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叠山文集


【说明】上官氏自号秋旦,为元佑党人后代。


    江仲龙字说

陶靖节心与天一,□□□外,俯视六合,何物茫茫,始渊明而终元亮,君子怜之。菊岂愿为隐逸哉!以靖节而隐,显之者亦靖节也。建安(一)建安:唐武德初置建州,天宝初称建安郡。南宋绍兴二十三年改为建宁府,即今福建省建瓯县。江君自名应隆,自号曰菊隐,求字于予。孔明长啸【长啸 嘉庆本「啸」作「笑」,疑误。】隆中,时人皆以伏龙待之,宜以仲龙字。大丈夫生于乱世,消息盈亏,惟天所命,穷则晋处士,达则汉丞相,吾俯仰无愧怍矣!孟子曰:「易地则皆然。」颜子曰:「有为者,亦若是。」或曰:「子言善矣,彼岂有此志乎!」噫!不志者,不志之;必有志者,志之矣。

谢迭山全集校注卷四


鹭州书院记跋
大学解义跋
萧冰崖诗卷跋
 跋

    鹭州书院记跋

庐陵郡属邑泰和有龙洲,前邑宰爱其胜,垒石为基,创为书院,大丞相文忠【大丞相文忠 嘉靖本、丛刊本、日刻本「忠」下俱有「公」。疑误。】周公(一)大丞相文忠周公:即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0四年)。字子充,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进士,孝宗淳熙末年拜左丞相,光宗时封益国公。着有《益国周文忠公全集》。记之。或谓文忠公曰:「邑有学矣,非赘乎?」文忠曰:「三代盛时,自王畿建于【自王畿建于 丛刊本、日刻本「建于」均作「逮于」。】六乡六遂(二)六遂 周制:京城百里之外二百里之内,分为六遂,由遂人掌管政令。,为学者二,为序者十二,为庠者三百。诸侯三乡三遂,庠序常半之,家塾犹未论。泰和,子男邦也。略考图籍,浮图(三)浮图:即佛。《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国》:「后桓帝好神,数祀浮图、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之居百区,老子之宫亦十五区,而额存屋废者不与焉。欧阳公着本论,谓三代之民,不从事田亩,则从事礼乐;不在其家,则在庠序。是以王者之政明,圣人之教行,虽有佛老,无自而入。今也,昔之庠序,皆转而为寺观,何不疑于彼,而疑于此也。是邦先贤,所以主张学校如此。」白鹭之于龙洲,同一章贡水也,周文忠公即世【周文忠公即世 丛刊本「公」作「节」。】四十有八年,而有书院于此。书院之与郡庠相望一水,设谓教化有不切,能不以赘待之【能不以赘待之 丛刊本「待」作「得」。】。虽然,由文忠之说,则吾邦虽复数书院,犹以为不足也【犹以为不足也 丛刊本、日刻本「为不」倒文。】。

【说明】淳佑十一年(一二五一)辛亥二十六岁,在江西泰和时作。鹭州书院即吉安白鹭书院。


    大学解义跋

《大学解义》一篇,临川老儒徐公著述也。朱文公平生精神志愿,悉在四书。后进剽窃绪余,高可以取卿相,下亦投合有司,而掇巍科,天下家藏其书,人遵其道,与六经、《论语》、《孝经》、《孟子》并行。惜乎知之者尚未致,行之者尚未力,四书何负人,人负四书亦多矣。是编初意,岂欲发朱文公言意所未尽者耶?抑尊信文公之学,诚求实践,自不能己于言者耶!厥子以示某,某览尽卷不能赞一辞,所望于徐公之子者,惟于力行二字加意焉!俾人知朱文公之学,不徒议论,要见朴实,则此编亦必为世所尚矣。


