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小说
- 瑶华传
瑶华传
福王又唤令史赵成道:"你是个令史官,手下副史都要你约束,怎么全不留心,致有这桩情事,在你也担有几分不是。"赵成也免冠谢罪,福王道:"以后俱要小心在意,再犯并究。"令史同各副史俱各领命。福王遂叫令史写一谕单,差人发与汴梁府中长史知道,教他派拨兵卫将天地两字号金库,同露结两字号银库,一并护送来庄收贮,须要迅速,毋许迟缓。令史答应,出去赶办。
这里张超然已将其子缚送进来,一同跪下请罪。福王道:"你验明了没有?"超然顿首认罪,请将其德即时处死。福王道:"念你平日办事还好,免你儿子一死,可好报名入册,送入宫内服役,如果小心谨慎,照常看待。倘别有违犯,必不宽宥!"其德顿首泣谢。福王即令超然起来,办理报名入册之事。
其德发与看守宫门太监教导,并将苏远香发交张超然收领讫。令史们已将谕帖办齐,请福王签发,即时遣人赍往。又将在庄出入租谷、银钱帐目呈送查阅。福王稽查了一会,方退回寝宫。瑶华待已进寝宫请晚安了,仍留一同晚膳毕,才回艺圃。
福王仍要在韩氏处歇宿,韩氏辞以身上不方便,福王只得出往上房住了,传唤这些宫女入侍取乐。每日间清理庄上一切事情,却也忙忙的不得空。间隔了二十余日,汴梁已将四库金银运到,福王又令正副史于寝宫后进改设库房,西边作为金库,东边作为银库,置备棚栏、橱柜齐全,逐一兑取明白,准准又忙上好几天。
福王在庄,不知不觉住了五十余日,正欲回汴梁府中,忽然汴梁长史报到:万历皇帝晏驾,凡亲王以下都要进京城服限,立刻起身。福王进入寝宫,将此事告知韩氏,当将仓库一切锁钥交与查收,一面促令妇女收拾行装。福王复出上书房,传令史进来吩咐,查明如何盖搭丧棚,及一切仪注开送,以便庄上妇女成服。
韩氏忽差侍女请福王进宫,福王转入,问是何事?韩氏道:"我两日好,三日歹,身子甚觉支撑不住,想成服后,必须每日举哀拜跪,恐劳碌不起,可好叫瑶华代我行礼么?"福王道:"也使得。倘有不晓得的事,可与师父斟酌。"
不一会,车马报齐,即便启行而去。这里令史们又忙个不了,三日后丧事已备办齐备,每日只是瑶华到这边来行礼,合庄人都穿素服,过了四十九日才释。忽又接到汴梁长史来报:立的新君是泰昌皇帝,在位一月又宾天了。重新又办起丧棚、丧服来,足足忙了三个月。
又一日,汴梁长史又有报来,说:山东贼匪作乱,新皇帝是王爷的侄子,王爷面奉旨意,充作监军,出征去了。有王爷的谕帖,谕知我们在庄内外男妇人等,小心看守庄子。又有一封信与师父的,都传进来了。韩氏一病仍未起床,遂去请了无碍子来坐了,将外边传来的话告知,又将书子递与拆阅。无碍子道:"王爷为搬运库藏在此,托我照管,这不消说是我身上的事。"韩氏道:"师父住在那边,这一边的事,如何照应得过来?不如移到这边宿罢。"无碍子道:"那在乎此,你们庄上的事,我那一件不知,无关紧要者,我落得不管,有大事也不肯看冷眼,夫人放心。"韩氏千恩万谢,无碍子就起身回去了。
