主孤魂。”
因兹道士更不纷纭。


德山小参
(《传灯》十五)
德山小参示众云:“今夜小参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
时有僧出礼拜,师便打。
僧云:“某甲话也未问在。”
师云:“你是什么处人。”
僧云:“新罗人。”
师云:“未跨船舷子,好与三十棒。 ”


芙蓉妙唱
(投子青法嗣 《人天眼目》)芙蓉楷禅师
<妙唱不干舌颂>曰:“剎剎尘尘处处谈,不劳弹指善财参。空生也解通消息,花雨岩前鸟不衔。”
(空生者须菩提也)


常察玄谈
(九峰虔法嗣 《传灯》廿九) 同安常察禅师
十玄谈:心印、祖意、玄机、尘异、佛教、还乡曲、破还乡曲、转位归、回机、正位前。


二祖安心
在前惠可断臂之处。


洞山见影
(云岩晟法嗣 《会元》十三)
洞山问云岩:“和尚百年后忽有人问‘还貌得师真?’如何祇对?”
云岩曰:“祖向伊道‘即遮个是’。”
师良久。
云岩曰:“承当遮个事,大须审细。”
师犹涉疑。
复因过水睹影,大悟前旨,因有一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疎。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药岭荣枯
(石头法嗣 《会元》五)
药山一日与道吾、云岩、高沙弥游山。见两树一荣一枯,山问曰:“荣者是?枯者是?”
吾曰:“枯者是。”
山曰:“酌然一切处,令教枯淡去。”
又问岩,岩曰:“荣者是。”山曰:“酌然一切处,令光明灿烂去。”
复问沙弥,弥曰:“枯者从佗枯,荣者从他荣。”
山回顾道吾、云岩曰:“不是不是。”


夹山人境
(华亭法嗣 《会元》五)
僧问夹山:“如何是夹山境?”
山曰:“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 ”


香严上树
(沩山法嗣 《传灯》十一)
香严一日上堂示众:“如人上树,口[口*(衔-金+缶)]一树枝,脚不蹈枝,手不攀枝。忽有人问祖师西来意,若答他即丧身失命;不答他又违他所问。”
时有虎头上坐出云:”树上即不问,树下一句道将来。”
严呵呵大笑。


仰山出井
(《传灯》十一)潭州石霜山性空禅师
因僧问:“如何是西来。”
空曰:“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一寸绳得出此人,即答汝西来意。”
僧云:“近日湖南鸣和尚出世,亦为人东语西话。”
空唤:“沙弥,拽出者死汉着”(仰山沙弥也)。
沙弥后举问:“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
源曰:“咄!痴汉,谁在井中?”
仰山后问沩山:“如何出得井中人?”
沩山乃呼:“惠寂。”
寂应:“诺。”
沩山曰:“出也。”
及住仰山,尝举前话谓众曰:“我於耽源处得体,沩山处得地。”


赵州接客
(南泉法嗣 《会元》)
真定师王携诸子入院,赵州坐而问曰:“大王会么?”
王云:“不会。”
师云:“自少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
王尤嘉礼重,翌日令客将传语:“师下禅床受之。”
少间侍者问云:“和尚见大王来不下禅床,今日将军来为什么却下禅床?”
师曰:“非汝所知,第一等人来禅床上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末等人来三门外接。”师寄拂子与大王:“若问何处得来,但道老僧平日用不尽者。 ”


价老看病
(云岩晟法嗣)
洞山僧问:“和尚遗和还有不病者也无?”
师曰:“有。”
僧曰:“不病者还看和尚否?”
师曰:“老僧看他有分。”
曰:“和尚争得看他?”
师曰:“老僧看时即不见有病。”


南泉油餈
(《禅林类聚》九)
《和补》曰:
南泉愿禅师一日不赴堂,侍者请赴堂。
师云:“我今日在庄上吃油糍饱。”
者云:“和尚不曾出入。”
师云:“汝去问庄主。”
者方出门,忽见庄主归谢和尚。
云云……


韶阳胡饼
(雪峰法嗣 《云门录》)
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
门云:“糊饼。 ”


