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洞真部
- 玉诀类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元纲流演,三十二天,
东曰:元纲者,元炁之纲纪也。敷演三十二天中也。○幽栖曰:元者,星也;纲者,星纲也。既二仪开朗,三景齐明,故星罗流转,上照三十二天;日月递明,下朗百亿世界。○少微曰:元,大也。演,布也。梵炁为万物大纲,流布三十二境。
轮转无色,周过十方。
东曰:无色者,无形也。十方者,八方并上下,合为十方也。大梵之炁,无所不布也。○幽栖曰:轮光於三界,周照於十方,则无幽不明,是物皆烛。无色者,即三界之上界者也。
旋斗历箕,
玄英曰:旋斗者,旋是回转之名,斗、箕是二十八宿之中星名也。斗星在北方东上。历箕者,历,犹履也。箕星在东方北上,故注云:箕、斗二星,夹东北角也。此明大梵之炁流行,起自东北角扶摇台,其炁羊角而上,从东左行向南,先历箕星中过,故云历箕。从南向西,从西向北,经於贾奕、皇曾二天中过,又却东回,经於斗星中过,入扶摇台中,是梵炁周天一匝,生长万物,成一岁之功,故云旋斗历箕。注云:贾奕天,在角左者,角星位在东方,贾奕天在西方,梵炁左行从东向西入贾奕。贾奕是三十二天之极位,故曰在角之左也。皇曾处其右者,皇曾是三十二天之初位,在箕星之右,故为始箕之分野。始箕者,梵炁始於箕星而行,故云始箕。旋斗历箕,义略如是。
回度五常。
东曰:斗,北斗也。箕,箕宿也。回度,运导也。五常,五行也。以自然之炁运导五行也。○幽栖曰:转七辰於北方,随日时以杓建,周历箕、毕之运,经纬五常之度。五常者,五星也。箕、毕,二十八宿之数也。○玄英曰:明此梵炁流行,缭绕三十二天,回运五常之炁,故得四时顺序,变化生成。五常者,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也。若历而言之,则木属东方,火南方,土位在中宫,金西方,水位北方也。此五行者,生成万物皆因梵炁之功,为天地常行之道,故云回度五常也。
三十五分,总炁上元。
东曰:三十五分者,三十五天也。分者,分野也;总,统也。炁者,元始之炁也。上元者,元始开明无上之道,总统群仙,包罗天地,剖判阴阳,运导五行,诸天授位,三象既分,九层之台,焕然而明。处乎玉京之山,焕乎玄都之上,飞天常散百和之香,流五云之华,以灌飞天真人,台上有太真玉郎,一日三回,十绝之旛,一周则诸天上朝,绕台三匝,诵咏洞章。三十二天位在四方,方有八天,合三十二天也。三天罗其上,大罗之上,并皆空虚,有自然五霞,其色苍黄,号曰黄天。黄天之上,其色青苍,号日苍天。苍天之上,其处玄空,积空成青,号曰青天。凡有三十五天,各有分野,并总系元始之炁,无上之道也。故曰总炁上元也。论三十五者,三十五星也。○幽栖曰:三十五分者,即都明前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共为三十五分。且二十八宿,宿有数星,日月二曜,又非星类,则不可呼为三十五星,故谓之三十五分耳。分者,位也,俱总受上元之炁。上元即披禀之元也。○少微曰:箕斗二星,夹东北角,贾奕天在角左,为周斗之分野。皇曾天处角右,为始箕之分野。梵炁先起於东北扶摇台,羊角而上,左回向右,历箕而度,旋斗而终。缭绕三十二天,回运五常之炁,然后四时变化,品物流形。《太极亿诀》云:香烟自然生,玄阶兴扶摇。言梵炁出扶摇之台,如香烟之状也。○玄英曰:三十五分者,三十五天分界也。三界有二十八天,兼北斗七星,星主一天,是为三十五天也。北斗以阳明、阴精、丹元、北极此四星主种民四天,以玄冥、真人、天关此三星主最上三天,总为三十五天也。最上三天日玉清、上清、太清天是也。一云以三台三星主上三天,并前三十二天,是为三十五天之分也。总炁上元者,上元即太上玉清玄都也。明梵炁流行,旋斗历箕,遍满三十五天也。其炁升上上清天中,总入玄都之境,故云总炁上元也。
八景冥合,炁入玄玄。
