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湛然居士文集
湛然居士文集
辛酉, 【泰和元年。】 十二岁。(公元一二○一年)
壬戌, 【二年。】 十三岁。(公元一二○二年)
学诗书。 【文集十二为子铸作诗三十韵「十三学诗书」。】
癸亥, 【三年。】 十四岁。(公元一二○三年)
甲子, 【四年。】 十五岁。(公元一二○四年)
乙丑, 【五年。】 十六岁。(公元一二○五年)
丙寅, 【金章宗泰和六年。蒙古太祖元年。】 十七岁。(公元一二○六年)
公年十七,书无所不读,为文有作者气。金制,宰相子得赐补省掾,公不就。 【神道碑。】 欲试进士科,章宗诏如旧制,问以疑狱数事。时同试者十七人,公所对独优,遂辟为掾。 【元史本传。】 文集 【十二】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云:「二十应制策」,盖举成数也。是岁,蒙古太祖称皇帝。 【元史太祖纪。】
丁卯, 【七年。二年。】 十八岁。(公元一二○七年)
戊辰, 【八年。三年。】 十九岁。(公元一二○八年)
泰和末,母夫人教授禁中。 【文献神道碑。】
己巳, 【卫绍王大安元年。四年。】 二十岁。(公元一二○九年)
庚午, 【二年。五年。】 二十一岁。(公元一二一○年)
辛未, 【三年。六年。】 二十二岁。(公元一二一一年)
是岁,春二月,蒙古太祖将兵伐金,败金师于野狐岭。八月,又败之于会河川。九月,拔德兴府。哲伯入居庸关,抵中都。 【太祖纪。】
壬申, 【崇庆元年。七年。】 二十三岁。(公元一二一二年)
癸酉, 【至宁元年。宣宗贞佑元年。八年。】 二十四岁。(公元一二一三年)
公倅开州。 【案本传与神道碑均不纪年,文集九和平阳张彦升见寄诗云:「天兵出云中,一战平城破。居庸守将亡,京畿驿骑逻。有客赴澶渊(予尝倅开州),无人送临贺。奸臣兴弒逆,时君远迁播。」皆此年及次年事,则公倅开州当在是年。】 是岁秋七月,蒙古兵克宣德府,遂拔德兴,哲伯取居庸关。八月,金胡沙虎弒其主允济 【太祖纪。】
甲戌, 【贞佑二年。九年。】 二十五岁。(公元一二一四年)
宣宗南渡。公兄辨才、善才皆扈驾。 【遗山集二十六龙虎卫上将军耶律公墓志铭及二十七奉国上将军武庙署令耶律公墓志铭。】 公留中都,丞相完颜承晖留守燕京,行尚书省事,表公为左右司员外郎。 【神道碑。】 是岁,始参万松老人。 【文集八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云:予既谒万松,杜绝人迹,屏斥家务,虽祁寒大暑,无日不参焚膏继晷,废寝忘餐者几三年。误被法恩,谬膺子印,以湛然居士从源目之。案公得法在二十七岁,则始参当在是年。】 是岁夏五月,金主迁汴。六月,蒙古兵围中都。 【太祖纪。】
乙亥, 【三年。十年。】 二十六岁。(公元一二一五年)
公围闭京城绝粒六十日,守职如恒, 【行秀湛然集序。】 是岁夏五月,中都陷。 【太祖纪。】
丙子, 【四年。十一年。】 二十七岁。(公元一二一六年)
受显诀于万松老人。 【行秀湛然集序。文集十二为子铸作诗三十韵:「禅理穷毕竟,方年二十七。」】
文:贫乐庵记 【丙子日南至。文集八。】
丁丑, 【兴定元年。十二年。】 二十八岁。(公元一二一七年)
戊寅, 【二年。十三年。】 二十九岁。(公元一二一八年)
春三月,蒙古太祖征诣行在。 【西游录。】 入见,太祖谓公曰:「辽与金为世雠,吾与汝已报之矣。」公曰:「臣父祖以来皆尝北面事之,既为臣子,岂敢复怀二心雠君父耶?」上雅重其言,处之左右, 【神道碑。】 呼曰「吾图撒合里」而不名。吾图撒合里,盖蒙古语长髯人也。 【本传。】 系年诗:过闾局河四首 【案闾局河即元史之胪胊河,西游记之陆局河。公过此河当在诣行在时。然四首用邱长春辛巳出塞诗韵,又有亲见阴山冻鼠冰语,乃辛壬间在西域所追作也。文集五。】
己卯, 【三年。十四年。】 三十岁。(公元一二一九年)
初,西域杀蒙古使者, 【太祖纪。】 太祖西征,公从。禡旗之际,雨雪三尺,上恶之。公曰:「玄冥之气见于盛夏,克敌之征也。」 【本传。】 公从征,夏六月过金山。 【西游录「道出金山时方盛夏。」】 秋九月望,过松关 【文集三过夏国新安县,时丁亥九月望也,诗云「昔年今日渡松关」,注西域阴山有松关。】
