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


  不上三四五里,走到一个大松林内,只见古树萧森,阴云惨黯。又转一深坡,层层级级下去,却又有三四五里,两手交搀,撞着石壁。济公道:“阿呀!怎的没去处了?”居士道:“你往上瞧一瞧看。”迷濛中却有两行大字,分开两边,一边写着“日月森罗殷”,一边写着“风霜孽镜台”。济公扯着居士道:“呀,分明走到地府中也。”居士道:“你道地府有多少远,只在咫尺之前。”低头再看,中间却有两扇铁门关着。立了许久,只听得里边发起梆来。又立许久,里边梆发绝,只见许多牛头马面,把门开了,让着居士进去。随后就把济公拦阻道:“这和尚如何也混了进来?”居士道:“他就是我本山济公长老。”鬼众即时散去。到了一层门上,见了判官,坐在上边,分判诸事。忽见居士、济公两人到来,即便趋出恭迎进内。原来这位判官不是别人,就是前日在翠池相见的河泊水官,今升任在此作提牢总判。那总判也就对济公谢道:“前日蒙大师法语解释,水魂俱已托生人类,惟小判上帝鉴怜平素忠直,升任此处提牢。法驾既到此间,小判即命鬼卒导引进入,逐一游观,也好传语阳间世人努力为善。”将手一拱,只见前边两对幡幢,众卒随后,吆喝引导而进。

  却又另是一重铁门,门上许多荆棘,上有小匾一块,上书着“第一重狱”。鬼卒一到,内门即开,有一判官迎接而进。目中所见,俱是赭衣皂服之辈,亦有随常冠服之人。济公问道:“此辈你是何人?”判官道:“这俱是初次勾摄人犯,或现在听审来结诸人,所以俱属宽松。或有同名同号,因而诖误得有佛力周旋,虽在幽冥之中,尚可转回阳世。”幡幢又往前进,又是一重铁城紧闭,外边就有许多摇铃击柝,相接戒严。济公对居士道:“弟子始初只道地狱下一层又是一层,却原来就是一重一重,平平走进去的。”又有一判官迎接而进,留茶叙话片时,只见东边一鬼,牵一罪囚,西边一鬼,以铁叉接住,往着树上一抛,罪人不见,只挂得些零零落落衣裳在上。济公问道:“罪囚何在?”鬼卒云:“已抛向别司受罪去了。”居士与济公连走十馀重,每重又有十馀司,俱是刀山、剑树、汤锅、碓磨、锯解、剐割,或危桥、冰堑、铜蛇、铁犬、攒嗾、咬噬、铁床、铜柱、裸形炮烙,血污狼藉,伤惨之状,种种变现,不可胜数。

  又过一方城,上写着“变形地狱”,只见两廊数百局吏,对较文书。凡伤生者,当作蜉蝣狱,朝生暮死,不久身亡。凡劫财伤命者,除现身阳世报应外,馀即变作猪羊,受人屠割宰杀。淫恶者,变鹤鹜獐麋。两舌者,变鸱枭鸺鹠。赖债者,变驴骡牛马等报。

  又过了数层,却见一狱独高丈馀,城上俱系铁叶包裹,铁锁俱属熔铜浇灌,永锢不开。济公问是何狱,判曰:“此唐朝武三思、周兴、来俊臣、吉温、侯思止、李林甫、卢杞、崔彻等狱,罪恶贯盈,受诸苦毒,百千万劫,无有出期。”济公道:“如何止是唐朝罪囚?”判曰:“历代俱有大狱,惟唐最近,故以示君耳。”

