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续道藏
- 皇经集注
皇经集注
功德品续二十三章
若人为求嗣息,如法尊重、持念此经,帝勑天曹,明检丹籍,九品之内,四果仙人,运应数合,降谪下生,为其作子,才辩明慧,人中尊贵。
经功,岂但能伏诸邪哉?若人因孤苦无子,为求嗣息,如经中尊重经典之法持念此经,上帝即勑天曹,明检查丹书仙籍,九品之内,四果仙人,运应轮转,数合临世,降谪下生,为其作子。与无嗣诵经之人为子,多才善辩,聪明智慧,得人中尊贵之果。
求,祈祝祷神以求也。或令人,或自求。有无子息,命系於天,若不可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可不求,况人资血气以生,凡有血气者,皆可生育。或亏损阴德,获罪於天;或阳差阴错,命犯孤寡;或胎中虚偏,或欲怒自伤,因而无子。人定回天,至诚感格,无不有子,故嗣息可求。
嗣息,继续曰嗣。或云,嗣,系也,继祖宗之统续,如系相接也。又云,嗣,司也,司传家之业,继口钻册也。息子以继先,如人之喘息呼吸,相继不绝也。且人之真息,生死之根,息住不绝气。有子不绝祀,故云息。太抵息,自心也。有子万事足,可以少息此心。故曰息。三教圣人皆有子。人何不知子息之重?
如法尊重,是重经。或云,自己尊重者,非也。
天曹,造命掌仙籍者也。
九品,上三乘、中三、下三,共九品也。释经云:九品莲花为父母。佛、菩萨、圆觉、声闻、阿罗汉、四禅、亦是九品。
四果仙人,须陀洹、斯陀含、阿罗汉、阿那含,降谪下生,仙佛以生人间为下凡,故曰降谪。
才,才艺出众。
辩,口辩超群。
明无不照。
慧无不悟。
人中尊贵,非即为君、为相、为师,有德有道,为完人肖子,则尊莫尊乎道,贵莫贵乎德,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参赞位育,裁成辅相,万代赡仰,三界推尊。故曰人中尊贵。
如法尊重,持诵此经,或自己、或令人求嗣,虽有明效,不可计日指望,惟知尊经,首罪谢过,终始如一,对此经如见玉帝,至诚敬此法宝,则灵章神功,默运造化,回天易命,嗣息自有。世间功臣,犹得荫子。太善人信真经、转法轮,为天地之功臣,宁不克昌厥后乎?若尊重此经,而嗣息不建,必其诚有未至,终始不能如法耳。世人勉之、慎之,自验经之神效。
功德品续二十四章
若妇人临难之月,如法持念是此真经,即得母子平安,生福德男女,人所爱敬。
经法神功,岂但可以广嗣续哉。若妇人生产临难之月,如法持念是此真经,即得母子早分,平安无事,生福相有德之男女,人所爱亲而敬重。
女子已嫁夫家,则称妇人。
临难之月,当生产之际,性命所关,与死为邻,故曰临难。
如法持念真经。或未生产时,自己斋虔念经,或生产令人念经,即得母子平安,该生产之侯,无有留难,即时降生,母无损伤,子亦顺利,平坦安康,两有所益。
福,富贵康寿吉相之人。
德,圣贤忠义、孝友、有德之人。
男女,或男或女,皆有福德。
人所爱敬,可亲而不可狎,可近而不可玩,人乐就之、称之、羡之,如是曰爱。然望之而畏心生,即之而怠心息,不言而信,不动而敬,是曰敬。
解疑:
男为人所爱敬,可也。女如何为人爱敬?若福相全,德行好,不啼不戏,端重寡言,少动不嬉笑,少而老成,长而严洁,老死不变,人皆爱之如亲戚,敬之如尊长。爱非有狎心,羡其福德,世之罕有也。
考证:
母子平安。《诗经生民之章》赞姜嫄生后稷曰:首生如挞,无灾无害。姜嫄有德,故首生如羊子之易,不灾害,母安子亦安。
释经云:母子早离身。
道经云:临盆有庆,坐草无虞。
诵经功德,其应如响。
今《皇经》盛行世间,诵者亦有。妇人生产,或半产不及月,或灾害,或危亡,或鬼胎,或妖异,或刑克,母子平安者固多,不能两全;或两不利者亦有。或以为诵经未必有益,不知正法难遇。世人或不知此经尊重、此经利益,不闻其名者有之;闻名不知重者有之。或虚敬而不持诵,或持诵而始动终怠;或脱落混淆,或怠污颠倒,字误句差,解会失当,虽有忏谢之文,难得全经之利。皆人自误,不遇经功,遂以为诵经无益,是为谤法。呜呼,正法宜行,亲恩难报。救难利生,学道者之急务也。若教化世人,敬诵此经,则母子安、产难免,生善男善女,世间皆福德相,正道永流传矣。功德最大。观经者勉之。
皇经集注卷之六竟
皇经集注卷七
嗣汉五十代天师大真人张国祥校