东曰:八景,八色也。冥合者,洞体道炁也。玄玄者,深奥也。太上道君乘八景之玉舆,策三素之飞云,升玄都之上、六合之台,开元始之玄奥,演大法以度人。至炁玄妙,体道自然。○幽栖曰:总而言之呼为八景,谓二十八宿列於四方,方有七星,则四方之宿与日月、五星、北斗合为八景光炁,自然冥合。冥合光炁,俱入玄玄。此之玄玄,即上元之玄。既先禀上元之炁,还复炁入玄,玄则上下之炁相注,故光津之曜不息也。○少微曰:若人得道,则三部八景之神冥然混合,共举兆身,入重天之上。玄玄者,天天也。○玄英曰:八景者,景光也。上元总炁为一景,七曜合为八景。七曜者,日月五星是也。冥合者,明此八物,光景冥然相合,通照万天,故云冥合。又解八景者,八天光景之色。炁入玄玄者,即前大梵之炁,周回旋轮,升入太上天中,故云炁入玄玄也。玄玄者,高上无穷无极之貌也。若世人得道,则八景之神共举兆身,入重天之上。重天者,诸天上界之天,即上清玄都之境也。
玄中太皇,上帝高真。
东曰:太皇号易邈,从龙汉而来,至赤明而出。在始开之中、空虚之内,游乎辽辽之境,处乎寂寂之庭。神景玉秀,为万道之标也。○幽栖曰:前云玄玄,即玄中之上玄也。此云玄中,即二空三境之域也。二空即太空、空洞也。三境者,即玉清、上清、太极也。太皇在玉清,上帝在上清,高真在太极也。凡称皇者,即天尊之号,与元始之齐位,即上皇高皇、虚皇、玉皇之例是也。上帝,太微帝君,三十六天帝最尊者。高真即中央黄老太极最尊之称也。
泛景太霞,啸咏洞章。
东曰:泛景者,游翔也。太霞,炁也。飞玄之炁而诵咏空洞之经,以和自然之炁,拔度学道之人也。○幽栖曰:泛者,浮也。景者,身也。言此三尊所行,纵身於云中,泛景於霄汉,发口则吟洞章之句,咏高上之篇。洞章即大洞之章,高上篇亦洞章之篇名也。○少微曰:太皇,虚皇道君也。上帝,金阙上帝也。高真,第三品真人。上清天有虚无景之山,山有太霞之炁。虚皇上帝与此高真泛八景玉舆;飞太霞之上,啸诛空洞以接学人也。
金真朗郁,流响云营。
东曰:金真者,自然之章。梵天神人飞游太极之上,玄歌无量之音,激爽灵风之炁,拂扬洞章之曲。太和玉女於华都之门而和神人之歌,流响庆云之宫,故曰云营也。○幽栖曰:金真者,即金真玉光也。此是天尊之身光耳。郁者,光耀也。营者,凝聚也。既泛景大霞之中,故金真焕烂,吟咏洞章之句、云合烟凝者也。○少微曰:金真,金简真文也。昔真文始现结於玄空,莹发光芒,刻书金简,故明朗郁郁然也。云营,云宫也。百玉容堂在玄都龙山之上,言上帝高吟金简,清音响亮,流入云宫。○玄英曰:金真者,刻金纪录真文。朗者,真文书字明朗也。郁者,明盛之貌也。云营者,玄都之内百玉置立容堂之名也。其堂在龙丘山之上。流响者,将明众圣啸咏,响彻云营宫中,故云流响云营也。
玉音摄炁,灵风聚烟。
东曰:玉音者,玉光之章也。飞天神人常乘碧霞之笔,飞游玉隆之天。一日三时,引天中大圣,上朝七宝之宫,天王称庆,鸣玉扣钟,侍晨一啸而灵风聚烟。灵风既鼓,音成洞章也。○幽栖曰:玉音即太皇高真啸咏之音也。言太皇啸咏,则玉音冠霄以摄炁,灵风生虚以聚烟者也。
紫虚郁秀,辅翼万仙。
东曰:紫虚者,紫微宫也。郁,勃也。秀,出也。紫微之馆郁勃出乎玉清之上,中有沙兰之宫,宫有新得度者,受灵宝之人,巨亿万众。功德未备,停散其中。劫运一交,陁丘之众计功之重,而得升度朱陵之宫,受福而升仙,然后成至真也。○幽栖曰:玉清中元号为紫清,故亦呼为紫虚。言此三尊虽各为一景之宗源,并是玉清之品位。但预是道君,皆位入玉清,且紫虚之宫,自然郁秀,加以万仙之晔翼,故增众圣之曦晖也。○少微曰:紫虚,紫微宫,别名沙兰宫。宫馆壮丽,郁然秀茂。宫中有陁丘之众,巨亿万人,皆新度者。时运未举,且停散其中。须运交则三部八景二十四真,辅佐翼助,升度南宫而受其仙者也。
千和万合,自然成真。
东曰:和,解也;合,聚也。真人积学已来,经无数劫,解形易体,舍身受身,随运轮转,经粗入妙,玉眸沃炼,然后成真也。○幽栖曰:言修诵之人若千真和神,万道合炁,真与神混,体道与炁合形,自然而成真也。○少微曰:夫升度者,皆立三千善功,万行圆备,然后三官校录,升度南宫,太和哺饴,玉 膏冶炼,经历和合,然后成真也。
真中有神,长生大君。
东曰:长生宫中有长生之君也。○幽栖曰:既与真合体,既体中有真,即真中有神,即此大君及后诸神是也。大君居脐下命门宫,亦号为明堂之宫也。○少微曰:此说度人本神也。真中,南真宫中也。长生大君,即度命君也。字曰吁员,主镇朽骸也。
无英公子,白元尊神。
东曰:左无英,讳公子。右白元,讳洞阳。号曰专神。○幽栖曰:无英、白元,二神名也。共居洞房宫。宫在眉间,直入二寸。无英亦时在肝,一名公子。白元亦时在肺。尊神即重指白元,非别号也。