系年诗:过金山用人韵 【文集一。】 过阴山和人韵 【七古。】 又 【五律。】 又 【七律。】 又 【七律。】 再用前韵, 【七古。以上文集二。】 过金山和人韵三首 【文集七。案以上九章皆用邱长春辛巳年所作原韵,乃辛、壬间在西域时追作。】
庚辰, 【四年。十五年。】 三十一岁。(公元一二二○年)
春三月,太祖克蒲华城。夏五月,克寻思干城。 【太祖纪。】 公皆从。冬复至蒲华。 【文集六再过山城驿诗序。】 大雷,上以问公。公曰:「梭里檀当死中野。」已而果然。梭里檀,回鹘王称也。 【神道碑。】
系年诗:赠蒲察元帅七首 庚辰西域清明 【以上文集五。】 梦中偶得 【正月。文集六。】
辛巳, 【五年。十六年。】 三十二岁。(公元一二二一年)
夏,太祖驻跸铁门关。 【太祖纪。】 角端见,公奏请祭之。 【案此事元人纪载纷如,然年月事实均有舛误。神道碑:「行次东印度国铁门关,侍卫者见一兽鹿形马尾,绿色而独角,能为人言曰:汝君宜早回,上怪而问公。公曰:『此兽名角端,日行一万八千里,解四夷语,是恶杀之象,盖上天遣之以告陛下,愿承天心宥此数国人命,实陛下无疆之福。』上即日下诏班师。」元史略采其语入太祖纪及本传,皆系于甲申。癸辛杂志亦着其说,盖亦出于神道碑。然近程同文跋西游记、魏默深撰海国图志均不信其说。予案庶斋老学丛谈引耶律柳溪诗云:「角端呈瑞移御营,扼吭问罪西域平。」自注:角端日行万八千里,能言晓四夷之语。昔我圣祖皇帝出师问罪西域,辛巳岁,驻跸铁门关。先祖中书令奏曰:五月二十日晚,近侍人登山见异兽,二目如炬,鳞身五色,顶有一角,能人言,此角端也,当于见所备礼祭之,仍依所言□□则吉云云。是角端之见在辛巳五月,时太祖方欲南行,尚在班师之前二年。宋周臣误合为一,后人遂疑为虚妄,由未考柳溪之说也。】 旋归寻思干。冬十一月,长春真人邱处机应诏至寻思干,得燕京士大夫音问,公作诗寄之。闰十二月,复至蒲华城。 【文集六再过西域山城驿诗序。】 是岁,子铸生。 【文集十二为子铸作诗三十韵序云:乙未为子铸寿,作是诗以遗之,铸方年十有五也。由乙未上溯十五年为辛巳,是铸生于此年。】
系年诗:西域寄中州禅老 【序云:恨离师太早,淘汰未精,起乳慕之念,作是诗以寄之。】 蒲华城梦万松老人 【序云:辛巳闰月,蒲华城梦万松老人法语谆谆,觉而犹见其彷佛,作诗以寄。】 寄巨川宣抚 【序云:巨川宣抚文武兼资,词翰俱妙,阴阳历数无所不通。尝举法界观序云,此宗门之快捷方式也。今观瑞应鹤诗,巨川首唱焉,叹其多能,作是诗以美之。案巨川名檝,元史有传,时以宣抚使驻燕京,与邱长春善,瑞应鹤事见长春真人西游记。公素恶全真教,此诗序云美之,实讥之也。】 寄南塘老人张子真 【案西游记:师登宝玄堂传戒,有数鹤自西北来,人皆仰之,焚简之际,一简飞空而灭,且有五鹤翔舞其上。南塘老人张天度子真作赋美其事,诸公皆有诗云云。】 观瑞鹤诗卷独子进治书无诗 【案西游记有李士谦子进。】 寄德明 【案西游记有吴章德明,又有吴德明大卿,李庭寓庵集二挽吴德明诗注云:公太原石州人,承安初中乙科,崇庆末始赴召南渡,丙午春捐馆。】 才卿外郎五年止惠一书 【案西游记有师谞才卿。】 寄清溪居士秀玉 【案西游记有陈时可秀玉。困学斋杂录通寂老人陈时可字秀玉,燕人,金翰林学士,仕国朝为燕京路课税所官。神道碑乃奏立十路课税所设使副,如燕京路陈时可、宣德路刘中天下之选。】 戏秀玉 寄张子闻 寄用之侍郎 【案西游记有刘中用之。】 和正卿待制韵 【案西游记有赵中立正卿。】 寄仲文尚书 【案西游记有杨彪仲文。】 雪轩老人邦杰久不惠书作诗怨之 谢王清甫惠书 【案西游记有王直哉清甫。以上诸人大率与长春相识,且于瑞鹤卷题诗,故寄诸人诗当皆在长春抵西域后,或不尽是年作矣。】 再过西域山城驿 【序云庚辰之冬,驰驿西域,过山城驿中。辛巳暮冬再过题其驿壁。案山城驿当在寻思干、蒲华二城之间。】 辛巳闰月西域山城值雨 十七日早行始忆昨日立春 是日驿中作穷春盘 西域蒲华城赠蒲察元帅 乞车 戏作二首 【以上文集六。】
壬午, 【元光元年。十七年。】 三十三岁。(公元一二二二年)
公居寻思干。夏至行在。五月长星见西方,上以问公。公曰:「女直国当易主矣。」逾年而金主死。于是每将出征,必令公预卜吉凶。上亦烧羊髀骨以符之。 【神道碑。】 秋,太祖班师。九月,至寻思干。冬十二月,驻跸霍阐没辇。 【西游记。】
