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洞神部
- 谱箓类
- 华盖山浮丘主郭三真君事实
华盖山浮丘主郭三真君事实
集仙峰,地名苦竹,其上皆箭簇石,光莹可爱。山之下灵泉出焉,冬夏不竭。
白银峰,地名乌龟坪。
道岭峰,在崇仁乡三十八都,上有三仙祠。
石榴峰,在崇仁乡五十一都,当日二仙曾遗石榴於其地,距咸口观之北。
三十六福地
天节山玄元观、婆州金华山、笔架山永兴观、玉笋山华盖亭、抚州天庆观今玄妙观、灵谷山隐真观、阅早山王郭坛、同造山丹霞观、罗山望仙观、广昌中华山、建昌军麻姑洞、仙王峰祥符观、南丰县会郭桥、南丰县军山、仙岩山元宝观、金石台仙隐观、峨峰山龙泉观、仙游山昭清观、景云玉清观、永崇善修观、义兴无为观、石步远仙观、看经九真观、北塔凌云观、缪坊招华观、逸人居招真观、芝草山玉田观、响石宝台观、玉亭上仙观、云桥崇仙观。
已上灵迹,并详载沈仙翁述二真实录注,更不重书。
吉阳徊仙观,王真君修真之暇,经游吉州,登吉阳山,憩于山下,徘徊良久。坛前樟木,其大数围,乃王仙手植,树下有丹鳌,至今存焉。今徊仙观属庐陵县,距城四十里。
太和迎仙观,郭真君经行到吉州太和县距县六十里。观曰迎仙,乃郭真君游憩之所,王真君来会郭真君,迎之於此云。
驻舄佑仙观,王郭二真离迎仙十里之问,驻舄,利佑民庶,今立观日佑仙,距太和六十余里。
洞口王仙观,吉州太和县,距县百里,地名九州洞口,上有王仙山,观傍炼丹鳌犹存,并手植紫荆花树,其大数围,至今花时不臧晋时,观亦名王仙云。
值夏太霄观,吉州庐陵县,地名值夏,有观日太霄,乃王郭二真经过之地,正值盛夏,因以名焉。至今乡老呼其地日值夏。
大篙渡永兴观,王郭二真之吉州,近城十五里,阻大江,舟人见难,二真取篙掷水,乘之而过,两岸观者瞻敬,今名大篙渡。登岸处有观日永兴。检法曾大鼎云:二真到日,盛暑蚊子如市,二真以扇驱之,誓日蚊纳远去,至今永兴独无蚊蛄。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三竟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四
宫观
浮云观,属本邑,地号明村,距县三十五里,实崇仁乡二十一都,乃华盖祠。至唐,邓、叶二仙亦尝栖止其地。
云元观,在县正南,地名龙源。山顶有华盖灵踪。以遗文考之,其山起於晋泰始间,实浮丘真君济众之所。
延寿观,在县西南十五里。兴观之由,本乡民迎华盖梼雨获应,因立祠宇。宋元丰问,重修堂殿。
洞云观,距县南二十里,本华盖柯宇。是观起於唐代,联数百祀,迄宋庆历丙戌重建。峰峦环拥,亦佳地也。
祈真观,在本县青云乡四十二都,本华盖道场。宋太和中有仙鹅七只向望自华盖而来,下门外池中。乾德问,二百余只聚于观之松篁,开宝中亦现。侍郎乐史为之记。去观三里有汤泉,病疥者浴之必愈。丞相无尽居士作漕江西,经游其地,有诗曰:谁知马上腰金客,洗尽尘埃换玉颜。邑中孙公懋,亦有诗赋汤泉。
