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衍义手钞

  衍义云:则致过涉灭顶之凶矣。
  钞《周易大过》巽下,兑上。巽而悦行。以此济难,难乃济也。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注:处大过之极,过之甚也。涉难过甚,故至于灭顶。凶,志在救时,故不可咎也。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衍义云;若《春秋》宣公十五年,秦桓公伐晋於辅氏。
  钞:宣公十五年事,义中已详,不复重录。
  衍义云:戒用兵者五章。第三十章云不以兵强天下。第三十一章云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第五十七章云以奇用兵。第六十九章云用兵有言。第七十六章云兵强则不胜。戒杀者一章。第七十二章云勇於敢则杀。戒奢崇俭者三章。第二十九章云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六十七章云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五十九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啬。戒柔弱不争者十五章。第三章云弱其志强其骨。第四十章云弱者道之用。第五十五章云骨弱筋柔而握固。第三十六章云柔弱胜刚强。第七十六章云人之生也柔弱。第七十八章云天下柔弱莫过於水。第三十九章云自谓孤寡不谷。第五十二章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第六十六章云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七十三章云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四十三章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六十八章云善胜敌者不争。第八章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二十二章云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八十一章云为
  而不争。
  善为士章第六十八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衍义云:若市南宜僚,弄九两家之难解。
  钞《庄子□徐无鬼篇》云: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於此言已。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市南宜僚弄丸,宜僚,楚之勇士。白公胜乱,杀令尹子西、子期。石乞曰:市南宜僚者,得之可以当五百人,乃往告之,不许。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叔敖,楚之令尹。甚有贤德者也。郢,楚都。叔敖高枕逍遥执羽扇而自得,遂使敌国不侵,明二子有此功能也。
  衍义云:若汤放桀,武王伐纣,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钞《尚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地名,庐江有巢城。《武成篇》云: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孟子□梁惠王下》云: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
  衍义云: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钞《孟子□离娄上》云:况於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衍义云:《史记》载魏使客将军新桓衍入邯郸。义中已详,不复重录。又云:若周穆王之命君牙作股肱心膂。
  钞《尚书□君牙篇》云: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王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钻乃旧服。无忝祖考。
  衍义云:《汉书》载高祖王汉中。
  钞《汉书》所载,义中已备,不复重录。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衍义云:若魏吴起为将。
  钞《史记》所载,义中已详,不复重录。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衍义云:斑师整旅。
  钞《尚书□大禹谟》云:至诚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斑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斑,还也。振,整也。谓整旅以归也,乃斑师於有苗之国,而振旅於京师也。
  衍义云:兵者五兵戈矛之属。
  钞:五兵者,一弓、二受、诗云:伯也执受。三矛、四戈、五戟。有枝曰戟。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则几丧吾宝。
  衍义云:轻敌者,若《春秋》僖公三十三年。
  钞《春秋》僖公三十三年,秦师过北门,义中已备,不录。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衍义云:孟子曰:道若大路,然人岂难知哉。
  钞《孟子□告子章句下》云:孟子答曹交之辞。曹交,曹君弟也。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言道不难知。若归而求之,事亲敬长之问,则性分之内万理皆备。随处发见无不可师,不必留此而受业也。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衍义云: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
  钞《庄子□田子方篇》中之文。义中已全,不复录。
  知不知上章第七十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衍义云:道非思虑之所及,故不可知。
  钞《庄子□知北游篇》云:知北游於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非不答,不知答也。
  衍义云:夫子谓子贡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非也。予一以贡之。
  钞《论语□卫灵公十五》。云云孔子说不是我多学而识之也,只是一以贯之。一以贯之谓举天下万善,只用一个道理而通贯之也。
  衍义云:庄子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
  钞《庄子□知北游篇》 云: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孰非乎。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不知合理故深玄而处内,知之乖道故粗浅而疏外。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衍义云:夫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钞《论语□卫灵公十五》。君子学以为己,不求人知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衍义云:若《庄子》载南郭子綦隐几而坐。
  钞《庄子□徐无鬼篇》云。义中已详,不复重录。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衍义云:有威可畏之谓威。
