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上开八门,飞天法轮。罪福禁诚,宿命因缘。
  东曰:八门者,天开八方法轮之门也。中有罪福之场也。太上道君开於八门,以度学者生死之魂也。故曰法轮。○幽栖曰:既得生度,即魔王上开八方法轮之门以度,学者则自然升举,故得无拘於天门也。○少微曰:八方罪福之门,飞天人所司,故曰飞天法轮。道君八门问罪福,飞天人对宿命,说因缘事迹根由,具在《法轮经》中也。
  普受开度,死魂生身。
  东曰:法轮之门,罪福之场,各有禁戒,罪福所由,具在《法轮经》中。太上道君开大慈之化,拔地狱宿对之魂,责其罪目,然后原赦,得入法轮之门;驾乘八景之舆,升乎玉清之中,上朝紫微之宫,位及圣众之宾,谓死魂生身也。○幽栖曰:七祖生我一身,兴此五业。今既一身受度,五业自然而亡,七祖则炼化更生,五业则无根自落。故云普受开度,仰荷解脱之恩也。
  身得受生,上闻诸天。
  东曰:闻,开也。身得受生,上开诸天也。
  诸天之上,各有生门。
  东曰:八门之中,各有受生之门也。○幽栖曰:既生身受度,复死魂受生,则三界五帝,上奉诸天。诸天之上,亦着生录。故云各有生门也。○少微曰:死魂受生,皆奏诸天。诸天之上,各有受生之门。然后三官校录,配入生处。
  中有空洞谣歌之章,魔王灵篇,辞参高真。
  东曰:空洞者,三界也,三界皆空。魔王,魔罗也,常在三界之中,谣歌杂曲,辞参灵篇,惑乱人心。灵童转八门之关,众真上朝,郁馥一唱,魔王束身。人能诵灵音,则名书於紫微宫法轮,列籍於司命,揽觉,度魂於更生之宫也。○幽栖曰:魔王既保举诸天之上,故有谣歌於诸天之中,辞列高真,理契空洞,诵之仙举,故曰灵篇也。○少微曰:三界之中,空洞之上,魔王伏化,奏唱谣歌,灵篇善辞,参合真圣也。
  第一欲界,飞空之音:
  东曰:欲界自黄曾天,至上明七曜摩夷六天,欲界之分也。中有魔王,字郁默,作飞空之歌。○幽栖曰:第一欲界者,下界也。谓居此世之上,故云第一。欲者,染着也。界者,境界也。欲界有六天,言此天之人,有形有欲,触物染着,故云欲界。魔王於此界空玄之中,谣歌此章,故云飞空之音也。○少微曰:道教经曰:凡人口业净,有十善功,以上生欲界之天。
  人道眇眇,仙道莽莽。
  东曰:眇眇,群碎也;莽莽,暗昧也。人道在群小之中,难可成也。仙道莽莽昧昧,难可晓了,非可见也。故云莽莽也。○幽栖曰:目少曰眇,远而可见;混漫曰莽,杳然莫测。言人道非远力之而可政,仙道冥昧不动而易沮。
  鬼道乐兮,当人生门。
  东曰:乐者,欢乐也。生门者,三界命门也。鬼道在三界之内,导从鬼兵,遏人生命,枉暴杀人,以为欢乐。○幽栖曰:夫鬼道者,纵心逐欲,适性随世,故云乐也。此即动之死地,日丧其生,生死门对,故曰当人生门也。○少微曰:鬼道以杀害为乐,群行凶暴,常遏人生门。生门,三界受生之门也。
  天道贵生,鬼道贵终。
  东曰:贵,好也。天道好生,鬼道好杀也。○幽栖曰:神仙之道,在於长生久视,湛然长存。邪鬼之道,务欲人归太阴,悉在终灭也。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
  东曰:好生者吉,好杀者凶。○幽栖曰:仙道既生,故吉祥自兆;鬼道既死,故凶祸自应。○少微曰:人道,三界以下也。仙道,三清以上也。鬼道,酆都六天也。
  高上清灵爽,悲歌朗太空。
  东曰:高上者,天王也。名阿滥,常乘景霄之轮,游观九层之阿,处玉楼之上,明洞章以召魔,上为仙真之馆,下为鬼神之家,诵咏灵章,悲歌朗彻,响应太空也。○幽栖曰:虽复高真上圣,爽炁清灵,犹如哀愍悲歌,朗彻空洞,即五苦之颂是也。○玄英曰:前明劝人成道,此明赞美悲歌,普度无穷。发此言也明高上玉皇愍伤三界,常於三清之上,咏此悲歌,歌声朗彻太空,慈怜兆庶,故曰悲歌朗太空。灵爽者,是玉皇精灵爽利之炁也。
  唯愿仙道成,不欲人道穷。
  东曰:天王上云楼之上,吟咏无量之章,看见下世学士不得度三界之难,故诵之以制魔灵。神魔即应响而束身,群鬼则诣座而伏形,以度学者之身,成其至真之道。○幽栖曰:穷,极也。人道之穷极,贵者也。若仙道既成,则众妙期会,五浊之苦自灭,三清之乐未央。若人道虽极,当时之荣,万乐期须,一苦永蔽。○少微曰:高上玉皇清明灵爽,悲歌朗彻,声满太空,唯愿仙道早成,不欲人之穷苦。
