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投胎夺舍及移居,旧住名为四果徒。
  若会降龙并伏虎,黄金起屋几时枯。
  注曰:真金起屋,何枯之有。《度人经》曰:枯骨更生,皆起成人,而况吞黍粒之珠者哉。投胎夺舍,四果之徒,特阴灵之鬼耳。道光曰:投胎夺舍,是执空之徒。降龙伏虎,是还丹之妙。
  疏曰:阴灵生识,投母胎以出世。夺舍者,他识已入胎,我夺有之以出世。移居者,借化人之生身,而投识于中。旧住者,守阴灵之性以存身,形不入寂灭。四果皆无金丹点化,尽是阴神。右道释小乘。
  大道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也由天。
  若非积行施阴德,动有草魔作障绿。
  注曰:魔障在天,修持在我。阴德匪施,触途有碍。
  疏曰:前诗云..一点灵丹吞入腹,始知由我不由天。甚赞金丹之功,至灵至神。今诗云:也知由我也由天,劝勉学者,若闻大道,亦当积行施德,以求天助。不可自恃其丹之灵,必有魔障为碍。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师传莫强猜。
  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
  注曰:千经万论,惟布枝条。至道不繁,独传心印。未遇真师,徒劳口耳。此道非真师口诀,虽有颜闵之聪慧,亦不可强自猜度也。
  修行混俗且和光,圆即圆兮方即方。
  显晦逆从皆莫测,教人争得见行藏。
  注曰:被褐怀玉,和光同尘。补破藩篱,无人无我。幽显顺逆,几人岂得而可测量也哉。右警劝世人。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之六竟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之七
  象川无名子翁葆光注武夷陈达灵传集庆空玄子戴起宗疏
  西江月一十二首以周岁律
  仙翁自注云:西者,金之方。江者,水之体。月者,药之用。无名子注曰:盖仙舫作此曲以周岁律,以显其大道也。
  外药还如内药,外通内亦须通。丹头和合略相同,温养两般作用。
  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外炉增喊要勤功,妙绝无过真种。
  注曰:《夷门破迷歌》曰:道在内来立炉,立鼎却在外道。在外来坎离,铅汞却在内。此明内外二丹也。夫外药者,金丹也。是造化在二八炉中,不出半个时辰,立得成就。内药者,金液还丹是也。造化在己腹中,须待十月满足,方能脱胎神化。观此二药和合、丹头作用之法,虽略相同。及其用火候,实相远矣。修丹之士,下工之日,内药和合。丹头之际,分毫差武,大药不成。敬之哉,敬之哉。内药虽有真火,在土釜中赫赫长红,亦须凭外炉用功,增喊抽添运用,无令差武,以至危贻。然内外真火变化无穷者,实藉真铅之妙也。此物的能擒汞,不使飞走。叶文叔不达此理,却言内药以真火烹炼,外药须假凡火增喊。以管窥天,可付一笑。殊不知内外二药虽异,其实一道也。所谓内外二药者,以人之一身察天地之秀气而有生,托阴阳陶铸而成形。故一形之中,以精气神为主。神生於气,气生於精。此三者后天地生,至阴之物也。修真之士,若执己身而修之,无过炼冶精气神三物而已。奈何三物一致,俱后天地生,纯阴而无阳,安能化形为纯阳,而.出乎天地之外也哉。仙翁所以道独修一物转兀赢,锺离公曰:涕唾精津气血液,七般物事总成阴。又曰:独修一物是孤阴。真一子曰:孤阴不自产,孤阳不自成。《参同契》曰:牝鸡自卯,其雏不成。圣人知己之真气后天地生,本属阴阳,难擒易失。乃探先天一气,真阴真阳,二八同类之物,擒在一时辰内,炼成一粒至阳之丹,号日真铅。此造化在外,故日外药。以此阳丹点己阴汞,犹猫捕鼠。阳丹是天地之母气,己汞是天地之子气,以母气伏子气,岂非同类乎。此造化在内,故日内药乎。故仙翁曰: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虚无合自然。真一子曰:未有天地混沌之前,真铅得一而先生,以次渐生天地、阴阳、五行,万物庶汇。《参同契》曰:先天地生,巍巍尊高。此皆证先天之一气也。以先天阳丹点己阴汞,化为纯阳,更假阴阳符火,运用抽添,十月功足,形化为气,气化为神,神与道合而无形,变化不测,故能出乎天地之外,’立乎造化之表,捉挈天地,陶铸阴阳,而不为阴阳陶铸者,先天地生之一气使之然也。其妙如此,故日妙绝无过真种。安可后天地生,至阴之气类,而为内药乎。安可以后天地生,几砂、凡汞、凡火,非类滓质之物,而为外药乎。学道之士,研穷本始,无惑邪说,庶免永堕三涂自取轮回也。
