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宫砂



  第三十六回 小福禄飞凤山定婚 白艳红范相府留柬

  家住湘江渡岸头,持竿跃上钓渔舟。
  终朝水面为活计,不是鱼儿莫上钩。

  话表小福禄被巡兵拦路喝问,不由的一惊,遂应声答道:“ 是我。” 巡兵挑起灯龙,近前一照,赶着垂手而立,躬身问道:“姑爷黑夜往那里去?有何公干?”福禄说:“我奉小姐之命,派我巡查山寨,恐怕尔等因酒误事,故而发此令箭,速与我备马。” 喽罗不敢怠慢,立时将马备到。出了寨门乘骥,喽罗相随,行至山麓。福禄勒马向喽罗言:“这令箭交与你,你可代我往各处巡查,速去速来。我在此等候。”喽罗答应,遂接令,便往各处巡查去了。福禄见喽罗去远,便把马加上一鞭,如飞而去。

  且言白艳红酒本无多,也非大醉,倾刻酒兴解散,只觉遍体微凉,睁开倦眼向床外一观,不见徐公子在屋。遂下得床来,走到案前。但见一幅笺上写了许多行楷,就灯下一看,只气得蛾眉倒竖,两泪交流,骂一声:“薄幸郎,骗得奴好苦。” 遂取了一柄宝剑,走出房外,喊醒飞云、掣电,说:“跟我走。” 二婢不知何事,出了后堂,三人一齐两足一蹬,便飞入空中,真如电掣风驰往山下追去。追到半途,远远见一人骑马往前飞奔。白艳红本是剑侠,飞云、掣电二婢女与白小姐艺术不相上下。白艳红说:“那前面骑马的大约是他,急速将他赶回。” 飞云、掣电一声答应,霎时已至福禄前,从半空落下,一声喝道:“徐文炳你向那里走?你竟敢私逃。”遂将手中剑向福禄脸上一晃。小福禄正然加鞭飞跑,忽闻迎面有人大喝,心惊不已。见宝剑在脸上一晃,只吓得胆落魂飞。定眼一看,正是白小姐同二婢女立在面前。但见他身穿大红绣花金镶密扣紧身短袄,下穿水绿绣花扎脚罩裤。二婢女皆是身穿元色湖绉白绣花密扣紧身,下穿湖色扎脚罩裤,皆是一脸的怒色。见此光景,急忙下马,向白艳红面前跪下,口中哀求:“白小姐,念福禄原是徐家小使,只因主冤未白,情急叩阍,恐言真情,难保性命,因此假冒主人之名。不期蒙太夫人之恩,欲招为婿,那时又不敢推却,只得勉强应诺。以为待白主冤,回到杭州言明此事,即请我家公子备礼迎娶,两全其美。孰知太夫人错爱,即时入洞房,福禄既已假冒于前,何敢僭越于后?而且福禄既以小姐暗订我家少主人,小姐就是我福禄的主母。以家奴暗盗主母,神明不相容。因此我福禄不敢欺心,故于临逃之时,特写书笺,表明初志。冀仰小姐明查,格外垂怜。那期难荷矜全,复劳芳驾。在小姐原难割爱,在福禄不敢高攀,尚望矜怜,俾全名节。” 言罢,磕头不已。白艳红本是一团怒气,恨不能将福禄一剑挥为两段,及至听了这一番话,不觉可敬可怜,遂含泪扶起福禄,口呼:“君家此言差矣,奴奉母命与君订结丝罗,并未与徐文炳睹面。况女子守从一之义,君虽为主,奴敢忘君?即使为徐氏书童,系天缘配合,谅三生早定,岂可由人?请君上马归山,成就百年好事。”福禄说:“ 仆为下贱,卿是名姝,以阀阅配高门,方称抵配。乌鸦小鸟岂敢与凤凰为伍?况我少主人才貌双全,非系凡品,尚乞俯怜素志,放我到京,代白主冤,虽粉骨难忘大德。”白艳红口呼:“郎君何太拘执,奴遵母命,那论公子书童。从一而终,古之大义,奴虽命薄,岂敢效世俗儿女子之态,有所嫌怨?若谓君代主鸣冤,出于至诚,义胆忠肝,实深钦佩,奴岂敢以闺房燕好,私而忘公?只请君定我一言,奴便终身誓守。倘仍拘执,是君不屑与奴家为匹,奴有何面目偷生?请以三尺龙泉相从地下。” 福禄闻言,跪倒说:“既承见爱,敢再固辞?只惜彩凤随鸦,我福禄实自惭愧。既然错爱,即一言为定,永矢不忘便了。” 白艳红闻言暗喜,口呼:“郎君既蒙许诺,仍请上山一叙,尚有要言相商。”福禄口呼:“小姐如有见教,当下明示,某心急如焚,不能再留连时日了。” 白艳红说:“妾所言相商者,为徐公子之事。妾虽不才,愿成君志,思欲与君同去,沿途固可保护,且可使朝中正直大臣皆知其事。郎君若独自叩阍,难保准理,还恐有意外之虞。所以妾请郎君再回山寨,你细将徐公子被冤诉说分明,妾便暗助郎君一臂之力。” 福禄闻言,半信半疑。暗想:“况我已许他终身,他焉有歹意?或者他能助也未可知。”遂应允上山。白艳红请他上马之际,只见灯球火把,由山上下来,小福禄一怔。白艳红口呼:“郎君勿恐,此是妾饬令飞云上山报信,令喽罗前来迎接。” 福禄闻言,扭项一看,不见飞云,心下更加诧异。只见那些喽罗手执火亮,已至面前,又备了一匹马,与白艳红骑坐,并马同行。不移时进了大寨,同入后堂。白艳红将其原委禀明母亲,白老夫人也颇赞美,令福禄在内书房安歇,白艳红仍归卧房。次日,当着母亲问明徐公子如何被冤,福禄又细言了一遍。白艳红遂将同到京中暗助叩阍一事,禀知白老夫人,白老夫人首肯。

