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小说
- 守宫砂
守宫砂
                    
                        
  次日天明桑黛醒来,颇为诧异。此时晋夫人尚未睡醒,桑黛将他推醒,问曰:“我昨日什么时候回来的?” 惊鸿见问,便将昨晚醉态述说一遍。桑黛闻言,又好笑又惭愧。二人正然喁喁私语,只见殷、骆二人走进房来,喊道:“桑郎醒否?”桑黛从幔帐内出来,即望丽仙一揖,口呼:“娘子,昨晚卑人已醉,多多得罪,尚望娘子宽恕。” 丽仙见他如此赔礼,反觉不好意思起来,曰:“这有何得罪,吃酒也不可吃到那份,吃多了必伤身体。” 桑黛曰:“ 从此当得遵命。”秋霞曰:“二姊之言是良言,以后再不可吃得现丑。就昨晚你与二姊跌伤身体,因贪杯伤身体,这是何必?” 此时惊鸿也下了床,从旁说道:“这酒能乱性之言不假,他昨晚那般光景,令人又气又恼又好笑。二妹妹固然吃了苦,还带累着我一夜未睡安稳觉。”丽仙接言:“罢咧,你一夜未曾得安,总比我好多了,我还陪着他跌一交咧!姐姐若因一夜未睡安隐,今晚命桑郎多补你一夜何如?” 晋惊鸿满脸飞红,遂笑骂道:“你说好了,我愿桑郎有日吃得大醉而回,还教他再压你跌一交。” 桑黛不等说完,插言说:“ 你们不必如此,总是我的不是。我从今夜起,一一补报你三个人便了。” 三人一闻此言,一齐啐道:“谁听你说这混话,以后你再醉得如此,我姊妹三人再也不来理你了。” 却好素琴走进房来,桑黛说:“你们不理我,理我的人来了。” 殷、晋、骆三人回头一看,却是素琴。惊鸿便触起一件事来。见素琴先向桑黛请了早安,随后向三位夫人请安,已毕。又问桑黛曰:“姑老爷今已醉醒否?”桑黛说:“昨晚承你不弃,代我熬醒酒汤,今日你家小姐与殷、骆二位小姐说,我以后再吃得如此大醉,他们就不理我了。我万一再醉的如此,你理我不理?”素琴说:“ 三位小姐可以说这话,我何敢说这句话?”桑黛说:“你究竟愿意不愿意呢?”素琴说:“理所应该,有何不愿意?就便不愿意,只可暗自怀恨,终不能明说出来,况且也没有什么不愿意。” 殷丽仙曰:“我看定是愿意。当日那样设法相救,今日岂有公然作事倒不愿意起来?本来你姑爷也是愿意你的,平日常言你救命之恩尚未报,我看这恩是不可不报的。” 遂问桑黛:“你时常要报他之恩,倒底几时才报他的恩?” 桑黛说:“我久有心意报答,恐三位夫人不允诺,是只可干说两句话罢了。” 殷丽仙、骆秋霞齐曰:“我们未曾不允,只恐大姐姐有些不允。”晋惊鸿曰:“我早有此意,劝桑郎纳素琴为侧室。现在听他二人如此说法,正合我意。惟恐二位妹妹不乐意,不敢启齿。二位妹妹言及此,我就与二位妹妹细商量,一遂他二人之愿。二位妹妹之意如何?” 丽仙曰:“姐姐如果宽恩,小妹乐从。” 秋霞曰:“小妹亦允。” 惊鸿曰:“ 既是皆乐意,我就择吉期。” 殷、骆二人说:“理当。”便向桑黛曰:“你以后尽管吃醉罢,可有人理你了。”桑黛便向他三个人作揖相谢。此时素琴听他们所言,早已溜出房外。移时,素琴进来,问他们吃什么早点?秋霞便向素琴道喜曰:“以后可多要理你家姑爷才是。”素琴闻言,面红过耳,一言不发,掉转身跑出房外。却好小丫头送进面水来,桑黛梳洗已毕。殷、骆二位就在惊鸿房中一同梳洗。桑黛坐在一旁看他三人梳发,抹粉涂脂,修饰已毕,一同出来用早点。大家用毕,惊鸿便取了通书细加检看,择定初十良辰。桑黛闻言暗喜,秋霞便寻着素琴,将他作耍。三位夫人当日就代素琴料理收拾新房,又赶着做了几件簇新的衣裳,以及床帐被褥,皆预备周到。