  又过一狱,此狱最低最小,中有罪囚,亦俱黑形藐小。问是何狱?判官对道:“此狱由来久矣,此中乃杜康、易牙及制造博奕、纸牌、骰子、校筹作俑诸人,淫迷本性,惑溺世人,贪婪落局,丧身败家,莫过于此,所以另成一狱。”又有一狱,所见都是蜂目豺声,獐头鼠脑,人面兽心之辈。济公问道:“此何等人?”判官道:“此乃阳世教唆词讼,起灭害人,面是背非,离间骨肉所致,现受火珠铁丸、滚汤冰窖之苦。”济公转一想道:“这种人受罪似乎不差,但杜康制酒之人,享天祭地,顺世和人,无如此物;易牙烹饪滋味,饱饫口腹,都极妙的,如何受此苦切之报?难道我们吃酒吃肉,也该受恶孽之报不成?”大有不平之意。居士道:“凡人一饮一啄,都是前生派定,譬如你今生该吃酒多少,吃肉多少,都有簿籍注定。”济公道:“不知我还该吃多少酒肉?趁便央居士转对判官,与我查一查看。”居士即便转言,判官寻觅簿子,即唤鬼吏逐一查来,道:“清字号簿内六十四万五千七百八十一号内,济公名下应有一万五千贯酒肉帐,今已享过一万二千五百贯,止存二千五百贯未销。”济公听了此语,大是骇然道:“难道我只剩得这些酒肉缘分不成?看见杜康、易牙做酒烹调的头儿脑儿,尚在亘古狱内,受无限的苦,这酒肉不吃他也便罢了。”虽则如此,那鼻子边又阵阵香来。只见有些闲空的鬼卒,拿了一大瓮酒,一蒸笼肉馒头,托来要卖与众鬼吃。济公走得肚饥口渴,看了二味尽用得过,却是身边并没一文,又不敢向居士开口称贷,只得熬着。鬼卒道:“这是十七重地狱,趁早买吃,过了这一重,你们想买也没得了。”济公问道:“为何过此就没处买吃?”鬼卒道:“过此以往,里边是十八重,那都是邪教,吃素的斋公道人在内,不动荤酒的。”济公问道:“这些罪囚,可是先吃了素后来到这里的,还是到这里方才学吃素的?”鬼卒道:“大约不甚相远,还觉道先吃素后来的多些。”济公心中存想道:“可见世上吃素吃荤,俱差不多,但是到了十八重,才见尽是此辈,到觉吃荤吃酒的较量便许多。”济公又道:“此十八重后还有地狱么?”鬼卒道:“阴间旧制,只到十八重地狱,乃是至极之处。昨日闻近来又有一种恶孽,极千古来有之变。上帝有旨,又要添设一重安设此辈,犹未见有实信。”济公又问道:“毕竟此后通着何处?”鬼卒道:“此后只有一条黑线隔着,那边黑线之外就是天堂,如今的鬼只是走不过这条线去。近日只有一位目连尊者,走到这里念着一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便朗然而过。”济公对居士道:“若说念了一卷《心经》就可过得,这却何难?”济公走到黑线边,正待要念,只见一阵罡风黑焰从空而起,煽得山摇地震。居士招手道:“快快回来,你的荤酒之缘未断,如何便到得天堂去?”道言未毕,只见火势撩空,风威刮地,灰沙卷起,扑着济公头面。猛然一跳,却依然睡在茶坊岭大石之上。口里还不住连叫:“居士快来,居士快来。”却是一场春梦。

  正欲起身,望着江干路走,不觉天已黑暗,寸步难行。虎啸猿啼,绕山皆是。济公没奈何,只得瞑目石上。少间便有许多鬼众提了无数灯来,打着圈子照着济公。济公见惯鬼卒,却不畏惧,遂道:“许多鬼卒在此,怎的不见一个拿酒拿肉供养着我?”众鬼道:“我们在荒山之中,都是穷鬼,那得有酒有肉奉供。日常间只见有人走来,寻地做坟,葬父葬祖的,想是此地风水平常,葬后并不见有人来烧纸上祭。即使有几个祭祖,备着荤酒而来,我们咽喉久已封闭,坟头一滴,不过聊应故事,喉间徒自火出,那得咽下一些,所以见了酒肉索性不作想了。”济公道:“如此,你们今日走来何用?”鬼卒道:“不然我等也不敢来,今日却有一宗公案,要来销算。”

