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玄部
- 周易参同契注(汉阴长生)
周易参同契注(汉阴长生)
四时顺宜,与气相得。
水火之气,以顺四时。
刚柔断矣,不相涉入。
昼则阳刚,夜则阴柔。昼夜自分,不相凌铄。
五行守界#18,不妄盈缩。
五方之神,各守本界,以卫金水,不使亏盈也。
《易》行周流,诎伸#19反覆。
变易之道,周流而行。阴屈阳伸,阳屈阴伸,反覆其位,循环无穷也。
晦朔之间,合符行中。
晦朔之问,日月交会。既以受符,复行金水。以此时,亦相结媾,将毕,还游器中。符,谓直符,言朔及旦用《震》为直符,《屯》为直事;暮及月晦,用《巽》为直符,《蒙》为直事。
溷闷蒙鸿#20,牝牡相从。滋液润泽,施化流通。天地神灵,不可度量。
溷问蒙鸿,混沌之貌。水为牝,金为牡。金水合会,相从不违,遂能润泽肌肤,流通施化,难测何异神灵?
利用安身,隐形而藏。
《乾·文言》日:利者,义之和也。既以物和,身自安也。谓金水利用,隐於器中也。
始於束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呕轮吐萌。
日月右转,五星左旋,起於斗中,而合於午。当是时也,月呕其轮,物吐其萌,金吐其液,水呕其光。
潜潭见象,发散精光。
潜潭,谓水。精光,谓金。金王可以发辉,水清可以见象。
毕昂之上,震出为证#21。
毕昂,西方宿。月,三日魄生,而见於毕昂之上。起火三日,气方达於器中。水得火气而震动也,故以月为证验。
阳气造端,初九潜龙。阳以三立,阴以八通。故三日震动,八日兑行。
九者,阳之极数,龙能变化,故以喻乾。二月仲春,枝叶成立。八月仲秋,根核始成。火之三日而水动,八而金行。金象日,行迟。水象月,行疾。三三相应,八八相通,谓阴阳感之,相须成物,潜龙勿用,正当建子之月,金水初入之时,故以潜龙为喻也。
九二见龙,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体乃成。
《乾·文言》日:九二,见龙在田,君德也。德博而化。三五,十五日,月满之时,即金体渐渐成就,正当九二之时。
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盛衰渐革,终还#22其初。巽继其统,固际操持。
巽为长女,长女者,水也。兑上离下,日革#23。水火相战,而后生变者也。《易》日: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也。九三非龙德也,故以君子喻之。九三之时,阳气盛,盛而铃衰,阴阳终始也。阳气既盛,.阴气则衰,阴阳相战,所以革也。是以火在器下,水在器上,长女居中,外水火气交,金水自变,即乾乾夕惕,而后变生。
九四或跃,进退道危。艮主进止,不得瑜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
《乾·文言》曰: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进退无常,非离韦也。《艮·象》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艮其止,止其所也。九四或跃在渊之时,即当金水沸涌,居其器之中,或进或退,不离其居,顺时候也。复当二十三日,下弦之际也。
九五飞龙,天位加喜。
九五飞龙在天,即是君王之位。君既当位,能无喜乎?纯阳之时,金正用事也。
六五坤极#24,结括终始。温养#25众子,世为类母。
《坤·象》曰:六五,黄裳元吉。王辅嗣日:黄,巾之色;裳,下之饰。垂黄裳以获元吉,非用武也。极阴之盛,不至疑阳,以文在中,美之至也。《坤》卦六五之位,乃是纯阳之时,阴极阳生,相承变化。坤为万物之母,故报养众子。阴为终,阳为始。当是之时,水亦全盛,而代於金也。
阳数已讫,终则复始#26。推情合性,转而相与。
阳生於子,终於巳。阴生於午,终於亥。阳生则阴复,阴生则阳复。虽性自然,而有如禅位。
上九亢龙,战德于野。
亢,极也。阳极阴生,故战于野。金水之道,与此无殊也。
用九翩翩,为道规矩。
九者,阳也。阳,刚直之物,唯乾体取用之。乾金,阳火也。金能用火,是以成其真也。
循据游玑,升降上下。
环玑,北斗星也。北斗左转,日月右漩。漩主金,玑主水。升降轮回,无常也。
周章六爻,难可察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
谓《乾》、《坤》六爻变化,循环无常位。《乾》、《坤》立,而变易生焉。是以称其宗祖也。