灵兴观,在县南三十里。本祠华盖香火,至崇宁丙戌之问,观宇落成,兼主太浮山。淳熙乙巳章元枢作记。
洞仙观,距县东南五十里,属礼贤乡二十七都,地名西源田心,山额束华仙,奉华盖,邻都有太华山。
邓林观,距邑溪南,奉三仙香火,近有助道五通之祠。
白鹤观,距县束北三十里,地名谭坊,又名三清山。
清溪观,距县东北二十里,地名罗视,上有仙坛。
宝真观,属崇仁乡三十八都,地名寨陂,又三十七都有会仙峰,地名横兜。
游仙观,属崇仁乡三十六都,地名大坑,同都有馒头堆。
吾章观,属崇仁乡三十八都,地名苦竹,三十七都有龙山。
建兴观,属崇仁乡三十二都,地名观坑,同都有龙石岭。
函口观,属崇仁乡五十一都,地名函口。
龙停观,距观东二十里,地名沙陂,奉华盖香火,旧有水田四百余把。礼贤乡有若#1干名山。
延昌观,本华盖道场,有田为民所占,尊像并移在观近。山间名日筋竹凹。今灵官尚能呵护,凡佃延昌观田者,必须收成之日以竹为斗诣山交谷,往往亦有斗数,否则必有虫蝗水旱雀鼠之患。
唐兴观,正在罗山望仙峰下,距县五十里青云乡七都丹桂里,地名唐坪,有田二千把系华盖道场,今观基犹存。
云台观,在本县长安乡五都,地名河川,华盖道场。
上崇观,属崇仁乡三十四都,距寨下相近。
龙塘观,属颖秀乡,场,祈梼有应。今名彭山,华盖道场,祈祷有应。
飞茅观,在罗山下,隔岭有太虚观。
巴山观,在巴山崇仁乡四十二都,邻都有甘竹坛下渡山。
翁诚观,属礼贤乡二十六都,地名黄根堆,去郭墟相近。
兴乐观,距县东四十里,祠三仙香火,属颖秀乡十九都,地名航步湖西,於太和二年建。邻都有龙兴山真驻亭。
上云观,距县南二十五里,属长安乡二十都,地名岩石章坊,华盖仙兴云致雨救旱之地,宋朝始立观。
上方观,距县北二十五里,属青云乡十九都,地名马旗岭,下有王郭二真之坛,宋宣和中建。
宝台观,距县南七十里,隶崇仁乡二十二都,地名白竹培,本王郭扣石之地。其石方广四尺二,石之枝,扣之清越。
倡仙观,距县西五十里,大唐建,奉三仙香火,属青云乡四十三都。
保安观,距县南六十里,有隋开皇五年古锺,奉华盖仙,属崇仁乡十都,地名斤村。又同都招华观,亦是二真遗迹。
凌霄观,距县南二十五里,有王郭二仙一坛存焉,属长安乡十一都,地名河川,山名大冈,香火甚盛。
聂坊观,距县束四十五里,乃居民崇奉王郭二仙梼祈之地,旧名梓陂道院,在秋下颖秀乡。
章仙观,距临川县南四十五里,属长安乡,地名荷岭。上有接云山,乃王郭二仙显灵之地,本南郡王子章震真人道场。新丰乡百二都有北华山,香火甚盛,岁无虚日。
灵泉观,距临川县西南五十里,隶长安乡,山名雷公,盖当日华盖驱雷之地,今梼雨响应,山有雷池。
白鹤观,去临川县南六十里,隶长安乡,地名神岭禅寻山,盖当日华盖道,场。香火甚盛,峨岭有长兴观。
洞林观,距临川县西南四十里,山名潭.头,地名博陂乌石,隶新丰乡,正华盖仙祠。请求,无不如愿。
集仙观,距临川县南十里,有王郭坛殿,碑刻犹存,诚二仙显应之地。迨今愈盛,春季士女多游访,其地名仙.临山。
临溪观,距临川县南七十里,隶新丰乡,本名炉峰山,亦浮丘王郭坛,四方向慕。