  于是白艳红就同福禄一齐下山。此时已交腊月,不日已到京中。进得城来,白艳红便向福禄说:“郎君前去寻找客寓,妾不便与你同行,各办其事。妾夜半必至客寓。” 小福禄自去寻店。白艳红别了福禄,各处询问朝中谁是忠臣,能在圣上驾前敢言直谏。探听了半日,已知范其鸾是一不避嫌怨的忠直大臣,连圣上还怯他三分。又打听明正德皇帝新正月初五日出朝,行郊天大礼。遂到客寓,便将此话告诉福禄,令他预备叩阍。

  霎忽已至除夕,白艳红写了一幅简帖带在身畔,候至二鼓将尽,使出飞檐走壁之工夫,潜入范其鸾府内。只见范丞相同夫人、小姐在后堂饮酒,椒花献岁,竹爆迎年,阖府欢乐。白艳红便将身一缩,使一燕子穿帘式,飞身蹿入堂中。范相正然端杯饮酒,忽见一阵风将烛光一晃,见桌上有一封简帖。范相一怔,便道:“ 这简帖从何而至?其中必有缘故。”再望四处看视,并无痕迹。范相把简帖拆看,上面写着:

  郊天礼毕,义仆叩阍。正直相臣,留心察阅。勿使抱屈,海底沉冤。辜负书生,侥幸官吏。范相看毕蹙眉曰:“ 这事如何处置?” 夫人口呼:“ 老爷,简帖上写何事?”范相说是民间有一件大冤,言有一义仆前来叩阍告状,教老夫留心细察,休负叩阍的义仆。老夫默想,叩阍告状亦属常事,我怎样留心呢?而且这简帖是从何处而来?致令老夫裁决不下。” 范太太说:“ 民间有屈,义仆申冤,此亦千古有关名教之事。老爷随驾之时,如遇叩阍之人,须要留心保护为上。” 范相首肯。此时白艳红却伏在瓦栊上细听,闻得范相未驳范太太之言,大约已是心允,即便离了范相府。回至客寓,将此事言论一遍。竟毕叩阍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七回 小福禄叩阍告状 范丞相奉旨访