状元方外隐江西吉水罗洪先阅
山东济南小兆臣周玄贞集
功德品续二十五章
若为求官进职,爵禄亨达,贵遇人君,如法持念是此真经,即得职务迁转,子孙荣贵,世世不绝。
玉经之利,岂但有益生产哉?若为求官进职,使爵禄亨达,贵遇人君,如法持念是此真经,即得职司事务,升迁转进,子孙荣贵,世世不绝。
求官,无官而求得官。
进职。进,升进也。职位微小,营求迁转升进高位美职。
爵,命官为爵。
禄,俸给曰禄。
亨,亨嘉逸乐,贞吉悦利。
达,称意遂心,谋望通达。
贵遇人君。出常曰贵,爵禄亨达,且得君行政,受人主之知遇。君臣相遇,自古为难。贵而遇人君,则臣不虚贵,方为可达。一云,遇明君智主也。
是此,文非重,句法宜云尔。
职务,职有官守、职事,各有所司,故曰职。务,政务也。
转,转授美缺,或易闲散,作清要也。
子孙荣贵,或世官世禄,或荫子荫孙,安富尊崇,光前裕后,且荣且贵,世世不绝。虽非等天地,永世守,庆流后代,福泽绵达,相承不绝。虽数世,亦云久远。若孔圣人之至德,祖天师之神化,子孙历朝受封,是真荣贵不绝。
封爵诏禄,出自天朝官职,若不可求,资格相循迁转,若不可谋,况文须读书,武要知兵,学问功勋,假借不得,如何求进?夫官授有德,禄以养贤。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如法持念真经,诵法言,守圣训,心与天合,动与道俱,是大善人。或以言扬,或以行举,无爵而赠官,无职而赠禄,或有官职而升转,此用贤之常理。以德招徕,若或求之,广成、尹寿、巢由、严光;或为帝师,或为国宾,与之弗受,岂善人不可得爵禄乎。若汉之孔明,晋唐之旌阳、李泌、海蟾,皆修道而官者也。经云求官,又何疑焉?
要之,天爵良贵,吾身固有。超凡入圣,进德有阶。神化登仙,历劫不坏。《道德经》云:死而不亡。仙传云:子生孙兮孙又支。夫道尊德贵,仙传无穷。不慕世名浮利,修天爵良贵,由凡希圣,出尘登仙,永延不绝,是真能如法持念真经。
功德品续二十六章
若人欲求资财殷富,如法奉持是此真经,即得财宝充溢,衣食自然,庆流子孙,传之后代。
此经利益,岂止遂求官之谋哉?若人欲求家资财用殷富,如法奉持是此真经,即得财货宝玩充满盈溢,衣食丰洁,自然充裕,余庆流及子孙,传之后代。
资,用也。身家所需曰资。一云,资赖也,言人赖此利生也。与赀义同。
财,财货也。亦财用也。
殷,实也,充实之义。
富,家道极丰,财用充足曰富。
奉持。钦崇曰奉,持守看诵。
财宝。财,货财之财。宝,货贝也。金银、珠玉、珍奇、玩好、采帛,希有贵重之物,皆称宝。
充,充足也。
溢,丰盈也。
衣食自然,不费心力,自然丰足也。
庆流子孙。庆,吉祥也。福泽绵远,奕叶相仍,故曰庆流子孙。传之后代,不止及一世之子孙。代代相传,后人永享安荣之福。
解疑:
孔子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甚言富之不可求,如何此云欲求殷富,如法奉持此经,即得富足,庆流后代?是言富若可求。子夏曰:商闻之矣,富贵在天。富虽可欲,有命存焉,天实主之,如何可求?然富虽有命,先儒云:富贵福泽以厚其终,所以报有德。如法持念此经,口诵天言,钦若昊天,是令德获福者矣。诗云: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此之谓也。
或又云,大禹圣者也,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惟甘俭约。道家云,学道须学彻骨贫。此言持经足以致富,似以利歆人者。禹之自奉俭,圣人不私己之心也。道家之学贫,心无物累也。求富可得,乃设言持经之效。佛经云,所求如意,皆得满足。两教法门,大开方便,福利无边,有求辄应,无愿不成。若疑惑间断,始勤终怠,江应心非,无正信坚固圆满,心无至诚以感之,则虽求亦不得矣。观经者善体之。
尝考万物皆备於我,本有不资而富者在。柰何世人驰逐名利,竞浮华,嗜情欲,以假作真;贫者戚戚,不能持大道,诵真经;富者侈荡,不能弃智利,奉法言,甘至老死,自丧固有之富?老君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贻其咎。戒人之逐外忘内也。今言求富持经之效,欲人改易求富之心以重经耳。噫,持经诚有效也。若无诚敬,且招愆矣。观经者慎之。
