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四忆堂诗集校笺
四忆堂诗集校笺
惭愧风云际,寻常牧犊还。何当承帝力,自分掩柴关。野膳新溪菜,春渔曲水湾。高歌谢巢许,只此对幽潺。
非能存懒性,高卧到羲皇。龙衮才无补,牺樽事可商。北山余翰墨,南亩一绳床。老去平原裹,黄粱是故乡。
校记:
一“鹤”,强善本,资灿本作“云”。
一
笺注:
商丘侯氏旧业在今河南商丘城西南十五公里侯老家村。其始祖曰成者。明洪武年间自祥符奉诏隶归德卫,家于此。传五世,皆以农为业,至方域高祖曰进(六世)者,始课子弟以博士业。至其祖(八世)始人仕途。详见前《壮悔堂文集》卷一《送徐吴二子序》、卷五《太常公家传》二文及其笺注。此诗约作于顺治四年春。
“蓬门”,以蓬草编成之门也,犹言柴门,指贫者之所居。《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六谢庄《怀园引》:“青苔无石路,宿草尘蓬门。”
“衣冠存社鼓”,“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以“衣冠”代指士大夫、仕绅。《后汉书》卷六十七《羊陟传》陟“家世冠族。”又《尹勋传》:勋“家世衣冠”。士大夫聚居地曰:“衣冠里”,其族谱曰“衣冠谱”。“社鼓”,本指击鼓以祭社(土地)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曰社”。又十七年:“伐鼓于社。”按:农村社宫(社庙),除节日举行祭祀之礼外,尚是村人议事或闲聚之地。
“伏腊到旗亭”,“伏腊”,古时夏之伏日,冬之腊日,皆节日,合称“伏腊”。《汉书》卷六十六《杨敞传》附《杨恽传》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
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旗亭”,酒楼。范成大《揽辔录》:“过相州市,有秦楼、翠楼、康乐楼、月白风清楼,皆旗亭也。”《李贺诗歌集注》卷三《开愁歌》:“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拙尚羞云岳”以下二句,贾开宗等注:“‘羞’字从‘拙尚’来,是自愧意,若看入高寄便谬。”又云:“《北齐书》:‘虽复冷雨自天,终待云兴四岳。’以喻荐
引推毂也。”按,《北齐书》卷二十三《魏兰根传》附《魏恺传》:“(恺)积年沉废,后遇杨愔于路,微自披陈。杨答曰:‘发诏授官,咸由圣旨,非选曹所悉。公不劳见诉。’恺应声曰:‘虽复泠雨自天,终待云兴四岳,公岂得言不知?’杨欣然
曰:‘此言极为简要,更不须多语。’数日,除霍州刺史。”按:顺治四年,清廷又有人“荐引”朝宗出仕,为朝宗“婉言”谢绝。“云岳(云兴四岳)”喻荐引(仕清);“雨泠(冷雨自天)”,喻皇恩(清廷授官爵)。
“种瓜青门晚”,《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长安城东出南头一门曰霸城门,民见门色青,名曰青城门,或曰青门。门外旧出佳瓜,广陵人邵平,……种瓜青门外。”《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汉书萧何传》文字略同。师古注:“召读曰邵。”
“白社”,《抱朴子杂应》:“洛阳有道士董威辇,常止白社中,了不食,陈子叙共守事之,从学道。”后称隐士所居为白社。《清一统志湖北荆州门直隶州》一:“白社,……《名胜志》:古隐士之居,以白茅为屋,因名。”此指新葺之村西草堂,见前卷三《村西草堂歌》。
“”,音逡,兔别名。刘向《新序杂事》五:“昔者齐有良兔曰东郭,盖一日而走五百里。”“灵”,月中神兔,此代指月。
“风云际”,风云际会,言遭遇得时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二王粲诗:“遭遇风云会,托身鸾凤间。”
“何当承帝力”以下二句,“帝力”,帝王之作用。古传《击壤歌》:‘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柴关”,柴门,隐者所居。《全唐诗》卷二百七十四戴叔伦《遣兴》:“诗名满天下,终日掩柴关。”贾开宗等评以上诸句:“一气下,骨清色腴。”
“高歌谢巢许”以下二句,“巢许”指巢父、许由二隐士。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又:“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后隐于沛泽之中。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许由没,葬箕山之巅。”
“高卧到羲皇”,“羲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皇甫谧《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取牺牲以充庖厨以食天下,故号曰庖牺氏,是为牺皇。后世音谬,故谓之伏牺,或谓之宓牺,一号雄皇氏。”《曹子建集》卷十《汉二祖优劣论》:“敦睦九族,有唐虞之称;高尚纯朴,有羲皇之素。”这里代指上古时代。《陶渊明集》卷八《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龙衮才无补”以下二句,言己无补衮之才,亦不愿为牺尊以失纯朴本性。“龙衮”,《礼记礼器》:“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牺樽”,古代酒器作牺牛形。樽 ,亦作“尊”。《南史》卷四十九《刘杳传》:“古者樽彝,皆刻木为鸟兽,凿顶及背以出内酒。”《庄子马蹄》:“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王先谦集注引成玄英)云:“‘纯朴不残’,全木未彫也。‘牺尊’,酒器,刻为牛首,以祭宗庙也。”韩愈《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尊青黄,乃木之灾。”贾开宗等评曰:“‘商’字委曲,是《三百篇》意。”
“北山余翰墨”,“北山”,即钟山,在今南京市东。南齐周颙和孔稚珪等初隐居于此,后周颙应诏出仕,再过钟山,孔稚珪撰《北山移文》,假山灵之意,讽刺颙背约而仕,热中利禄。见《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吕向题解。此句犹言以周颙为戒,终隐南亩。
“绳床”,古代半躺用的可折叠的交椅,躺椅。
