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圣记

  仪凤三年戊寅,帝敕建斋於阳清庙。时老君降于坛上,祥光照映,乘白马,履坛石,皆有迹,众所瞻仰,登时奏闻。贺表云:金相玉毫,彩夺夜明之景。白驹丹鬣,迹留天驷之诞。见朝散大夫孙瑞奏状。
  则天武后
  嗣圣元年甲申,二月改元文明,九月又改光宅。摄位二十二年,乙巳改元神龙,元一十八年。
  文明元年甲申。,老君降于号州皇天原,命鄗元宗,令传言武后,不可草命。出《唐书》。景龙四年庚戌,为平内难疑央,老君为白衣老父,卖卦於春明门外。象日:宜取天下,吉。利在三日内。后於其处立庙。出《洛中记异》。
  玄宗明皇
  开元元年癸丑。
  后二十九年壬午改元天宝,又三年甲申改年为载。开元十七年,老君降于蜀州新兴寺,隐景於佛殿柱中,宛如刻画,削洗愈现。本路文武官及道、僧、俗、尼同状奏闻,有云:现於殿柱,杳疑作史之年。服彼佛祠,缅若化胡之日。见於益州长史张敬中奏状表。开元二十九年,老君降于丹凤门外,语田同秀日:我昔日入流沙,藏一金灵符在尹喜旧宅,可奏帝取之。帝遣使求得之於函谷关故墟。出《唐书》。
  天宝二年癸未正月,上老君尊号日大圣祖玄元皇帝。十二月,帝幸华清官,老君降现于朝元阁上,遂改朝元阁为降圣阁。见《唐史》。
  天宝七载戊子,上老君尊号日圣祖大道玄元皇帝。
  九载庚寅,老君降于太白山,语山人王玄翼以宝仙洞有妙宝真符。上命刑部尚书王唾等往求,果得之。出《唐书》。十三载甲午二月癸酉,帝朝献太清官,加上老君尊号日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天元皇大帝。出《唐书》。
  十五载丙申,.帝幸蜀,老君降于汉中郡黑水之侧。帝命刻石像於所见之处。又乘白鹿降于利州昌岭上,以示收山之兆。诏於所现之处立自然观。并出《唐书》。
  肃宗
  天宝十五年丙申改元至德,又三年戊戌改乾元,又二年庚子改上元。
  至德二年丁酉,老君降于通化郡云龙岩,自地接天,仪相炳然。诏图其本。明皇御赞日:昼现珠相,空浮瑞色,道释人天,作礼瞻奉。申命藻绘,示诸郡国。见唐《太上皇瑞赞序》。
  敬宗
  宝历元年乙巳。
  宝历二年丙午,老君降于太清官前御路,指示长安县郑剪陷井之处。见柳公权书韦处厚所撰碑。
  懿宗
  咸通元年庚辰。
  咸通十年己丑,庞勋领三千余人欲劫夺太清官,时士庶数百余家在官避难,咸见老君乘空而行,须臾黑雾昏噎,贼迷路,自相蹂践,庞勋亦溺水死。见汴州节度李尉奏状。
  宋真宗皇帝
  祥符元年戊申。
  大中祥符七年甲寅,驾幸亳州,谒太清官,亲奉册宝,上尊号日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出《宋朝事实》。
  徽宗皇帝
  政和元年辛卯。
  政和二年壬辰,老君乘白马驾祥云,降于茅山玉晨观,授梁光映加句《天童经》。其余降现事迸,纪传不系时代者不迷。与夫放光、见瑞、示梦、传言、灵验等事,非化身下降者,亦复载于谱也。
  混元圣纪卷之一竟
  #1『 疏』字原作『 练J,据《重刊道藏辑要》尾集六《太上混元圣纪》(下简称《辑要》本)改。
  #2『 人』 字原作『 入J ,据《 辑要》 本改。
  #3 『 王』 字原作『 主J ,据《 辑要》 本改。
  #4 『 甲申』 原作『 申甲J ,据《 辑要》 本改。
  混元圣纪卷之二
  宋观复大师高士谢守滪编
