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

  田开之曰:开之操拔警以侍门庭,亦何闻於夫子。
  〔疏〕开之谓祝肾为夫子,技簪,扫帚也。言我操提扫帚,参侍门户,洒。扫庭前而已,亦何敢辄问先生之道乎。古人事师,皆拥簪以充役也。
  威公曰:田子无让,寡人愿闻之。
  〔疏〕让,犹谦也。养生之道,寡人愿闻,幸请指陈,不劳谦逊。
  开之曰:闻之夫子曰: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
  〔疏〕我承祝肾之说,养生譬之牧羊,鞭其后者,令其折中。
  威公曰:何谓也?
  〔疏〕未悟田开之言,故更发疑问。
  田开之曰: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不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
  〔疏〕姓单名豹,鲁之隐者也。岩居饮水,不争名利,虽复年事长老而形色不衰,久处山林,忽遭饿虎所食。
  有张毅者,高#18门县薄,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疏〕姓张名毅,亦鲁人也。高门,富贵之家也。县薄,垂帘也。言张毅是流俗之人,追奔世利,高门甲第,朱户垂帘,莫不驰骤参谒,趁走庆吊,形劳神弱,困而不休,於是内热发背而死。
  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
  〔注〕夫守一方之事至於过理者,不及於会通之适也。鞭其后者,去其不及也。
  〔疏〕单豹寡欲清虚,养其内德而虎食其外。张毅交游世贵,养其形骸一而病攻其内以死。此二子各滞一边,未为折中,故并不鞭其后也。
  仲尼白:无入而藏,
  〔注〕曰藏既内矣,而又入之,此过於入也。
  〔疏〕注云,入既入矣,而又藏之。偏滞於处,此单豹也。
  无出而阳,
  〔注〕阳既外矣,而又出之,此过於出也。
  〔疏〕阳,显也。出既出矣,而又显之。偏滞於出,此张毅也。
  柴立其中央。
  〔注〕若槁木之无心而中适,是立也。
  〔疏〕柴,木也。不滞於出,不滞於处,出处双遣,如槁木之无情,妙拾二边,而独立於一中之道。
  三者若得,其名必极。
  〔注〕名极而实万#19也。
  〔疏〕夫因名诠理,从理生名。若得已前三句语意者,则理穷而名极者也。亦言:得此三者名为证至极之人也。
  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
  〔疏〕涂,道路也。夫路有劫贼,脸难可畏,十人同行,一人被杀,则亲情相戒,不敢轻行,强盛卒伍,多结徒伴,斟量平安,然后敢去。岂不知全身远害乎。
  人之所取#20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问;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
  〔注〕十杀一耳,便大畏之;至於色欲之害,动皆之死地而莫不冒之,斯过之甚也。
  〔疏〕衽,衣服也。夫涂路息难,十杀其一,犹相戒慎,不敢轻行。况饮食之问,不能将节,衽席之上,恣其淫荡,动之死地,万无一全。举世皆然,深为罪过。
  祝宗人玄端以临牢荚,说蠡,
  〔疏〕祝,祝史也,如今太宰六祝官也。玄端,衣冠。笑,圈也。竞,褚也。夫飨祭宗庙,必有祝史,具於玄端冠服,执版而祭鬼神。未祭之问,临圈说竞。说竞之文,在於下也。
  曰:汝奚恶死?吾将三月滕#21汝,十日戒,三日斋,藉白茅,加汝肩尸乎雕俎之上,则汝为之乎?
  〔疏〕豢,养也。俎,盛肉器也,谓雕饰之俎也。说彘曰:汝何须好生而恶死乎?我将养汝以好食,斋戒以洁清,藉神坐以白茅,置汝身於俎上,如此相待,岂不欲为之乎?
  为负谋,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错之牢荚之中,自为谋,则苟生有轩冕之尊,死得於朦楣之上、聚楼之中则为之。为氤谋则去之,自为谋则取之,所异乱者何也?
