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衍义手钞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衍义云:晋解杨无二命,鲁仲由无宿诺,古今美之。
  钞:晋解杨无二命者,《春秋》鲁宣公十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乃止。使解杨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用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路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实,又可路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成其君命。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已不废命。下臣获考考,成也。死,又何求。楚子含之以归。鲁仲由无宿诺者,此《论语□颜渊第十二》云:宿,留也。犹宿怨之宿。急於践言,不留其诺也。此以见子路字仲由之所以取信於人也。由其养之有素,故古今称美之也。
  衍义云: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
  钞《刘子□履信篇》云: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齐侯不信。义中已全,不复重录。
  衍义云:《春秋》僖公二十二年,邾人以须句故出师。义中已备,不复重录。注:须句虽别国而削弱,不能自通,为鲁私属,若颛臾之在鲁,谓之社稷之臣。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
  衍义云:昔齐景公有疾,求医於秦。钞:《左传》所载,义中全备,不复重录。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衍义云:九层之高台,起乎一箦之土。
  钞《论语□子罕第九》云: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赞,进,吾往也。注:篑,土笼也。《书》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夫子之言,盖出於此言。山成而但少一篑,其止者吾自止也。平地而方覆一篑,其进者吾自往耳。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衍义云:《书》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钞《尚书□旅獒篇》云:西旅献獒,召公以为非,所当受作书以戒武王。云: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矜持之矜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衍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此诗人所以刺周厉王。
  钞《毛诗□大雅□荡之什》之文。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荡荡:法度废坏之貌。上帝以托君王也。辟,君也。此言厉王居人之上,为天下君,无可则家之甚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音僻。疾,病人也,重赋饮也。威罪人者,峻刑法也。其政教命令又多邪僻,不由旧章。天生蒸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蒸,众也。谌,诚也。此言天生众民,其命令当以诚信教导之,使之忠厚。今则不然,民始皆庶几於善道,后更化於恶俗,故云靡不有初。今衍义取此,以证解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之义也。
  衍义云:唐魏征上疏太宗,以为陛下志业,比贞观初,渐不克终者,凡十条之类是也。
  钞:唐贞观十三年,魏一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近岁颇好奢纵,上疏谏曰:顷年已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谨以所闻列之如左。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净之化,远被遐方。考之於今,其风渐坠。何以言之,汉文晋武,俱非上哲,汉文辞千里之马,晋武焚雉头之裘。今则求骏马於万里,市珍奇於域外,取遗於道路,见轻於戎狄。此其渐不克终一也。昔子贡问理人於孔子。孔子曰: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遵之,则吾条也。故《书》曰:人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上者,奈何不敬。陛下贞观之初,视人如伤,爱之犹子,顷年已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自古已来,有由百姓逸乐而政倾败者也,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之长策。此其渐不克终二也。陛下贞观之初,损己以利人。至於今者,纵欲以劳人。卑俭之迹岁改,骄侈之情日异,乃云:若不为此,不便我身。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此其渐不克终三也。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於物,唯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小人也,狎而近之。昵近小人,非致治之道。疏远君子,岂兴邦之义。此其渐不克终四也。陛下贞观之初,动遵唐虞,损金抵璧,反朴还淳。顷年已来,好尚奇异难得之货,无远不臻,珍玩之好滋兴,而求丰实之,其不可得亦已明矣。此其渐不克终五也。陛下贞观之初,求贤如渴,善人所举,信而任之。近岁以来,思好恶惑众善所毁之人,未必可信於所举,积年之行,不应顿失於一朝。且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谗毁以为身谋。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所以人思苟免,莫能尽力。此其渐不克终六也。陛下初登大位,内除毕弋之物,外绝畋猎之源。数载之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三驱之礼,遂使盘游之娱见几於百姓,鹰犬之贡远及於四夷。侵晨而出,入夜方还,以驰骋为欢,莫虑不虞之变。使之不测,其可救乎。此其渐不克终七也。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陛下初践大位,敬以接下,君恩下流,臣情上达。顷年以来,多所忽略,欲言则颜色不接,欲请则恩礼不加,间因所短,诘其细过,虽有聪辩之略,莫能申其忠欵,而望上下同心,君臣交泰,不亦难乎。此其渐不克终八也。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陛下贞观之初,孜孜理治,屈己从人。云顷年以来,微自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此傲之长也。纵或抑情从谏,终是不能忘谏,此欲之纵也。志在嬉游,情无厌倦,虽未全放政事,不复专心治道,此乐将极也。率土乂安,四夷欵服,仍远劳士马,问罪遐裔,此志将满也。此其渐不克终九也。昔陶唐、成汤之时,非无灾患。而称其圣德者,以其有始有终,无为无欲。顷年以来,疲於摇役,关中之人,劳弊尤甚。离匠之徒,下日悉留和。顾正兵之辈,上番多别驱。使和市之物,不绝於乡闲。递送之步,相继於道路。既有所弊,易为惊扰,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如前日之宁帖。此其渐不克终十也。