  疏曰:分毫差武,大药不成,即绝句所谓毫发差殊不作丹是也。二八非炉,假立名以为炉耳,炉炉非有炉是也。外药以阴阳升降之火结为金丹,内药亦以阴阳升降之火结为金液还丹。外以法象而孕育之,内以法象而孕育之,故日内外虽异,其实一道也。善乎,唐仙件达灵曰:人知延龄在於还精补气,丹砂在我,岂有外也。此诚鄙谈,不晓真境。且问精可还乎,气可补乎。运息张机,出入之问,归清去浊,此诚内出而外入耶。性之所还,何出而入也。或以吐纳为精华,何有败腰之玲。或以出入为精气,何有伤肤之劳。几当壮室之年,诚为衰败之器,精华一失,神魂四离,此何还之哉。其或幼全真气,长习运动延其龄者,抑亦下品地仙也,且无凌虚之效。若外炼火龙,内运金液,真登高上仙也。以高仙之言观之,独修一物,皆不成仙。今词明白分内外二药,令人易知而不悟,呜呼,其无绿之甚矣哉。陈上阳子曰:修行之人,先须洞晓内外两个阴阳作用之真,则入室下工,成功甚易。内药是一己自有,外药则一身所出。内药不离自己身中,外药不离色相之中。内药只了性,外药兼了命。内药是精,外药是气。精气不离,故为真种。性命双修,方证天仙。
  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木金间隔会无因,须用媒人勾引。
  木性爱金顺义,金情恋木慈仁。相吞相啖却相亲,始觉男儿有孕。
  注曰:此言内象也,家臣即己之真气也。己之真气,因金丹而凝结,金丹因己汞而有神功。二物相须,两情相恋,乃能变化通灵,故曰: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丹属金在外,己汞属木在内,二物问隔,全仗黄婆制造成丹,吞入己腹中,与己汞配合。亦仗黄婆勾引二物,既以和合了,交接阴阳符火。木性恋金,金情恋木,相吞相啖,配合成夫妇,养就婴兄,在我腹中,始觉男儿有孕。此道至玄至妙,非仁慈及物,阴德广积,此生安能与於此乎。
  白虎首经至宝、华池神水真金。故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寻常药品。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依时采去定浮沉,进火须防危甚。
  注曰:首者,初也。首经即初弦之气,非女子天癸也。不可以三峰二十四品镑毁圣道,圣道不可毁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真一之气在天日真一之水,在虎日初弦之气,暖炼在华池中。神水此乃至宝真金也,皆不离真一之精,流历诸处有种种异名,而能造化。经曰:上善若水。盖真一之水生於天地之先,故曰:上善其利源,甚为深远。不比寻常后天生滓质药品之类也。九转,九年也,在十月胎圆,脱胎之后。达磨面壁九年,只履西归,盖有由矣。然欲修成九转,先须运火十月,依时探取,以定浮沉,以分宾主。守雌而不雄,方免危殆,自然形化为气,气化为神,抱元守一,九载功成,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圣人强名日九转金液大还丹也。
  二八谁家姥女,九三何处郎君。自称木液与金精,遇土方成三性。
  便假丁公缎炼,夫妻始结欢情。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
  注曰:二八,阴数也。诧女,即我之真气也。又曰:木液九三,阳数也。郎君,即我之阳丹也。又曰:金精二物交会丹田土釜之中,即成三性· 也。丁公者,火也。夫妻者,铅汞处於丹田土釜,逐日相交,夫妇欢情之火,搬入丹田土釜中,毁炼铅汞。受此符证,而生金液之质。复自尾闲逆上泥丸峰顶,降下口中,徐徐咽归丹田土釜之中,长长如此运转不息,若河车之流转不已,化成金液还丹也。锺离公曰:尾闲直上泥九顶,自在河车数百遭。海蟾公曰:若得黄芽填血脑,万年虽老身不死。是其证也。一本云:丁公者,火也。河车者,水也。即阴符阳火也。日夕运转不停,若河车流转不已之义。疏曰:《参同契》曰:三物一家,都归戊己。以金木火为三物。又曰:三性既会合,本性共宗祖。以金水火为三性,皆言外药法象。今言三性,则以木液为内药,金精为外药,遇上成三性,合言内外法象。是知三性各随所用。缪者以性为三,又妄之妄矣。盖性者,物之性也,人之性也,丹之性也,五行之性也,岂姓氏之姓乎。绝句云:火发昆仑阴与阳,兼言内外昆仑。又曰:若遇昆仑西北去,独言内北海乾象交感之官。今云昆仑,专喻泥九,所以反复取喻三性。昆仑,篇中比喻,皆不可执一。
  牛女情绿道本,龟蛇类禀天然。蟾乌遇朔合婵娟,二气相资运转。
  总是乾坤妙用,谁人达此真诠。阴阳否隔即成愆,怎得天长地远。