“黄粱”,黄粱梦。《文苑英华》卷八百三十三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遇道者吕翁于邯郸旅邸,叹其穷困,翁乃授之枕,使入梦,时店主正为炊黄粱。梦中历尽荣华富贵,及醒,黄粱饭尚未熟。后人因以喻富贵如梦,幻想破灭。《记》云:卢生梦中曾被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被系下狱时,谓妻子曰:“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衣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
漫兴四首
斟酌惭充隐,天心适我容。全生得近酒,出世欲闻钟。雪稻村舂白,霜渔细鲙松。秦灰曾不到,日冷大夫松。
村居耽僻性,即此遂吾初。谣诼原无虎,江湖不碍鱼。道惭绳墨贱,心惬牧刍虚。自信羲皇上,松风梦有余。
本自甘衰白,幽居借解嘲。当村流水近,入户野云交。岁月谙牛后,乾坤悟《鹊巢》。邻翁时共语,床上有羲爻。
珍重茅檐好,吾生愿未厌。过江哀庾信,种柳学陶潜。用亢群龙悔,息机一鹤恬。从来悲苍素,于此定无嫌。
校记:
[一“息”,强善本作“忘”;资灿本作“冥”。
[二“悲”,强善本作“感”。
笺注:
此诗约作于顺治四、五年间。
“斟酌惭充隐”,“充隐”,充作隐士。《晋书》卷九十九《桓玄传》:“玄以历代咸有肥遁之士,而己世独无,乃征皇甫谧六世孙希之为著作,并给其资用,皆令让而不受,号曰高士。时人名为充隐。”贾开宗等评:“起便胜。”按:此谦语。
“全生”,保全天性,顺其自然。《庄子养生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一元结《喻旧部曲》:“劝汝学全生,随我畲退谷。”
“出世”,佛教徒以人间世为俗世,脱离人世束缚称出世。《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传顾欢传》:“孔、老治世为本,释氏出世为宗。”
“雪稻村舂白”以下二句,写景,喻农村生活之恬静、甜美。贾开宗等评:点缀有胸次,人所不知。”
“秦灰”,《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九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言遭秦战火的劫灰。
“日冷大夫松”,《史记秦始皇纪》:秦始皇封泰山,“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艺文类聚》卷八十八引《汉官仪》曰:“秦始皇上封太山,逢疾风暴雨,赖得松树,因复其道,封为大夫松。”“冷”从“灰(火)”字来。
“遂吾初”,谓去官而隐居,得遂吾初愿也。《世说新语言语》:“孙绰赋
《遂初》,筑室畎川,自言见止足之分。”刘孝标注引《遂初赋叙》:“余少慕老、庄之道,仰其风流久矣。却感於陵贤妻之言,怅然悟之,乃经始东山,建五亩之宅,带长阜,倚茂林,孰与坐华幕、击钟鼓者同年而语其乐哉?”
“谣诼原无虎”,《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自信羲皇上”以下二句,见前诗《旧业》笺注。
“本自甘衰白”以下二句,杜甫《收京三首》其二:“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详注》 嵇康《养生论》:‘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从老得终)。’注:“白,谓白发。”“解嘲”,被人嘲笑而自作辨解。《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
“牛后”,《战国策韩策》:“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曰:‘……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元稹集》卷十《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那能作牛后,更拟助鸿基。”“谙牛后”,指作“牛后”之生活体验,熟知作“牛后”之生活滋味。
鹊巢》,《诗经》篇名。《诗召南鹊巢小序》云:“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按:言嫁于国君),德如鸤鸠,乃可以配焉。”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辆)御(迎)之。”朱熹
《集传》:“鹊鸠,皆鸟名。鹊喜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悟《鹊巢》”,悟出有些人失其本性,变节仕清,乃是不甘贫贱,贪图富贵,“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之道理。“悟”从“谙”字来。
“羲爻’,羲,伏羲氏;爻,《易》中组成卦的符号。《汉书艺文志》:“《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此指《易经》,儒家经典。
“过江哀庾信”,《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梁元帝即位,“封武康县侯,加散骑侍郎,聘于西魏。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累迁仪同三司。”“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序》:“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下亭漂泊,高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
“树柳学陶潜”,《南史》卷七十五《隐逸传》:“陶潜,字渊明,或云字深明,名元亮,寻阳柴桑人,晋大司马侃之曾孙也。少有高趣,宅旁有五柳树,故尝著《五柳先生传》云:‘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误,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用亢群龙悔”,《易乾》:“上九,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疏:“《正义》曰: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故曰亢龙,此自然之象。以人事言之,似圣人有龙德,上居天位,久而亢极,物极则反,故有悔也。”《贾开宗》等评:“经语险确,只是老气,故能之;下句对正妙于闲远。”
“息机”,绝意功名世务也。唐韦应物《韦江州集》卷七《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全唐诗》卷二百六十秦系《即事奉呈郎中韦使君》:“久卧云间已息机,青袍忽著狎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