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


  少时内监到来,众花子将虾蟆一一交过,即将此段情节禀过内监。内监听见,大声骇异,即唤花子:“快快追请救人的师父转来。”济公去得不远,果然追转相见。原来内监乃是陈公,与济公平素识熟,握手称喜。就请济公并辔回朝,到了御药局内,许多做药的人立时将虾蟆倒在缸内,逐个剁下头来,剥取蟾酥收用。济公道:“不可,不可。取蟾酥我却有法,只要将竹蔑一条,虾蟆眉棱上一括,将这酥汁拌在些须绿豆粉上,候干应用。这些生命依旧放去超生,明年还用得着,何必害他生命。”济公一言之下,救了万数生命,至今取蟾酥法流传下来,这都是济公仁民爱物,功德不浅。

  却说陈公留济公住在府内,终日请他吃荤吃酒,俱也不在心上。到有十来个吃素的闲住太监,思想修行,却没个和尚引头,今遇着了济公,便要拜师。济公道:“和尚不是你们做的,要念经,要坐禅,要参讲,要了悟,吃得二十四分苦楚,方可做得。”和尚再三推却。他内中有一个道“不要睬这个和尚,如今的人,若要出家,就有许多奖诱激劝,不是谋作师父,就是谋作道友,哄他人的资财,作自己的道粮。偏这和尚到要阻人善心,短人善念。”又有一个道:“不要怪他,我晓得他的心病,口里吃着酒肉,肚里却是空虚,想他也不知甚么经典,甚么精修。我们到去盘诘他,他若说知道经典,就要问他大藏真经有多少名目,多少卷数,我们才让他是个和尚,不然也是个鏖头无赖,无论我们不去睬他,连叫陈公也不要尊敬他了。”众道:“是,是。”

  一面就到房中寻这济公,问道:“济公,你知道佛门中有多少正法?藏经中有多少名目?”济公摇手道:“都没有。”众道:“如何,我说济公是个油花和尚!难道佛法经典都没有的?”济公道:“说没就没,说有就有。佛法变化无穷,捉摸不着,怎说得没,亦说不得有。若说经典,我说出来,你也没工夫去唪着他。”众道:“我们在家,终日唪着罢了。”济公道:“你道我不晓经典,就此照数写出。我晓得你们都是没正经的,落得写出名目,教你们看看也罢。”

  只见一人忽然报道:“老爷管的草场对面,大桥之中,左边堍下,蜒出一条大蛇,右边堍下,也有一条大蛇。其长各有十四五丈,两边相斗,将有五六个时辰。桥上看的约有三五千人,捱挤不开,到也是件绝奇之事。”济公道:“蛇斗乃大不祥。”众内监道:“我们不若同济公出去一看也好。”济公道:“我也有这个意思。”大家一伙将出大门而去。又有一人道:“到在后门草场里走去,就对桥下看得明白。”济公也就转身出了后门,就到草场,却也宽敞。只见对面两条大蛇,一个昂头摆尾,一个露齿张牙,正斗到酣美之处。济公道:“不好!不好!”悄悄回去,带了一个火种,不令同伴知道,一下吹着,将草场一堆大草放起火来。桥上人看见草场火起,飞也俱奔将来救火。众人俱道:“烧了朝廷的草场,地方人俱有罪了。”拼命相救,桥上人为之一空。未经茶时,大桥倒下,蛇也不见踪影,人也一个不伤,乃是济公知道桥坍,故作此举,究竟不知此火从何而起。后来朝廷查问蛇斗因而起火,亦不深罪。济公亦从火场上走散,不知下落。再看后则,另有奇处。



第二十回 古独峰恶遭天谴 陈奶妈雨助龙腾
  自古临安会城素多火灾,其故何也?盖天下的房屋舍宇,俱用砖墙砖壁,四围包裹。惟临安府城地方窄狭,寸地寸金,凡造房屋,四下俱不用砖,大半比屋贴邻,皆以泥竹为之,多致破损。或以芦帘篾席遮拉风雨,苟且栖息,相习成风,不以为异。偶遭火星飞灼,顷刻焰起,连片沿烧。这些百姓也并不去打灭扑救房屋,只用力搬抢破家破伙,填街塞巷。加以市井光棍成群结伙,竟以抢掳为事。甚至其家抢得几件要紧箱笼,拼命捱得出头,又被抢火的火棍照头打得昏晕,平空抢夺而去。也有无赖之徒,眼见大火烧到面前,还要冒烟冲火进去搬抢物体,常把性命陪伴在内。以致火起,少则数十,多则数百,或盈千累万,连日连夜,不肯休熄。虽有地方官府禁示,日常挨家设备火钩火索,水帚水缸一切器具,终日戒严。仓卒间不能觉察,一时焰起,仍旧如此。地方总甲捉拿火头,解送官府,或枷或责,号令通衢,俱是马后之炮,过阵之雨,何益于事。

