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洞神部
- 玉诀类
- 南华真经注疏
南华真经注疏
居三年,畏垒大禳。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
〔注〕异其弃知而任愚。
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
〔注〕夫与四时俱者无近功。
〔疏〕大秾,丰也。酒,微惊貌也。居住三年,山中大熟,畏垒百姓弃其私道云:庚桑子初来,我微惊异。本我日计,利益不足称;岁计至,功其有余。盖贤圣之人,与四时合度,无近功故日计不足,有远德故岁计有余。三岁一闰,天道小成,故居三年而畏垒大秾。
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
〔疏〕庶,慕也。几,近也。尸,主也。庚桑大贤之士,慕近圣人之德,何不相共尊而为君,主南面之事,为立社稷,建其宗庙,祝祭依礼,岂不善邪。
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弟子异之。
〔疏〕忽闻畏垒之人立为南面之主,既乖无为之道,故释然不悦。门人未明斯趣,是以怪而异之也。
庚桑子曰:弟子何异於予?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
〔注〕夫春秋生气#3,皆得自然之道,故不为也。
〔疏〕夫春生秋实,阴阳之怛;夏长冬藏,物之常事。故春秋岂有心施於万宝,而天然之道已自行焉,故忘其生有之德也。实#4亦有作宝字者,言二仪以万物为宝,故逢秋而成就也。
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
〔注〕直自往耳,非由知也。
〔疏〕四面环各一堵,谓之环堵也,所谓方丈室也。如死尸之寂泊,故言尸居。
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问,我其杓之人邪。
〔注〕不欲为物标杓。
〔疏〕窃窃,平章偶语也。俎,切肉之几;豆,盛脯之具;皆礼器也。夫群龙无首,先圣格言;蒙德养恬,后贤轨辙。今细碎百姓,偶语平章,方欲礼我为贤,尊我为主,便是物标杓,岂曰栖隐者乎。
吾是以不释於老聪之言。
〔注〕聘云,功成事遂,而百姓皆谓我自尔,今畏垒反此,故不释然。
〔疏〕老君云:成功弗居,长而不宰。楚既虔察师训,畏垒反此,故不释然力
弟子曰:不然。夫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而貌鳍为之制;步仞之丘陵,巨兽无所隐其躯,而萋狐为之祥。
〔注〕弟子谓大人铃有丰禄也。
〔疏〕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六尺曰步,七尺曰仞。鱿,小鱼而有脚,此非馄大鱼也。制,擅也。夫寻常小渎,岂馄鲸之所周旋。而统鳍小鱼,反以为美;步仞丘陵,非大兽之所k藏隐,而妖篓之狐,用之为吉祥。故知巨兽叉隐深山,大人应须厚禄也。
且夫尊贤授能,先善与利,自古尧舜以然,而况畏垒之民乎。夫子亦听矣。
〔疏〕尊贵贤人,擢授#5能者,有善先用,与其利绿。尧舜圣人,尚且如是,况畏垒百姓,敢异前修。夫子通人,幸听从也。
庚桑子曰:小子来。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旸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故乌兽不厌高,鱼鳌不厌深。
〔注〕去利远害乃全。
〔疏〕其兽极大,口能含车,孤介离山,则不免网罗为其息害。吞舟之鱼,其质不小,波荡失水,蚁能害之。故乌兽高山,鱼氅深水,岂好异哉?盖全身远害,鱼乌尚尔,而况人乎。
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
〔注〕若婴身於利禄,则粗而浅。
〔疏〕眇,远也。夫栖遁之人,全形养生者,故当远迸尘俗,深就山泉,若婴於利禄,则粗而浅也。
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称扬哉。
〔注〕二子,谓尧舜。
〔疏〕二子,谓尧舜也。唐虞圣逵,乱人之本,故何足称邪。
是其於辩也,将妄凿垣墙而殖蓬蒿也。
〔注〕将令后世妄行穿凿而殖秽乱也。
〔疏〕将令后世妄行穿凿而殖秽乱。辫别也。物性之外,别立尧舜之风,以教述令人仿效者,犹如凿破好垣墙,种植蓬蒿之草以为蕃屏者也。
简发而栉,数米而炊,
〔注〕理锥刀之末也。
〔疏〕譬如择简毛发,梳以为发,格量米数,炊以供养,利益盖微,为捐更甚。
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注〕混然一之,无所治为乃济。
〔疏〕祖迷尧舜,私议窃窃,此盖小道,何足救世。
举贤则民相轧,
〔注〕将戾拂其性以待其所尚。
任知则民相盗。
〔注〕真不足而以知继之,则伪矣,伪以求生,拖盗如何。
〔疏〕相盗。轧,伤也。夫举贤授能,任知先善,则争为欺侮,盗诈百端,趋竞路开,故更相害也。
之数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於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目中穴坏。
〔注〕无所复顾。
〔疏〕数物者,谓举贤任知等也。此教浮薄,不足令百姓淳厚也。而苍生食利之心,甚自殷动,私情怨忿,遂生篡弒,课危社稷,正昼为盗,攻城穿壁,日中穴坏也。
吾语汝,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问,其末存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也。
〔注〕尧舜遗其述,饰伪播其后,以致斯弊。
〔疏〕唐虞揖让之风,会成篡逆之乱。乱之根本,起自尧舜,千载之后,其弊不绝,黄巾赤眉,则是相食也。
南荣趣蹴然正坐曰:若趣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托业以及此言邪?