看官,大凡做小说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自从福王出征,韩氏卧病,这边甚属清静,只有瑶华那边,尽心学业。光阴迅速,倏忽已过了三四个年头。瑶华人本聪明,又加无碍子实心教导,连那八个子女,虽不及瑶华,在子女中也算出类拔萃的了。瑶华自运气、纵跳、拳棒、弓箭、弹子、标枪、流星,以及松刀戈矛锏剑短兵之类,色色精明。这四个女婢中惟素兰、梅影与瑶华武艺相仿,那梨云本来粗夯,郁李年纪更小两岁,所以不及。男童中武艺蕉叶为第一,桃红则在愚蠢一边,荷香是个文武全材,因年纪过小,故也不能赶上,柳枝虽诸般去得,只是不能精熟。就福王出征这一年起,双日练习武事,单日尽心读书,夜间讲解书义。这三四个年头,无一日间断,你想如何不通。
这年瑶华已交十岁,同这四个女婢,个个裹得一双好脚尖,小如竹叶,走跟如飞,盖从纵跳上做下的功夫,全无如今这些女娘的毛病,脚虽小,走不上十步便要人扶。遥华做人,就像无碍子的行径,高似我的,断不肯下气;低似我的,到概不计较。和颜悦色之时,自然居多,而刚气猛烈之时,却也不测,下人们都不敢轻慢一些,他所敬者,只有无碍子一人,余俱不在心上。其识见甚高。
一日,沈翠眉与潘桂儿,因为收藏的海菜霉变,彼此埋怨,不小心潘桂儿出口便骂,沈翠眉不依,要掌他的嘴,两人扰嚷不清。瑶华听见,唤令两人前来,问此项海菜应何人管收?沈翠眉道:"原为婢子管收,到那应用之时,才检出交他们洗净了,才发厨房下锅。年头上曾经检出,交与潘桂儿,他将应用的用了,不应用的就藏在他那边,并不来交还,是我检点少了一件,才去问他,他说已交来了,我并未经手。方才在他屋里检寻出来,已是霉变了,反说经管之人不曾吹晾,所以坏了,还要骂人。因此与他讲理。"又问潘桂儿,你怎么说?潘桂儿道:"婢子记得,已经交还他了,隔了几时,又来问婢子要,这东西忽然走到婢子房内,寻检出来。焉知不是东西坏了,他恐怕郡主责罚,假在婢子房中查出,以卸责罚。他为人最刁,所以骂他,他反要来打婢子,所以吵闹起来。"瑶华对沈翠眉道:"把你收好的别样海菜拿出几件来,把方才在他屋子里检出的,也拿来,两下一比,若是你收藏的与方才在他房里检出来的霉得一样,是你的不是,若两样了,就是他的不是,极容易辨的。"一会儿,翠眉拿到面前,瑶华令白于玉一包一包的打开,虽有些霉,却都在浮面,中间尽是好的。把那检出来的一包打开,通身霉到底,而且连包纸都潮湿了。瑶华向桂儿道:"你自家去看,你冤屈骂了人,还要吵嚷。"桂儿看了,无言可答。瑶华问道:"你可心服么?"桂儿只得认了个错。瑶华令白于玉把桂儿打了三掌,吩咐道:"再敢倔强,拿来打鞭子。"于是众人都服其高见,暂且搁起。再说韩氏这边,从福王去后,准准的医治了一年才得起床,而面容消瘦,痰嗽不对,又调养半年,始复本元,精神则大不如前矣。继而淹缠不清,渐成了痨瘵,竟不能起床了。瑶华同这八个子女,殷勤奉侍。无碍子又令令史们,各处延清高明医士诊治,如石沉大海,毫无效验。到第三年交春,日重一日,无碍子情知不起,悄令瑶华写信,禀知福王。
其时山东贼寇已靖,接到瑶华之信,即复一谕道:"一俟处处指后,即便回庄。"韩氏听说,也觉快意。不料复旨后,又接到边报,为四川重庆府奢崇明作乱,天启皇帝旨意,令将山东得胜之兵,移师征剿。福王不敢不遵,仍旧监军,星夜而去,连写信都不及,只差个兵部差官,到汴梁知会。就令汴梁长史,再知会庄上。