  注曰:牛郎识女,一岁一交太阴太阳,一月一交龟蛇。以类蟠此相拱,此皆阴阳二气使之然也,实为道之根本,金丹大药作用一一如之。盖真一之气,青然无形,不得二八阴阳初弦之气相交,焉能降格兆形黍粒也哉。既得丹饵之后,不得捆缢符火,焉能变化金液还丹也哉。《参同契》曰:关关维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此相拱。以明牝牡竟当相须,理之所在,夫复何疑。颠倒修之,宇宙在乎手。真一子曰:孤阴不自产,寡阳不自成。须藉牝牡合气,方能有产化之道也。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阴阳交合自然之道也。天不降,地不腾,四时不序,万物不生也。故仙翁於此章三致意焉,深知此意者,当以意会可也。右内外二药。
  七返朱砂返本,九还金液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但看五行成准。
  本是水银一味,周流历遍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不离玄牝。
  注曰:九还七返者,不离天地五行生成之数也。天一生水,地以六数成水。居北积坎阴之气以为真水,故《参同契》曰:六居也。地二生火,天以七数成火。返南孕离气而生砂,故日七返朱砂,返本也。天三生木,地以八数成木。居束处震位而成汞,故《参同契》曰:八归也。地四生金,天以九数成。金还西,主兑位而为金,故日九还金,一还真也。天五生土,地以十数成土。二土相合而并居中,会四象而成丹也。故金丹不出五行而成,故日但看五行成准。安可以寅子数坤申而为七返九还耶。水银者,铅也,铅即真一之气也。真一之气结而成精,号日真一之精。精,铅也。真一之气一变为水在北,二变为砂在南,三变为汞在束,四变为金在西,五变为土在中。故金丹非天地不生,非日月不产,非四时不全,非五行不就,非总数不成。是以遍历诸辰,阴阳数足,自然通神变化也。然其造化妙用,出入不离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牝之理,已释在玄牝之中,世罕知注矣。
  疏曰:世人以寅至申为七返,子至坤为九还,非也。张随注《参同契》云:水、火、金、木、土为五行,水火为日月,金木为龙虎,土配天地,炼成金丹。故天以水六居北,积坎为水。天以木八居束,处震为砂。天以火七返南,属离为汞。天以金九还西,化兑为金。天以五归中成丹。故气一变为水,二变为砂,三变为汞,四变为金,五变为丹。是知丹者,非天地不生,非日月不成,非四时不全,非五行不就。炼纯阳之身,化真经之体,则六居七返八归九还之义,断可见矣。此黄帝、老子、神仙、圣贤重之。无名子之注文本,此诸辰即七十二辰之位,七返九还之义。
  此药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早赌玄珠形兆。
  志士若能降炼,何妨在市居朝。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
  注曰:金丹入口,立跻圣位,岂非至神至圣者乎。缎炼不出半个时辰,立见金丹形兆,岂非至简至易者乎,家家自有,不拘市朝,岂非至近者乎。惟其至神、至圣、至简、至易、至近,所以说破不觉令人失笑也。得之者,第恐阴功浅薄,不胜其道尔,学者勉之。
  疏曰:真人之意,以为修炼金丹,不拘市崖京朝之问,皆可为之。工夫甚易,药物甚近。但得清冷之地,即可为之。前诗云未炼还丹莫隐山,徒向深山守静孤之意。因俗士不明本旨,遂以争利於市,争名於朝,可以兼行,正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故。铃也痛损名利,永绝嗜欲,十月入室,方可希真。
  雄裹内含雌质,真阴却抱阳精。两般和合药方成,点化魂灵魄圣。
  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化龙形。鸡餐亦乃化鸾鹏,尽入空阳圣境。
  注曰:雄裹雌乃龙之弦气,汞是也。阴抱阳乃虎之弦气,铅是也。二物交合,灵丹自生,吞入腹中,点化阳魂,以消阴魄。一粒如黍,鸡吞蛇啖,亦化龙鹏,飞入真阳圣境。药之至神圣灵如此哉。右外药。
  天地才经否泰,朝昏好识屯蒙。轮来凑毂水朝东,妙在抽添运用。
  得一万般事毕,休分南北西东。损之又损慎前功,命宝不宜轻弄。
  注曰:夫运火之法,始功於屯蒙,休功於否泰。日夕搬运符火,归於鼎中,如车之轮辐奏於毂,若百川之水朝宗于海,运用抽添妙化如此。
  太上曰:子得一万事毕,妙哉是言也。一者,真一之精也。真一之气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俱不出真一之气变。故真一之精,为天地之母,阴阳之宗,四象之祖,五行之根,万物之基也。得此一则万事毕矣,东西南北皆可忘也。损之又损,以慎前功,方能尽得一之妙。盖一之有象,运阴阳之火,以形之也。既得一粒吞归五内,如前运用阴阳符火,当慎前功,方能尽归一之妙,虑险防危,不可轻动,恐失命宝之玄珠,故曰慎前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