  太上老君乃大道之宗祖,三才之本根也。太极之先,寥廓何有,道源肇启,黑母混成,顺洞瞑滓,兆朕胚晖,中有真精,自然而生,是为神明,强名虚·皇。潜司玄化,道运御世,一黑分三,为玄元始。三黑混合,氤氲渐着,为万象之端。莫知其先,强目曰元,莫知其初,强目日始,故日元始天尊。三黑相生,九黑混合,化生诸天,成就世界。莫知其大,强目曰太,莫知其高,强目曰上,首出无极,仰之曰老,宰而无我,主之日君,故曰元上三天玄元始三黑太上老君焉。初自一黑而分三黑,是为三天。三黑合生九黑,是为九天。
  自大罗天生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三清境也。自三天下生郁单天、禅善天、须延天、兜衍天、不骄乐天、洞元天、梵辅天、清明天、无想天,此九大梵天也。九天又各下生三天,合三十六天。其外诸小梵天,悉系属於此大梵天也。九黑乃融黑、炎黑、演黑、昊黑、景黑、道黑、混黑、洞黑、浩黑也。
  次四种民天,
  太极平育天、龙变梵度天、玉隆腾胜天、太虚常融天,为种民天,亦日种人,谓开劫之初降为人种也,释氏呼为四禅天。此天上取太清境三千三百万亿熙,下生八梵天五千五百五十五万熙,几一熙三千里。此天出三界之上,超阴阳之数,故无年寿之限,水火风灾所不能坏也。
  次分三界,
  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也。
  次八梵天,
  始青天、青元天、始丹天、太丹天、始素天、太素天、始玄天、太玄天也。
  次人问世.。
  北方清静世界,束北长安世界,东方纳善世界,束南用贤世界,南方弃贤世界,西南仁静世界,西方净行世界,西北延贤世界。
  下置九地,结为山岳,融为海渍。
  第一垒润色泽地,第二垒刚泽色地,第三垒脂色泽地,第四垒润泽地,第五垒金粟泽地,第六垒金刚铁泽地,第七垒水制地,第八垒大风泽地,第九垒洞泉无色纲维地。每垒一重土,一重水,一重风,自上而下也。
  阳精为日,阴精为月,分日月五行之精为星辰。二黑交会,则动植万汇更相产化。
  按《开化置品经》日:吾於无形无名蒙顽淇津之中,开道玄黄,分灵散黑,从大罗下生三境,次生九天,立九帝为三宝之玄律,二十七天为境界之修品,三十六部为三境之玄根,下为三十六天之域宅。次三十二天,三十二帝,潜运开化,下分三界,傍贯漩玑二十八宿,五星缠度以明五方,清黑上腾,重浊下凝。下生九地,中生九人。天地人物,无不备焉。故阳和正熙化生上圣高真,柔和冲静之黑化生元君圣后、仙妃玉女,刚烈英勇之黑化生天丁力士、神一兵将史,阴阳五行之熙化生男女,杂谬之黑化生飞禽走兽。咸承一无,万种不同,随其化生也。
  大劫之末,九地之上至无色界,三灾大作,万象消化。种民天之上,灾所不及。元黑复合,再为混沌。历劫重开,复命天人降为人种,为君为臣,洪道建法,随时布化,o已经无量浩浩之劫,悉皆如是。
  按《上清经》云:天圆十二纲,地方十二纪,天纲运关三百六十度为阳孛,地纪推机三千六百度为阴蚀,天纲三百三十日运关一周,地纪三千三百日推机一度。九千九百度为天地熙交,名大阳九、大百六,亦名大劫大运也。以数乘之,大几三百三十年一度阳孛,此为小阳九之灾。一百八万九千年即天纲运关,三万三千周地纪推机,三千三百度大运之交也。夫天动地静,阳躁阴迟,故有孛、蚀之异耳。此时天气穷於太阴,地气极於太阳,阳极则孛,阴极则否,阳极则其精化为水,阴极则其精化为火。先焚为大火,次漂以大水,上至九天之下,下至九地之内,金玉消化,毫末无遗,然后元气复合,谓之混沌。混沌再分,则三天上.