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文评
- 文心雕龙张立斋考异
文心雕龙张立斋考异
○可谓祝辞之组纚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作纚丽,下有者字。
立斋按:纚,说文:「冠织也。」离骚:「索胡绳之纚纚。」诗小雅:「绋纚为之。」纚字不误,王校从丽非。
○汉之群祀。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汉上有逮字,之作氏。
立斋按:王校云,以唐本作氏为确者非是,盖氏指晋氏族业之兴衰,此二字为指事类之相属,之字为长。
○肃其旨礼。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注云:「旨一作百。」唐写本旨作百。
立斋按:唐写本可从。
○既总硕儒之仪。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仪作义。
立斋按:义仪古通。汉书邹阳传,师古注曰:「义读曰仪。」
○侲子驱疾。
梅本驱疾作驱疫。注云:「元作欧疾王改。」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
○越巫之祝。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范注引孙云:「唐写本祝作。」
立斋按:范注误,草书之兄,上作两横点,范注未辨致误,且凡列唐写本均引孙云云,是未见唐写本也,作者非。王校亦误识作说益非也。
○体失之渐也。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体作礼,唐写本作体。
立斋按:从礼为长。
○唯陈思诰裁以正义矣。
梅本诰下有咎字。注云:「元脱曹补。」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诰裁作诘咎。
立斋按:诰咎文见艺文类聚,序中有诰咎祈福句,不作诘,王校所引困学记闻作诘者非,从诰咎是,亦见曹子建集。
○若乃礼之祭祀。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祀作祝。
○盖引神而作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而作之,铃木云闵本神作申。
立斋按:易系上:「引而申之。」又申神古通。
○然则策本书赠。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赠作赗。
立斋按:作赗是,见仪礼即夕礼:「书赗于方。」左传襄二十九年:「楚人使公,公视襚。」杜注:「诸侯有使赗襚之体。」释文云:「一本作赠。」
○因哀而为文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无而字。
○颂体而仪。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作祝,唐写本同。王校云仪疑作义。
立斋按:祝古通,体质而仪式也,从仪是,王校非。
○太史所作之赞,因周之祝文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太史作太祝,作作读,因作固。
立斋按:因从唐写本作固是。
○凡群言发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发作务。
立斋按:从发是,务与下句实务犯重,王校非。
○而降神实务。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实务作务实,唐写本同。
立斋按:作务实是。
○班固之祀蒙山。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祀作祠,蒙作涿。
立斋按:严可均全汉文廿六辑得涿邪山祝文四句,及文选逐邪山祝文,皆作涿,从涿是,王氏于唐写本此条失校。
○奠祭之恭哀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奠祭作祭奠。
○骍毛白马。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毛作旄。
立斋按:毛旄古通,史记夏本纪:「羽旄齿华。」
○以及要契。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以作弊,契作劫。
立斋按:下文道废则汽始,与弊字应,举曹毛之事,与劫字应,唐写本是。
○臧洪歃辞。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歃辞作唾血。
立斋按:歃、说文歃血也,盟者以血口一旁曰歃血,史记平原君传:「王当歃血而定从。」通作喢,后汉冯衍传:「喢血昆阳。」古人无作唾血者,唐写本误。
○气截云蜺。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气作辞。
○无补于晋汉。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无于字,晋汉作汉晋。
立斋按:古人于时序倒置,始例有二,皆见于离骚。一曰:「汤禹之祗敬」,一曰:「汤禹俨而求同」;所以然者,先举近以及远,亦行文之便而已。称晋汉本离骚,两从可也。
○奖忠孝。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奖下有乎字。
○故知信不由衷。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不由作由不。
立斋按:左传桓二年:「信不由衷,质无益也。」唐写本误倒置,王失校。
○共存亡,戮心力。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无共字心字。
○宜在殷鉴。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在作存。
立斋按:唐写本是。
○毖钦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钦明作唾血。
立斋按:唐写本误。
铭箴第十一
○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引作轩辕帝。
立斋按:黄帝或称帝轩,见帝王世纪,王校语欠明。
○大禹勒笋而招谏。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笋作簨,御览而作以。
立斋按:福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龙簨。」释文:「簨作荀。」参注订。
○题必戒之训。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戒作诫。
立斋按:戒诫通,正韵、与戒同。
○则先圣鉴戒。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先圣作列圣,先上无则字。
○故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省乎盛德。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无故字、也字、正字,盛作慎。
立斋按:应作「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慎德」。又按:杨校谓唐写本观器作亲器。又云「凡唐写本观之字均作亲字,」今检唐写本皆作观字无作亲者,杨于草书莫辨,乃有此失。
○盖臧武仲之论铭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无武字。
立斋按:唐写本以下脱「曰,天子令德,诸侯计功,大夫称伐」,三句,共十三字,王杨二本均未校出。
○夏铸九牧之金鼎,用勒肃慎之楛矢。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无鼎矢二字。
○魏颗纪勋于景铭。
梅本凌本黄本铭并作钟。唐写本及御览铭并作锺。
立斋按:钟锺古通,国语晋语:「其勋铭于景钟。」作钟是。
○孔悝表勒于卫鼎。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勒并作勤。
立斋按:礼记祭统有「其勤公家,及勤大命施于蒸彝鼎」之语,从勤是,王失校。
○灵公有蒿里之谥。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蒿作旧,御览作夺里。
立斋按:庄子则阳篇:「灵公夺里。」御览是。
○吁可怪矣。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吁作噫,矣作也。
○赵灵勒迹于番禺。
梅本禺作吾。注云:「元作禺,杨改。」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
○秦铭刻传于华山。
梅本传作博。注云:「元作传朱改。」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
立斋按:从博是,参注订。
○吁可茂矣。
梅本茂作笑。注云:「元作茂曹改。」凌本黄本唐写本及御览并同。
立斋按:从笑是。
○若班固燕然之勒。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无若字,御览若下有乃字。
○张昶华阴之碣。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昶作旭,范注云:「古文苑十八载此文,亦作张旭。」
○序亦盛矣。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盛作成。
