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湛然居士文集
湛然居士文集
初,汴京未下,奏遣使入城索取孔子五十一代孙袭封衍圣公元措,令收拾散亡礼乐人等,及取名儒梁陟等数辈。于燕京置编修所,平阳置经籍所,以开文治。时河南初破,被俘虏者不可胜计。及闻大军北还,逃去者十八九。有诏停留逃民及资给饮食者皆死,无问城郭保社,一家犯禁,余并连坐。由是百姓惶骇,虽父子弟兄,一经俘虏,不敢正视。逃民无所得食,踣死道路者踵相蹑也。公从容进说曰:「十余年间存抚百姓,以其有用故也。若胜负未分,虑涉携贰;今敌国已破,去将安往?岂有因一俘囚罪数百人者乎?」上悟,诏停其禁。金国既亡,唯秦、巩等二十余州连岁不下。公奏:「吾人之得罪逃入金国者,皆萃于此,其所以力战者,盖惧死耳。若许以不杀,不攻而自下矣。」诏下,皆开门出降。期月之间,山外悉平。
甲午,诏括户口,以大臣忽覩虎领之。国初方事进取,所降下者,因以与之。自一社一民各有所主,不相统属,至是始隶州县。朝臣共欲以丁为户,公独以为不可。皆曰:「我朝及西域诸国莫不以丁为户,岂可舍大朝之法而从亡国政邪?」公曰:「自古有中原者,未尝以丁为户。若果为之,可输一年之赋,随即逃散矣。」卒从公议。时诸王大臣及诸将校所得驱口,往往寄留诸郡,几居天下之半。公因奏括户口,皆籍为编民。乙未,朝议以回鹘人征南,汉人征西,以为得计。公极言其不可,曰:「汉地、西域相去数万里,比至敌境,人马疲乏,不堪为用。况水土异宜,必生疾疫。不若各就本土征进,似为两便。」争论十余日,其议遂寝。丙申,上会诸王贵臣,亲执觞以赐公曰:「朕之所以推诚任卿者,先帝之命也。非卿,则天下亦无今日。朕之所以得高枕而卧者,卿之力也。」盖太祖晚年,屡属于上曰:「此人天赐我家,汝他日国政当悉委之。」
其秋七月,忽覩虎以户口来。上议割裂诸州郡分赐诸王贵族,以为汤沐邑。公曰:「尾大不掉,易以生隙。不如多与金帛,足以为恩。」上曰:「业已许之。」复曰:「若树置官吏,必自朝命,除恒赋外,不令擅自征敛,差可久也。」从之。是岁始定天下赋税,每二户出丝一斤,以供官用,五户出丝一斤,以与所赐之家。上田每亩税三升半,中田三升,下田二升,水田五升。商税三十分之一,盐每银一两四十斤,已上以为永额。朝臣皆谓太轻。公曰:「将来必有以利进者,则已为重矣。」
国初盗贼充斥,商贾不能行,则下令凡有失盗去处,周岁不获正贼,令本路民户代偿其物,前后积累动以万计。及所在官吏取借回鹘债银,其年则倍之,次年则并息又倍之,谓之羊羔利。积而不已,往往破家散族,以至妻子为质,然终不能偿。公为请于上,悉以官银代还,凡七万六千定。仍奏定今后不以岁月远近,子本相侔,更不生息,遂为定制。
侍臣脱欢奏选室女,敕中书省发诏行之。公持之不下。上怒,召问其故。公曰:「向所刷室女二十八人尚在燕京,足备后宫使令。而脱欢传旨,又欲徧行选刷,臣恐重扰百姓,欲覆奏陛下耳。」上良久曰:「可。」遂罢之。又欲于汉地拘刷牝马。公言:「汉地所有,茧丝五谷耳,非产马之地。若今日行之,后必为例,是徒扰天下也。」乃从其请。丁酉,汰三教僧道,试经通者给牒受戒,许居寺观;儒人中选者则复其家。公初言「僧道中避役者多,合行选试」,至是始行之。
始诸王贵戚皆得自起驿马,而使臣猥多,马悉倒乏,则豪夺民马以乘之,城郭道路,所至骚动。及其到馆,则要索百端,供馈稍缓,辄被棰挞,馆人不能堪。公奏给牌札,仍定饮食分例,其弊始革。因陈时务十策:一曰信赏罚,二曰正名分,三曰给俸禄,四曰封功臣,五曰考殿最,六曰定物力,七曰汰工匠,八曰务农桑,九曰定土贡,十曰置水运。上虽不能尽行,亦时择用焉。
回鹘阿散阿迷失告公私用官银一千定。上召问公。公曰:「陛下试详思之,曾有旨用银否?」上曰:「朕亦忆得尝令修盖宫殿用银一千定。」公曰:「是也。」后数日,上坐万安殿,召阿散阿迷失诘之,遂服其诬。太原路课税使副以赃罪闻。上让公曰:「卿言孔子之教可行,儒者皆善人,何故亦有此辈?」公曰:「君父之教,臣子岂欲陷之于不义;而不义者亦时有之。三纲五常之教,有国有家者,莫不由之,如天之有日月星辰也。岂可因一人之有过,使万世常行之道独见废于我朝乎?」上意乃解。