崇兴观,属临川县十五里,系灵台乡,地名众湖,实华盖三仙祈祷显应之地,碑刻登载稍详。
新兴观,距临川县南五十里,隶积善乡,名聚云山,盖三仙给雨之地,一方所赖,无祷不应。
席湖观,距临川县束南五十里,隶崇德乡会原保,名左鹅峰,旧传二仙经行‘之地,今朝亦盛。
妙音观,属金溪县,其观有石锺,乃当日王郭二仙遗迹,亦倾邑士夫朝拜之地。望仙招真,翠微瑞云,皆华盖遗迹,四方依赖。
灵仙观,在金溪县束,名真游峰,盖当日华盖经游之地,迨今香火岁无虚日。
灵昌观,距宜黄县南五里,乃三仙香火之地,祈求应感。今玉清龙岩仍奉三仙祠宇。
束林观,距宜黄县南四十里,名九峰山,盖王郭道场。
招仙观,距乐安县南数百步,华盖曾游,香火茂着。
仙游观,距乐安县,有王郭二仙亭,盖当日曾游。
南华观,距乐安县束北,乃三真香火之地。
横源观,距乐安县南云盖卿,奉三仙香火,以至常清、元真、南真、西隐、清溪诸处灵迹,时奉华仙。
延禧观,属建昌军南城县,西乃王郭道场。
无为观,距南城县西南二十五里,名景华山,隶雅俗乡,实王郭栖息之地,士庶朝谒,应感昭然。
何仙观,隶瑞州高安县,王郭二仙旧至此地,问此为何山,因名焉。刘仙师洞处其中,丁王二仙坛在其上。
逍遥观,属豫章郡束南六十里,旧名龙泉云,王郭游历之地,宋治平中赐今额。
崇仙观,隶富州,距城二十里梅仙乡,云王郭自合早山经过,於此憩焉。
紫极观,隶富州长乐乡,距升举山十五里,实二真憩息之乡。麻山有王郭坛,香火甚盛,距进贤县十五里。
太极观,隶富州茂才乡,乃黄初平送浮丘至此,以其形似金华山,故名之。香火极盛,岁无虚日,题咏甚多。
游仙观,属吉州永丰县,地名腾田,本王郭经游之地,后易名龙仙,仍县治有宁仙观,亦二真道场。
庆龙观,属永丰县,距县束二十里龙洲突起,乡民崇奉王郭二真,祷祈悉应,及有定真观,亦仙踪也。
洪都观,今名白鹤,隶永丰,距县三里,乃王郭二真炼丹之处,尚存古碑。
嵩山观,隶永丰,距县西南五里。古迹,王郭二仙感应之地。每岁春月,倾邑士庶祷祈如市,先名灵兴山,宋绍兴十四年,请今额,邑人谢峰为之记。
华盖院,隶衡州衡山县,西北三十里问正处南岳之下,乃浮丘王郭修炼游息之地。
名山
大浮山,距崇仁县南三十里,隶长安乡十一都。其灵应起於宋元丰巳未之问,实华盖显应之地,故号日浮山崇邑。士庶有疾苦则亲叩其上。以其地近,朝往而暮可还,凡所祈祷必获感格。又乡民有心愿至重者,多许三山朝拜,以华盖为大,已峰为中,大浮为小,迨今昭应不臧昔日。
灵兴山,有四处:本县西门外系第一处;又县南二十里,地名陈墟亡石,系第二处;又左坊距县二十五里,地名唐陂,系第三处;颖秀乡二十都劝农里,系第四处。各有仙洞所奉之真,特尊华盖。
大冈山,属十一都,地名河川。上有王郭祠,远迩依赖,祈祷昭着。环山修竹,引众壑之清风;瞰殿平池,浸高空之皓月。真胜地也,有神护之。
新华山,今有四处:其一则邑之束南三十五里,地名长冈,与黄仙姑栖真岩声迹相闻,上有庵室殿宇,创建在高咱之前,显化之初,亦甚昭着。其二则目今香火之盛,高管新华是也,山水奇特,祈梼昭苔,士夫崇奉,日无虚时。其三则属长安乡十一都,地名朝坑,距县西南四十里,亦有三仙之祠。其四则乐安县属地,名塔上,距县七里,上有仙亭,於乾道戊子年始兴。