  前三日桑黛写了请帖,去请众家同盟兄弟。大家得着请帖,也就各人预备礼物。到了初十这日,大众皆来贺喜,桑府热闹了一日,直至将尽三鼓,方散去。是夜,晋、殷、骆三人在新房中摆了一桌酒筵,惊鸿南面坐,殷、骆东西相陪,新姨坐在下面。正在传杯弄盏,甚乐之际,忽见桑黛走进房来,三人起身口呼:“将军请坐,且待新姨敬你一觞。”桑黛谢曰:“本当陪三位夫人痛饮,奈已微醉,若再贪杯,恐蹈端阳笑话,只好敬谢不敏罢。” 忽听殷丽仙一声唤道:“沁香你也太胆大了,主母之言,你竟敢违背,还不待我快过来。我们每人赏你三杯,你且坐在素琴姐姐旁边。” 桑黛闻言,情不自禁,遂走至丽仙身旁,将他玉肩一拍曰:“既如此我与卿并坐一处,今夜我不伴新姨,偏要相陪主母。”说着附在肩下坐定。于是三妻一妾又饮了一回,晋、殷、骆三位夫人便命撤去残肴,一齐告辞而退,让桑黛与素琴同遂于飞之乐。毕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十九回 众英雄受室毕良姻 红毛国兴兵犯中国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夜邻家乞新火,小窗分与读书灯。话表桑黛自纳素琴之后,真是娇妻美妾,夫倡妇随,较之云璧人大有天渊之别。璧人因此不免短叹长吁,自恨偏遇河东狮吼。
  光阴迅速,所有各家新娘俱已满月,于是次第回门,各人的泰山泰水见着快婿佳儿,欢乐无极。当下触动了两三家的心事。范相因骆照尚未受室,闻协办大学士郑峰有两位小姐,一名素娥,一名湘娥,皆是才貌双全,德容兼备。因倩武提督达眷,英武伯李广为媒,求素娥匹配骆照。蒋逵闻听此事,就挽殷霞仙、桑黛执柯,求湘娥给蒋豹为室。郑峰俱允诺。武提督也有两位小姐,长名丽娟,次名秀娟,俱待字闺中。因见郑学士两位小姐俱已字人,也动了顷平愿念。遂请李广、殷霞仙二人作伐,以长女许配木林,次女许配傅璧芳为室。殷、李二人闻命,遂分头去说。傅璧芳、木林皆已应允。这四家皆下聘礼,择吉迎娶,自有一番热闹,勿庸细表。其余如甘宁、郑九州、左龙、左虎也次第聘了宦家之女。只有洪锦须待葬父之后,方可娶亲。杜老夫人只可随他之愿。徐文亮因念史锦屏,后再计议。数月以来,男婚女嫁,俱已成就良缘,温柔乡中,流苏帐内,快乐非常。这且不表。
  再表刘瑾等篡逆未成,遂带家小逃往红毛国安身。这红毛国王平日与刘瑾有交谊,见刘瑾逃入本国,便十分优待。于是刘瑾等终日花言巧语,煽惑国王,皆谓南朝如何繁华,如何富丽。国王听信这一班奸贼胡言,便动了夺取中原之心。尚未决计,复与刘瑾等熟商了数次,刘瑾等又怂恿了数次,红毛国王便决计兴师夺取南朝天下。拨了十万雄兵,猛将多员,即以刘瑾等为向导,渡过大洋,竟犯广东境界。这广东巡抚料难抵敌,只得闭关谨守。一面写了告急表章,申奏朝廷,请旨发兵剿伐。
