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洞神部
- 玉诀类
- 南华真经注疏
南华真经注疏
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
〔疏〕谓儒墨守进,是非因之而起也。
於是乎喜怒相疑,
〔疏〕喜是怒非,更相疑贰。
愚知相欺,
〔疏〕饰智惊愚,互为欺侮。
善否相非,
〔疏〕善与不善,彼此相非。
诞信相讥,
〔疏〕诞虚信实,自相讥诮。
而天下衰矣;
〔注〕莫能齐於自得。
〔疏必相仍纠纷,宇宙衰也。
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
〔注〕立小异而不止於分。
〔疏〕喜怒是非,炽然大盛,于徐故天年夭枉,性命烂漫。烂漫,散乱也。
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
〔注〕知无涯而好之,故无以供其求。
〔疏〕圣人穷无崖之智,百姓焉不竭哉。
於是乎新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央焉。
〔注〕雕琢性命,遂至於此。
〔疏〕绳墨,正木之曲直;礼仪,示人之隆杀;椎凿,穿木之孔窍;刑法,次人之身首。工匠运斤锯以残木,圣人用礼法以伤道。
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樱人心。故贤者伏处大#8山峪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
〔注〕若#9夫任自然而居当,则贤愚袭情而贵贱履位,君臣上下,莫匪尔极,而天下无息矣。斯述也,遂#10换天下之心,使奔驰而不可止。故中知以下,莫不外饰其性以眩惑众人,恶直丑正,蕃徒相引。是以任真者失其据,而崇伪者窃其柄,於是主忧於上,民困於下矣。
〔疏〕脊脊,相践籍也。一云乱,宇宙大乱,罪由圣智。君子道消,晦逵林薮,人君虽在庙堂,心怛忧栗,既无良辅,恐国倾危也。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疏〕殊者,次定当死也。桁杨者,械也,夹脚及颈,皆名桁杨,六国之时及衰周之世,良由圣进,鲸劓五刑,遂使桁杨者盈衢,殊死者相枕,残兀满路。相枕相望,明其多也。
而儒墨乃始离歧攘臂乎栓桔之问。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
〔注〕由腐儒守述,故政斯祸。不思捐逵反一,而方复攘臂用进以治逵,可谓无愧而不知耻之甚也。
〔疏〕离跋,用力貌也。圣迩谓害物之具,而儒墨方复攘臂分外,用力於极桔之问,执进封教,救当世之弊,何荒乱之能极哉。故发噫欺息,伤固陋不已,愧而不#11耻也。
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接折也,仁义之不为栓桔凿柄也,
〔注〕桁场以接褶为管,而极桔以凿柏为用,圣知仁义者,远於□罪之述也。违远罪则民斯#12尚之,尚之射骄#13诈生焉,骄诈生而御奸之器不具者,未之有也。故弃所尚则矫诈不作,矫诈不作则桁杨极桔废矣,何凿柄接褶之为哉。
〔疏〕接褶,械楔也。凿,孔也。以物内孔中日柄。械不楔不牢,格无孔无用。亦犹宪章非圣进不立,桀坏无仁义不行,圣进是换扰之原,仁义是残害之本。
焉知曾史之不为桀厂噙矢也。
〔注〕嘴矢,矢之猛者,言曾史为桀仰之利用也。
〔疏〕喘,箭镞-有孔猛声也。圣智是窃国之具,仁义凶暴之资,曾史为桀坏利用猛箭,故云然也。
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注〕法其所以换也。
〔疏〕绝窃国之具,弃凶暴之资,即宇内清平,言大治也。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
〔疏〕德化韶令,宇内大行。闻广成子在於空同之上#14,故往见之,
〔疏〕空同山,凉州北界。广成,即老子别号也。
曰:我闻吾子达於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
〔疏〕五谷,黍稷菽痳麦也。欲取窈冥之理,天地阴阳精气,助成五谷,以养苍生也。
吾又欲官阴阳,以遂莘生,为之奈何?