  道言未毕,只见跳出一个斑烂猛虎,口中咬着一个和尚,就在济公面前,咯吱咯吱,吃得畅快。济公道:“你这孽畜,那里衔了这个僧家,偏要在我面前放肆嚼作,你故意弄个榜样,唬着我么?”济公唤鬼卒:“拿块石子,与我打开他去!”那虎不慌不忙,把身子上下吃得精光,单单留着一个光头,撩在面前,冉冉而去。到了鸡鸣丑时,耳边听得一声鸡唱,众鬼散去,天已大亮,依旧剩得济公一身。济公伸腰而起,只见山坡之下剩着的人头,上前仔细一看,却原来就是灵隐监寺长老,近来寻了净室,住在不远,也是他恶贯满盈,被虎衔到此地,受此一报。济公反生不忍,将他头颅寻些树叶包裹,埋于山脚之下,一路感叹而去。正是:

  地狱天堂一线差,阴阳报应只些些。

  若非此夜通游彻,怎识弥陀是故家。



第二十二回 看香市沿途戏谑 借雷公拨正邪萌
  杭州惹大西湖,天下尽夸绝景,不但山水秀丽,楼阁峥嵘,亦不但人物风流,俗尚奢侈,只说三春天气,上天竺一个香市,也整整闹了半年。若不描写一番,天下的看官也不知天竺名山是为西湖领袖。盖天竺道场,起于石晋朝代,名为圆通寺,又名观音院。其山自天目左乳发派而来,与灵隐寺相悬上下,不过三五里之近。与净慈寺相距,亦不过十馀里之遥。若止将灵隐、净慈两寺发明,而天竺一大名山置之不说,则山郁无所统宗,而林峦亦无媲美,灵隐、净慈亦不增壮。且自正月初一日,杭城之人,俱从五鼓而起,都到天竺进香,殿墀之间,跪拜便元隙地。日渐一日,各乡各镇,月渐一月,外省外府,如蚁似织,昼夜不断。钱塘门外松木场,便有许多香荡,停泊下路船只,倚荡俱开杂货铺店,骈集如鳞。店内之物,如灯笼、草纸、木屐、雨伞、泥人、纸匣、书籍、画片、箫鼓之类,比户相接,直至九里松香烛饭店而止,填街塞道,擦背挨肩。也有茶汤果品,摇鼓吹笙;也有调丝唱曲,卖解打拳;也有星相医卜、摆滩说撤;也有剪绺调包、装村乞丐等辈,不可胜数。上下三百馀僧房,四方香客,相沿满座,饮食若流。门前轿马喧阗,纵横满道,看来却也繁华。总皆指着观音大士圣像慈悲显化,养活这万万千千口腹。这也不在话下。

  却说济公自在杭州城里,风风耍耍,住了多年,人俱晓得他是活佛罗汉,具有神通,然是相貌离披,衣衫破损,即有半多知重,仍属视有如无。其年已至四十五六,忽然想起香市热闹,要去顽耍。偶然走到松木场香荡闲看,那知所卖香货,俱是败坏不堪之物。至如皮箱物,所卖者止有几个真皮的,做个幌子,馀皆纸糊油漆铜钉,外貌大约相似,及其交易成了,却以纸者抵换,相习成风,最为恶薄。又有一人伪造低银,不拘何物,撞着便买。偶然遇见皮箱,两假相对,各不见钱,交易而去。一个恐怕低银败露,一个恐怕假箱看出,分头疾走。济公看得明白,疾忙上前道:“莫往前去,那人来换银了。”又转身向箱者道:“莫往前去,那人来换箱了。”两人惶惧,一时乱窜,不想两个依然撞着。济公高声向前道:“捉用假银的。”又向后道:“捉卖假箱的。”两个没命奔走。假银的背着箱子落在桥下,箱已浸化,止留得一个筐子。卖假箱的落在粪坑,银子俱已触了秽气,变作漆黑。各现了原身,两边俱归乌有。济公作诗两首,分送二人。其一诗曰:

  设心俱是一般人,你假何曾我是真。

  落得一场劳碌碌,总然不得半分银。

  其二诗曰:

