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居士文集

  壬午   ②春,四太子又克徒思匿察兀儿等城。上以暑气方隆,遣使招四太子速还。因经木剌奚国,大掠之。渡搠搠兰河,克野里等城。上方攻塔里寒寨。朝觐毕,并兵克之。三太子克玉龙杰赤城。大太子还营所。寨破后,二太子、三太子始来朝觐。是夏避暑于塔里寒寨高原。时西域速里坛札兰丁遁去,遂命哲别追之。再遣速不台、拔都为继,又遣脱忽察儿殿其后。哲别至蔑里可汗城,不犯而过。速不台、拔都亦如之。脱忽察儿至,与其外军战。蔑里可汗惧,弃城走。忽都忽那颜闻之率兵进袭。时蔑里可汗与札兰丁合就战。我不利,遂遣使以闻。上自塔里寒寨率精锐往击之。追及辛目连河,获蔑里可汗,屠其众。札兰丁脱身入河泳水而逸。遂遣八剌那颜将兵急追之,不获。因大虏忻都人民之半而还。   ④春,皇子拖雷克徒思匿察兀儿等城。还经木剌等国,大掠之。渡搠搠阑河,克也里等城,遂与帝会,合兵攻塔里寒寨,拔之。夏避暑塔里寒寨。西域主札阑丁出奔与灭里可汗合,忽都忽与战不利,帝自将击之,擒灭里可汗。札阑丁遁去,遣八剌追之不获。 ⑤夏四月,邱长春从车驾庐,于雪山避暑。上约四月十四日问道,将及期,有报回纥山贼指斥者,上欲亲征,因改卜十月吉。八月八日,发邪米思干。十二日,过碣石城。中秋,抵河上,即夜过班里城。其众新叛去,尚闻犬吠。二十二日及行宫。二十七日车驾北回。九月朔,渡航桥而北。下旬至邪米思干大城西南三十里。十月朔驻跸大城之东二十里。十二月驻跸霍阐没辇之东。
  癸未   ②春,上率兵循辛目连河而上。命三太子循河而下。至昔斯丹城,欲攻之,遣使来禀命。上曰:隆暑将及,宜别遣将攻之。夏,上避暑于八鲁湾川,候八剌那颜,因讨近敌,悉平之。八剌那颜军至,遂行至可温寨。三太子亦至。上既定西域,置达鲁花赤于各城监治之。   ④夏,避暑八鲁湾川。皇子朮赤、察合台、窝阔台及八拉兵来会,遂定西域。诸城置达鲁花赤监治之。 ⑤春正月二十一日,东迁一程,至一大川。东北去赛蓝约三程。  
  甲申 ①至额儿的石地面过夏。 ②旋师,住冬避暑,且止且行。   ④帝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    
  乙酉 ①回秃剌黑河林旧管。 ②春,上归国。自出师西域至此凡七年。   ④春正月,还行宫。  
  丙戌, 【三年。二十一年。】 三十七岁。(公元一二二六年)
  冬十一月,灵武下。诸将争掠子女财币,公独取书数部、大黄两驼而已。既而军士病疫,唯得大黄可愈,所活几万人。 【神道碑。】
  系年诗:除戎堂二首 【序云:王师西征,贤帅贾公留后,于云内筑除戎堂于城之西阿以练戎事。予道过青冢,公召予宴于是堂,鸿笔大手题诗,洒墨错落于楹栋间,皆赞扬公之盛德云云。文集七。】
  文: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 【丙戌重午日题于肃州鄯善城。文集十三。】
  丁亥, 【四年。二十二年。】 三十八岁。(公元一二二七年)
  秋七月,太祖崩于灵州。皇四子拖雷监国。冬,公奉诏搜索经籍赴燕京。 【文集八燕京崇寿禅院故圆通大师朗公碑铭云:丁亥之冬,予奉诏搜索经籍,驰传来京。】