太一司命,桃康合延。
东曰:太一,讳务犹收。司命,上帝司命也,讳理明初。桃康,命门中神也。○幽栖曰:太一,亦大君也。大君为身中百灵之尊,万气之主,故称太一,亦名大君也。司命者,主生命也,复谓司命。桃康、合延二神,讳字与大君同,共望其二君讳字,乃交互而言,非的正也。○少微曰:太一讳务猷收,司命字玄度卿,桃君讳回孩,康君讳精延。○玄英曰:太一总领 群司,为众神之主。司命等真官,皆南上度人职司之位也。
执符把箓,保命生根。
东曰:公子执符,司命把录,太一制魔,以洞章举度於长生之宫也。○幽栖曰:大君常执八符以保人命,生人根也。○玄英曰:此明度人成道之时,令公子执元始度人之符,司命之宫把度人名之籍,太一主制约群魔,共举学人,保命生根。
上游上清,出入华房。
东曰:上清,紫微宫也。紫微在玉清之上。华房者,太极宫,宫有青华门,里有曲房也。○幽栖曰:此诸神本是上清太微宫中之神也。分释降炁,下入人身之中,故时复上进上清,出入华房,即太微房也。
八冥之内,细微之中。
东曰:八冥,八极也。细微,毫芥也。进於八极之外,毫芥之内者也。○幽栖曰:八冥,八极之表,冥昧不测,故云八冥也。言此诸神则大无不处,细无不入,或舒布於八冥之中,或贯穿於一毫之末。在人为道,在物为生,道性之炁也。
下镇人身,泥丸绛宫。
东曰:泥丸,脑也。绛宫,心也。天尊在上清宫中,号曰太一君,下在人身,为泥丸君。《开经蕴咒》日:天尊虽远妙,近缘泥丸君。此之谓也。○幽栖曰:明下镇人身之中,或在泥丸或处绛宫。泥丸从眉间却入三寸,绛宫即心也。
中理五气,混合百神。
东曰:五气者,五藏气也。百神者,百关也。混,和也,调理百关,和合神气也。○少微曰:华房,玉清三华房也。八冥,八极也。细微,毫芒也。泥丸,脑也。绛宫,心也。此等真神以太一为主,则游行三清,出入三华之房,周於八极之内,遍於毫芒之中。下镇人身,则太一在脑,总众神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在肝,制三魂也;白元在肺,拘七魄也;桃君住脐,保精根也;延康居肾,守命门也。中在空洞,则理於气,和合百神,表瑞灵文,随劫度人。《易》曰:神无方,易无体,阴阳不测之谓神也。然则神无不在,所在皆无,不可以识智知,不可以有无定。或以为人身之内,各有此神,爰披众经,其理非一也。按《天老秘谶》曰:神有尊卑,太一为贵。上镇三清,下游九官。《洞神经》曰:太一名务猷收,字归会昌,主诸天地,其神最尊。形黑上而赤下,头戴通天之冠,纵目视也。久久存之,长生不死。《大洞玉经》曰:司命奉帝书,号为玄度卿,其形白上而青下,面圆正等。《洞神三元记》曰:三元君者,太素三元君也。一女子耳首有颓云三角髻,余发散垂至腰,着扶晨冠服,紫浮云锦被腰,九色龙锦羽裙,带流金火铃虎符书。坐中膝下,出丹绿青三炁。三元君生三素元君,长女紫素元君生无英,中女黄素元君生黄老,小女白素元君生白元。黄老、白元、无英,号三元帝君。帝君母号三素元君,即三元君也。朝礼精苦积年,三元降房,三素玉女先来降矣。学道不识三元,修行无效。此三元,皆是自然之神,与元始同出。万人共感真炁,遂各有其神也。
十转回灵,万炁齐仙。
东曰:万炁者,万神也。泥丸君说经十遍,万神俱仙,三官六府一切神灵各率所部亿乘万骑,郁然变化,导从威仪,乘云骑龙,共举人身,百寮宰官、一切神明,同得升仙也。○幽栖曰:十转者,天关十转也。言一人得道,天关为之十转,则回百灵以成性,变万炁以俱仙。○少微曰:总彼七神,慈怜兆庶,十方轮转,回度生灵,欲使万炁流行,齐成仙道也。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东曰:无量者,大圣众像之尊神也。天中有无量大圣众,皆统十方飞天,并受其品量而得升迁也。度人者,飞天神也。常以鸡鸣之始,上登玉台之上、仙堂之中,探五方云芽之精,而仰咽日月三辰之光。常简学仙之人生死录籍,开度九幽之魂,升入法轮之门。学者知此法,能策神风以迅烟,上升骞林之业,七祖出长夜之府,而上登更生之宫也。○少微曰:仙道所贵,唯在於生,故无量度人,不可胜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