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叠山文集

吾历览前史,渡江后贤相如张公德远、虞公仲言、赵公景温、游公景仁、谢公德芳【谢公德芳 丛刊本、日刻本均作「谢公德才」。】,皆蜀人也。虽不能用太平如庆历、元佑时,其心真足以合天,其德真足以服人,亦可以为大臣矣。使公不死,其才必大用,用则必无愧于五君子。一贤之寿夭,吾道之行废,与国脉世运相关,岂特其一身之不遇为可恨哉!王晋公(二0)王晋公:疑为王荆公。即王安石(一0二一——一0八六)。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号半山。庆历二年进士,神宗熙宁二年参知政事,领三司条例使,推行新法。元丰中封为荆国公。神宗死,太后高氏临朝听政,罢相,退居江宁。安石博学多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范文正(二一)范文正:即范仲淹(九八九——一0五二)。宋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改嫁朱氏,因取名朱说。母丧复本姓,更名仲淹,号希文。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官至陕西四路安抚史,参知政事。仁宗时,与韩琦率兵同拒西夏,镇守延安。夏人畏范,相安无事。卒谥文正。,平生喜种阴德,子孙食其报,人以为天道可,必毋氏之后其大乎!枋得与公仲子相识晚,而相知深,请予铭公墓。乃铭曰:才可以扶国之亡而为兴,道可以挽世之降而为升。天不假孔明、公瑾以年,人已知汉业之必倾。计公平生之阴德,非古之大丈夫则不能。黄河之源不可穷,则奔流万里而入海;松根之茯苓不可劚,则柯叶千寻而长青【则柯叶千寻而长青 「千寻」,丛刊本、日刻本均作「千岁」。】。匪春种而秋获,信云族而雨盈。志有续而道有传,必长拔巅崖辛苦之苍生,而见其清平。

【说明】一、咸淳七年辛未(一二七一)正月作,时年四十六岁。   二、毋制机:宋蜀(今四川)成都人,号平山,咸淳进士。宋末分教黄州,兼领雪堂、河南两书院,学者称为平山先生。


    号钟琴铭

东山之桐,西山之梓。合而为一,垂千万古。

谢迭山全集校注卷四


贺玄天上帝生辰表 其一
贺玄天上帝生辰表 其二
许旌阳飞升日贺表

 表
    贺玄天上帝生辰表【贺玄天上帝生辰表 丛刊本表下有「三月二日」小字一行。】

臣某言:伏为今月初三日,恭遇上圣隆诞休辰者。帝降人寰,必真元之会合;民怀天德,逢初度以欢愉。宇宙昌期,华夷同庆。臣诚欢诚忭,稽首顿首【稽首顿首 丛刊本、康熙本均作「顿首顿首。」】。切以虹流瑞彩,天开秋旻之神;龙噀祥波,佛现世尊之圣。受太极两仪(一)太极两仪: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两仪,指天地。《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宋周敦颐着有《太极图说》。之正,锺三光(二)三光:指日、月、星。《庄子•说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古联语:「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五岳(三)五岳:即嵩山(中岳)、泰山(东岳)、华山(西岳)、衡山(南岳)、恒山(北岳)。之全。笃生高真,孰若华旦。恭惟玉虚师相元天上帝,北辰合德,春日同仁。赞化玉清,道生天而至妙;调元金阙,功裨圣以难名【功裨圣以难名 丛刊本「圣」作「帝」。】。契真宰于东皇,对长生之南极。乾坤比寿,永覆载于万灵;日月齐光,常照临于六合(四)六合:指天地四方。《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唐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臣欣逢瑞节,难报鸿恩。有始有初,岁岁今辰之歌舞;无穷无极,人人洪造之生成。臣无任瞻天望圣,欢忭庆快之至!

    其二

臣闻天生大圣,实辅相于元工;民受洪恩,宜怀思其初度。对玉虚而称庆,睇金阙以敷忱。臣中谢切以白帝之司三秋,史记虹流之旦;素王(五)素王:指远古帝王。《史记•殷记》:「伊严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索隐:「按: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之存诸夏(六)诸夏:指周代分封的诸侯。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注:「诸夏,中国也。」这里泛指华夏。,传言麟绂之辰。能奉若于皇穹,密纲维于人极。缅想发祥之始,谁无尊道之诚。伏念臣一善蔑闻,百殃宁免。逢南方之丧乱,何地逃生;赖北极之明灵,助天济世。闻此日骑箕(七)骑箕:即骑箕尾。《庄子•大宗师》:「夫道,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宋史•赵鼎传》有自书铭旌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之瑞,效众星拱北【拱北 丛刊本作「拱斗」。】之仪。有始有初,岂不知于帝力;无穷无极,期永庇于人寰。伏愿洪造垂仁,高真锡福。回乾坤之和气,扫炎雾【扫炎雾丛刊本作「扫飚雾」。】之妖氛。念昔降神,救万民之微命;自今悔过【自今悔过 丛刊本作「自今悔道」。】,开亿载之太平【开亿载之太平 丛刊本「太平」后多「臣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十三字。】。