无碍子知道,嘱令瑶华瞒着韩氏,不令知此消息。不料未曾嘱咐,梨云尽行告知,韩氏一闻此信,懊恨一声,竟气绝了。瑶华同八个子女哀恸异常。无碍子代其料理丧务,一面飞报福王,交禀明掌理家务。又饬令史请地师择地建坟。庄上做了七七四十九日水陆道场,瑶华身服重麻,权代子职。凡地方文武各官来叩吊者,俱都一一回礼。
送殡这日,一般丧仗,匍匐哭送,极尽孝道。这永宁、再生两庵的尼僧,都来吊唁。丧事完毕,无碍子说了个议论出来,不知所议何事?请看下回便见。
第七回 上新坟乍知春色试畋猎埋却前骸
五言绝句两首曰:
春情觉暗生,未见春之处。俊眼望春郊,和风飘柳絮。
乍显芙蓉面,初登射猎场。前骸犹暴露,只待自埋藏。
却说无碍子发出一个议论道:"将各子女俱迁回寝宫,艺圃所居太监、宫女不必移动,到双日习武之时,仍到彼处演习,惟将书本、铺陈、衣饰卷收回来,在寝宫下首两间内作房,拨周青黛、张其德两人,在房伺候,仍照大楼下一般铺设。"无碍子两下来往其间,凡所行之事,一皆禀命于无碍子。复将上书房小门闭断,又在寝宫东厢房内,另开一门,以通往来。瑶华因孝服在身,除读书习武外,他事概请无碍子主张。而无碍子也不推辞,照常经理。
这日无事,令张其德于艺圃大楼上,将先备办之琴棋书画、碑帖之类,搬回寝宫。对瑶华同这八个子女道:"你们现俱孝服在身,他事都不能干,与琴棋书画四项,于读书习武之暇,可就各人性之所好,拣习一艺,即可消遣,又可开豁性灵。你们自为择定了,我好将各件图谱授与你们习练。"于是各为指择。
瑶华道:"我先要学琴。"蕉叶道:"我爱学画。"梨云道:"我也要学画。"荷香道:"我爱写字,也爱学琴。"素兰道:"我要学棋。"梅影道:"我同郡主学琴。"郁李道:"我要学棋,也要学画。"桃红道:"我要学字,也要学棋。"柳枝道:"我也同郁李学棋。"无碍子道:"既各认明,我看荷香笔力较各人来得遒劲、碑帖都交与荷香,凡要学习者,与之一同讲习。瑶华先要学琴,我这本琴谱付你,自为理会,不懂者来问,转说与同学者知道。棋且不用阅谱,常言道:棋从围墙起。闲时只管对局,俟得知死活,再行看谱。画则非稿不可,有稿一束在此,爱学那一种,只拣那一种学,但不可朝更暮改。俟有所得,再临第二稿。"遂各遵依,只领各自揣摹去了。无碍子又将子女们所需各项书籍开单,令副史们置备。又思子女们渐渐长大,服满之后,一切衣饰俱不相称。细为查检,应备者一一记出,另开总单,着令史拨人,往江南买办纱罗绸缎等类。又往汴梁打造时样钗环首饰,巾帻靴履。各件分派停妥,饬令即行前往照办。只见使女们手中拿着一张纸片来禀道:"外边副史来禀:后日是韩夫人忌辰,理应请郡主上新坟挂帛。应办物件,开有单子,请师父阅定,好预为置备。"无碍子接了单儿看了,说:"照此办了就是。"使女仍将单儿发出去了。随后又有来请示道:"师父自然要同去的。还是坐轿坐车?"无碍子道:"郡主不便步行,只可坐车。我也不必一定坐轿,也备一辆素帷的车儿罢。"当又传出去了。
隔了一日,已是忌辰,无碍子令张其德吩咐令史,拨副史一名,先往坟头备办坐落,以便郡主歇息。又戒瑶华及子女们,不必梳洗,一面赶催早膳毕,即令瑶华易换重服。四小子细麻道袍,孝巾草履。四使女细麻裙衫,罩髻长巾。每两名坐一辆小车。瑶华同无碍子各独坐一辆,周青黛、张其德坐在瑶华车旁,白于玉、黄金钏坐在无碍子车旁。拨两名太监前导,管事人等押祭筵及鼓乐人等后随,派林绿环、花见羞约束局内人等。派拨定了,都出大殿上,登车起发。