  这日正逢七月初一,天子临朝之期,文武各官朝参已毕,文东武西站班。只见黄门官捧进一道表章,在金阶跪下,奏曰:“ 叩启万岁,现有广东巡抚告急表章,吾主览阅。”当驾官接过,呈上御案。武宗皇帝览表已毕,面含嗔怒,遂将表章与范相观瞧。范相接过看了一遍,跪奏曰:“臣启陛下,这红毛国素性强暴,久已不来入贡,加之刘瑾等一班奸党前去煽惑怂恿,兴兵犯境,公报私仇。今既犯境,谅这小丑跳梁,不足为忧。天兵一到,指日成擒。臣保李广一 班 武 臣,必 克 奏 虏 功。” 武 宗 闻 奏,龙 颜 大 悦 曰:“据卿所奏,甚合朕意。朕派楚云为招讨元帅,率领众将,挑选雄兵,即日前往平番。” 范相复奏曰:“臣闻众将军平日皆推李广为尊,如以楚云为帅,惟恐人心不服。且以李广素娴韬略,晓畅戎机。若以李广为帅,楚云副帅,藐尔番奴,定难负隅,大获全胜必矣。陛下若纳臣言,天下幸甚,国家幸甚。”武宗喜曰:“足见卿代朕忧勤,经心擘画,当依卿奏。”随宣李广、楚云上殿,又遣内侍宣诏萧子世、广明入朝。众家将军等一同俯伏金阶,山呼已毕,分班站立。武宗将红毛国兴兵犯境之事传下,遂降旨曰:“朕封李广为天下都招讨平蛮大元帅,楚云为平蛮副元帅,萧子世为军师,其余将军随征,悉遵元帅差遣。明日朕令首相奉兵符将令,在校场授与元帅收执,候钦天监选良辰出师。诸卿务各努力,克奏虏功,毋负朕意。” 李广率众谢恩。朝散,众人各回府第,各府父母妻子皆已知晓,奉命征伐番邦。各家太夫人、少夫人暗中担忧。况值新婚之后,燕尔正笃,伉俪方浓,忽遇此远征,皆是闷闷不乐,无可奈何。
  李广等皆是佼佼丈夫气慨,不以为意。次日早晨,只见正元帅李广头戴金盔,身披锁子黄金甲。内衬蜀锦红袍,腰束玲珑玉带,背插八面绣鸾旗。左挂雕弓,右悬羽箭,腰佩宝剑,足穿花脑头战靴,跨下一匹黄骠马。副元帅楚云头戴凤翅银盔,珠抹额,身披柳叶镀银战铠。内衬白绫绣蟒战袍,八面绣鸾旗背后高插。左挂弓,右插箭,斜佩龙泉,脚蹬银脑战靴,跨一匹白马。萧子世头戴一顶金丝盘顶九纶冠,身穿八卦风云紫绛道袍,轻摇拂尘。齐往校场而来。不移时,炮响三声,早见众英雄偏裨将士两旁迎接。二位正副元帅及军师一齐下马,步上演武厅。又三声炮响,鼓乐齐奏,正副元帅、军师按次序坐定。众将参见已毕,两旁分立。
  忽闻营外三声炮响,鼓乐齐鸣,只见范相手捧黄金帅印,郑协办捧着尚方宝剑,殷翰苑手捧先锋印,武提督手捧军师令旗令箭,一齐步上演武厅。遂将金印兵符送上,李广、楚云、萧子世三人当即三跪九叩首拜受印信,复又望阙谢恩已毕。李广三人便让范相、郑协办、武提督、殷翰苑四位钦差落座。范相曰:“惟愿元戎一战成功,早平丑虏,老夫当即静候捷音。” 李广三人谢曰:“某等自愧樗材,辱蒙保荐,敢不尽忠竭力,上报君上之恩,下酬知己之德。惟愿托庇早定厥功,班师有日。” 范相等又谆嘱数句,即便告别而去,上朝覆命。
  李广三人送范相等至演武厅下,复又归坐。一众英雄偏裨牙将,皆上厅参见候令。李广三人谦让了一回,遂向众将又三令五申,吩咐了一遍。遂传令:桑黛、徐文亮二人为左右先锋,各领精兵一万,俟钦定吉日一到,即随同开兵。逢山开路,遇 水 叠 桥,不 可 有 误。桑 黛、徐 文 亮 应 声“ 得令”,退下。又令下洪锦、傅璧芳二人各带精兵五千,为随征督粮使。军中以粮草为本,万不可有误。如误,定按军法从事。洪锦、傅璧芳应声“ 得令”,退下。其余一众英雄,皆为随征将士,遂将花名兵册逐细阅了一遍。当即挑选了十万雄兵,驻扎校场,只待吉期出征。吩派已毕,李广三人仍各乘马回帅府。