    萧冰崖诗卷跋

诗有江西派,而文清(一)文清:即吕本中(一0八四——一一四五),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绍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忤秦桧罢官。其诗自言传江西诗派衣钵,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其后较趋明畅,南渡后也有悲慨时事的作品,较为沉痛。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有《东莱先生诗集》传世。昌之,传至章泉(二)章泉:即赵蕃。字昌父,号章泉,信州(今江西上饶县)人。以曾祖赐致仕思补官,终直秘阁,刚介不可夺。始受学刘清之,后问学于朱熹。九十而卒,谥文节。有《章泉稿》等著作。、涧泉(三)涧泉:即韩淲。字仲止,号涧泉,令支(今河北迁安县)人。有高节,仕不久即归,嘉定中卒。有《涧泉日记》、《涧泉集》等著作传世。二先生,诗与道俱隆。自二先生没,中原文献无足征,江西气脉将间断矣。幸而二先生所敬者,有涧谷(四)涧谷:即罗椅。字子远,号涧谷,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宝佑进士,以秉义郎为江陵教官。累迁提辖榷货,编《放翁诗选前集》。罗公在,巍巍然,穹壤间之鲁灵光也。冰崖乃涧谷所知诗家,因取其诗二十六卷,刊以示余,余逃虚空而闻跫音也。观其诗可以知其人。岁在癸未清明日,龙虎山敬题卷后。

【说明】一、至元二十年癸未(一二八三)五十八岁时作。   二、萧立之,一名立等,自号冰崖,江西宁都人。淳佑进士。曾任南城知县,神州通判,宋亡不仕,归隐故乡。有《萧冰崖诗集拾遗》。其次子士斌,以注《李白诗集》著名。

谢迭山全集校注卷四
碑铭

唐司空威显庙碑
平山先生毋制机墓铭
号钟琴铭

 碑铭

    唐司空威显庙碑

公讳卿,姓桂氏,鲁人,季孙氏之裔。其先讳武仲者,仕唐,为安南都护,祖世昌为睦州太守,始渡江而家焉。公少武勇,嗜书史。及长,尤通练兵法。仕南唐为大司空。先是数平盗有战功,军中号为捉生虎子,累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上柱国。尝迁信州(一)信州:唐干元元年(七五八)置,治所在上饶县(今江西上饶市西北)。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升为信州路。静边总辖使。时闽越边寇屡肆侵掠,驱虏男女,民不聊生。公至,出奇兵,芟刈叛逆,绥怀边境,故数郡民赖以宁。及后主即位,加殿中侍御史。开宝甲戌,国除公犹固守信州,既而得后主手书,谕以城降。公泣谓麾下曰:「我辈既不能效死保我国家,姑遁身避世可也。」遂跃马归贵溪隐焉。
我太祖皇帝嘉其贤,欲赐以爵,累征不起。太平兴国间,闽寇复作,朝廷诏公讨伐,乃率师克邵武军(二)邵武军:宋太平兴国五年(九八0)置。治所在今福建邵武县。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升为邵武路。,静黄竹峒,而贼遂平。太宗拜为都尉,不就,乃抗章力谢,恬退之志甚恪,上亦莫能夺也。雍熙间,又剿除寇孽,郡邑由是奠枕。淳化三年九月,以疾终,勅葬所居桂店之井坑里,谥曰:忠贞。内翰鄱阳洪公迈(三)洪公迈:即洪迈。字景卢,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使金,几被拘留。洪学识渊博,自经史百家以至医卜星算,皆有论述,尤熟于宋代掌故。撰有《容斋随笔》、《夷坚志》等,编有《万首唐人绝句》。尝为之传,民爱保障,而怀其德,相与构祠祀之。凡水旱凶患,螟虫虫札瘥【螟虫虫札瘥 康熙本「札瘥」倒文。】,官民祷其祠下,莫不响应。于是州县部使者,转而上闻。庆元二年,敕赐「威显庙」额,侍郎曾文庄公渐为之记。有曰:「公死生咸能为民御灾捍患,其忠烈之风,不可泯如此。」咸淳三年,大理寺卿黄公应龙,复记新庙,迄今乡人子孙通祀之,非食其德,曷以享此!枋得谨再拜述、赞曰:公显于五季,特起行伍,屹为干城(四)干城:干,盾;城,城廓,都起捍御防卫作用,也用以比喻捍卫者或御敌立功的将领。汉蔡邕《蔡中郎集•荐皇甫规》:「论其武劳,则汉室之干城;课其文德,则皇家之腹心。」,主任其忠,民怀其德。洎宋受命,四方底平,神器有归,孰不敬应!公独誓众慷慨,退藏深密,不逞力以逆天,不随时以屈志,而从容出处之际,非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能若是乎!没而复着,御灾捍患之功,血食是邦,宜矣!