〔疏〕姓南荣,名越,庚桑弟子也。蹴然,惊悚貌。南荣既闻斯义,心生慕仰,於是惊惧正容,勤诚请益云:越年老,精神暗昧,凭托何学,方逮斯言?
庚桑子曰:全汝形,
〔注〕中#6其分也。
抱汝生,
〔注〕无揽乎其生之外也。
无使汝思虑营营。若此三年,则可以及此言也。
〔疏〕不逐物境,全形者也;守其分内,抱生者也。既正分全生,神凝形逸,故不复役知思虑,营营徇生也。三年虚静,方可及乎斯言。此庚桑教南荣之辞也。
南荣趣曰:目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盲者不能自见;耳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聋者不能自闻;心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狂者不能自得。
〔注〕目与目,耳与耳,心与心,其形相似而所能不同,苟有不同,则不可强#7相法效也。
〔疏〕夫盲聋之士,与几常之人耳目无异,而盲者不见色,聋者不闻声;风狂之人,与不狂之者形貌相似,而狂人失性,不能自得。南荣举此三谕#8以况一身,不解至道之言与彼盲聋何别,故《内篇》云,非唯形骸有聋盲,夫智亦有之也。
形之与形亦辟矣,
〔注〕未有闭之。
而物或问之邪,欲相求而不能相得?
〔注〕两形虽开,而不能相得,将有间也。
〔疏〕辟,开也,问,别也。夫盲与不盲,二形孔窍俱开;见与不见,於物遂有问别。而盲聋求於间见,终不可得也,亦犹南荣求於解悟,无由致之。
今谓趣曰: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虑营营。趣勉闻道达耳矣。
〔注〕早闻形隔,故难化也。
〔疏〕全形抱生,已如前释。重述所间#9,以彰问旨。
庚桑子曰:辞尽矣。曰#10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鲁鸡固能矣。
〔疏〕奔蜂,细腰土蜂也。藿,豆也。蠋者,豆中大青虫。越鸡,荆鸡也。鲁鸡,今之蜀鸡也。奔蜂细腰,能化桑虫为己子,而不能化藿。越鸡小,不能伏鹄卵;蜀鸡大,必能之也。言我才劣,未能化大,所说辞情,理尽於此也。
鸡之与鸡,其德非不同也,有能与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今吾才小,不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见老子。
〔疏〕夫鸡有五德:头戴冠,礼也;足有距,义也;得食相呼,仁也;知时,智也;见敌能距,勇也。而鲁越虽异,天德则同,所以有能与不能者,才有大小也。我类越鸡,才小不能化子,子何不南行往师,以谒老君。
南荣趣赢粮,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
〔疏〕赢,裹也,僧也,慕圣情殷,昼夜不息,终乎七日,方见老君也。
老子曰:子自楚之所来乎?南荣趣曰:唯。
〔疏〕自,从也。问云:汝从桑楚处来?南荣赵曰:唯,直敬应之声也。答云如是。
老子曰: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
〔注〕挟三言而来故。
〔疏〕偕,俱也。老子圣人,照机如镜,未忘仁义,故刺以偕来。理挟三言,故讥之言众也。
南荣趣惧然顾其后。
〔疏〕惧然,惊貌也。未达老子之言,忽闻众来之说,顾昤其后,恐有多人也。
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谓乎?
[疏〕谓者,言意也。我言偕来,讥汝挟三言而来。汝视其后,是不知吾谓也。
南荣趣俯而暂,仰而叹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问。
〔疏〕俯#11,低头也。自知暗昧,不达圣言,於是俯首羞惭,仰天叹息,神魂恍忽,情彩章惶。岂直丧其形容,亦乃失其咨问。
老子曰:何谓也?