朔旦为《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为刚。黄锺建子,兆乃滋亨#27。播施柔#28;黎蒸得常。
十一月一日,阳气始复。复者,入也。阳气初生。生者,出也。各禀自然,俱无疾病。冬至之日,律中黄锺,阳气始生於子,万物方动,萌芽渐滋,黎众蒸进播布也。谓天布其阳气,众庶进其常道。常道,火道也。是时,金水初复器中,俱禀阴阳,亦无疾病。
《临》炉施条,开云#29正光。光耀浸进,日以益长。
《晋·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天。《益·彖》曰: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几益之道,与时偕进。明为阳火,地上为炉;下火者,器也。言火进炉下,而着於器。金象於天,水象於地。金水施生,自然相合也。
丑之大吕,结正低昂。
建丑之月,律中大吕。吕,申也。阳气火申之时,金水正低昂也。低昂者,高下无怛之貌。
仰以承#30《泰》,刚柔并隆。阴阳交接,小往大来。
《泰·众》曰:泰,小往大来,吉亨。 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刚柔者,金水也。阴阳者,水火也。金水变而水火通,水火通而其志同。盖取象於六十四卦也。
辐凑於寅,运移#31趋时。
建寅之月,阳气大申。当此之际,金水辐奏运转,顺时也。
渐历《大壮》,侠列卯门。
《大壮·彖》曰:刚以动也,故大壮。刚者,金也。即是金初化液,渐至大壮。壮者,坚冰之貌也。
榆荚坠落#32;还归本根。
立春木王,甲往召乙,乙怀金气,以还应甲,故仲春杀检荚。荚,白象,金色也。榆荚归根,金以还本。
刑德相负,昼夜始分。
《遁甲经》云:天地之道,阴为刑,阳为德。出则万物犯刑,入则万物存德#33。故曰:刑德集聚,俱会於门,天地解离,不可复合。二月、八月,阴阳分位。二月,阳气始出,阴气始入,为阴离。八月,阴气始出,阳气始入,为阳离。金水、水火,亦顺於此也。
《夬》阴以退,阳升而先#34。洗擢羽翮,振索宿尘。
《夬·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柔乘五刚也。刚,金;柔,水也。金化於水,欲至无刑。五刚一柔,决无难也。
《乾》健盛明,广被四邻。
乾,健也。阳气刚健,盛於四月,故日广被四邻。当此之时,金亦如是。
阳终於巳,中而相干。
阳生於子,终於巳。阴生於午,终於亥。一年之中,阴阳各半。相干,谓阴相干犯也。阴附於阳,故战于野,即相干之义。金水亦时相干。
《姤》#35始端绪#36,履霜最先。
《姤#37·彖》曰:姤,遇也。天地相遇,品物咸亨。《坤·彖》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天地相遇,即是金水相亲。履霜坚冰,金水变化之貌。《参同契》取象至深,研之唯深也。
《井》底寒泉,午主#38蕤宾。宾服於阴,阴为主人。
《井·象》日: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以刚处中,故能定居其所。器以象金,以喻刚。刚处器中,不离其处。夏至之日,律中奠宾,阳也。宾服於阴,建午之月,阴生阳,复於阴,阴者为主。当是时,金方用事,金复水中,则水为主。
《遁#39》去世位,收敛其精。怀德俟时,柄迟昧冥。
《遁》之为义,以场附阴,阴道欲浸而长,正道亦未全灭。夏至已后,阴长阳消,阴为主人,阳附阴也。即是金附於水,水道盈,阳敛其精,待时而动。建子之月,即是其时。柄迟,犹隐遁潜龙勿用,遁身於幽冥之内也。
《否》闭不通阳姓名。
《否·彖》曰:大往小来交,而万物不通。天地不交水未合。阴气既伸十二月合而成真。
《观》其权量,察仲秋情。
北斗第四星,权。权为伐。伐者,也。仲秋阴盛,以此相应。此时,以其凝结也。
任畜微稚,老枯复荣。
微稚,为姹女。老枯,为耆妪。耆妪成真人,真人既成,荣枯自无也。
荠麦芽#40孽,因冒以生。
卯,冒也,言物生长,覆地因以为冒。建酉之月也,万物死,荠麦生,当六三含章可贞之位。阴之月,阳气盗生。水盛之时,金亦盗变於水也。
《剥》烂肢体,消灭其形。
《彖》曰:剥,剥柔变刚也。谓阳气剥尽其形也。此时,金体散尽,水能变金,《剥》之象。
化气既竭,亡失至神。
言阳气变易,八月而竭。阴阳不测之谓神。阳气既衰,神将亡矣。
道穷则反,归乎《坤》元。
阳道既伏,归长於《坤》。金德既衰,水其用事。
恒知#41地理,承天布宣。
为阴,天为阳。阳宣而阴闭。阴非永闭。要待阳而始生。阳虽育之,叉藉阴而成物。
玄幽远眇#42,隔阂相连。