朝华山,属长安乡,地名根村,上有华盖三仙之祠,虫旱祈,雨旸如祷,田家依向,一方愿焉。
宝盖山,属长安乡五都开元里,距县三十五里,地名郭家石,小罗下,山上殿宇像貌尊严,亦华盖香火。
盘龙山,属邑南,地名张山,距县十五里,系长安乡五都,上有王郭仙坛。
南岭山,属长安乡五都开元里,地名龙源水,束距县十五里,上有华盖祠。
天宝山,峭拔森耸,远迩奇观,在县束南三十里,属礼贤乡二十七都,上有华盖祠。本朝开宝问创建,下有仙岩。
金石山,在县正南,属长安乡二十三都,地名长山里石,距县十五里,祠奉华仙。
鹦笼山,在县正南三十里,属长安乡二十四都,地名王陂,上有华盖仙祠。
寨帽山,在县正南玉田观十里,距县三十里,离大冈二里,本是华盖仙坛,休废今久,淳熙庚子陈监税重兴。迨今隆盛,何亚曩日。又更名曰逍遥,属长安乡十一都。时岁在辛丑七月七日,圆光大现,瑜时方没,创亭於殿侧,日圆光。
灵宝山,今有三处:其一在礼贤乡二十六都红旗岭相近,去厚山岩可十里,因野豕伤稼,乃立华盖坛宇。今有道士焚修,祈丐响苔。其二则属邑,地名怀仁,亦华盖道场,祈禳多应。第三处在宜黄五都黄土际。
通灵山,距县三十五里,地名周舍,本华盖仙祠,隶颖秀乡二十三都,与临川井山相近。
朝真山,在本邑,地名十字路口,上有华盖仙祠。
南华山,距县七里,地名后凿,上有华盖仙祠。又一处在南源驴陂,一处在宜黄县南五十里,地名孤山。
南岩山,距县十五里,地名玲水姜坊,上有华盖仙祠。
油榨山,在地名二源,上有华盖仙祠。
悬锺山,在地名巴宫,上有华盖仙祠。
门楼山,在邑南地名鲁步净居院前,上有华盖仙祠。
厚杵山,本邑西南三十六都,地名廖桑,华盖仙祠。
石磕山,本邑西南,地名陈源,系华盖道场。
仙石山,距县西南十里,地名陈源,系华盖道场。
束华山,距县南四十里,系华盖道场。又斤村圾白竹峰等处悉有。又一处在宜黄县上疏溪。
一吾山,本邑西北,地名柴棚,俗号第一峰,本浮丘之坛,久废今兴,初日一华,近名金华。
二吾山,距第二峰甚近,俗号第二峰,本冲应真君之峰,虽无祠殿,其下有庙依焉,地名石臼。
三吾山,俗号第三峰,盖诚应真君之峰也,地名上城。距县十五里,隶青云乡十七都。山脚衡石峭拔耸空,至绝顶则有土,其色滋润,环殿修竹清阴可喜。远近祈禳,无不获应。
朝元山,属青云乡十七都,地名高塘,距县西北三十里,乌罗山相近,系华盖道场。
圣宝山,本有两处:其一则在免府,其二在楮源,距县正西二十五里,系华盖道场。
中华山,本有四处。其一属崇仁乡三十四都,地名黄冈墟,又曰际头,距县西南四十里,系华盖道场。第二处在临川县新丰乡,地名孤山,耸峻峭拔,不可建殿宇,但有坛存焉,乡人有恳,但诣坛所,祈之则应,亦号中华山。三处属广昌县束二十里。四处在宜黄县待贤乡,地名清溪源,有松皆合抱。又抚州之乐安、吉安之永丰,亦皆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