功德品续二十七章
若人被诸恶星之所照临,困苦床枕,如法持念是此真经,是诸恶星返降吉祥。
是经利益,岂但求富者遂哉?若人生命流年,被诸恶星之所照临,困苦床枕,睡眠不安,如法持念是此真经,是诸恶星化凶为吉,返降吉祥。
赤松子云:生民茕茕,各戴一星。然星之所照,有吉有凶,吉则千祥,凶有咎征。在三光之下者常避忌。
恶星,凶星也。如罗睺、计都、天破、天哭、天败、天退等星是矣。
照临,或生命分度,或流年值遇,或宅遇分野,当生当照,统属分临。
困,所如不遂,郁而不伸也。
苦,或贫厄疾息,危迫切身也。
困苦床枕,只是困危无聊,卧不安席,伏枕不宁之意。 一云,床枕有惊。
是诸恶星,所该者广,凡天上凶星,命运宅遇当照,一切凶星是也。
返降吉祥,恶星照临,多凶无吉。如法持念此经,灵章运化,凶曜呈祥,凡所被照临恶星,不惟不见咎祸,返默锡福祉,降吉祥。
星之照临,命运分野,本有一定。如何持经,恶星降吉祥?天人一理,上下相通,感应之机,捷於影响。宋襄公有君人之言三,退荧惑舍。不惟君也,孝妇含充,而致三年之旱;贱臣叩心,而飞六月之霜,匹夫匹妇,皆可以感天地、动鬼神,但恐不至诚耳。一诚感格,片言可以孚神明,不言亦可以运造化;况真经为天地之宗,三景得之以开光。如法持念真经,奉至圣之玄章,悉贞明之秘要,凶星散,吉祥生,返祸为福矣。
人一也,惠迪吉,从逆凶。《中诫经》云:星之照临,吉凶惟人自召,作善则星光,大善则光显;无善无恶,其光微;小过其光散;大过其光灭。恶星之临,人有过,则恶报应;无过,则答征免;善则凶去福临矣。传云:一念之恶,为妖星厉鬼;一念之善,为景星庆云。休咎之征,系一念之善恶。真持此经,虽险灾大难,亦当退去,而困苦床枕、适然之厄,有不尽消耶。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亦此意矣。夫人能弘道,赞化育,若默转真经,入神达化,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斡旋造化,永超尘凡,且鬼神觑不破,生死不相关,星辰岂能拘限哉?观是经者勉焉。
功德品续二十八章
若人命过,应入地狱,注名恶籍,父母师长,夫妻男女,当为亡人持念是经,或安置道场,旛花供养,即得亡者鬼籍尽除,神生净土,同苦罪众咸蒙济度,承斯胜利,皆生天上。
是经功德,不但免在生之咎,若人命 过死去时,魂魄应入地狱,注其名於作恶之籍,其父母师长、夫妻男女,当为亡人持念是经,或安置超拔道场,旛花供养,即得亡者鬼籍尽除,神生净土,同狱、同亡,同籍受苦罪众咸赖经功,得蒙济度,承斯最胜妙法利益,皆生天上。
命过,命过其数而死也。
应入地狱,或夙世今生有罪,应当入地狱,受罪报。地狱,若酆都、铁围、九狱、十八狱、二十四狱、三十六狱、七十二狱、无间等地狱。注名恶籍,注录其名,在恶案簿籍中,以施报对也。
父母师长,或亡者之父母,或其师傅,或其尊长。
夫妻男女,亡者或是妇人,或是男人,必有其夫其妻在;即夫妻不在,或有子孙,或有亲属之男女在。
当为亡人持念是经,其见在亲属。当为亡故之人奉持诵念是经。
或安置道场,或安立布置道场,遵道法,拔罪业,故曰道场。
旛花供养,旛,称赞圣号不尽,书之长旛,悬坚竿端,以风四表,扬宝光。花,献所有奇花,以迓圣神。上天扬法,有自然旛盖旌幢,天花绚采,以彰休光。世间但以旛置道场,示庄严,迓神庥。供养。供,享献也。养,以饮食供奉也。天上以清静妙法为食,天厨妙供,惟道惟恭。今世之五供养、十供养,不过空五有、除五苦、禁五乐、去十恶、念十真、住十信,以敬共明神,钦崇正法,奉持宝章,是真供养。今但以饮食、花果、珍奇供之,而无恭敬之实,抑末矣。经所云供养者,是诚心天然之供 也。
即得亡者。鬼籍尽除,神生净土。一转此经,或立道场,即得使亡故者出幽冥,削黑业,鬼籍恶业,尽得除去,神生清净乐土。同受地狱苦之罪众一切咸得超脱,蒙受经法慈济拔度。咸,皆也。承斯胜缘法利,皆生天上。斯,此也。夫天福虽有尽,一持念是真绖,或立道场,即除亡人并伺苦狱魂之罪,使生天上;若永远奉持,功德岂有穷尽耶?噫,地狱无门,惟人自召;天堂有路,昧者难行。况生来正性,即帝真经,常持永念,地狱天堂,一切不染,永证玄真矣。方云善持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