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注灯虎辩类

  《史记》:齐桓公遗鲁书:“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竟自杀。
  福礼三牲谁祭享 (四书) 【使饥饿于我土地】
  按:题面一语,系《长生殿》传奇《情悔》折中语。妙在从土地口中道出。“于我”等字,声情如绘。
  信陵君何以能窃魏王虎符 【如在其左右】
  《史记》:侯嬴对信陵君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按:底句“如”字别解,作如姬看。
  倚闾倚阁为何因 【我待贾者也】
  《战国策》》 :王孙贾事齐泯王,齐为燕破,泯王奔莒。齐将绰齿作乱弑之,晋失王之处。贾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按:底句“贾”字,转指王孙贾也。
  麟阁功臣何人为殿 【后来其苏】
  汉宣帝图功臣于麒麟阁,凡十一人,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
  谁见《三都赋》而辍笔 【其机如此】
  晋·陆士衡入洛,拟作《三都赋》,闻太冲作之,抚掌大笑。与弟士龙书曰:“此间有一伧父,欲作《三都赋》,须俟其成,用以覆甑耳。”及左赋出,士衡绝叹服,以为不加能,遂辍笔焉。
  塞鸿何事又南飞 (《幼学》) 【雁性随阳】
  《博物学》:鸿雁,候鸟,飞有先后行列。其性爱阳而恶阴,北地苦寒,南方和暖,故至秋则自北投南,至春则自南投北,盖得寒暖之平均也。
  赤尔何如 (蒙经) 【亦若是】
  《论语》:“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按:题面“赤”字、底句“亦”字,形体仿似。妙在善于措词,以“何如”作一诘问,而以“若是”应之,尤得刻划之神。
  为清穆宗立嗣之奏创自何人 【始可读】
  清·吴可读,皋兰人,道光进士,同治官御史,以击甘肃提督成禄罢职。光绪间复起用,请为穆宗立后,于蓟州寺中缮写封章,自杀,盖以尸谏也。
  小羊知跪乳,游子感何如 (七言诗) 【未得报恩不得归】
  《博物学》:羊性最孝,当吮乳时,两膝跪于母前。 由“不得归”生出感触,意极惨淡。
  涧水盈盈,何故尽赤 【两岸桃花夹古津】
  涧水尽赤,因两岸桃花缤纷坠地也。
  张绪当年谁得似 (古人姓名) 【柳若】
  南齐·张绪,吴郡人,清简寡欲,丰姿潇洒。武帝植蜀柳于灵和殿前,尝曰:“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

  底句申明通义
  字义必经训诂始能明白,谜语亦然。制者于两项分见之句,当由下句解释上句,然后关映题面,便觉水乳交融。此种法门,谓之底句申明通义。古人读书,每于一字一句之间详细讨求,申明其义,务使人人共晓,是为有用之学。余谓制谜之技,极多方变化,造具神奇,亦何莫由斯道耶。

  上天下地 (四书) 【仁在其中矣、仁者人也】
  《论语》:“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注:仁,当作人。 字字夹击,呼应得神。
  六亲 【一家仁,仁者人也】
  一家之中,父母兄弟妻子谓之六亲。 按里面相扣,由下句解释上句。不嫌累赘。
  非礼勿听 【必闻其政,政者正也】
  按:底句“政”与正通,本《论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折旋中矩 【四方之政行焉,政者正也】
  《礼》:周旋中规,折旋中矩。盖规所以为圆,矩所以为方。题面“中”字扣合底句“正”字,亦确准绳墨。

  底句自明抵消
  云散月明,水清石见,此渣滓尽去,晶光大来也。文境有之,制谜与作文,理固无不可通。法于底句两项,先将首句扣合题面,尚有羡余字数,再由次句叫去羡余等字。以之关映,自觉不染尘氛,此法谓之底句自明抵销。数学家有上下相销法,取其演算便捷;制谜家有底句抵销法,尤见叫应分明。学者索经研究,凡遇至奇之谜,不难迎刃而解矣。