  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
  东曰:北都之山是六天神魔所治,中有泉曲之府,万鬼群众在其中。六天鬼者,并是百魔凶暴丑恶之鬼,常欲杀人也。○幽栖曰:北都者,在北方溟海之中,北玄太帝之都也。中有泉曲之府,即九幽长夜之府也。既是鬼之大都,故有万鬼群也。总言其万,岂唯万哉!但知据人,便知鬼也。
  但欲遏人算,断截人命门。
  东曰:六天魔鬼常欲遏截命算,断人生门,欲人死也。○幽栖曰:夫鬼之为理,常刻人算寿,欲人早终,截人生根,断人命门,故上云鬼道贵终,当人生门也。
  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
  东曰:阿人者,魔王自共语也。诵咏咏洞章,以召北酆之魔鬼,不得妄为杀害,有犯即斩,以佐天治也。○幽栖曰:阿者,何也,何人能歌此空洞之章,摄御罗酆之鬼,则无遏算之虑,自远夭伤之息。罗酆,北都之山名也。
  束送妖魔精,斩馘六鬼峰。
  东曰:束,缚也。馘,灭六天群魔也。峰者,魔之总名也。故祝六天魔鬼云:天蓬、天蓬,九元杀童,此之谓也。魔王歌此曲,扫灭众魔精也。○幽栖曰:束者,拘录也。送者,斥逐也。斩者,截首也。馘者,割耳也。若能歌诵此章,则妖魔可以拘录,可以斥逐,可以截首割耳矣。六鬼峰者,即酆山有六峰,峰各一宫,既有六宫,故云六鬼峰。一宫周回千里也。○少微曰:阿人,魔王自称也。断首日斩,截耳日馘。六鬼者,六天鬼贼也。锋言其先。锋者,锋锐也。魔王言我受符命,常歌洞章,制摄酆都,束送魔鬼,有为祆害则刑戮绝之也。○玄英曰:诚谓截其左耳也。杀鬼众多,每於一身,但割取其左耳,献上魔王,明其杀数多少。左耳属阳,故取之也。
  诸天炁荡荡,我道日兴隆。
  东曰:荡荡清明也。兴隆者,魔王谣歌飞空之中,荡除鬼炁,以成其功,故曰日兴隆也。○幽栖曰:既束勒妖魔之精,斩馘六峰之鬼,故得诸天真炁坦荡,而我道正化兴弘也。○少微曰:持此威刑,斩馘魔鬼,则六天邪炁荡除,三天正法兴盛也。
  第二色界,魔王之章:
  东曰:色界自虚无越衡天,至太安皇崖天,合十二天,是色界之分也。魔王讳摩,字罗也。○幽栖曰:第二色界者,中界也。谓欲界之上,故云第二也。色者,形质也;界者,境域也。色界有十八天。言此天之人,有形无欲,故云色界。魔王既统管此界,故因立此章也。○少微曰:自虚无越衡天至无极昙誓天,凡一十八天,为色界。道教经曰:身业净冷有三百善功,得生色界,魔王讳摩罗。
  落落高张,明炁四骞
  东曰:落落,高远也。明炁者,清明也。天炁高远,清而明也,故曰四骞也。○幽栖曰:落落者,廓落也。骞者,开也。言十方诸天,则廓落而高张,明光之熙而四骞也。○少微曰:骞,回上也。落落我界,高远开张,梵炁光明,四方回上。○
  梵行诸天,周回十方。
  东曰:梵者,大梵之炁也。十方者,十方飞天神人也。乘大梵之炁,飞空三界之中,游乎十方也。○少微曰:大梵之炁,行匝诸天,则十方神仙周回十过,故日周回十方。如此神仙,其数 无量,由我保度,得成大仙。故曰,皆由我身也。我有洞章。万遍成仙,即此歌曲也。
  无量大神,皆由我身。
  东曰:无量者,十方无量大神也。魔王与诸天俱生学得道者,皆由魔王保举而得成真人也。故曰皆由我身也。○幽栖曰:梵行者,至真之行也。我者,魔王自称也。言三十二天梵行真人至于十方无量大神,莫不皆由我之保举,而得居于此天也。
  我有洞章,万遍成仙。
  东曰:洞章者,魔王歌曲也。学士若能诵之万遍,魔王即保举径升上仙。
  仙道贵度,鬼道相连。
  东曰:仙道欲令人升度,鬼道欲令人死亡,更相连逮,共入恶道也。○幽栖曰:言我有此空洞之章,诵咏万遍,皆得升仙。夫仙道贵形神俱度,鬼道贵生死相连;升度则祖考亦度,相连则子孙亦连也。
  天地眇莽,秽气氛氛。
  东曰:眇莽者,暗昧也。秽,恶也。氛,乱也。天地高远,无所不容,真者处上,浊者处下,魔精恶气,满於空中也。○幽栖曰:天高无涯,地广无际,常秽气氛合,弥贯太虚也。
  三界乐兮,过之长存。