系年诗: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游河中西园和王君玉韵四首 【案此与邱长春壬午游西园诗用韵相同,盖君玉亦和长春韵也。公和长春韵诗皆不着其名。】 河中游西园四首 【案亦用邱长春韵。】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 【案亦用长春韵。】 壬午元日二首, 【以上文集五。】
又在西域所作诗无年月可考者皆此三年中作:复用过阴山和人韵唱玄 用前韵送王君玉西征二首 用前韵感事二首 思亲有感二首 思友人 赠李郡王笔 【自注云:李郡王尝为西辽执政。又文集八醉义歌序云:「及大朝之西征也,遇西辽前郡王李世昌于西域。予学辽字于李公,期岁颇习。」以上文集二。】 寄移剌国宝 和景贤十首 又一首 【案他诗题或作郑景贤,末首云:「龙冈医隐本知几」,即西游记所谓三太子之医官郑公者也。太宗即位,犹为侍医,见文集十四谢龙冈遗鹿尾二绝诗序。】 和王君玉韵 【以上文集三。】 乞扇 感事四首 【案亦用邱长春韵。】 西域家人辈酿酒戏书屋壁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和其韵七首 【以上文集五。】 西域河中十咏 西域和王君玉诗二十首 西域有感 西域元日 【以上文集六。】 赠辽西李郡王 西域尝新瓜 【以上文集七。】 醉义歌 【文集八。】
文:进征西庚午元历表 【文集八。案太祖时公历官史无明文。表云钦承皇旨,待罪清台。考大唐六典灵台郎注汉则杂候上林清台,后汉又作灵台,守候日月气,是清台谓司天台也。公此时当为司天台官。文集四再用韵谢非熊召饭诗云「圣世因时行夏正,愚臣嗜数愧春官」。文集七和景贤七绝诗云:「龙庭十载典南讹。」亦公尝官司天台之证。又知公于太宗初年尚居是官也。】
癸未, 【二年。十八年。】 三十四岁。(公元一二二三年)
春正月,太祖驻跸赛蓝南三程之大川。 【西游记。】
甲申, 【哀宗正大元年。十九年。】 三十五岁。(公元一二二四年)
秋,公在西域阿里马城 【文集八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
文: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 【甲申中元日,文集八。】
乙酉, 【二年。二十年。】 三十六岁。(公元一二二五年)
是岁春正月,太祖还行宫。 【太祖纪。】 公尚留西域。冬在西域瀚海军之高昌城。 【文集八辨邪论序。】
文:辨邪论序 【乙酉日南至。文集八。】
案:太祖西征之年,史文舛驳,兹表列之:
①元朝秘史 ②皇元圣武亲征录西域史同 ③元史甲 ④元史乙 ⑤西游记 ⑥西游录及湛然居士文集
己卯 ①征回回。 ②以西域杀商,集各将帅会议西域事,定军中章程。 ③夏六月,西域杀使者。帝亲征,遂取讹答刺城,擒其酋哈只儿只兰秃。 ⑤五月,刘仲禄在乃满国兀里朶得旨。 ⑥西游录,大举西伐,道过金山。
庚辰 ②上至也儿的石河,住夏。秋,进兵,所过城皆克。至斡脱罗儿城,上留二太子、三太子攻守,寻克之。 ③春三月,帝克蒲华城。夏五月,克寻思干城。 ④夏,驻跸也儿的石河。秋,攻斡脱罗儿城,克之。 ⑥文集八上征西庚午元历表,庚辰,圣驾驻跸寻思干城。文集六再过西域山城驿诗序,庚辰之冬,驰驿西域,过山城驿。
辛巳 ②上与四太子进攻卜哈儿、薛迷思干等城,皆克之。大太子又克养吉干、八儿真等城。上驻军于西域速里坛避暑之地,命忽都忽那颜为前锋。秋,分遣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率右军攻玉龙杰赤城。于是上进兵过铁门关,命四太子攻也里泥沙兀儿等城。上亲克迭儿密城。又破班勒纥城,围守塔里寒寨。冬,四太子又克马鲁察叶可马卢、昔剌思等城。 ④春,帝攻卜哈儿、薛迷思干等城。皇子朮赤攻养吉干、八儿真等城,并下之。夏四月,驻跸铁门关。秋,帝攻班勒纥等城。皇子朮赤、察合台、窝阔台分攻玉龙杰赤等城,下之。冬十月,皇子拖雷克马鲁察叶可马鲁、昔剌思等城。 ⑤七月,帝将兵追算端汗至印度。冬,土寇坏河梁(阿母河)。十二月,二太子发军复整舟梁,土寇已灭。 ⑥双溪醉隐集一凯歌乐词注:昔我太祖皇帝出师问罪西域,辛巳岁夏,驻跸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