〔疏〕遂,顺也。欲象阴阳设官分职,顺莘生之性,问其所以。
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
〔注〕问至道之精,可谓质也。
〔疏〕而,汝也。欲播植五谷,官府二仪,所问粗浅,不过形质,乖深玄之玫。是抵诃也。
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
〔注〕不任其自尔而歌官之,故残也。
〔疏〕苟欲设官分职,引物从己,既乖造化,铃致伤残。
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
〔疏〕族,聚也。分百官放#15阴阳,有心治万物,爻致凶灾。雨风不调,炎冻失节,云未聚而雨降,木尚青而弃落;搀抢#16薄蚀,三光昏晦,人心遭扰,玄象荒怠。
而佞人之心荐蓊者,又奚足以语至道。
〔疏〕万万,狭劣貌也。汝是馅佞之人,心其狭劣,何能语至道也。
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问居三月,复往邀之。
〔疏〕黄帝退,清齐一心,含九五尊位,筑特室,避罐嚣,藉白茅以洁诤,闲居经时,重往请道。邀,过也。
广成子南首而外,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於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
〔注〕人皆自修而不治天下,则天下治矣,故善之也。
〔疏〕使人治物,物铃褛烦,各各治身,天下清正,故善之。蹶然,疾起。
来。吾语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注〕窈冥昏默,皆了无也。夫庄老之所屡称无者,何哉?明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耳。自生耳,非为生也,又何有为於已生乎。
〔疏〕至道精微,心灵不测,故寄窈宝深远,昏默玄绝。
无视无听一,抱神以静,形将自。
〔注〕忘视而自见,忘听而自闻,则神不扰而形不邪也。
〔疏〕耳目无外视听,抱守精神,境不能乱,心与形合,自冥正道。
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注〕任其自动,故问#17静而不夭#18也。
〔疏〕清神静虑,体无所劳,不绿外境,精神常寂,心闲形逸,长生久视。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注〕此皆率性而动,故长生也。
〔疏〕任视听而无所见闻,根尘既空,心亦安静,照无知虑,应机常寂,神淡守形,可长生久视也。
慎汝内。
〔注〕全其真也。
〔疏〕忘心,全真#19也。
闲汝外,
〔注〕守其分也。
〔疏〕绝视听,守分也。
多知为败。
〔注〕知无崖,故败。
〔疏〕不慎智虑,心神既困,耳目竭於外,何不败哉。
我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於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
[注〕夫极阴阳之原,乃遂於大明之上,入於窈冥之门也。
〔疏〕阳,动也。阴,寂也。遂,出也。至人应动之时,智照如日月,名大明也。至阳之原,表从本降进,故言出也。无感之时,深根寂然凝湛也。至阴之原,亦摄逵归本,故日入窈冥之门。广成示黄帝动寂两义,故托阴阳二门也。
天地有官,阴阳有藏,
〔注〕但当任之。
慎守汝身,物将自壮。
〔疏〕天官,谓日月星辰,能照临四方,纲维万物,称官也。地官,谓金木水火土,能维持动植,运载群品,亦称官也。阴阳二气,春夏秋冬,各有司存,如藏府也。咸得随任,无不称适,何违造化,更立官府也。汝但无为,慎守汝身,一切万物,自然昌盛,何劳措心,自贻伊戚哉。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注〕取於尽性命之极,极长生之政耳。身不夭乃能及物也。
〔疏〕保恬淡一心,处中和妙道,摄卫修身,虽有寿考之年,终无衰老之日。
黄帝再拜稽首日:广成子之谓天矣。
〔注〕天,无为也。
〔疏〕欺圣道之清高,可与玄天合德也。
广成子曰:来。余语汝。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终;
〔疏〕死生变化,物理无穷,俗人愚惑-,谓有终始。
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极。
〔注〕徒见其一变也。
〔疏〕万物不测,千变万化,愚人迷执,谓有限极。
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
〔注〕皇王之称,随世之上下耳,其於得通变之道以应无穷一也。
〔疏〕得自然之道,上逢淳朴之世,则作牺农;下遇浇季之时,应为汤武。皇王述自夷险,道之#20一也。
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
〔注〕失无穷之道,则自信於一变而,不能均同上下,故俯仰异心。
〔疏〕丧无为之道,滞有欲之心,生则睹於光明,死则便为土壤。迷执生死,不能均同上下,故有两名也。
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故余将去汝,
〔注〕土,无心者也。生於无心,故当反守无心而独往也。
〔疏〕夫百物昌盛,皆生於地,及其雕落,还归於土。世问万物,从无而生,死归空寂。生死不二,不滞一方,今将去汝任适也。
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注〕与化俱也。
〔疏〕反归冥寂之本,入无穷之门:应变天地之问,游无极之野。
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
〔注〕都任之也。
〔疏〕参,同也。与三景齐明,将二仪同久,岂千二百岁哉。
当我,缙乎。远我,昏乎。
〔注〕物之去来,皆不觉也。
〔疏〕圣人无心若镜,机当感发,即应感冥符,若前机不感,即昏然晦逵也。
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注〕以死生为一体,则无往而非存。
〔疏〕一死生,明变化,未始非我,无去无来,我独存也。人执生死,故忧息之。
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鸿蒙方将批髁爵#21跃而游。
〔疏〕云将,云主将也。鸿蒙,元气也。扶摇,木神#22,生束海也,亦云风。遭,遇也,扮,拍也。雀跃,跳跃也。寓言也。夫气是生物之元也,云为雨泽之本也,木是春阳之乡,东为仁惠之方。举此四事,示君王御物,以德泽为先也。
云将见之,
〔疏〕怪其容仪殊俗,动止异凡,故问行李之由,庶为理物之道也。
倘然止,赞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为此?