  东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此非至乐,若得过三界之上,乃得仙道,与劫轮转,更不生死,故得长存也。○幽栖曰:言三界之人,若迷乐住乐,则乐尽而沦堕;若悟乐之非乐,则超出而长存也。
  身度我界,体入自然。
  幽栖曰:若悟乐之非乐,则不住乐而修进,故得身度三界之难,体入自然之境。○少微曰:三界虽乐,福尽则倾。寿等尘沙,终当死坏也。
  此时乐兮,薄由我恩。
  东曰:得入无色界之中,至此欢乐。我恩者,魔王自称我也。尔皆由我保举而得入仙品也。故言薄由我恩也。○幽栖曰:若入自然之境,则自然之乐,长存真乐;三界之乐轮转妄乐。此之一乐,则名同理殊,人乖境异。皆由魔王保举而致此真乐之域。故云薄由我恩。○少微曰:过得三界,始可为乐,故曰此时乐兮,由我恩。保度得入三清,故曰:薄由我恩也。
  龙汉荡荡,何能别真。
  东曰:龙汉之年,玉字始出大福堂国,日月始明。元始撰集玉文,出法度人。其国风雅,非可称名;人民始治,礼乐亦兴,人寿三万六千岁。荡荡大化,劫运既终,经於延康,一沦亿劫,眇莽久远,的而不虚,自非通玄究微,莫能识也。○幽栖曰:既炼质成仙,修凡得圣,出苦入乐,去死登生,故知道之灵化,妙用致此。当龙汉之际,混沌未分,天既未立,空虚荡荡,复何分别其真?○少微曰:龙汉初劫,人人淳朴,同焉自得,不知所求。虽荡荡而平夷,无能别得真伪,我界多有试难,故真伪可得而分也。
  我界难度,故作洞文。
  东曰:魔王言我从龙汉已来,功德至重而未得仙。末学道浅,求度我界,实亦是难。故歌此曲以劝学者,令识真也。○幽栖曰:言此界之难超,非洞章之莫度。故魔王津济而立此文,既荷举保之恩,复赖引援之德也。○少微曰:我界群魔,多诸幻惑,为此难度,故作洞文。
  变化飞空,以试尔身。
  东曰:魔王在空虚之中,飞行谣歌,以试末学之心正与不正也。○幽栖曰:犹恐趣道之不笃,秉操之不坚,故作变试於空中观,履水火而无惑。○少微曰:飞行变化,骋现神通,试尔身心,令失正道。
  成败懈退,度者几人。
  东曰:学士犹豫之心不固,一至到者少,不别真伪,群邪所惑,致生懈怠。至得度者,万无有一也。○幽栖曰:既履水火之难,则有成败之流。超然独济者寡,渝变退落者众,度无一人。
  笑尔不度,故为歌音。
  东曰:尔,汝也。笑汝徒有希道之心而无得道之实。虽复亿劫轮转不灭,心不冥一,终不得度也。○幽栖曰:其成败退者,复嗟哂愍之,故制此歌章,欲使普令超度也。
  第三无色界魔王歌曰:
  东曰:从显定极风天,至秀乐禁上天十天,为无色界分也。从无上常融天,至太极平育贾奕天四天,无色界上也。○幽栖曰:第三无色界者,谓在色界之上,故云第三。无色者,无形质也。界者,域也。无色界有四天,言此天之人,形欲俱空,故云无色。魔王歌者,即此界魔王之谣歌也。○少微曰:道教经曰:心业净有六百善功,生无色界四天,此界魔王讳韶也。
  三界之上,眇眇大罗。
  东曰:眇眇音,高远也。大罗者,大罗之天也,在三界之上也。○幽栖曰:言三界之上,即圆罗之外,虽即未至太无,亦通是大罗之域也。○少微曰:眇眇,高远也。三界之上犹有四梵三清,然后至於大罗。今言三界之上有大罗者,魔王作歌从省文也。
  上无色根,云层峨峨。
  东曰:层者,重迭也。峨峨者,高峻也。大罗之天不参色界,在众天之上,结云气而成山。上有九层云楼,高而峨峨也。○幽栖曰:此大罗之中,都有五境。上无踬阂之色,下无固着之根,皆妙气之化成,若景云之杳焕。此乃无状之状,恍惚难名,故云若存若亡也。○少微曰:大罗之境,结云成山,层台九重,峨峨高峻,琼林空峙,无根而生。○玄英曰:此明大罗天上真空境界,山林城宇,宫殿台榭,皆结自然妙炁而为之,非因造作,肉眼不见,谓之无色。浮空而立,谓之无根。
  唯有元始,浩劫之家。
  东曰:元始者,天尊也。浩劫者,浩浩无数也。元始之道,经无数之劫,常居大罗之天也。○幽栖曰:此五境之宫阙,皆元始之所居。元始则元始无终,既湛然常存,故云浩劫之家也。非五境之中,尽皆元始,谓每境之主,以元始为尊。○少微曰:元始天尊,家住其境,浩浩荡荡,劫数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