  如今且说临安城中有个孽恶财主,姓古名豪,号独峰。少年也曾挂名读书,后来得了横财,时运康泰,将此钱钞滥肯结识当道衙门,联络地虎羽翼,专以打点贿赂相通。人上渐渐呼为员外,门下呵脬捧屁者甚多。地方中稍有语言相忤犯者,即便倚逞势要,横以恶孽加人,轻则科派些小小差使,重则以奇祸中伤。故此里中之人,不敢正视。他住的宅子,相近府部衙门,正当热闹区处。他也只怕火灾,门前一带,俱是大风火墙垣,墙里又是一带夹沟,沟有七八尺阔,沟内俱种荷花,周围水绕。内边厅屋楼房,层层叠叠,不知多少,委实城中虽有火灾,千年万载也沿烧不着。宅边只有一间小房,数丈开阔之地,乃一贫儒张姓者祖居。日常独峰要买他的,只因他口气轻薄,抵死不卖与他。独峰又任气性,毕竟要吞并方圆,倚官托势,俱也没奈何他。后来央出许多亲友劝处,只得改作一座神庙,供着火德星君。门前搭一棚子,夏日施茶,冬日施汤,愿为地方作福。这也是张姓朋友拖绳假脱,两面光鲜之意。独峰也暂放下,尚在缓图。地方上人也俱道和处得,却好一面将茶棚盖起。

  只因茶棚投有僧人承管,正在料理,忽见济公撞来,众道:“正好,正好。茶棚住僧到是济公妥贴,他热心任事,又平易近人,虽要寻些酒吃,到也明明白白,人俱晓得,不是假素偷荤之辈。”大家丛集留他。济公道:“我这个身子逍逍遥遥,今日山南,明日岭北,随缘随分,或素或荤,或茶或酒,那里不住几日。若是坐定施茶,这茶棚就是我作主了。临安城里旧规,住庵堂,住净室,俱要带些道粮使费,请了地方,方肯留住。我这穷和尚,穿得这件破直裰,脱落来便赤条条露出膫子,那里住得起?”众道:“我们要留你住,如何要你破费?只要先到那员外里边说知,并邻舍街坊说声便了。”济公道:“如此我就来,只要柴水茶叶端正便了。”一面取了匙钥,开了门,济公也就歇脚坐定。一霎时,日用零碎,锅灶碗盏桌凳,俱已齐备,又叫一个挑水的懒道人在内相帮。次日烧起茶来,左近人家晓得是济公有些颠的,大大小小俱来顽耍,因而寻些酒吃,兼就带些荤菜。他也不厌人杂,人也不嫌鄙他,颇觉相安。

  不料独峰知道,当日茶棚空着,还不觉得,如今住了和尚,十分着相,便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门下就有几个帮闲的道:“甚么好的和尚,却是吃酒吃肉,无赖秃徒,容留住此,也不稳便,万一窝囤些不良之人,到属可虑。况且又与员外宅子相近,倘若做出事来,员外处固是不妨,带累地方不得安静,也不见好。”独峰道:“这和尚来不多时,料无事犯。”众道:“若待犯出,却又迟了。”独峰道:“如何法子遣得他去?毕竟寻个极重题目方好。”众道:“何难,何难。这和尚终日吃酒吃肉,明日我们去拿着他的讹头,只要员外一个帖子进去,或司或厅,着实奉承,无不了当。”独峰道:“你们明日就去做来,我这里拿帖子去,极便当的。”次日,两个恶少年果然挨到棚子里,胡言乱道,哄着孩子们拿酒拿肉请他。恶少年趁着人送酒时,便去添买几壶烧酒帮上。济公不知是计,却爽爽快快一啜而尽,面色熏熏,手麻脚软。却见两个虞候走来,一条铁练,牵了就走,地方不知甚因,齐心跟到衙前。只见两个少年,拿着三四个酒壶,一盘猪肉作证。那厅官又是个尖酸刻薄的人,知道独峰要驱逐他远去,也不打他,只叫一个屠户走来,着要一个圆囵猪身,立刻回话。屠户将猪身取到,厅官叫屠户将猪身凿个窟窿,把济公枷在颈上。着两个牢子,一锣一鼓,推到茶棚之下,以为荤酒和尚做个榜样,放在烈日之中,烤着示众。

  济公尚在醉中全不觉着。烤了一日,只说大热炎天,那猪身必有蛆虫钻出,奈何着他。那知枷了三日,全然没有气息。众人围着观看,却也称奇。忽见一位闲住监司陆公,轿上远远望见道:“好吃肉的和尚,不过三块五块,怎的连头也钻在猪身子里了?”左右道:“就是济颠和尚,厅官枷的。”陆公听见说是济颠,即便下轿,分付拿个帖去厅官,快快放了。不一会也即差人放枷。陆公一手拉住济公,即叫快取轿来,抬了济公一同回府。