  衍义云:外谓金玉珠宝之类。
  钞《千字文》注云:金生丽水。丽水者,在益州永昌郡。中有金,往往浮出也,皆为上金。玉出昆岗南。楚荆山昆岗谷中出美玉。珠者或称夜光,大或径寸,光照十二乘。宝者,金玉珍异草木毛羽,众所奇重者。古今之所贵皆曰宝焉。此世俗之所宝,越分而求,伤生害性,不若得道之君,以贤为宝,修真之士,惟道是宝,不营为分外。故常全其自然,是不贵难得之货尔。
  古之善为道章第六十五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是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衍义云:庄子曰:上诚好智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
  钞《庄子□胠箧篇》之辞云:上诚好智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耶。夫弓弩、毕弋、机变之智多,则鸟乱於其上矣。网小而细,形似毕星,故名为毕。以绳击箭而射谓之弋。弩牙名曰机。钩饵、网罟、罾苟之智多,则鱼乱於水矣。罟罾皆网,笋亦筌也。钩,钓钩也。饵,鱼饵也。削格、削格所以施罗网也,罗落、罝罘之智多,则兽乱於泽矣。《尔雅》云:鸟罟谓之罗,兔罟谓之罝罘,亦皆兔网也。智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诡曲之辞。同异之智多,则俗惑於辩矣。西华法师疏云:智数诈伪渐渍毒害於物也。颉滑,稽也。解垢,诈伪也。夫骨稽坚白之智,谪诡同异之谈,谅有亏於正理。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於好智。盖圣智者,国家之利器也。
  衍义云:若汉明帝性褊察。
  钞:《汉书》所载汉明帝性褊察。衍义载之已详,不复重录。
  江海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衍义云:《易》曰:地道变盈而流谦。
  钞《易谦卦象辞》云: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
  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是以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衍义云:但圣人知满必招损。
  钞《尚书□大禹模篇》之辞云: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又引摄谦退让,此六四无不利撝谦,言指撝皆谦者,以不违法,则动合於理,故无所不利也。
  衍义云:若《庄子》载鲁哀公问於仲尼曰。
  钞《庄子□德充符篇》之辞。义中已全,不复重录。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衍义云:《书》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钞《尚书□大禹谟》之辞云:帝曰:舜帝。来,禹。洚水洪水也。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卷之十七竟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卷之十八
  五峰清安逸士王守正集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
  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衍义云:大禹修身,以克检为贤。文王为治,以节俭为化。
  钞《尚书□大禹谟》云: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又引文王以节俭为化。云:此《毛诗□国风□羔羊□鹊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书》曰恭俭惟德。此乃《尚书□周官篇》之辞。云: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衍义云:孟子曰:仁者无敌。
  钞《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答梁惠王之辞。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衍义云:帝舜性仁,刑为四罪之诛。
  钞:帝舜性仁者,此《孟子□尽心上》云。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四罪者,此《尚书□舜典篇》 云:流共工于幽州,流遣之远去,如水之流也。放欢兜于崇山,放置之于此,不令他适也。窜三苗于三危,窜则骚逐禁固之也。殛鲧于羽山。殛,则拘囚困苦之也。四罪而天下咸服。
  衍义云:成汤克仁,能胜夏桀之虐。
  钞《尚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汤诰》云: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衍义云:文王视民如伤。
  钞《孟子□离娄章句下》云: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衍义云: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岂非勇也。
  钞《孟子□粱惠王章句下》孟子答齐宣王曰:是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注:《诗□大雅□皇矣篇》赫,怒貌。爰,於也。旅,众也。遏,按止也。徂,往也,谓密人侵阮徂共之众也。笃,厚也。枯,福也。对,答也。以答天下仰望之心也。此文王大勇也。
  衍义云:《书》曰;慎乃俭德,惟怀永图。
  钞《尚书□太甲上》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厌命以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
  衍义云:若文帝罢露台,身衣弋缔,以敦朴为天下先。
  钞:文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缔,厚缯所幸夫人衣不曳地,帏帐无文绣,以示朴为天下先。
  衍义云:太宗欲营殿,鉴秦而止。衣无锦绣,而公私富给。
  钞:唐太宗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宫之乾元殿,以备巡狩。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曰:秦始皇之为君也,籍周室之余,因六国之强。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陛下合鉴之。所以作役宜即停之。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