  查休听子规枝上啼,闷坐停杯不语时。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闲移。

  话表白艳红从范相府回,在客寓将范相府寄简之事言了一遍。小福禄闻言,便将状词起了底稿,反复看了数遍,斟酌尽善,然后恭楷誊清,收讫。

  光阴迅速,已至新春。天尚未明,福禄起来用了点心,白艳红也梳洗已毕。福禄遂到街上等候叩阍。已交巳牌,忽见一匹流星马飞奔而来,喊道:“圣驾回朝,尔等百姓,跪迎圣驾。”只见各铺户皆排香案,众黎民跪在两旁,人声寂静,万籁无声。不到半刻之工,但见龙旗凤帜,金瓜钺斧,锦衣太监、御林军、护驾侍卫、众王侯世爵有骑马的,有步行的,一队队在前。接连着十六名带刀护卫,皆是虎背熊腰,排列随驾。后随细乐有十六对提炉,声韵铿锵,香烟袅袅。后随一柄曲柄黄罗绣龙伞盖,下罩万岁圣驾。左辅右弼二位承相,骑马随行。又有八名带刀头等侍卫,扶着龙舆缓缓而行。福禄跪在人丛,见圣驾已近,便将御状顶在头上,口呼:“万岁,小民冤枉。” 众臣皆惊。只见武士手执金瓜,方欲击下。范丞相心中明白,喝住武士,赶即下马,跪伏圣主驾前。口呼:“ 吾主,现有小小孩童犯颜叩阍,必有大冤。恒思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思活命,竟敢冲犯圣驾,自寻死地之理。据他口称冤枉,大约定有奇冤。吾主宽恩,容臣取他状词,吾主御览是何冤枉,严加讯问,以正国法,而凛天威。”天子准奏,范相接过福禄的御状,阅了一遍,复至驾前跪奏:“臣阅此状,乃系书童代主鸣冤一案,求陛下将该犯暂交武士带转朝门,再行严讯。”天子准奏。

  武士遂将福禄带讫。圣驾还朝升殿,文武朝参已毕,范丞相将叩阍状词呈上。天子览遍,龙眉一绉,向范相口呼:“爱卿,据状内称,屡经上控,均已斥驳。该抚既经不准,必然案无遁饰。乃敢叩阍,希图侥幸,其中情节,显系有人从中唆使等情。即着卿家带去,严加审讯,据实覆奏。” 范相领旨,值殿官遂将原状掷下。范相取了状词,谢恩退下,圣驾还宫。

  范丞相将福禄带回相府,当即传齐差役,立刻坐堂。福禄跪在下面,范相问:“尔既代主鸣冤,速将冤枉诉上来。”福禄见问,遂跪爬半步,口呼:“相爷在上容禀:小人的主人乃是黉门秀士,懦弱书生,平时只知读书,那有黑夜持刀杀人之理?县太爷只执一己之见,以折扇为证,严刑酷拷。我家少主人受刑不过,屈打成招。相爷明见,小主人即便持刀杀人,应该检出凶刀。既无凶刀,何以折扇为证?因此屡经上控,冀申冤枉,曾奈上司皆以县详为凭,屡控屡驳。小人情急,与老主母言明,赶到京城,来告御状。明知叩阍罪该万死,但是小主人既遭奇冤,老主母卧病在床,我之小主人冤不能申,坐以待毙,不若小奴才冒死申雪,或可仰动天颜。小人实是情急叩阍,并无虚语。若蒙相爷见怜,使小主人奇冤已白,小人虽千刀万剐,甘心领受。” 言罢,叩头不已。范相又问:“你言情实冤枉,并无半句虚语,本阁且问你,这纸状词是何人给你调写?” 福禄说:“是小人自己调写。”范相喝道:“胡说!你言无半句虚言,即此就是虚言,你是书童,何得能写此状词?明显欺蒙!” 福禄说:“ 小人陪伴小主人日在书房,承小主人时常教训,因此粗知文墨。此状实系小人调写。” 范相说:“状词既系你亲自调写,你且将状词背写上来。”福禄口呼:“相爷赐下纸笔。” 旁有伺候人,将纸笔送下。福禄便伏在地上,不移时,缮写已毕,呈送上去。范相细看,状词不差,字迹与状上无二,字迹清秀,暗暗欣羡:“不料小小书童,有些胆量,有此才学,有此情义,真真难得!”遂令人仍然带下去候覆,奏看圣意如何。