  钞:《春秋》襄公三十一年,卫侯在楚,北宫文子见令尹围之威仪,言於卫侯曰:令尹似君矣,将有他志。言语瞻视行步不常。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诗》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无则焉。民所不则,以在民上,不可以终。公曰:善哉。何谓威仪。对曰:有威可畏,有仪可象,谓之威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
  衍义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
  钞《论语□季氏第十六》云: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
  衍义云:心者神之舍。
  钞《庄子□知北游》之辞。啮缺问道乎披衣。啮缺,王倪之弟子。披衣,王倪之师也。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
  衍义云:夫惟除垢止念,静心守一。钞《西升经》戒示章之文也。太上为尹真人传经,既终,将升太微。於是重语真人曰:除垢止念,静心守一。众垢除,万事毕。此吾道之要也。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衍义云:南郭子綦隐几而坐。
  钞《庄子□齐物篇》之文。义中已备,不复重录。
  衍义云:若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
  钞《庄子□列御寇》之文。义中已详,不复重录。
  道德真经衍义手妙卷之十八竟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卷之十九
  五峰清安逸士王守正集
  勇於敢章第七十三
  知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衍义云:孟子曰:矢人岂不仁於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注:函,甲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矢人之心,本非不如函人之仁也。巫者,为人祈祝,利人之生。匠者,作为棺椁。利人之死。又云: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钞《孟子□离娄上》云: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有道之世,人皆修德,而位必称其德之大小。天下无道,人不修德,则但以力相役而已。天者理势之当然也。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衍义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钞《论语□阳货第十七》之文。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迷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衍义云:颜子为孔门之高弟,仁之大贤,而天夭其寿。
  钞《论语□雍也第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或云三十二而亡。庄子云:十八而亡。
  衍义云:盗跖为东陵之贼,夫侵暴之元恶,而克保天年。
  钞《庄子□盗跖篇》:东陵地名。盗跖。柳下惠之弟也。《汉书》云:跖,秦之大盗也。勇悍果敢,聚众率兵九千余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驱人牛马,取人妇女,万民苦之。
  衍义云:邓攸永嘉末没于石勒。又引唐末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此两节事目,义中载之全备,不复重录。
  民常不畏死章第七十四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衍义云:夫人生而静,天之性。
  钞《礼记□乐记》之文也。人生而静,天之性,感物而动,性之欲。此言人之厥初,禀受天真自然之性,本来清浄一无所染,自此以后,性天一动,情窦交攻,心有所欲,性有所染,则天真自然之性郁闭而不能现矣。
  衍义云:政烦刑重,民无所措手足。
  钞《论语□子路第十三》之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常有司杀者杀。
  衍义云:若舜之四凶,周公之管、蔡是也。
  钞《尚书□舜典》云: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於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又引周公之於管、蔡者,《尚书□金縢篇》云: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国曰:公将不利於孺子。管叔名鲜,武王弟,周公兄也。群弟蔡叔度、霍叔处也。流言,无根之言。如水之流,自彼而至此也。
  衍义云:南宫丹箓赏善而司生,北宫黑簿纪过而主死。
  钞《三元经》中所载:南宫丹箓赏善司生,北宫黑簿纪过主死。有此四星鉴人之善恶,察其重轻,以惩劝之,使世人修善戒恶。其不善者,天之司杀,当自杀之。言天鉴之甚明,无有不察。天网宽大,疏而不漏,违天反道,何逃其辜。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希有不伤其手矣。
  衍义云:天讨有罪,五刑五用。
  钞《尚书□皋陶谟》第四注:天讨有罪之人,则五等之刑以惩戒之。善爵赏刑罚,乃人君之政事。君主之臣用之,当加勉而不可怠者也。
  衍义云:齐人伐燕,或问孟子曰:劝齐伐燕有诸。
  钞《孟子□公孙丑下》。沈同问燕可伐与。义中已载,不复重录。
  衍义云:楚灵王之言曰:予杀人子多矣。
  钞《春秋》昭公十三年。楚公子比等因四族之徒入楚,杀公子禄及公子罢敌。王闻群公子之死也,自投于车下曰:人之爱其子也,亦如余乎。王曰:予杀人子多矣,能无及此乎,岂非天报我耶。
  衍义云:秦毒痡天下,固不足道。
  钞《通鉴》司马光云:秦始皇方毒天下,而蒙恬为之使,恬不仁可知矣。然恬明於人臣之义,虽无罪见诛,守死不二,斯亦足称也。
  衍义云:以疑似而杀李君羡。
  钞《通鉴》贞观二十二年。初,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李君羡直玄武门,时太白昼见,太史占云:女主昌。民间又传《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恶之。会与诸武臣宴宫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羡自言名五娘。上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尔勇健。又以君羡官称封邑皆有武字,深恶之。后出为华州刺史,杀之。
  衍义云:以猜忌而杀王景文。
  钞:宋明帝泰豫元年,上疾笃,虑晏驾之后皇后临朝,王景文以元舅之势,必为宰相,门族强盛,或有异图,遣使赐景文死。手勅曰:与卿周旋,欲全卿门户,故有此处分。景文奉勃赐死,遂饮药而卒。以猜忌杀之。
  衍义云:汉唐诸贤,谋诛宦竖,宦竖之罪诚大矣。
  钞《东汉书详节》。汉灵帝时,大将军何进、董卓谋诛宦官。主簿陈琳入谏曰:《易》称即庇无虞。即鹿犹从禽也。无虞言不可得。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进不听。遂召诸屯以诛宦官为言。进意狐疑,后入为张让、渠穆等斩之。《唐书详节》:宦人程元振,京兆三原人。事唐代宗,迁骠骑大将军。广德初,太常博士柳伉上疏:天下之心乃恨陛下远贤良,任宦竖,离间将相,而几于亡。必欲存宗社,独斩元振首,驰告天下。疏闻,乃下诏尽削元振官爵,流溱州死。夫汉唐相去五百岁,产乱取亡,犹蹈一辙。宦竖之祸,或秉兵权,或恃宠幸,竖祸之基诛之不可胜诛,然非天所废人欲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