【说明】一、咸淳四年(一二六八)戊辰、时年四十三岁作。   二、公仕南唐,为大司空。庆元二年敕赐威显庙额。枋得时被赦归里。


    平山先生毋制机墓铭

人与天地,并立为三才,形气有小大,人岂小于天地哉!众人与圣人,皆可为尧舜,知觉有先后,众人岂后于圣人哉?古之君子,学足以见天地圣人之大全。意一诚,天下国家与吾心为一;诚一至,天地人物与吾性为一。可言而不可行,为其事而无其功,非儒道也。宋朝喜用儒能谈理性书者,取穹官如执左券(一)左券:券,契约。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执,作为凭据。。五帝三王自立之中国,乃灭于儒术盛行之时,岂不大可哀乎!吾读平山先生毋公行实,未尝不流涕太息,安得斯人与之论儒道哉?公,仁人也,少年见蜀人死于乱离,如痛入肌髓,收遗髅露骼,藏之丛冢者以万计。流亡苦寒饥,赖衣食以更生者,又几万人。帑不留钱,廪不留粟,悉倾倒施舍,以活民命,家以此屡空。嗟乎!一少年书生,恻隐满胸怀,真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岂非英雄人哉!其尉安化(二)安化 即安化县。北宋熙宁五年(一0七二)置,治所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启安寺,南宋建炎中县治西移。今治所在东坪。也,峒氓(三)峒氓:指旧时我国西南地区居于山地少数民族,如苗族苗峒,僮族黄峒。唐柳宗元《柳先生集》柳州峒氓诗:「青若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若同箬。作乱,单车半夜入鼪鼯篁竹间,推赤心,晓以祸福,开其生路。凶渠感恩,罗拜至泣下,民社以宁。籴谷万余石为社仓,有凶岁,四境无饿民。邑庠不养士,始辟斋舍,丰廪庖,日以六籍(四)六籍:即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文选》汉班孟坚(固)《东都赋》:「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四书讲明。士皆笃文行,令有当为之事而不为者,公皆为之,士民爱戴如父母。其摄令衡阳也,善政与善教并行,百姓得欢心而歌舞之,无以异于安化也。
部使者交荐当除南康(五)南康:即南康县(今属江西省)。晋太康元年,改吴南安县为南康县,属南康郡。令,公辞曰:「世与道,交相丧,久矣!人物大凋零,愿作一冷官,为国家育英才,可乎?」分教黄州(六)黄州:地名。春秋时为弦子国地,后并于楚,秦属南郡,两汉属江夏郡,隋置黄州。州治为今湖北黄冈县。,兼领雪堂、河南两书院事。程、苏二先生道不同,而其趋一。公为书生【公为书生 丛刊本、日刻本均作「公为诸生」。】明辨,既知其所以异,又知其所以同。教人必明体适用,文武无不能,精粗皆可为【精粗皆可为 丛刊本、日刻本「为」上均有「以」。】。湖学(七)湖学:宋仁宗宝元年间,滕宗亮知湖州(今浙江湖州市),聘胡瑗为教授。瑗分经义和治事两斋,严立学规,因材施教,其弟子多至数千人,当时称为湖学。庆历中,朝廷兴办太学,明令推行他的学规和教法。再行于斯世,功臣贵将子孙,皆愿立讲下,江淮湖右后进生,经公讲画,有文名者尤多。沿江两帅借隆望以精神一阃,卫灵公(八)卫灵公:春秋卫国国君,名元。太子蒯聩与公夫人南子有恶,欲杀南子。公怒,蒯聩奔宋,遂传位于少子郢御。公在位四十二年,卒谥灵。岂能知仲尼哉?际可耳。公养耳。后帅辟为干办公事,又辟主管机宜文字,虽不能委心受教,公竭智殚虑,葺鏬(九)鏬:鏬是罅的伪字。袽漏,犹能护一面风寒,叛瞻【叛胆 底本作「及胆」。丛刊本作「叛胆」。据改。】敌心有所惮,不犯副阃界(一0)副阃界:《史记•冯唐传》:「阃以外者,将军制之。」注「谓阃为国门限」,按:即国界。副阃界即辅佐将帅守卫边界。。时宰颇知公,除礼部架阁,仍赞军机,任改秩。襄围急,将相皆天夺其鉴,阳援而阴弃。公有策可以解围,可以弭兵,可以使南北百万亿苍生全性命。知时宰必不用,襄必陷,国必亡,天下必大乱。忧愤成疾,竟以庚午闰十月十三日,终于黄州官舍。家无余财,厥子无以终大事,军民悲怜,敛殡葬祭诸费,皆阃帅给之。