  范相退堂入内宅,就将以上情形向夫人说知。夫人闻言,亦是赞美。范相叹道:“老夫年逾五十,膝下尚虚,若得有此一子,也可慰咱夫妇二人之心。” 言罢,走入书房,遂即具了表章,以便明日覆奏。

  次日五鼓起来,换上朝服,入朝覆奏。走进朝房,文武百官皆问叩阍之事,范相略说大概。忽闻静鞭三响,天子临朝,文武百官皆趋诣金阶,山呼已毕,分班站立。值殿官喊道:“百官有事呈奏,无事退朝。”范相出班跪奏:“臣昨日钦奉谕旨,承审叩阍一案,现已审明,特具表章,恭呈御览。”值殿官将表章呈上,天子览毕,曰:“ 据卿所奏,这叩阍小儿实系义仆,徐文炳一案系有司不明,不能悉心推究,从中必有覆屈。虽然上控,又系照详批斥,一味含糊。据此奏陈,必须彻底根究,务使民可申冤,官知所儆。” 遂提御笔在表章上写道:“据表已览,即着该大学士范其鸾,即日前赴杭州访查明白,以申国法,而恤民情。福禄叩阍,例应治罪;姑念忠心为主,着从宽免究。仍着该大学士带同前赴杭州,归案严讯,以彰国法,而重政刑。钦此。” 御批已毕,当即发下,范相亦即退朝,回至相府。当与夫人说明,亲赴杭州查访。

  即日料理清楚,次日上朝陛辞已毕,即带范保、范洪两名家丁,并福禄一齐出京,水陆并进。一日到了淮安,本拟上岸亲到胞妹云府,因圣旨在身,不敢费公就私,遂令范保赴云府问候。当即开船前进,这日已到镇江。忽然想起刘瑾之义子刘彪在镇江无恶不作,因其顺便访其劣迹。主意已定,遂令艄子泊船。范相改换衣服,头戴九梁巾,身穿藕色道袍,腰系香色丝绦,手执折扇,扮作江湖术士模样。令范道袍,腰系香色丝绦,手执折扇,扮作江湖术士模样。令范洪、范保扮作青衣,远远相随,并令船户不准声张。主仆三人一齐登岸,各处游行。见人烟稠密,街市繁华。

  偶走到北固山下,忽见树头鸦雀惊飞,烟尘从山后突起,心中纳闷。转过山坡,见排着一带围场,勇士多人各执兵刃,来往驰骋,甚是威雄,原是打围的。围场当中一匹金鞍白马,上坐一人,身长八尺相开,头戴金盔,身披金甲,浓眉豹眼,阔口方腮。斜挽雕弓,轻推羽箭,心中暗道:“此人甚是威风,不知是何姓氏?” 正自凝神望看,只见马上那人见山坡立着一术士,炯炯双眸看着自己,不由大怒喝道:“好大胆的术士,敢看孤家,孩子们给孤拿来!” 众勇士一声答应,一齐闯上前捉拿范相。不知吉凶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八回 刘家庄英雄双救难 杭州城宰相雪奇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