德山托钵
(《传灯》十五)
雪峰在德山作饭头,一日饭迟。
德山擎钵下法堂,雪峰乃曰:“钟未鸣、鼓未响,老和尚托钵向什么处去?”
德山却归方丈。
岩头在堂中闻得,拊掌曰;“大小德山未会末后句。”
德山闻举,令侍者唤头,上问:“你不肯老僧耶?”
头密启其意。
德山来日上堂,说话异於每常。
头到僧堂前抚掌大笑曰:“且喜堂头老汉会末后句,他后天下人不奈何。虽然如是,只得三年话。”
后三年果化。


象骨覆盆
(《传灯》七)
雪峰在洞山作饭头淘米次,山问:“淘沙去米?淘米去沙?”
师曰:“沙米一时去。”
山曰:“大众吃个甚么?”
师遂覆却米盆。
山曰:“据子因缘,合在德山。”


婆子眷属
(《传灯》六)
昔有一僧参米胡,路逢一婆住庵。僧问婆:“有眷属否?”
曰:“有。”
僧曰:“在甚么处?”
曰:“山河大地,若草、若木皆是我眷属。”
僧曰:“婆莫作师姑来否?”
曰:“汝见我是甚么?”
僧曰:“俗人。”
婆曰:“汝不可是僧。”
僧曰:“婆莫混滥佛法好。”
婆曰:“我不混滥佛法。”
僧曰:“汝恁么岂不是混滥佛法?”
婆曰:“你是男子,我是女人,岂曾混滥?”


王老儿孙
(马祖法嗣 《传灯》杨岐七事八)
黄蘗在南泉为首座,一日捧钵於南泉位上坐,泉入堂见,。乃问:“长老甚年中行道?”
蘗曰:“威音王佛已前。”
泉曰:“犹是王老师儿孙。”
蘗遂过第二位。


云居送袴
(良价法嗣 《会元》三)洪州云居道膺禅师
曾令侍者送袴与一住庵道者,道者曰:“自有娘生袴。”竟不受。
师再令侍者问:“娘未生时着个甚么?”
道者无语。
后迁化有舍利,持似於师。
师曰:“直饶得八斛四斗,不如当时下得一转语好。”


道吾得裈
(药山法嗣 《传灯》十四)
有施主施裈药,山提起示众曰:“法身具四大否?有人道得,与他一腰裈。”
潭州道吾山宗智禅师云:“性地非空,空非性地,此是地大。三大亦然。”
药山不违前言,乃与吾裈。


九峰头尾
九峰禅师
僧问:“如何是头?”
师曰:“开眼不觉晓。”
僧曰:“如何是尾?”
师曰:“不坐万年床。”
僧曰:“有头无尾时如何?”
师云:“才是不贵。”
僧曰:“有尾无头时如何?”
师曰:“虽饱无力。”
僧曰:“直得头尾相构时如何?”
师曰:“儿孙得力,室内不知。”


洞山功勋
云岩法嗣 《人天眼目》
洞山功勋五位:向、奉、功、共功、功功。
僧问:“如何是向?”
洞山云:“吃饭时作么生!”
僧问:“如何是奉?”
山云:“背时作么生!”
僧问:“如何是功?”
山云:“放下鉏头时作么生!”
僧问:“如何是共功?”
山云:“不得色。”
僧问:“如何是功功?”
山云:“不共。 ”


杨岐七事


元静十门
(五祖演法嗣 《普灯》十一)
南堂元静禅师示众曰:
“夫参学至要,不出最初句与末后句。透得过者,平生参学事毕;其或未然,与你作十门,各用印证自心,看得稳当也未?
一须信有教外别传;
二须知有教外别传;
三须会有情说法与无情说法无二;
四须见性如观掌上了了分明,一一田地隐密;
五须具择法眼;
六须行鸟道玄路;
七须文武兼济;
八须摧邪显正;
九须大机大用;
十须向异类中行。
此十门诸人还一一稳当也未?若只是闭门作活计,独自要了身,却不在此限。若欲荷负正宗,绍隆圣种,须尽明此网要十门,方坐得曲录床,受得天下人礼拜,敢与佛祖为师。若不到恁么田地,只一向虚显,他时异日,阎罗老子未敢放你在。
有么?
出来!大家证据。
若无,不用久立。”