戊戌,天下大旱蝗,上问公以御之之术。公曰:「今年租赋乞权行倚阁。」上曰:「恐国用不足。」公曰:「仓库见在,可支十年。」许之。初,籍天下户,得一百四万,至是逃亡者十四五,而赋仍旧,天下病之。公奏除逃户三十五万,民赖以安。燕京刘忽笃马者,阴结权贵,以银五十万两扑买天下差发。涉猎发丁者,以银二十五万两扑买天下系官廊房地基水利猪鸡。刘庭玉者,以银五万两扑买燕京酒课。又有回鹘以银一百万两扑买天下盐课,至有扑买天下河泊桥梁渡口者。公曰:「此皆奸人欺下罔上,为害甚大。」咸奏罢之。尝曰:「兴一利不若除一害,生一事不若减一事。人必以为班超之言盖平平耳,千古之下,自有定论。」
上素嗜酒,晚年尤甚,日与诸大臣酣饮。公数谏不听,乃持酒槽之金口曰:「此铁为酒所蚀,尚致如此,况人之五脏,有不损耶?」上悦,赐以金帛,仍敕左右日进酒三锺而止。时四方无虞,上颇怠于政事,奸邪得以乘间而入。
初,公自庚寅年定课税,所额每岁银一万定。及河南既下,户口滋息,增至二万二千定。而回鹘译史安天合至自汴梁,倒身事公,以求进用。公虽加奖借,终不能满望。即奔诣镇海,百计行间。首引回鹘奥都剌合蛮扑买课税增至四万四千定。公曰:「虽取四十四万亦可得,不过严设法禁,阴夺民利耳。民穷为盗,非国之福。」而近侍左右皆为所啖,上亦颇惑众议,欲令试行之。公反复争论,声色俱厉。上曰:「汝欲鬬搏耶?」公力不能夺,乃太息曰:「扑买之利既兴,必有蹑迹而篡其后者,民之穷困,将自此始,于是政出多门矣!」公正色立朝,不为少屈,欲以身徇天下,每陈国家利病生民休戚,辞气恳切,孜孜不已。上曰:「汝又欲为百姓哭耶?」然待公加重。公当国日久,每以所得禄赐,分散宗族,未尝私以官爵。或劝以乘时广布枝叶,固本之术也。公曰:「金币资给足以乐生,若假之官守,设有不肖者干违常宪,吾不能废公法而徇私情。且狡兔三穴,吾不为也。」
辛丑春二月,上疾笃脉绝。皇后不知所以,召公问之。公曰:「今朝廷用非其人,天下罪囚必多寃枉,故天变屡见。宜大赦天下。」因引宋景公荧惑退舍之事以为证。后亟欲行之。公曰:「非君命不可。」顷之,上少苏,后以为奏。上不能言,颔之而已。赦发,脉复生。冬十一月,上勿药已久,公以太一数推之,奏不宜畋猎。左右皆曰:「若不骑射,何以为乐?」猎五日而崩。癸卯,后以储嗣问公。公曰:「此非外姓臣所当议,自有先帝遗诏在,遵之则社稷甚幸!」
奥都剌合蛮方以货取朝政,执政者亦皆阿附。唯惮公诅其事,则以银五万两赂公。公不受,事有不便于民者,辄中止之。时后已称制,则以御宝空纸付奥都剌合蛮,令从意书填。公奏曰:「天下先帝之天下,典章号令自先帝出。必欲如此,臣不敢奉诏。」寻复有旨,奥都剌合蛮奏准事理,令史若不书填则断其手。公曰:「军国之事,先帝悉委老臣,令史何与焉?事若合理,自是遵行;若不合理,死且不避,况断手乎?」因厉声曰:「老臣事太祖、太宗三十余年,固不负于国家,皇后亦不能以无罪杀臣。」后虽怨其忤己,亦以先朝勋旧,曲加敬惮焉。
公以其年五月十有四日以疾薨于位,享年五十五。蒙古诸人哭之如丧其亲戚。和林为之罢市,绝音乐者数日。天下士大夫莫不茹泣相吊。以中统二年十月二十日葬于玉泉东壅山之阳,从遗命也。以漆水国夫人苏氏祔。先娶梁氏,以兵乱隔绝,殁于河南之方城。生子铉,监开平仓,卒。苏氏,东坡先生四世孙威州刺史公弼之女,生子铸,今为中书左丞相。孙男十一人,曰希征,曰希勃,曰希亮,曰希宽,曰希素,曰希周,曰希光,曰希逸,曰希□,曰希□,曰希□。女孙五人,适贵族。
公天姿英迈,回出人表。虽案牍满前,左酬右答,咸适其当。又能以忠勤自将,尝会计天下九年之赋,毫厘有差,则通宵不寐。平居不妄言笑,疑若简傲,及一被接纳,则和气温温,令人不能忘。平生不治生产,家财未尝问其出入。及其薨也,人有谮之者曰:「公为相二十年,天下贡奉,皆入私门。」后使卫士视之,唯名琴数张,金石遗文数百卷而已。笃于好学,不舍昼夜。尝诫诸子曰:「公务虽多,昼则属官,夜则属私,亦可学也。」其学务为该洽。凡星历、医卜、杂算、内算、音律、儒释、异国之书,无不通究。尝言西域历五星密于中国,乃作麻答把历,盖回鹘历名也。又以日食躔度与中国不同,以大明历浸差故也,乃定文献公所著乙未元历行于世。