  〔注〕欲赡则身亡,理常俱耳,不问人兽也。
  〔疏〕错,置也。豚,画饰也;循,笑车也;谓画斩车也。聚凄,棺柠也。为竞谋者,不如置之圈内,食之糟糠,不用白茅,无劳雕俎;自为谋,则苟且生时有乘轩戴冕之尊,死则置於棺中,载於循车之上,则欲得为之。为竞谋则去白茅雕俎,自为谋则取於轩冕循车,而异竞者何也?此盖颠倒愚痴,非达生之性者也。
  桓公田於泽,管仲御,见鬼。焉公抚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见?对曰:臣无所见。
  〔疏〕公,即桓公小白也。畋猎於野泽之下,而使管夷吾御车。公因见鬼,心有所怖惧,执管之手问之。答日:臣无所见。此章明凡百病患,多因妄系而成。
  公反,谈请为病,数日不出。
  〔疏〕谈饴,是懈怠之容,亦是数#22闷之貌。既见鬼,忧惶而归,遂成病息,所以不出。
  齐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则自伤,鬼恶能伤公。
  〔疏〕姓皇子,字告敖,齐之贤人也。既闻公有病,来问之,云:公妄系在心,自遭伤病。鬼有何力,而能伤公。欲以正理遣其邪病也。
  夫忿痛之气,散而不反,则为不足;
  〔疏〕夫人忿怒则清聚邪气,於是精魂离散,不归於身,则心虚弊犯神,道不足也。
  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疏〕夫邪气上而不下,则上攻於头,令人心中怖惧,郁而好怒;下而不上,阳伏阴散,精神恍惚,故好忘也。夫心者,五藏之主,神灵之宅,故熙当身心则为病。
  桓公曰:然则有鬼乎?曰:有。
  〔疏〕公问所由,答言有鬼。
  沈有履,鳌有髻。
  〔疏〕沈者,水下泥#23之中,有鬼曰履。宠神,其状如美女,着赤女衣,名髻也。
  户内之烦壤,雷霆处之;
  〔疏〕门户内粪壤之中,其问有鬼,名曰雷霆。
  东北方之下者,倍阿鲑聋跃之;
  〔疏〕人宅中东北墙下有鬼,名陪阿鲑聋,跃状如小儿,长一尺四寸,黑衣赤愤,带剑持戟。
  西北方之下者,则秩阳处之。
  〔疏〕豹头马尾,名日泱阳。
  水有罔象,
  〔疏〕注#24云,状如小儿,黑色,赤衣,大耳,长臂,名日罔象。
  丘有幸,
  〔疏〕其状如狗,有角,身有文彩。
  山有夔,
  〔疏〕大如牛,状如鼓一,足行也。
  野有彷徨,
  〔疏〕其状如蛇,两头,五彩。
  泽有委蛇。公曰:请问,委蛇之状何如?
  〔疏〕桓公见鬼,本在泽中,既闻委蛇,故问其状。
  皇子曰: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桓公赈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见者也。
  〔疏〕赈,喜笑貌也。殆,近也。若见委蛇,近为霸主。桓公闻说,大笑欢之:我所见正是此也。
  於是正衣冠与之坐,不终日而不知病之去也。
  〔注〕此章盲忧来而累生者,不明也;息去而性得者,达理也。
  〔疏〕闻说委蛇,情中畅适,於是整衣冠,共语论,不终日而情抱豁然,不知疾病从何而去也。
  纪省子为王养斗鸡。
  〔疏〕姓纪,名清子,亦作消字,随字读之。为齐王养难,拟斗也。此章明不叉禀生知自然之理,亦有积习以成性者。
  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桥而恃气。
  〔疏〕养经十日,堪斗乎?答曰:始恃骄矜,自恃意气,故未堪也。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
  〔疏〕见闻他鸡,犹相应和若形声影响也。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疏〕顾视速疾,意气强盛,心神尚动,故未堪也。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呜者,已无变矣,
  〔疏〕几,尽也。都不骄矜,心神安定,鸡虽之呜,以无变折。养难之妙,理尽於斯。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26反走矣。
  〔注〕此章言养之以至於全者,犹无敌於外,况自全乎。
  〔疏〕神识安闲,形容审定,遥望之者,其犹木鸡,不动不惊,其德全具,他人之鸡,见之反走,天下无敌,谁敢应乎。
  孔子观於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电鳌鱼鳌之所不能游也。
  〔疏〕吕粱,水名。解者不同,或言是西河离石有黄河县绝之处,名吕梁也;或言蒲州二百里有龙门,河水所经,瀑布而下,亦名梁,或言宋国彭城县之吕梁。八尺日初,计高二十四丈而县下也。今者此水,县注名高,盖是寓言,谈过其实耳。电者,似鳌而形大;毫者,类鱼而有脚。此水瀑布既高,流波峡缺,遂使激湍腾沬三十里,至於水族,尚不能游,况在陆生,如何可涉。
  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
  〔疏〕激湍沸涌,非人所能游,忽见丈夫,谓之遭溺而困苦,故命弟子随流而拯接之。
  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於塘下。
  〔疏〕塘,岸也。既安於水,故散发而行歌,自得逍遥,敖游岸下。
  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
  〔疏〕丈夫既不惮流波,行歌自若,尼父怪其如此,从而问之:我谓汝为鬼神,审观察乃人也。汝能履深水,颇有道卫不乎?