老安作用
(《传灯》九)嵩岳惠安国师
因坦然怀让二人来参,问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安曰:“何不问自己意!”
曰:“如何是自己意?”
安曰:“当观密作用。”
曰:“如何是密作用?”
安以目开合示之,然於言下大悟,更不他适。让机缘不偶,辞往曹溪。灭时称老安国师。


马祖劳倦
(《会元》三)
僧问马大师:“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某甲西来意。”
大师云:“我今日劳倦,不能为汝说,问取智藏去。”
问智藏,云:”何不问和尚?”
僧云:”和尚敢来问?”
藏云:“我今日头痛不为你说,问海兄去。”
僧问海兄,海云:“我到者里却不会。”
僧举示马大师,大师云:“藏头白,海头黑。”


镜清雨声
(雪峰法嗣 《会元》七)
镜清问僧:“门外是什么声?”
僧曰:“雨滴声。”
师云:“众生颠倒,迷己逐物。”
僧云:”和尚作么生?”
师云:“洎不迷己,意旨如何?”
……
师云:“出身犹可易,脱体道应难。”


庞公雪片
(马祖弟子《会元》七)
庞居士因辞药山,山命十人禅客相送。至门首,士乃指空中雪,云:“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时有全禅客云:“落在什么处?”
居士送与一掌。
全云:“居士也不得草草。”
士曰:“恁么称禅客,阎罗老子未放你在!”
全云:“居士作么生?”
士又与一掌,云:“眼见如盲,口说如哑。”


雪窦灵台
(智门祚法嗣 《僧宝传》中)
《和补》曰:
师〈为道日损偈〉云:“三分光阴二早过,灵台一点不揩磨。贪生逐日区区去,唤不回头争奈何?!”


鼓山圣箭
(雪峰法嗣 《会元》七)
鼓山赴大王请,雪峰门送。回至法堂乃曰:“一只圣箭直射九重城里去也!”
太原孚曰:“是伊未在。”
峰曰:“渠是彻底人。”
孚曰:“若不信待某甲去勘过。”
遂趂至中路,便问:“师兄向甚么处去?”
山曰:“九重城里去。”
孚曰:“忽遇三军围绕时如何?”
山曰:“他家自有通霄路。”
孚曰:“恁么则离宫失殿去也。”
山曰:“何处不称尊!”
孚拂袖便回。
峰问:“如何?”
孚曰:“好只圣箭中路折却了也!” 遂举前话。
峰乃曰:“好渠语在。”
孚曰:“这老冻脓犹有乡情在!”


铁面退席
(兴化法嗣 《僧宝传》下)
蒋山元禅师殁,舒王以礼致秀铁面嗣其席。秀至山,王先候谒。而秀方理丛林事,不时见。王以为慢己。遂不合弃去。


克宾出院
(《会元》十一)
兴化谓克宾维那曰:“汝不久为唱导之师。”
宾曰:“我不入这保社。”
化曰:“你会了不入?不会了不入?”
宾曰:“总不与么。”
化便打,曰:“克宾维那法战不胜,罚钱钻饭。”
次日兴化入堂白槌曰:“克宾维那法战不胜,罚钱五贯设钻饭一堂。仍须出院。宾后出世住大行山。嗣兴化。


池阳百问
(《事苑》第五普灯三)
随州大洪第一世报恩禅师尝设百问以问学者,其略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为甚么一称南无佛,罪灭河沙劫?”
又作此相 “○”,曰:“森罗万象总在其中,具眼禅人请试甄别。”


佛陀三劝
(《传灯》十四)凤翔府法门寺佛陀和尚
常持一串数珠,念三种名号,曰:“一释迦、二元和、三佛陀,自余是什么?椀跶丘一个,过!”终而后始。
事迹异常,时人不可测。


天然刬草
(《传灯》十四)
如前丹霞掩耳之处。


提婆投针
(《会元》一)
提婆菩萨自执师子国来求论难,造龙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