既葬公七年,今丞相持进士赵衍状以铭见属。国家承大乱之后,天纲绝,地轴折,人理灭,所谓更造夫妇肇有父子者,信有之矣。加以南北之政,每每相戾,其出入用事者又皆诸国之人,言语之不通,趣向之不同,当是之时,而公以一书生孤立于庙堂之上,而欲行其所学,戞戞乎其难哉!幸赖明天子在上,谏行言听,故奋袂直前,力行而不顾。然而其见于设施者十不能二三,而天下之人,固已钧受其赐矣!若此时非公,则人之类又不知其何如耳!铭曰:
帝王之兴,辅弼是赖。谁其尸之,不约而会。阿衡返商,尚父归周。风云一旦,竹帛千秋。赤气告祥,龙飞朔野。义师长驱,削平天下。儒服从容,左右弥缝。克諴厥功,惟中令公。令公维何?代掌爕理。太师之孙,文献之子。白璧堂堂,维国之华。帝曰斯人,天赐我家。重明耀离,大命既革。干旋坤转,如再开辟。内外畴咨,付之钧司。吾国吾民,汝翼汝为。公拜稽首,曰敢不力。权舆帝坟,草创人极。郡国相师,以杀为嬉。阴盗赤子,弄兵潢池。涣号一布,捷于风雨。指麾羣雄,圈豹槛虎。贤哲深藏,固拒牢关。潜行公卿,求活草间。随材择用,郁为榱栋。网罗四方,狩麟搜凤。府库填充,粟帛流通。公于是时,萧何关中。台阁讨裁,典章灿焕。公于是时,玄龄贞观。逋俘累累,蔽野僵尸。我燠而寒,我饱而饥。围城惴惴,假息寸晷。我解其缚,我生其死。生息长养,教诲饮食。民到于今,家受其赐。惟天虽高,其监则明。乃祚元子,再秉枢衡。勋在盟府,名昭国史。富贵寿考,哀荣终始。莓莓新阡,浩浩流泉。不朽载传,尚千万年。
(四部丛刊本国朝文类卷五十七)
○二、耶律文正公年谱
王国维 撰
庚戌 【金章宗明昌元年。】 六月二十日,公生。(公元一一九○年)
公讳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王生燕京留守政事令娄国,留守生将军国隐,将军生太师合鲁,合鲁生太师胡笃,胡笃生定远将军内剌,定远生荣禄大夫、兴平军节度使德元,始归金朝。其弟聿鲁 【案元遗山集二十七尚书右丞耶律公神道碑作族弟。】 生履,兴平鞠以为子,遂为之后,以文章行义受知于世宗,擢翰林待制,再迁礼部侍郎。章宗即位,有定策功,进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终于尚书右丞,谥曰文献,即公之考也。 【元文类五十七宋子贞撰公神道碑。】 始娶萧氏,辽贵族,再娶郭氏,岞山世冑之孙,三娶杨氏,名士昙之女。子三人,长曰奉国上将军、武庙署令辨才,次曰龙虎卫上将军、赠工部尚书善才, 【文献神道碑。】 三即公也。公以明昌元年六月二十日生。文献公通术数,尤邃太玄,私谓所亲曰:「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因取左氏之「楚虽有材,晋实用之」以名字。 【神道碑。】
辛亥, 【二年。】 二岁。(公元一一九一年)
夏六月丙午,文献公薨。戊申,权殡于都城南柳村。诏百官会丧。中使宣慰其家,赐钱一百万。秋八月辛巳,车驾临奠,宰相百官陪。赐谥曰文献,赐钱二百万,帛四百匹,重币四十端。九月庚午,葬于义州弘政县东南乡先茔之侧。诏同知临海军节度使营护丧事。 【文献神道碑。案文献之薨,元遗山撰神道碑系于明昌元年,宋周臣撰公神道碑云公三岁而孤,则当在明昌三年,今从金史章宗纪及本传。元史本传及神道碑均不着公乡里。公子铸双溪醉隐集寓历亭诗注云予家辽上后家医无闾,今观文献先茔在义州医无闾山,则公本义州弘政人矣。】
壬子, 【三年。】 三岁。(公元一一九二年)
公生三岁,母夫人杨氏诲育备至。 【神道碑。】
癸丑, 【四年。】 四岁。(公元一一九三年)
甲寅, 【五年。】 五岁。(公元一一九四年)
乙卯, 【六年。】 六岁。(公元一一九五年)
丙辰, 【承安元年。】 七岁。(公元一一九六年)
丁巳, 【二年。】 八岁。(公元一一九七年)
戊午, 【三年。】 九岁。(公元一一九八年)
己未, 【四年。】 十岁。(公元一一九九年)
庚申, 【五年。】 十一岁。(公元一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