公讳廷瑞,字仁叔,家世河中(一一)河中:唐方镇名。至德二年(五四九)置,治所在蒲州(寻升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之龙门(一二)龙门: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四四六)以皮氏县改名。治所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南。。后唐同光丙戌(一三)同光丙戌:同光系后唐庄宗李存勖年号;丙戌即庄宗同光四年(九二六)。,高祖平章毋公昭裔,从孟知祥(一四)孟知祥:后蜀龙冈(今河北邢台市)人。字保胤。庄宗立,授太原尹。及蜀王衍平,以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明宗立,知祥阴有王蜀之意。明宗乃屈意招抚,册封为蜀王。明宗崩,知祥乃即位,国号曰蜀,改元明德。未一年卒,传子昶。入蜀,遂家焉。公生于成都,中进士第、兴元府推官讳岩老者【讳岩老者 丛刊本、日刻本均作「讳岩老官」。】其曾祖;登科宰南溪(一五)南溪:县名。隋仁寿二年(六0二)以南广县改名,治所在今四川南溪县西。北宋干德中移治今南溪县。,讳谏者其祖;太学上舍生、讳自诚者其父。生于己卯,享年五十二,娶刘氏,生三男,遇辰、逢辰、应辰,皆以奇才实学,为达官当方面者所知,由进士选举入仕,或辞禄庐墓,或贰郡,或丞邑。止者,得伯夷、柳下惠之仁;仕者,合伊挚(一六)伊挚:即伊尹。挚,伊尹之名。商朝的开国元勋。《孙子•用问》:「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吕牙(一七)吕牙:即太公望。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相传他钓于渭滨,周文王出猎相遇,与语大悦,周载而归,说:「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立为师。辅佐武王灭殷,封于齐。俗称姜太公。之道,皆豪杰士也。逢辰仕建安,条上四十事,说达官为生灵留一发生意,人望翕然。辛未正月十一日,子孙奉公柩葬于兴国军(一八)兴国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年)改永兴军置,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大冶县,乡曰永丰,里曰白雉,原曰黄龙山。呜呼!公生而英伟,年十二,记六经,已能通大义,作赋早有声,春秋程文冠一郡,恢廓有大志,惠义而力仁,为布衣已能哀怜锋镝遗黎,葬死者,活生者,皆以万计。吾所谓古之君子,学足以见天地圣人之大全。意一诚,而天下国家与吾心为一;诚一至,而天地万物与吾性为一。此之谓儒道,公其庶几乎!乡三贡始登己未进士第,仕止一掌故(一九)掌故:汉代官名。掌礼乐制度等故事。《史记•鼌错传》:「以文学为太常掌故」。这里泛指教官、文官。,佐边阃。其没也,年方五十二。诸公贵人,苟能用其材,行其道,岂不能转亡为存,易乱为治。天与人不合,世与道相违,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