坟头只离王庄三里多跑,瞬息便到,先入坐落暂歇。副史人等,将祭筵楮帛铺设妥当,然后禀请,无碍子令四婢扶了瑶华,出到坟头祭奠,鼓乐并作。祭奠后挂了帛,瑶华哀哭半晌,使女们劝止,仍回坐落,歇息了一会、遂各登车而回。
路上见杨柳发青,莺簧巧啭,抬头又见风筝满天,筝声唔,真好天气。又见行人皆担簦携,像也是祭扫的。车子将近王庄,无碍子令车停住,即下车来相看庄外地势,瑶华等亦各下车趋侍。无碍子对瑶华道:"想是已近清明节气,故路上祭扫者甚多。"瑶华道:"后日就是清明。"无碍子又默想了一回,遂各上车回府。一到寝宫,即唤张其德,传知令史,于宅沟之外,四围都要栽种柳树,离树一丈周围,起盖楼房,离楼房之外,又种一周围柳树。着照这个意思,先画一个图样,并估计工料银两送核。
令史领命,不两日间送进估计单来。四围共该上下楼房一千六百八十间,每间需银十八两,并栽种柳树两行,总共需银三万四千余两。遂与瑶华说知,转令开库兑出。瑶华意在踌蹰,无碍子道:"你不省得,这宗银子,仍旧归得回来的。"瑶华道:"不知要这些房屋何用?既造了楼房,如何又归得转来?"无碍子道:"往后年岁不好,此时不赶紧造起,将来要造也难了。我要这些楼房,赁与各佃户居住,每间每岁房租只取租米二斗,合来不过数百文,穷苦佃户那有不愿的。我们佃户共有六千余家,有钱者与可以度日者,自不肯迁移,贫者巴不得依到我们庄上来住。一则庄院不落空,二则适有意外之事,便可作为护卫。你们虽是亲王,但不许养兵,找这佃户训练熟了,与兵无二,又省兵粮,岂不一举数得?每间租米每年就多三百余石,十年之后房是白多的,你道何如?"瑶华听了心中甚喜,遂令白于玉即刻开库,兑出银来,交与无碍子。
一面令使女传唤令史,领银购料,择日兴工。令史即来领银去了。无碍子又对瑶华道:"可点管事两名,一名赍银到四川,买小川马二十匹;一名往陕西,买凉州大马四十匹,也好习练骑射,约来也得千金以外。明日叫令史拨人赶办。"瑶华应允。无碍子又说:"四围仓墙壁单薄,宜周围再加一道厚厚的砖墙,这到要费万金,便可坚守此庄了。且待楼房造完,再行起工。"
自此无话。到得十月间,楼房已报完工,无碍子率同瑶华,到后楼上一望,王庄不像在旷野之处了。柳树容易长发,也将及一人高了,四围清葱,与沟水相映,另有一种清雅气象。一面俟佃户完租时,大张告示贴出召租,果真日日有佃户来赁房间。有不是佃户也来租赁,令史来请示,无碍子道:"我这楼房独租与佃户住的,若非佃户,不必应许。"令史又传禀进来道:"告示上原有不租与别人的话。那些佃户道:这些房屋,要住到七八百户人家,差不多也成个市镇了,工匠铺户俱少不来,他们意欲暂时居住,自愿持银到我们地上造房,开张铺面,即将屋价扣除地租,也是大家合算得来的。"无碍子道:"既然众人愿意,准他们暂租住下,但速令持银造房,不可误了我们来赁租的佃户。"令史答应去了。过了一年,房屋皆已住满,各铺户在楼房之外,又造起平屋,挨着照墙两边,各有三四十家,竟成了镇市。居民竟把王庄两字,作为地名了,至令尚有人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