  乘兴而来,尽兴而返 (四书) 【不负戴于道路矣,不去也】
  晋·王微之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忽忆戴逵。时逵在剡溪,便乘小舟访之。至门而返,或间故。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按:底句上一“不”字由下句叫去。即读“负戴于道路矣”扣合本题,自无剩义。
  子过矣 (四书人名) 【公孙丑,公孙衍】
  按:题面一语,本《孟子》句。别解则“子”字转作地支字看,子过为丑,是扣底仅一“丑”字。下句“公孙衍”,犹云“公孙”二字衍文也。
  胁肩谄笑 (列国人名) 【宾媚人,宾须无】
  《孟子》: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按:题面仅扣“媚人”二字,盖“宾”字先由下句叫明抵消。
  冬至阳生春又来 (《诗韵》目) 【十五澘,十五删】
  按:题面“冬至”为水(氵),“阳生”为日;木旺于春,“春又来”会意两个木。据此,则题面止关映一“澘”字,余“十五”等字由下句叫明删去,语极斩截。
  一朵莲含一圣胎 (《聊斋》目) 【荷花三娘子,封三娘】
  按:题面一语,系唐·楚琦师《怀净土》诗。里面相扣,仅着“荷花子”三字,其余“三娘”等字,由下句抵销,犹云当封去也。

  笺注别解
  《尚书》解“乱”为治;《毛诗》释“麦”为来;《易》以“巽”为风,“乾”为马;《礼》以“鞠”为菊,“华”为花。经学笺注,向多别解,约略言之,以例其余。至若诸子百家,亦所在多有。制谜者恒以此为扣映。运法之妙,大半出于假借,藉以传神,而字里行间,无不机灵谐洽。或有嫌其近于冷僻者,岂知既通经籍,故无论为制谜、为射谜,均以经籍如合一炉而熔冶,又何有普通与冷僻之分耶。

  鳞甲潜藏 (四书) 【视之而不见】
  《周礼·考工记》:梓人为笋虡……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言为钟磬之架,其雕刻龙蛇之属,必钩爪弩目,而鳞甲张起也。
  曲终人不见 【鼓瑟希】
  唐·钱起《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里面关映,从凌空着想。则本《老子》:“视而不见曰希。
  之往也 【夷子不来】
  战国·夷子名“之”,“往”字扣合“不来”,语意亦见委婉。
  羊跪乳 【其达孝矣乎】
  《博物学》:羊性最孝,当吮乳时,两膝跪于母前。 按:底句“达”字当系铃。本《诗》“先生如达”。 注:达,小羊也
  鸡谈 【巽与之言】
  《易》:巽为鸡。 按:题面“谈”字扣合“与之言”,亦颇确切。
  气翼与之主吕
  七月而禘 【瓜祭】
  古月序:时月为端,二月为花,三月为桐,四月为梅,五月为蒲,六月为暑,七月为瓜,八月为桂,九月为菊,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葭,十二月为腊。 按:题面“禘”,即祭之义也。
  请问上章 (《书经》篇目) 【盘庚】
  《尔雅》:太岁在庚曰上章。 按:题面“请问”会意“盘”字。亦见妥叶。
  来鸿 (《礼记》) 【麦秋至】
  按:底句“麦”字顿读,扣紧题面“来”字。本《诗》“贻我来牟”。 注:小麦曰来,大麦曰牟。秋至,关映“鸿”字,以鸿雁侯鸟,其性爱阳恶阴,故至秋则自北投南也。
  举案齐眉 (《西厢》) 【眼皮儿上供养】
  《后汉书》:梁鸿与妻孟光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妻为具食,不敢于鸿仰视,举案齐眉。注:案,当作椀。
  八 【好教我左右做人难】
  书法:一撇,右戾也,象左引之形;一捺,以笔向下斜下也。 按:底句扣映,“左右”二字,己着实题面“八”字,其余等字,或刻画、或传神,各尽妙谛。
  其行次且 (《左传》) 【相时而动】
  《尔雅》: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 ,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 题面语见《易经》。“次”字解铃,当作次序。底句“相”字顿读,“时”字又轻按。以之扣合,极见灵妙。
  玄之又玄 (古文)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别解转通《尔雅》月序。
  且往观乎 【过临皋之下】
  按:题面“且”字当读平声。本《尔雅》“五月为皋,六月为且”。又“观”字本《易卦》“临、观”。以之扣合,则是“观”与“且”俱过于“临”与“皋”之下。
  似曾相识燕归来 (《聊斋》目) 【某乙】
  宋·晏殊《浣溪纱》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按:底句“乙”与燕通也。本《齐书》“道佛两殊,非凫则乙。
  沐猴而冠 (春秋人名) 【王孙楚】
  《史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按:猴,又名王孙;楚,有整齐雅洁之意。以之扣合别饶意趣。
  花气入帘栊 (药名) 【丁香】
  《全唐诗话》有“亞字阑干丁字帘”之句。 按:题面“花气”关映“香”字,极拈切,又妙能用倒装法,故佳。
  衄 (药品) 【自来血】
  《生理学》:衄,鼻粘膜出血也,女子月经不顺时常患之。 按:谜底“自”字,本《说文注》:谓鼻也。
  又带昭阳日影来 【暌】
  《尔雅》: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 按:题面“又带”二字,极有刻画。