圣,四天种民,下世教化,亦如此劫之初,三皇五帝相承而治矣。如此变革,总名为元熙离合。老君历此离合之数,经无量劫,故《西升经》云:动则有载劫,自惟甚苦勤。此之谓也。《风俗通》曰:十千日万,十万日亿,十亿日兆,十兆日经,十经日垓,十垓日载。载者谓地不能载也。又按《九天生神章》日:大运将期,数终甲申,三官鼓笔,料别种人,考算功过,善恶当分。自赤明以来,至上皇元年,依元阳玉匮受度者,应二十四.万人。开皇以后,数至甲申,诸天选叔,仙曹空废,官僚不充。依《元阳玉历》,当依三代,更料有心,积善建功,为三界所举,五帝所保,名在上天者,取十万人以充其任。又当别举一十二万人,以充储官。三官相应,皆逆注种名。谓合生四天为后劫种人也。又九幽之府,被束华青官九龙符命,使拔九幽男女死魂,宿名有善,功德满足,应受开度者,取三十二万人,以充甲申驱除之后,开大有之民。劫历皆然,悉察命於老君也。
  天地之状,象类鸡卵,元黑绕之,如日之晕。如是天地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重,各於其中立天文地理,运阴阳五行,列神祇,产万汇,秉生成之柄,镇造化之原。故在天为众圣之尊,在世为万教之主,谓之老子者,道之形也。应既不一,号亦无量。或三十六号,或七十二名,或号九天上皇,或号洞真帝一君,或号高上玉帝,或号长生大帝,或号太平正真太乙妙黑皇君,或号九玄帝君,或号太千法王,或号九灵老子,或号太上左玄真人,或号上清金阙三洞妙经大法师,或号高上大法王,或号玄一真定光,或号金阙后圣君,或号九老仙都君,或号九黑丈人,或号太上丈人,或号千二百官君,或号太平上景君,或号无为父,或号万物母。其降生之时,十方天神空霏戴智、无上尊、帝王师、大丈夫、大仙尊、天人父、无为上人、大慈仁者、真元教主。天人称赞,亦有十号,曰无为之君、无上玄老、太上老君、高上老子、天皇大帝、玄中大法师、有古大先生、金阙帝君、太上高皇、虚无大真人。复有至真无极大道、自然元始太上天尊、道君、无上天真、天老、天师、黄老、玄宗、世师、神人、真人、仙人.、至人、大人、道人、圣人之号也。以上自天真以下号各二字。
  老君洞真极圣,本无常形,消则为黑,息则为人。或於太虚之中凝为真容,体大无边,相好备足,上无所攀,下无所蹑。或在云华之上,身如金色,万真侍卫,百灵宗奉。或坐莲花之内,建七曜玲珑之冠,披九色离罗之被,项负圆光,照曜天地。或处宝堂金殿,珠玉帷帐,万帝朝礼,神兵卫轩。或金容玉姿,黄裳绣被。或素服玄冠,乘朱鬃白马。或下治十天,封掌兆民,居太微、勾陈、紫房中,为天皇大帝。或春化为上景君,长九千丈,建七精宝华之冠,衣玄黄二黑之服,青锦飞裙,手执虎符,坐七色之云。或夏化为老前,戴九龙之冠,衣黄纹之衣,服黄羽之裙,手执金板,立紫云之上。或秋化为童子,衣五色之衣,或乘狮子,或坐青云。或冬化为苍玄青三色之光,光明混沌更相缠绕,此则返金阙之黑,更受炼飞玄通晨之精也。或化身为玄天大帝,经云八十二变为真武。故佑圣真君启请有云:仰启玄天大圣者,北方壬癸至灵神,金阙真尊应化身,无上将军号真武也。
  其神通自在,随感则现,能白能黑,能方能圆,能屈能伸,能修能短,能老能少,能一能万,纵横反覆,厥体靡常。或为千二百老子,应现诸天。或为百八十道君,接引凡世,分灵散景,倏忽周褊,而真一之身湛然常寂,常在太清太极宫也。老君尝以上和元年岁在庚寅九月三日甲子,化生於郁单北玄玉国天呈灵镜山李谷之问,上玄灵母九玄之房。初,母之始孕,梦玄云日月缠其形,六气之电动其神,遂有妊。既诞之辰,有三日并出,乃以谷为氏族,用曜景为名。一名弘,字子光,一名玄水,字山渊。