○蔡邕铭思。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铭思作之铭。
○独冠古今。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作思烛古今。
○侨公之箴。
梅本侨作桥,箴作铭,凌本同。黄本箴作钺。唐写本作桥公之钺。
立斋按:从唐写本是。
○吐纳典谟。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上有则字。
○准矱戒铭。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戒作武。
立斋按:从武是,本武王踄阼诸铭而为之也,参注订。
○而居博奕之中。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中并作下。
○而在臼杵之末。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作杵臼。
○张采剑阁。
梅本采作载。注云:「元作采谢改。」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采并作载。
○其才清采。
梅本凌黄本并同。唐写本作清采其才。
○勒铭岷汉。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勒铭作诏勒,御览同。
○箴者所以攻疾防患谕箴石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者下有针也二字。
立斋按:从唐写本是。
○周之辛甲百官箴一篇,体义备焉。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作及周之辛甲,百官箴阙,唯虞箴一篇,体义备焉。」
立斋按:左襄四年,传曰:「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针王阙,于虞人之箴曰....」即此文所本,当从唐写本为是。
○战伐己来。
梅本凌本黄本伐作代。唐写本作伐。
立斋按:伐宜作代,唐写本误。
○箴文委绝。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委并作萎。
立斋按:从萎是,诗小雅:「无本不萎。」离骚:「虽萎绝其何伤兮。」
○乡尹州牧二十五篇。
唐写本同,梅本凌本黄本卿上并有作字。
立斋按:王校云,唐写本州岛上有九字,今检唐写本确作卿尹州牧,并无九字也,王校误。
○鞶鉴可征。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可作有。
○信所谓追清风于前古。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无信字,所作可,御览同。
○温峤傅臣。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傅并作侍。
立斋按:峤献侍臣赋,见本传,从侍是。
○引广事杂。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注云:「广一作多,杂一作寡。」唐写本作「引多而事寡,」御览作「引多事寡。」
○义正体芜。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正下有而字。
○乃寘巾履。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履作屦。
○宪章戒铭。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戒并作武。
立斋按:从唐写本戒作武是,宪章于武王之诸铭也。
○名目虽异。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目作用。
○故文质确切。
梅本确作确。注云:「元作确朱改。」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亦作确。
○所以箴铭异用。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异作寡,御览作实。
立斋按:从唐写本作寡是,承上文盖阙久论之意也。
○罕施代惟乘文君子宜酌其远大焉。
梅本作罕施于代,惟秉文君子,宜酌其远大焉。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作罕施后代,唯秉文君子宜酌其远大者焉。御览焉作矣。
立斋按:梅本之于字为旁注,凌本黄本依改。唐写本施下作后,焉上有者字,王失校。
○铭实器表。
梅本器表作表器,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作器表。
立斋按:唐写本是,王校云,与德轨对文是也。
○警言乎履。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作「警乎立履」。
立斋按:从唐写本是。
○必核以辨。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梅注云:「核元作覆。」
诔碑第十二
○大夫之才。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王校引未本御览大上有士字,才作材。
○诔者累也。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无累也二字。
立斋按:御览非,参铭针篇针者条。
○其详靡闻。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详并作辞。
立斋按:王校未及唐写本此条,从唐写本作辞是。
○在万乘则称天以诔之。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在上并有其字。
立斋按:从唐本是。
○逮尼父卒。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父下有之字,御览逮作迨。
立斋按:逮同迨,见集韵。易系辞:「水火相逮。」注:「相逮、及也。」诗台南:「迨其今兮。」尔雅释训:「迨、及也。」二字音义皆同。
○观其慭遗之切。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切作辞,御览同。
○暨乎汉世。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乎并作于。
立斋按:王于唐写本失校。
○文实烦秽。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煤作繁。
○沙麓撮其要而挚疑成篇。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挚作执,麓作鹿、御览同。
○安有累德述尊。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累作诔。
○而他篇颇疏。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他作结。
○而改盻千金哉。
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梅本盻作盼,王于唐写本失校。
立斋按:盼顾也,从盼是。
○傅毅所制。
梅本黄本并同。凌本唐写本制作制。
立斋按:制制古通,以下如制制辞词一类字不具列。
○辨絜相参。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絜作洁。
立斋按:絜洁古通,广韵、经典洁同絜。
○观序如传辞靡律调。
梅本作「观其序事如传」。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嘉靖脱「其序事如」四字。
○潘岳构意。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意作思。
○易入新切。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王校云:「唐写本及御览切并作丽。」
立斋按:唐写本与诸本同作切不作丽,王校误。
○能征厥声。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征作徽。
立斋按:从徽为长。
○工在简要。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工作贵。
○陈思叨名。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叨作功。
立斋按:从叨是。
○旨言自陈。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旨作百,言下有而字。
○若夫殷臣诔汤。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诔作咏,纪评云:「诔汤之说未闻。」
○盖诗人之则也。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无人字,之作文。
○则触类而长。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无则字。
○雰雾杳算。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雾作霞。
○始序致惑。
梅本凌本并同。注云:「谢云疑作感。」唐写本及御览惑并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