  曰:亡,吾无道。
  〔疏〕答云:我更无道衍,直是久游则巧,习以性成耳。
  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疏〕我初始生於陵陆,遂与陵为故旧也。长大游於水中,习而成性也。既习水成性,心无惧惮,恣情放任,遂同自然天命也。
  与齐俱入,与汨偕出,
  〔注〕磨翁而旋入者,齐也;回伏而涌出者,汨也。
  〔疏〕湍沸旋入,如磴心之转者,齐也;回复腾漫而反出者,汨也。既与水相宜,事符天命,故出入齐汨,曾不介怀。郭注云磨翁而入者,关东人吹磴为磨,磨翁而入,是磴釭转也。
  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
  〔注〕任水而不任己。
  〔疏〕随顺於水,委偿从流,不使私情辄怀违拒。从水尚尔,何况唯道是从乎。
  此吾所以蹈之也。
  〔疏〕更无道衍,理尽於斯。
  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疏〕未开斯旨,请重释之。
  曰:吾生於陵而安於陵,故也;长於水而安於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注〕此章言人有偏能,得其所能而任之,则天下无难矣。用夫无难以涉生生之道,何往而不通也。
  〔疏〕此之三义,并释於前,无劳重解也。
  梓庆削木为据,据成,见者惊犹鬼神。
  〔注〕不似人所作也。
  〔疏〕姓梓,名庆,鲁大匠也。亦云:梓者,官号;炉者,乐器似夹锺。亦言:据似虎形,刻木为之。雕削巧#26妙,不类人工,见者惊疑,谓神鬼之所作也。
  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
  〔疏〕鲁侯见其神妙,怪而问之:汝何道衍为此据焉?
  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据,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
  〔疏〕梓答云:臣是工巧村人,有何艺衍。虽复如是,亦有一法焉。臣欲为炼之时,未尝辄有攀绿,损耗神气,叉斋戒清洁以静心灵也。
  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
  〔疏〕心迹既齐,几经三日,至於庆吊赏罚,官爵利禄,如斯之事,并不入於情田。
  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
  〔疏〕齐日既多,心灵渐静,故能非誉双遣,巧拙两忘。
  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
  〔注〕视公朝若无,则跋慕之心绝矣。
  〔疏〕辄然,不敢动貌也。齐洁既久,情义清虚,於是百体四肢,一时忘遣,辄然不动,均於枯木。既无意於公私,岂有怀於朝廷哉。
  其巧专而外滑#27消;
  〔注〕性外之事去也。
  〔疏〕滑,乱也。专精内巧之心,消除外乱之事。
  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炉,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
  〔注〕爻取村中者也。
  〔疏〕外事既除,内心虚静,於是入山林观看天性好木,形容躯貌至精妙,而成事堪为炼者,然后就手加工焉。若其不然,则止而不为。
  则以天合天,
  〔注〕不离其自然也。
  〔疏〕机变虽加人工,木性常因自然,故以合天也。
  器之所以疑神者,其#28是与。
  〔注〕尽因物之妙,故乃#29疑是鬼神所作也#30。
  〔疏〕所以据之微妙疑似鬼神者,只是因於天性,顺其自然,故得如此。此章明顺理则巧若神鬼,性乖则心劳而自拙也。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
  〔疏〕姓东野,名稷,古之善御人也,以御事鲁庄公。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庄公以为组绣织文,不能过乎此之妙也。
  使之钩百而反。
  〔疏〕任马旋回,如钧之曲,百度反之,皆复其迹。
  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
  〔疏〕姓颜,名阖,鲁之贤人也,入见。庄公初不信,故密不应焉。
  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
  〔疏〕少时之顷,马困而败。公问颜生,何以知此?
  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注〕斯明至当之不可过也。
  〔疏〕答:马力竭尽,而求其过分之能,故知叉败也。非唯车马,万物皆然。
  工捶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
  〔疏〕旋,规也。规,圆也。稽,留也。任是尧时工人,禀性极巧;盖用规矩,手随物化,因物施巧,不稽留也。
  故其灵台而不极。
  〔注〕虽工任之巧,犹任规矩,此言因物之易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