  吴楚方言
  人之语言随地各异,而称呼物名亦互有不同。何以故?因山川形势使然也。故吴有吴之方言,楚有楚之方言,从其风俗,成为习惯。推而广之,不但吴楚己也,吴楚特其例耳。制谜者有以此为关映,运法不外正面会意。其力矫平庸,别开途径。殆如作文之能推陈出新也。学者明乎此,则择底挂面便不落寻常窠臼矣。

  我但出闺门,你是影儿似不离身 (《易经》) 【随有获】
  按:题面二语见《西厢记》。底句“获”字别解,本《方言辑略》青齐海岱间,骂奴曰臧,骂婢曰获。
  蒙恬造笔,始皇赐封管城 (四书) 【弗与食天禄也】
  唐·韩愈《毛颖传》:毛颖,中山人。蒙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围毛氏族,拔其毫,载颖而归 ,始皇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 当时楚人谓笔为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 按:底句“弗”字踏实顿读,犹云因造笔而受赐,得食天禄也。
  呼母为 【子诚齐人也】
  《方言辑略》:楚人谓姊为媭,齐人谓母为 。 按:里面扣合,“子、母”等字,妙能针对。呼为“ ”者,诚系齐人。尤见确切不移。
  是耶非耶 【父不父】
  《汉书》:是耶非耶,立而望之,何姗姗其来迟。 按:耶耶,俗作爷爷。称祖父也,简单又可称父。《南史》:王绚五六岁,读论语至“周监于二代”,外祖何尚之戏之曰:“可改耶耶乎文哉。”绚应声答曰:“尊者之名,安可戏,宁可道草翁之风必舅?”盖绚父名彧,舅名偃。
  离乳 【不至于谷】
  《左传》:楚人谓乳为谷,谓虎为菟。 按:题面“离”字会意“不至”,亦觉适可。

  转捩
  转捩一法,其流动也,若纳水輨,如转丸珠。此法似类倒装,实则不同。倒装作法,由谜底卷合谜面,看似倒置,其实关联之妙有如神龙掉尾之奇。转捩作法,以谜底字句读之如辘轳旋转,运动自如。挂面或措成语或用名词,以之关纽,无不璧合珠联。

  武昌 (《诗经》) 【颠之倒之,文王孙子】
  文王名昌,孙子名武。以此挂面,甚难措置,恰好底句有颠倒字为之转关,则题面竟成名词,扣合便能恰当。
  为宰愿宪 【颠倒思予】
  《四书朱注》:原思,孔子弟子,名宪。孔子为鲁司寇时,以原思为宰。 按:“宰”本邑宰,别解转作宰予。由底句“思予”二字一经颠倒,便恰如题位。

  形容圈读
  我国文字本甚复杂,一经圈读,音义顿殊。制谜法门杂然多端,要不以出六书为经纬,善运心思,转能别开生面。于底句之有圈读者,当措词挂面使之相扣,遂并一一为之形容。有法可求,无微不至,如画家之写高山兼绘飞瀑,如渔人之利大海更获明珠,于戏技亦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