天玄地黄,相去玄远,云雾隔阂,不可得而亲之。至于日月着明,山泽通气,雷风怛若,寒暑运行,则如循环相连,不知穷极、况乎金水近,而感之不难也。应度育种,阴阳之源。
育养众类,皆应度数。而生度数之源,即是阴阳之本,还丹之根也。
寥廓恍惚,莫知其端。
言寥廓之内,恍惚之中,阴阳潜运,莫测端倪。寥廓,言炉。恍惚,谓器。金水流转,循环其中。
先迷失轨,后为主君。
《坤·彖》曰: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谓阴也。《文言》日:坤至柔而动也刚方。后得主而有常。水柔动,渐成坚冰,是其刚也。金为水;水之得金,得长道也。
无平不陂,道之自然。
《泰》卦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九三,阳之极位,阳及则陂。陂者,坦荡之貌。道之自然。复者,反本之谓。阴阳通泰之时,荡荡而无疾病,自然之理,非是有为。金水交通之时,与此无异也。
变易盛衰#43,消息相因。
阴阳变易,更为盛衰,消息其原,皆相因也。阳育而阴成,阴杀而阳生。金水之道相因,愈深矣。
终《坤》始《复》,如循连环。
乾为阳,阳生万物,故言初。坤为阴,阴成万物,故言终。阳生则阴复,阴生则阳复,阴阳生复无穷,如环之无端也。金水、水火展转以如此。
帝王永御,千秋常存。
九五飞龙在天,则是帝王之位二乘六龙以御天。复是永御之义。常存者,不灭之貌,谓乾道不息,千秋常存,以《乾》象金常存也。
将欲养性,延年#44却期。审思始末#45,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无#46。
人欲延其性命,悟道归真,则铃思虑其躯从何禀受。禀受知己,道即可为。苟慢於斯,徒劳竭力。亦由还丹之道,须识其源。未晓端倪,虚为好火也。
元精云布,因气托物#47。
元精者,元气也。.元气生於阴阳。阴阳,精为万物,人则天地之中一物耳。.有金水之体,用水火而成还丹。
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阴神月魄,阳神日魂#48。魂之与魄,互为室宅。
室宅者,炉器也。阴阳尚相配偶,况一乎金水而不相须?((上经》曰举束以合西,魂魄自相求是也。
性主处内,立置鄞鄂。
诸葛武侯曰:性者,命也。性能与命通。谓金水处於器中,金水凝形,成其郑鄂。鄞鄂者,坚冰之貌也。
情主营外,筑垣城郭。城郭完全,人民#49乃生#50。
情者,意之主。此言器居於炉,如城郭;人民,谓金水。炉坚密,则金水化生。炉器不坚,则金水逃逸,喻人无城郭,则何所依投也。
当#51斯之时,由乎#52乾坤。
乾为金,坤为水。还丹之用,只在.乾、坤,非自为之,由人情之所致也。《乾》动而直,精布能流#53。
《系辞》曰: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乾为金,金能流通,布其精液也。
《坤》静而辟,为道舍庐。
《系辞》日: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坤为水,水居金上,故日含庐。
刚施而退,柔化以滋。
刚,阳;柔,阴也。阳极自退,阴生自滋。阴阳循环,谁使为也。是以金入於水,变化为真也。
九还七返,八归六居。
一、三、五、七、九,阳之数也。二、四、六、八、十,阴之数也。共五十有五,即是天地之数。九当《乾》卦亢龙之位,七当《乾》卦飞龙在天。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么几龙有悔,穷之灾也。故从九位而反六。八当《坤》卦龙战于野,六当《坤》卦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故从八位而居六焉。取此阴阳天用之时,衰极之际。正用者,金水和合。元极者,水火道穷也。
男白女赤,金火相拘。"拘即水定,水五行初#54。
金为男,金色白。离为女,离色赤。金得火气,留水不逸。水数一,为五行之首。变化还丹者,其在於水乎?
上善若水,清而无瑕。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清而净,净无瑕秽。至道之源。与此同,即还丹也。
道之形象,真其#55难图。
至道无形,非图画之所测。还丹之道,岂是凡俗之能知也?
变而分步,各自独居。
金水初变之时,各自居於一处。
类如鸡子,白黑相扶#56。
金白水黑,相会器中,末化之时,状如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