  穷人日夜想金银,假物分明换宝珍。

  一笑醒来空在手,依然现出是穷人。

  济公不过借此,世上陶情,局外冷趣。却另到个区处,遇见一人衣冠济楚,跟着一个家僮,背着一个拜匣,一手拿着锡顶雨伞,一手执着一束线香,兼有许多纸马,站在街心。口称“我奉王府敬差,来到天竺进香,兼舍方药。药内却用珍珠、琥珀亲手合就,每服止取纹银一分。”如若有假,便把手中纸马烧着,口中罚咒:“必遭赤心忠良王元帅金鞭打死,或遭天心正法五雷击死。”说得寒寒凛凛。旁人信了,即时来买,一日卖了千馀。此人从多觅利,是个哄法。济公见了却不甘心。

  次日,走到吴山灵官殿里,有个风道士,叫做严太仲,平日与济公极相契厚。太仲晓得五雷戏法,只要书一道灵符,将纸封着,若要用时,暗地拆开,手中就有轰雷迸起,人人害怕,不敢轻用。济公特因卖药之人诳言欺世,备带在身。次日,访寻到昭庆寺前,见他正在那里卖狗悬羊,指鹿作马,说着蹊跷古怪之病,一服下去,如龙活现,应手痊安。却将两个有眼疾的乡人,四个膏药将他两对眼珠朦头朦脑贴上,呆呆的立在面前,借他作个招牌,聚集人脚。那买药的俱从人头上递送银包,两手无暇应接。济公捱身而进,乘他化马说咒之际,悄地把五雷符封拆开,往上一举,忽然一个霹雳,满道火光,从卖药的耳根边豁声迸起,惊得四边人拼命奔散。卖药的葫芦跌得粉碎,伞也打裂四开,连那背的药箱掀翻在地,跟的小厮逃得绝影。两个乡下人眼上膏药掀揭不及,只在地上爬着,乱把雷神爷爷喊叫。那卖药人只是把眼睛瞪着,还不慌张。济公见他不在心上,又把第二封向他耳后一放,这番惊得发昏倒晕,半晌不醒。少时开眼抬头,看见人多走散,止见济公立着,便向济公拜道:“你不怕雷,毕竟是个有道行的祖师。”要求救命,磕头不已。济公道:“你快快同我到殿后寻个坐处,躲在我的身下,捱过午时三刻,便有命了。”卖药人果然战战兢兢,蹲伏在济公身坐之下。

  济公问道:“你不该卖假药哄人,致遭天怒,你可实对我说,这药可果有珍珠、琥珀合就的?说出真话,我可与你忏悔,若涉支吾,那雷恐怕又要来了。”那人来及开口,济公又把雷封拆开,又是一个霹雳。那人觉道躲在身下没事,便道:“小人实不瞒师太说,我家里有个丫头叫做珍珠,一个小厮叫做琥珀,凡药俱是他制造,所以说用珍珠、琥珀,方敢拈香罚咒,哄弄多人。不料上天震怒,今朝算帐,只怕逃避不过。”济公道:“你在椅下蹲着,我却要小解去也。”那人听见要去,惊得满身大汗,抵死扯定,哀求不已。济公道:“你今后速速改过,不可再卖假药。”那人道:“不但不卖假药,连这假咒也不敢罚了。”“此时已交未刻,你可去罢。”那人还不肯去,却将身边所卖之银,并了一包,送与济公,要求济公忏悔。济公道:“你这不义之财,如何我要,只怕你这碗衣饭吃惯了,遇天雷乃怕天雷,不见天雷又要借着打天雷的灵官卖药去了。”那人道:“我如今已把珍珠琥珀说明白了,难道我还去瞒心昧己,做这没天理事?”济公道:“这也是你的真心,我却与你忏悔,你且回去,只怕天雷还要寄信与你做个榜样哩。”言之未已,济公又开一封,向此人背后一举,又着一惊。那人跪地道:“雷公爷爷,雷公爷爷,我今后真不做了,真不做了。”哀求不已,方起而去。济公大笑道:“这也是借雷说法,拨正人心,使世界上狐鼠之辈,有所忌惮,亦不负我委曲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