  陆公道:“我日来正要寻你,不料你在茶棚之内遭此无妄。”济公也只嘻嘻嘻而笑。陆公道:“我有个奶妈,怀孕三年,尚未分娩,你看一看,是甚么奇病?”济公道:“我又不做郎中,如何晓得。”陆公道:“你前月在陈太尉处,三口水医好肿毒,如何说不会医?”济公道:“待我伸手去摸一摸。”陆公取笑道:“骚和尚,不要摸他的奶,叫我疑心。”济公道:“我没有这心。”陆公随唤奶妈到来,济公将手向胸一摸,便道:“这病要火攻。”陆公道:“我取艾来何如?”济公道:“今日不便动火。”陆公道:“为何不便?”济公道:“今日火神正在古独峰家,我先要去救他,此时却没有工夫,让我去了即来。”陆公也就送他出门。

  济公急急走到古家门上,却是紧闭不开,济公将石块乱击。街坊人道:“想是济公晓得古家用智枷他,今上门来想要报仇,故此急急打门。”谁知济公全无此心,反要出力救他,却未说破。内边的人又道:“颠子打门,故意不开。”济公只得寻了一个砚台,拿了一枝墨笔,粉墙上大书道:

  快些走,快些走,今朝撞了空睛犼。

  冤家四路不相饶,笔管煨鳅齐出丑。

  济公写完,丢笔就走。不上半个时辰,只见墙内紫焰烛天,金蛇绕地,百道火光,漫空倒卷。前前后后,围墙严密,池水周通,门上重重上锁,叠叠加闩,分明防备外火沿烧,怕人抢掳。那知内房火起,先把出路塞紧,内外无人扑救,真如笔管煨鳅真死而已。自午馀烧到半夜,可怜一家五十馀口,尽为煨烬。外边看火者,俱见火神骑着火龙、火马,火将持着火鞭、火轮,绕墙围转。此真平日恶孽贯盈,上天震怒,乃有此惨烈之报。临安都城,大小民人,无不称快。可见济公佛子心肠,分明晓得他作此孽害,也还尽心救他,天意已定,只得歇手。

  一直跑到陆家,见了陆公道:“古家之火,却救不得,今却来你们炙火。”此时古家之火尚未腾发,陆公亦未省得,只教奶妈出来,坐在一间雪洞小房,将上身衣服脱下露出胸膛,将手缚定。拿了碗大一个艾饼,将头发分开,顶心中把艾饼放上,点火灼动,大声叫痛。唤人走开,把门关上,窗上留一豆大之眼。到了半夜,雷声大作,风雨陡然而来。肚中之物却化作一条小蛇,从窗隙中飞身而出,便成一条黑龙,数十馀丈,腾空而去,人都看见。少时,风息雨收,开门进看,奶妈如醉如痴,尚是不知,那艾饼上火气微微烟起,陆公大是骇异。外边人来报道:“昨夜古独峰家,天火降烧,满门受害,到得下雨时节,已经煨过。也是他积恶所致,故上天有雨不肯早发一刻救他。”并将奶妈之事说着,一时两事奇异异常。陆公正要回头作谢济公,竟不知济公何处去了。



第二十一回 过茶坊卧游阴府 看猛虎夜啖邪髡
  却说济公自陆监司家走出城外,要到江干望个道友,走到茶坊岭,忽然鼻子边一阵酒香,鼻子上又作起痒来。两头张望,都是空山寥廓,又无人家酒店,只得就到石坡上,半眠半坐。自言自语道:“这岭叫做茶坊,又不叫做酒坊,算来无处拆拽,如何有此香味飘来?”正没理会,抬头忽见一老者曳杖而来,也来插身同坐。济公仔细一认,却原来是当日在嵊县过溪遇着赠酒药的老者,连忙起身揖道:“老居士相违久了,日前蒙赠酒药,随时遣兴。后来遇着鏖僧,得他救了性命,至今想着念念不忘,只是用不多时,也就完了。不料今日又遇着老居士,喜出望外,神丹妙药,老居士必定又带些来,还求老居士这番多布施些,强如拿了饭米斋僧。”居士道:“天下贪酒的也见了些,没见你这和尚贪饕得极别的,寒温不叙,开口就要酒药。你还吃些荤腥,我再拿起荤药与你,方凑趣哩!前日你将此药在路上灌醉了两个行脚和尚,死在松树之下,至今那地方上要我寻你偿命,尚未结案,今日撞着,正好同去完了这宗公案。”惊得济公面如土色,口也不开。居士笑道:“这是取笑的话,你也不必着惊。”济公道:“你说别的,我也不在心上,若说起两条人命,却是真的,我却心上有些惧怕,如何抵赖得过?”居士道:“这宗公案,原也有个往因,死的两个鏖僧,当时盗了净慈寺梵光长老钦赐酒肉,折干银三百两,害了两个内监,墩锁在松木墩椿之下,没了性命。这两个鏖僧,应该有些报应,不过假手与你清楚销帐,原也不在你帐内,但是吃酒吃肉也要有个结局。”济公道:“怎么结局?到了要吃酒的时节,鼻头边阵阵香来,到了要吃荤的时节,喉咙头寡淡难过,不知不觉要寻几杯香醪,几块肥肉,才过得去,我心里原也不要吃的。”居士道:“不难,不难。我同你一个所在,游玩一番,你就晓得这个吃酒吃肉的缘故。”居士策杖而起,扯了济公,慢慢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