  次日钦天监送来出师吉期至帅府。李广奉到钦定七月初八日出师征讨,即刻传知各将士预备,至期拔队。因此各府内眷俱各收拾行装,准备随征。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 八 十 回 大元帅奉旨讨蛮寇 两英雄斩贼立奇功
  斗大黄金印,瓢样多白玉瓯,珊瑚树似车轴。走珠履三千客,聚春风十二楼。终日家锁眉头,怎似我吟诗吃酒。———右调《梧儿》
  话表英武伯李广至初八日早,便全身披挂,拜别母亲,嘱咐妻孥代拙夫侍俸。遂一揖而出,府前上马,扑奔校场。来至校场,只见副元帅并军师众随征将士迎接元帅,演武厅前下马。升座点名已毕,即刻祭旗。金鼓齐鸣,炮响三声。李广传令左右二先锋即刻拔队起程。桑黛、徐文亮遵令,率领本部人马拔队先行。李广随后,同副帅并军师统率十万雄兵出城。
  一路浩浩荡荡,直往广东进发。所过之处,秋毫不犯,真是号令严明。在路行程,不止一日。这日已至广东境界,早有探马报进城中。广东巡抚韩本忠,正是被番兵屡次攻城甚急,闭关紧守,日夜盼望救兵。今日忽闻天兵已到,即刻率领在城文武各官,出城迎接。
  李广已安营毕,韩巡抚即进营参见,彼此行礼,分宾主坐定。李广问曰:“这数日番兵怎样动静?敌营共有若干人马?尚乞一一示明。” 韩巡抚躬身答曰:“ 自从番兵到此,只与他战过两次,因寡不敌众,万难争衡,只可闭关紧守。以冀元戎率军到来,扫灭贼氛。彼国之兵,约有百万,战将约有千员,所以下官不敢与之对敌。” 李广复问曰:“ 番国兵将之多,固不待言,但他主帅何人?先锋怎样?尚望详细示悉。”韩巡抚曰:“ 下官探得敌营提兵主将名唤萨牙叉,副主将名仇三赞,先锋孙鹤麒麟凯。还有大将四名,兄弟四人,一名唤合奇萨里东,一名萨里西,一名萨里南,一名萨里北,俱 有 勇 战。其 余 众 将,不 计 其 数。” 李 广 闻 言 曰:“谅彼偏邦,竟敢藐视天朝,目空一切。本帅既到,管教他转瞬皆亡。”遂传令即日拔营,移驻城内。将校遵令,起队进城。就在教军场安下营盘,歇兵三日。
  第四日,正帅、副帅、军师一同升帐,打起聚将鼓,众将上帐参见。李广令下:“ 营规务要整肃,不准戏言谑浪,临阵不准退缩,擂鼓奋勇前进,鸣金须要回营,军令森严。如违令者,定按军法斩首。” 众家弟兄,随征将士,俱各唯唯遵令。李广又曰:“今日与番奴初次交锋,务要先挫他的锐气。那位 将 军 前 去 讨 战?” 一 言 未 毕,只 见 广 明 答 应:“洒家愿往。” 在帐前躬身。李广一见,不由眉头一皱曰:“初次交兵,务要胜他一阵,方不失本帅之英名。妆既愿去,万不可粗心致败。今付汝三千兵马,出城讨战,务必小心。”广明遵令退下。李广又问:“那位将军愿去掠阵?” 忽听一声应曰:“ 末将愿往。” 视之,乃骆照也。李广悦曰:“贤弟愿去,本帅放心。广明轻而无谋,贤弟与他合力,务必取胜。”骆照遵令,同广明带领三千雄兵,响炮出城。李广同楚云、萧子世及随征众将,一齐上了城头。但见番营内旌旗密布,剑戟森严,杀气腾腾,阴风习习。李广笑顾左右曰:“番兵虽多,队伍不齐,多半乌合之众。若用奇兵,必获全胜。”众将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