  系年诗:丁亥过沙井和移剌子春韵二首 【文集二。】  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二首 过夏国新安县 【原注:时丁亥九月望也。】  过青冢用先君文献公韵 过青冢次贾抟霄韵二首 再用韵以美抟霄之德 再用韵自叹行藏 再用韵感古 再用韵唱玄 过云川和刘正叔韵 过云中和张伯坚韵 过云中和张仲先韵 过云中和王正夫韵 过白登和李正之韵 过天城和靳泽民韵 过武川赠仆散令人 【案归潜志九元遗山权国史院编修官时,末帝召故仆散阿海女子入宫,俄以人言其罪,又蒙放出,元因赋金谷怨乐府诗,案即集中芳华怨,其人至汴京,破后尚存此诗。有班姬流落云云,或即赠其人耶。】  过燕京和陈秀玉韵五首 还燕京题披云楼和诸士大夫韵 【以上文集三。】  扈从旋师道过东胜秦帅席上继杜受之韵 【文集十四。】
  戊子, 【五年。睿宗监国元年。】 三十九岁。(公元一二二八年)
  公再使燕时,燕多剧贼,未夕,辄曳牛车指富家取其财物,不与则杀之。时睿宗以皇子监国,事闻,遣中使偕公往穷治之。公询察得其姓名,皆留后咸得卜亲属及势家子。尽捕下狱。其家赂中使将缓之。公示以祸福。中使惧,从其言,狱具,戮十六人于市,燕民始安。 【本传神道碑略同,案中使者塔察儿也。元史塔察儿传睿宗监国,闻燕京盗贼恣意残杀,直指富庶之家,载运其物,有司不能禁,乃遣塔察儿、耶律楚材穷治其党,诛首恶十有六人,由是巨盗屏迹。】
  系年诗:和李德修韵 【案诗有「历日随时建夏寅」句,与文集四再用韵谢非熊召饭诗合。文集三。】  和吕飞卿韵 再用韵赠国华 谢飞卿饭 再用韵记西游事 再用韵赠抟霄 再用韵谢非熊召饭 再用韵唱玄 再用韵 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因其韵为诗十首 寄贾抟霄乞马乳谢马乳复用韵二首 赠搏霄笔 再用韵寄搏霄二首 再用韵别非熊 赠贾非熊抟霄和李振之二首 非熊兄弟饯予之燕再用振之韵 和连国华三首 连国华饯予出天山因用韵 还燕和吴德明 和竹林一禅师韵 送韩浩然用马朝卿韵 【案双溪醉隐集三亦收此诗。】 戊子喜雨用马朝卿韵二首 戊子饯非熊仍以吕望磻溪图为赠 【以上文集四。】  戊子继武川刘抟霄韵 【文集七。】
  己丑, 【六年。太宗元年。】 四十岁。(公元一二二九年)
  春,公在燕京。秋,太宗将即位,宗亲咸会,议犹未决,时睿宗为太宗亲弟,故公言于睿宗曰:「此宗社大计,宜早定。」睿宗曰:「事犹未集,别择日可乎?」公曰:「过是无吉日矣。」遂定策立仪制。乃告亲王察合台曰:「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拜则莫敢不拜。」王深然之。及即位,王率皇族及臣僚拜帐下。既退,王抚公曰:「真社稷臣也。」元代尊属有拜礼自此始。时朝集后期应死者众,公奏曰:「陛下新即位,宜宥之。」太宗从之。 【本传。】 是岁命河北汉民以户计出赋调,命公主之。 【太宗纪。】
  系年诗:和杨居敬二首 【有「圣主龙飞第一年」句。文集二。】  释奠 【序云:「王巨川能于灰烬之余草创宣圣庙,以己丑二月八日丁酉率诸士大夫释而奠之,礼也。诸儒相贺曰:可谓吾道有光矣。是日四众迎奉释迦遗像行城,欢声沸沸,仆皆预其礼。」文集三。】  己丑过鸡鸣山 【案金史地理志德兴府德兴县有「鸡鸣山地当燕京云中间大路。」此诗云「三年四度过鸡鸣」,谓丁亥戊子二度奉使燕京,至己丑始返过此凡四次也。又云「残花溅泪千程别」,则过此山时当在春末。文集四。】
  文:题恒岳飞来石 【己丑清明日。】  西游录序 【己丑元日。以上文集八。】  和公大禅师塔记 【己丑清明日。文集十三。】
  庚寅 【七年。二年。】 四十一岁。(公元一二三○年)