  上和乃天上之纪年也,如赤明、朱灵、清汉、天汉、开皇、上皇之类也。而世俗之士秪知甲子造於大挠,年号始於汉武,便以上和等号皆谓之妄,殊不知上天自亿劫以前,纪年不废,世人无从而知耳。自鬼谷子、北郭子、张天师、葛仙公等方引诸天之号以配人间时代也,不然则诸仙博古该今,穷幽究微,岂不知秦汉之前未有年号耶。至如开辟之初,建立法度,及世代因革,悉由上天数定,时遣天真降教以传人世耳,非世人能先天而肇造也,学者详之。
  於是敛魂研魄,守胎宝神,录精镇血,固液凝筋,吞光饮霞,咀嚼飞根,内德圆充,外累远判,形分百万,变化无穷。紫微上真天帝玉清君遣八景琼舆来迎,以登上清宫,授蕊刚丹玉凤玺,金真玉光,给神虎之符及飞行之羽,朱锦龙裙,青帔虎带,戴圆容神冠,受书为金阙后圣帝君。
  老君於龙汉元年分身於中央大福堂国,出真文赤书以化其民,民皆长生。又於南极赤明之国出火炼真文,故号洞阳之庭,有流火之池,人炼其形,皆成金色。上置南昌之宫,下立朱陵之馆,以主生成。
  老君以龙汉、赤明、上皇、延康、开皇五劫皆运始青、丹光、中灵、素华、玄阳之炁,轮转而为玉历、龙汉以来,渺渺亿劫,混沌之中寥廓无光,载籍叵考。赤明开图,然后经典始可得而推也。真文者,五方真炁之精凝结成文,八角垂芒,或为云篆之形,或成飞走之状,即今之符文,天真之信契也。以上并互见於三洞真经也。
  又於东极碧落之天,浮黎之国,书真文於空青之林,成紫字之文。其林风声成音,鸟食其叶,身生文章。人得其羽,即能飞行。其民长生,安乐无为。又於西极卫罗世界西那玉国,出真文於浮罗之岳,以度国人。玉池自 生,金精流映,人挹其水,身生金光,与天相毕。又於北方郁单之国,书真文於洞灵之观,以度兆民。其下寒池灵津,自然流澳,人得饮之,无有终极。此五土之内,皆禀老君灵宝之教,以得长生。因命五老上帝,以镇五方。行道垂教,和宁群品也。
  《隋书经籍志》云:元始天尊生於太无之先,禀自然之炁,冲虚凝远,莫知其极,天地沦坏,劫数终尽,而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所说之经,亦禀元一之炁,自然而有,非所造为,亦与天尊常在不灭。天地不坏则蕴而莫传,劫运若开,其文自见。乃命天真皇人改转天音而辨析之,自天真以下至於诸仙,展转节级,以次相授。诸仙得之,始授世人。推其大旨,盖亦归於仁爱清净,积而修习,渐至长生,自然神化,或白日登仙,与道合体。宋张商英《道德经》云:劫运悠旷,太少格塞,邪熙失元,散着群生。因其九窍,发生情识。情流识蔽,宛转颠倒。因流起爱,蔽爱生僧。憎爱交攻,前伏后起,弃明趋昧,积昧为阴。阴结为幽,入幽为鬼。神正为人形,傍为异趣,啖食陵暴,性不得静,命不得延,黑熙惨霾,干犯霄极。三清化主,三帝天君,镒观在下,一念兴悲,自然妙熙,络绎成文,灵风鼓奏,自成音声。至慈度厄,至仁好生,至正摧邪,至明破冥。上列曹官,下设岳洞,众真受职,列仙分统。真机既漏,玉字乃出,火炼洞阳,笔着空青。玉检金版,符录咀诀,教授仙众,威制魔群,炼度魂魄,役召万灵。太上道三,上真道七,中真道六,下真道四,金口所说,三师所授,瑶函宝筒,秘蓄天台,遗落人问,太仓一牌,修真之士,集为三洞。无无上真,名日洞真。幽深微妙,名日洞玄。灵奇隐显,名曰洞神。非真之真,泯寂无文。非元之元,妙体孤存。非神之神,钦忽无垠。此明三洞真文之旨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