    许旌阳飞升日贺表

仙降尘寰,体天心而济世;帝嘉神绩,乘秋气以升霄。华貊欢声,古今盛事。臣中贺臣闻:赤虬紫雾,闻仙子之远游;黄鹤白云,想至人之高举。孰若一门之积德,尽超八极(一)八极:指八方极远的地方。《荀子•解蔽》:「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淮南子•地形》:「八纮之外乃有八极。」以登天。恭惟真君道极高明,诚参化育。驱龙蛇于境内,既成神禹之功;挈鸡犬于云中,不假淮南之鼎。慕真风而虽远,遇华旦而难忘。臣欲报恩仁,敬修贺礼,苾苾(二)苾苾:形容香气浓烈。《诗•小雅•信南山》:「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笺:「苾苾芬芬,然香祀礼,于是则甚明也。」苹蘩之荐,依依葵藿之诚。日月齐光,长戴神明之德;乾坤有造,愿为仁寿之民【愿为仁寿之民 丛刊本「民」后有「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九字。】。

谢迭山全集校注卷四


祀城隍疏
凤林新建莲堂疏
景佑真君生辰疏
福善生辰疏
化道衣疏
暨公圣者生辰疏
重建观音寺疏
东山白莲堂修造疏
永福堂塑佛像疏
仁寿堂装塑佛像疏
东岳庙装塑天堂地狱阎罗像疏
白莲社经堂疏
虎溪莲社道堂修诸天阁疏
洪山庙照华严第十五会疏

 疏

    祀城隍疏【祀城隍疏 丛刊本「祀」字衍。题下有「五月二十八日」六小字。】

日余二日,即更建午之书;云粲五云,喜遇生申之旦。欢声载路,和气满城。恭惟城隍土主【恭惟城隍土主 丛刊本「土主」后有「全封号」三小字。】,乃武乃文,作威作福。呼吸须臾之雨露,叱咤顷刻之雷霆。佐汉有功,四百载绵延社稷;配天无极,亿万年带砺山河。赫赫厥灵,洋洋如在。某等素喜蒙恩之久,幸逢震夙(一)震夙:《诗•大雅•生民》:「载震载夙,载生载育。」震,妊娠,夙,肃。后因以震夙指诞生。之初。寿永基图愿借椿龄而为寿;封褒忠惠,更看芝检之增封。


    凤林新建莲堂疏

地胜凤林,接东林而长久;天怜象教(一)象教:即佛教。释迦牟尼即离世,诸大弟子想慕不已,刻木为佛,以形象教人,故佛教又谓之象教。,托儒教以扶持。既善念之有孚,宜道场之壮丽。胡先生爱青山之好,与无用者不同;谢灵运种白莲之勤,想专心而不杂。已舍钟山之宅,上续远公之灯,或疑香火之光明,岂可规模之狭小。所谓鼎新日月,方知特地乾坤;大愿力,大功缘,必是大雄猛汉。好布施,好福德,须还好修行人。一佛辨心【一佛辨心 丛刊本作「一佛辩心」。】,诸天助力。维摩八万四千座,半日化成;雪峯三百八十庄,一家喜舍。不可错过,直下承当。陶渊明十八大贤,且作庐山之隐者;王文正百余名士,尚歌净社之太平。


    景佑真君生辰疏【景佑真君生辰疏 丛刊本「真君」作「真星」,题下有「睢阳大将张忭七月二十五日」小字二行。】

南岳降神,为生民而立命;普天蒙福,逢初度以寰恩【寰恩 丛刊本作「环恩」。】。合众志之精纯,对九霄而吁告。缅思唐世,爰有忠臣。助两贤以守一城,提孤军而胜百万;宗社资其翼戴,江淮得以安全。幽为神,明为人,节义无惭于天地;生当封,死当庙,英灵永镇于华夷。粤若是邦,同归大造。兹遇乘东维(一)乘东维:箕星斗星之间,天河的东岸,叫东维。古代神话传说殷相傅说,死后灵魂上乘东维。星经有傅说星。庄子大宗师:「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之旦,谁无拱北极(二)拱北极:即拱北、拱辰。拱、环卫。北极,即北极星,也叫北辰、天枢。《晋书•天文志》:「北极五星,钩陈六星,皆在紫宫中。北极,北辰最尊者也。」拱北极,即指众星拱北。之心,葵藿秉诚、苹蘩昭敬。设金山之净供,演宝藏之秘文。四生(三)四生:佛教分世界众生为四大类: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如人与畜;卵生如飞鸟与鱼鳖;湿生如虫蝎与飞蛾等;化生谓无所依托,唯借业力而忽然出现者,如诸天地狱等。六道(四)六道:佛教用语。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法华经.序品》:「六道众生,生死所趣。」根据佛教六道轮回的说法,人都要在这六道内轮回。之超升,三界(五)三界:佛教用语。佛教把生死流转的人世间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万灵之来降。悉遵佛教,庸答神休。有始有初,岂不知于帝力;无穷无极,愿永庇于人寰。伏愿上圣垂仁,明神赐鉴。百谷告成于秋日,四民常在于春风。念昔生贤,救两闲之厄运;自今悔过【自今悔过 丛刊本「悔过」作「悔祸」。】,开亿载之太平。