〔疏〕倘,惊疑貌。赞,不动也。史,长老名也。
鸿蒙村牌爵跃不辍,对云将曰,游。
〔疏〕乘自然变化遨#23游也。
云将曰:朕愿有问也。鸿蒙仰而视云将日:吁。云将曰:天气不和,地气郁结,
〔疏〕二气不降不升,郁结也。
六气不调,
〔疏〕阴阳风雨诲明,此六气也。
四时不节。
〔疏〕春夏秋冬,节令愆滞其序。
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
〔疏〕我欲合六气精华以养万物,故问也。
鸿蒙村脏爵跃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
〔疏〕万物咸禀自然,若措意治之,叉乖造化,故掉头不答。
云将不得问。又三年,束游,过有宋之野而适遭鸿蒙。云将大喜,行趋而进曰:天忘朕邪?天忘朕邪?再拜稽首,愿闻於鸿蒙。
〔疏〕故如上天,再言忘朕,幸忆往时也。
鸿蒙曰:浮游,不知所求;
〔注〕而自得所求也。
〔疏〕浮游处世,无食取也。
猖狂,不知所往;
〔注〕而自得所往也。
〔疏〕无心忘行,无的当也。
游者鞅掌,以观元妄。
〔注〕夫内足者,举目皆自正也。
〔疏〕鸿蒙游心之处宽大,涉见之物众多,能观之智,知所观之境无妄也。鞅掌,众多也。
朕又何知。
〔注〕以斯而已矣。
[疏〕浮游猖狂,虚心任物,物各自正,我复何知。
云将曰:朕也自以为猖狂,而民随予#24所往;朕也不得已於民,今则民之放也。
〔注〕夫乘物非为进而逵自彰,猖狂非招民而民自往,故为民所放效#25而不得已也。
〔疏〕我同鸿蒙,无心驭世,不得已临人,人则随我述,便为物放效也。
愿闻一言。
〔疏〕愿闻要旨,庶次深疑。
鸿蒙曰: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
〔注〕若夫顺物性而不治,则情不逆而经不乱,玄默成而自然得也。
〔疏〕乱天然常道,逆物真性,即谲诈方起,自然之化不成也。
解兽之击,而乌皆夜呜;
〔注〕离其所以静也。
〔疏〕放效进彰,害物炎起,兽则惊群散起,乌则骇飞夜呜。
灾及草木,祸及昆虫。
〔注〕皆坐而受害也。
[疏〕草木未霜零落,灾祸及昆虫。昆,明也,向阳启垫。
噫,治人之过也。
〔注〕夫有治之逃,乱之所由生也。
〔疏〕天治斯灭,治人过也。
云将曰:然则吾奈何?
〔疏〕欲请不治之卫。
鸿蒙曰:噫,毒哉。
〔注〕言治人之过深。
〔疏〕重伤祸败屡叹。噫,叹#26声。
倦倦#27乎归矣。
〔注〕传传,坐起之貌。嫌不能险然通放,故遣使归。
〔疏〕传传,轻举之貌。嫌云将治物为祸,故示轻举,劝令息连归本。
云将曰:吾遇天难,愿闻一言。鸿蒙曰:噫。心养。
〔注〕夫心以用伤,则养心者,其惟不用心乎。
〔疏〕养心之衍,列在下文。
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
〔疏〕徒,但也。但处心无为而物自化。
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
〔注〕理与物皆不以存怀,而阁付自然,则无为而自化矣。
〔疏〕伦,理也。堕形体,忘身也。吐聪明,忘心也。身心两忘,物我双遣,是养心也。
大同乎滓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