  时中原甫定,民多误触禁网,而国法无赦令。公议请肆宥,众以云迂。公独从容为帝言,诏自庚寅正月朔日前事勿治,且条便宜一十八事颁天下。其略言:郡宜置长吏、牧民,设万户总军,使势均力敌,以遏骄横。中原之地财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县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贸易借贷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鹘、河西诸人种地不纳税者死。监主自盗官物者死。应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报然后行刑。贡献礼物为害非轻,深宜禁断。帝悉从之,唯贡献一事不允,曰:「彼自愿馈献者,宜听之。」公曰:「蠹害之端,必由于此。」帝曰:「凡卿所奏无不从者,卿不能从朕一事耶?」 【本传。】 秋七月,帝自将南伐,公从。拔天成等堡,遂渡河攻凤翔。 【太宗纪。】 初太祖之世,岁有事西域,未暇经理中原,官吏多聚敛自私,资至巨万,而官无储■〈彳侍〉。近臣别迭等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公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帝曰:「卿试为朕行之。」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凡长贰悉用士人。如陈时可、赵昉等皆宽厚长者,极天下之选,参佐皆用省部旧人。 【本传。案太宗纪系于冬十一月。】
  系年诗:和王巨川韵 【有「圣驾徂征率百工」句。文集三。】  谢王巨川惠蜡梅因用其韵 和王巨川题武成王庙 又用韵 又一首 和景贤七绝 又四绝 和景贤二绝 和高冲霄二首 【以上文集七。】
  文:燕京崇寿禅院故圆通太师朗公碑铭 【庚寅六月望日。文集八。】
  辛卯, 【八年。三年。】 四十二岁。(公元一二三一年)
  春二月,克凤翔,攻洛阳、河中诸城,下之。夏五月,帝避暑于九十九泉。秋八月,幸云中,公皆从。 【太宗纪。】 帝至云中,十路课税使咸进廪籍及金帛,陈于廷中。帝笑谓公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国用充足,南国之臣复有如卿者乎?」对曰:「在彼者皆贤于臣。臣不才,故留燕为陛下用。」帝嘉其谦,赐之酒,即日拜中书令,并以粘合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事无巨细皆先白之。 【本传。】 公奏凡州郡宜令长吏,专理民事,万户总军政课税,所掌钱谷各不相统摄,遂为定制。权贵不能平,咸得卜激怒皇叔, 【斡辰大王。】 俾专使来奏,谓公悉用南朝旧人,且渠亲属在彼,恐有异志,不宜重用;且以朝廷所忌,诬构百端,必欲置之死地。上察见其诬,怒逐来使。 【神道碑。】 冬十月,帝复亲征金,围河中。十二月己未,拔之。 【太宗纪。】
  系年诗:再过晋阳独五台开化二老不远迎 【文集二,又见文集四,题作赠五台长老。】  过太原南阳镇题紫薇观壁三首 【文集六。】  题古并覃公秀野园 【案牧庵集二十八河东检察李公墓志铭:「武仙袭太原,独交城为吾守。或谗覃帅。虽闭壁实未尝一出决战,意视胜负谁在以为归也。假王欲攻之。公遣人语帅,翌日当悉力与贼角,不然屠矣。帅如其言。」又元史良吏传:「谭澄父资荣,金末为交城令。国兵下河朔,乃以县来附,赐金符,为元帅左都监,仍兼交城令。未几赐虎符,行元帅府事。从攻汴有功。」此覃公当即其人。】 题昭上人松菊堂 【案遗山文集三十七有太原近禅师语录引。】  请照老住华塔 华塔照上人请为功德主 【有「晋阳名剎昭千区。华塔丛林冠一隅」语。】  请真老住华塔 请玉公住太原开化 【以上文集七。】  再过太原题覃公秀野园 【文集十。以上皆太原作。】  