    福善生辰疏【福善生辰疏 丛刊本「善」下多「王」字。题下有小字「八月初四」四字。】

天将救世,降崧岳之神明;民欲酬恩,依金山之佛法。洁严恭于一念【洁严躬于一念丛刊本「于」作「之」。】,露悃款于三灵。某等猥以下愚,窃闻上世。良弼骑箕尾(一)骑箕尾:见《贺玄天上帝生辰表》注(七)。而降,为万古之星辰;文公应斗牛而生,救邦家【邦家 丛刊本作「一邦」。】之水旱。皆帝心之妙简,与民命以相关。恭惟福善尊王:正直而英灵,慈仁而睿哲。握中夏文明之运,存西方圣贤【圣贤 丛刊本倒文。】之风。为国选才,士必功名道德;代天与善,民皆福寿康宁。万年保佑于此邦,兆姓欢呼于诞节。太极两仪之正,融作异人;三光五岳之全,锺为一佛。宜修庆礼,容表微忱。牲牢不见于苾芬,酒醴难昭其诚敬,欲报乾坤厚德,无如水陆大齐。三界万灵,对休辰而欢喜;四生六道,依大造以超升。虽无补于神功,示不忘于帝力。恭望明灵降鉴,穹厚垂仁,好生仰体于天心,锡福同归于皇极。金风玉露,已开丰年之祥;璧月珠星,早见太平之象。攘窃阴消于狗鼠,贪残永绝于豺狼。民安礼义之彝,士复诗书之泽。乡闾和乐,固无日而不春;庙貌尊严,尚与天而齐寿。


    化道衣疏

某人熟朝真之科教,习事帝之仪容【仪容 丛刊本倒文。】。入我观门,共成道法。豪家大族,长者善人,必有仁心,共成好事。黄绢银章,颁皇恩而训戒;朱衣玉佩【朱衣玉佩 丛刊本「佩」作「佩」。】,在帝所以周旋。倘二者之得兼,亦一生之奇遇。贺知章(一)贺知章:唐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字季真。武则天证圣年间进士,官至正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善草棣书。性放旷,晚年自号「四明狂客」。与李白等友善,时称醉中八仙。天宝初请为道士,敕赐镜湖,后终于其地。结草宇,必承君命以修真;陆简寂(二)陆简寂:即陆修静(四0六——四七七),南朝宋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字符德。曾在庐山修道,与释惠远、陶潜等结莲社。泰始三年至建康,在崇虚馆收集整理道经,分为「三洞」,所撰「三洞经书目录」为最早的道藏书目。卒谥简寂。宋徽宗时追封为丹元真人。得石坛,难以朝衣而拜斗。有谁施舍?成我因缘。岂无地位九分人,或遇神仙一会客。天台山之采药,便逢福地以逍遥;元都观之栽桃,不负恩门之培植。


   暨公圣者生辰疏

天生贤圣,欲普济于微氓;民戴恩仁,何忍忘其初度。洁齐致虑,吁告明灵。伏念某等性本颛蒙(一)颛蒙:即愚昧意。《汉书•扬雄传》法言目:「天降生民,倥侗颛蒙」。,命尤迍蹇,回心向道,愿为良善之人;从俗随时,宁免悔尤之事。全危身于离乱,叹生理之艰难。日虞虐吏之诛求,时有过军之烦扰。十室而九无温饱,五年而屡告饥荒。赖通觉太师之灵,有覆载小民之德。雨旸从欲,疾疫无忧。凡苍生之感神功,如赤子之依慈母。思帝力者,必虹流之旦;怀素王者必麟绂之晨。欲荐愚忱,敢遵释教。演金山之妙法,敷宝藏之微言。福及幽冥,心通上下。伏愿帝垂怜悯,神降吉祥。一佛重来,必潜消于戹运;万方有幸,愿早见于太平。


    重建观音寺疏

寻声救苦,是名观音,与佛有缘,乐我净境。野火烧虚空而不尽,法灯历今古以长明。岁星以周,天道必复。宰官长者,宁亡【宁亡 丛刊本、康熙本作「宁忘」。】普陀现身;大臣檀梛(一)檀梛:一作檀那。佛教语,梵语译音。即布施、施主之意。,还记灵山旧话。诸天助力,不日成功。紫竹林中,散光风于三界;绿杨枝上,洒甘露于八荒(二)八荒:即八方荒远的地方。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使众生识大慈悲,此善果胜诸福德。宝珠璎珞,岂无普门品之仁贤;楼阁玲珑,尽见《华严经》之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