〔疏〕问其所言有何意谓。
南荣趣曰: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
〔疏〕朱愚,犹专愚,无知之貌也。若使混沌尘俗,则有愚痴之名;若也#12运智人问,更致危身之祸。祸败在己,故云愁躯也。
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我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趣之所患也,愿因楚而问之。
〔疏〕仁者,兼爱之迸,义者,成物之功;并是先圣连庐,非所以全身远害者也。故不仁不义,则伤物害人;行义行仁,则乖真背道。未知若为处心,免兹息害。寄此三言,因桑楚以为媒,愿留听於下问。
老子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问,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
〔疏〕吾昔观汝形貌,已得汝心。今子所陈毕#13挟三衍。以子之言,於是信验。
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汝亡人哉,惘惘乎。
〔疏〕规规,细碎之谓也。汝用心细碎,怀兹三卫,犹如童稚小兄,丧失父母也;似僧揭竿木,寻求大海,欲测深底,其可得乎。汝是亡真失道之人,亦是溺丧逃亡之子,芒昧何所归依也。
汝欲及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
〔疏〕荣赵践於圣迸,溺於仁义,纵欲还原及本,复归於实生#14真情,疮疣已成,无由可入,大圣运慈,深可哀愍也。
南荣趣请入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恶,十日自愁,复见老子。
〔疏〕既失所问,情识芒然,於是退就家中,思惟旬日,征求所好之道德,除遣所恶之仁义。末能契道,是以悲愁,庶其请益,仍见老子。
老子曰:汝自洒濯,熟#15哉郁郁乎。然而其#16中津津乎犹有恶也。
〔疏〕归家一旬,遣除五亿,涤荡秽累精熟。以吾观汝气,郁郁乎乎,虽复加功,津津尚漏,以此而验,恶犹未尽也。
夫外获者不可繁而捉,将内挞;内获者不可缪而捉,将外挞。
〔注〕键,关键#17也。耳目,外也;心衍,内也。夫全形抱生,莫若忘其心衍,遗其耳目。若乃声色鞑於外,则心衍塞於内;欲恶获於内,则耳目丧於外;固铃无得无#18失而后为通也。
〔疏〕获者,系缚之名。键者,关闭之目。繁者,急也。缪者,殷勤也。言人外用耳目而为声色所获者,则心神闭塞於内也;若内用心智而为欲恶所牵者,则耳目闭塞於外也;此内外相感,铃然之符。假令用心禁制,急手捉持,殷勤绸缪,亦无由得也。夫唯精神定於内,耳目静於外者,方合全生之道。
外内获者,道德不能持,而况放道而行者乎。
〔注〕偏鞑由不可,况外内俱鞑乎。将耳目眩惑於外,而心卫流荡於内,虽繁手以执之,绸缪以持之,弗能止也。
〔疏〕偏执滞边,已乖生分,况内外鞑#19溺,为惑更深。纵有怀道抱德之士,尚不能扶持,况放散玄道而专行此惑,欲希禁止可得乎。
南荣趣曰:里人有病,里人问之,病者能言其病,然其病#20,病者犹未病也。
〔疏〕闲里有病,邻里问之,病人能自说其病状者,此人虽病,犹未困重而可疗也。亦犹南荣虽愚,能自陈过状,庶可教也。
若趎之闻大道,譬犹饮药以加病也,
〔疏〕夫药以疗疾,疾愈而药消;教以机悟,机悟而教息。苟其本不病,药复不消,教资不忘,机又不悟,不谓#21饮药以加其病。
趣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
〔疏〕经,常也。已,止也。夫圣教多端,学门匪一,今#22所谓,卫请全生,心之所存,止在於此,如蒙指诲,辄奉为常。
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
〔注〕不离其性。
〔疏〕守真不二也。
能勿失乎?
〔注〕还自得也。
〔疏〕自得其性也。
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
〔注〕当则吉,过则凶,无所卜也。
〔疏〕履道则吉,徇物则凶,斯理必然,岂用卜筮。
能止乎?
〔注〕止於分也。
〔疏〕不逐分外。
能已乎?
〔注〕无追故逵。
〔疏〕已过不追。
能舍诸人而求诸己乎?
〔注〕全我而不效彼。
〔疏〕诸,於也。拾弃效彼之心,追求己身之道。
能鲦然乎?
〔注〕无停述也。
〔疏〕往来无系止。
能恫然乎?
〔注〕无节碍也。
〔疏〕顺物无心也。
能儿子乎?
〔疏〕同於赤子也。
儿子终日嗥而啦不嘎,和之至也,
〔注〕任声之自出,不由於喜怒。
〔疏〕哑,喉塞也。哽,声破。任气出声,心无喜怒,故终日唬号,不破不塞,淳和之守,遂至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