和平阳王仲祥韵 【有「冰岩上新句」语。案公文集有平水冰岩老人王邻序。】  和李世荣韵 【以上文集一。】  题平阳君实吟醉轩 【案孟攀麟序公文集云:省僚王子卿、李君实,许进之、王君玉、薛正之,是君实后为中书省属官。文集二。】 题平阳李君实此君轩 【文集六。】 题平阳刘子宁玄珠堂 过平阳高廷英索诗强为一绝 【案元史太宗纪二年冬十一月,始置十路征收课税使,杨简、高廷英使平阳。以上文集七。】 吟醉轩 【文集十。以上平阳作。】  憩解州邵薛村洪福院 邵薛村道士陈公求诗 【以上文集七。以上解州作。】  和黄华老人题献陵吴氏成趣园诗 【文集一。案此上诸诗皆作于太原、平阳、解州及献陵。公去年扈驾至凤翔,及是春由凤翔回,是冬又扈驾攻河中,屡过此等地方,然则诸诗皆去岁或是岁所作矣。】  和移剌子春见寄五首 【文集三。】  和李邦瑞韵二首 【案元史本传,李邦瑞字昌国,以字行,京兆临潼人。】  和邦瑞韵送奉使之江表 【案元史太宗纪,三年夏九月,遣绰不干使宋假道。宋杀之,复遣李国昌使宋需粮。以上文集四。】
  壬辰, 【天兴元年。四年。】 四十三岁。(公元一二三二年)
  春,帝南征。将涉河,诏逃难之民来降者免死。或曰:「此辈急则降,缓则走,徒以资敌,不可宥。」公请制旗数百以给降民,使归田里,全活甚众。 【本传。】 正月戊子,帝由白坡渡河。 【太宗纪。】 公先东归,与郑景贤游济源,时围汴甚急,公长兄辨才、仲兄善才皆在围城中。公以旨索之。金主召见二人于隆德殿,均再拜乞留死。主幸和议可成,赐金币,固遣之。君臣相视泣下。二月十七日,善才自投内东城濠水中死,年六十一。辨才归,留寓真定。 【遗山集二十六龙虎卫上将军耶律公墓志铭及二十七奉国上将军武庙署令耶律公墓志铭。】 夏四月,帝出居庸,避暑官山,留速不台围南京。 【太宗纪。】
  系年诗:王屋道中 【文集二。】  王屋道中 【文集七。】  过济源和香山居士韵 【文集二。】  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四首 再用前韵四首 复用前韵四首 【以上文集七。】  过沁园有感 【文集五。】 过覃怀二绝 【文集七。】  过清源谢汾水禅师见访。 【文集二,又见文集四,题作过清源赠法华禅师。案秋涧先生大全集七十二题耶律公手书济源诗后:「故中书令耶律公当壬辰岁过济渎,留题诗翰,逮今岁龙集适一甲子。其孙希逸始托总尹靳荣俾刻石祠下」云云,是济源诸诗皆壬辰所作,而王屋道中诗云:「风软却教冰泛水,寒轻还使雪成泥。行吟想象覃怀景,多少梅花坼玉溪。」又过沁园有感诗云:「水外无心修竹古,雪中含恨瘦梅新」,是此游尚在春初,太宗钧州之役,公未尝扈驾也。】  和裴子法见寄 【案牧庵集二十七安西路同州儒学正潘君阡表,杨时、邳大用、裴子法、吕仲和诸公皆前朝名进士。】  用李德恒韵寄景贤 过天德和王辅之四首 槐安席上和张梅韵 过天宁寺用彦老韵二首 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二首 【案敬之名未详,时为天山守。文集十四周敬之修夫子庙云「可爱风流贤太守,天山剏起仲尼居。」】  和人韵 【以上文集二。】  和威宁珍上人韵 【有「南征又自大梁还」句。文集三。】  寄武川摩诃院圆明老人五首 过天德用迁上人韵 武川摩诃院请为功德主 【以上文集七。】  和吕飞卿 【有「盟津既渡诸侯喜,亲见王舟跃白鱼」句。文集九。】  过深州慈氏院 【有「今年扈从次饶沟」句。文集十。】 文:评唱天童拈古请益后录序 【壬辰重阳日序于天山。文集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