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玄部
- 周易参同契注(汉阴长生)
周易参同契注(汉阴长生)
此言还丹,欲成变化之状,象人捐节,而后归真。
固塞其际会,务令完致坚。
岁月欲终,火气复猛,固塞不密,败於垂成也。
炎火张於下,昼夜声正勤。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陈。
《歌》曰: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均。谓初武七十日;复武七十日;后武三十日;中间三百六十日,文也。
候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
寒温,文武也。
周旋十二节,节尽更始元#115。
以月为候,候金水焉。
气索命将绝,休死亡魂魄#116。
谓欲终时,冬三日,水王,木相,火死,土囚,金休。阴为魄,阳为魂,阴阳俱废也。
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
还者,还其本色也。人禀道气而生,服之却归於道,故名之曰还丹也。
粉提一刀圭,九鼎最为神#117。
还丹既成,日服稻米。即、欲羽化,顿服刀圭。
推演诠五行#118,较约而不烦。举水以激火,掩然#119灭光荣。
若知五行之道,事省不烦於人。水火之气相蒸,本金之光自灭。
日月相激薄,常存晦朔间。
日月薄蚀,常晦朔之间,阴阳交会之时,更相掩冒也。此时,金水亦复如之。
水盛坎侵阳,火衰高昼昏。
水火气交,更相休旺。
阴阳相吞食#120,交感道自然。
若非自然,谁使为也?金水相感,理亦如之。
名者以定情,字者缘性言。
以金为金,金名不易。黄芽金字,因性而称。
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炼金成金,即成还丹。
吾不敢虚说,仿效#121圣人言。
仿效《易》象也,非敢擅为宗旨。
古记提龙虎。
龙虎,金水也。
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
矾石粉也。
王阳加黄芽。
还丹之道,唯此二物。金水总三名,同出异名。
贤者能持行,不肖母与俱。
臆度银之与铅,同入金水。
古今道犹#122一。
年代虽殊,道无二也。
对谈咄#123所谋,学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
圣人立法以自明,恐时俗之流不信也。
至要言其露,昭昭不我欺。
不我欺者,不欺於人也。
周易参同契卷上竟
#1因未得其他版本以参校,故暂以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四库本(后文简称《考异》本)校勘其经文。除底本外,阴真人《周易参同契注》尚有《道藏举要》本。
#2『为弃为钥』,《考异》本作『以为弃钥』。
#3『覆冒阴阳』,《考异》本在此之后连接『之道」二字。而底本是独立成句,把『道」字接在下一句首,亦无『之』字。
#4『犹御者』,《考异》本作『犹工御者一』。
#5『而』,《考异》本作『以』。
#6『於』,《考异》本作『律』。
#7『兼开』,《考异》本作『兼并』。
#8『六十四卦』,《考异》本作『为六十』。
#9『为』,《考异》本作『有』。
#10『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原作『既未晦爽终,终则复更始』,据《考异》本改。
#11『四时之气顺』,《考异》本作『应四时』。
#12『其理』,《考异》本作『其序一』。
#13『而』,据《考异》本补。
#14『易谓坎离者』,《考异》本作『易谓坎离,坎离者』。
#15『升化』,《考异》本作『升降』。
#16『校度』,《考异》本作『校度』。
#17『为证』,《考异》本作『为征一』。
#18『相合』,《考异》本作『相当』。
#19『皆中官所察』,《考异》本作『皆禀中官』。
#20『辐辏』,《考异》本作『辐奏』。
#21自『卦有三百八十四爻』至『符谓六十四卦也』,《考异》本在『出入更卷舒」之后无之。
#22『每至朔旦』,《考异》本作『晦至朔旦』。
#23『黄色』,《考异》本作『黄包』。
#24『神交接』,《考异》本作『相交接』。
#25审『成枢』,《考异》本作『成躯』。
#26『仲尼始鸿蒙』,《考异》本作『仲尼赞洪蒙』。
#27『得』,《考异》本作『德』。
#28『当』,《考异》本作『称』。
#29『乃芽滋』,《考异》本作『乃牙滋』。
#30『空』,《考异》本作『虚』。
#31『屈伸』,《考异》本作『讪信一』。
#32『兔影』,《考异》本作『兔魄』。
#33『视』,《考异》本作『眼』。
#34『数』,《考异》本作『道』。
#35『-丧其朋』,《考异》本作『丧其明』。
#36『易气』,《考异》本作『阳气』。
#37『元精砂难视』,《考异》本作『玄精眇难观』。
#38『法』,《考异》本作『拟』。
#39『参合』,《考异》本作『参同』。
#40『象』,《考异》本作『因』。
#41『理』,《考异》本作『治』。
#42『阖舒』,《考异》本作『闱舒一』。
#43『外』,原作『始』,据《考异》本改。
#44『骄溢』,《考异》本作『骄佚』。
#45『垂变吝咎』,《考异》本作『乖变凶咎』。
#46『拙阁过』,《考异》本作『结过』。
#47『原本』,《考异》本作『元本』。
#48『终循』,《考异》本作『终修』。
#49『已』,《考异》本作『以』。
#50『俗人』,《考异》本作『世人』。
#51『窍法』,《考异》本作『穴法』。
#52『吟气亦相须』,《考异》本作『金气亦相胥一。
#53『名一』,《考异》本作r各一』。
#54『髡实』,《考异》本作『仿佛一』。
#55『进』,《考异》本作『退」。
#56『采』,《考异》本作『望』。
#57『相扶』,《考异》本作『相拘一。
#58『环匝』,原作『环市』,据《考异》本改。后文相同处径改不注。
#59『元胞』,原作『元胞』,据其文义改。《考异》本作『玄胞』。
#60『鸿』,《考异》本作『鸣』。
#61『所邪』,《考异》本作『新邪一』。
#62『肠呜』,《考异》本作『晦朔』。
#63『既』,《考异》本作『以』。
#64『累垣』,《考异》本作『周回』。
#65『不息』,《考异》本作『不休』。
#66『经营』,《考异》本作『服食』。
#67『相求』,《考异》本作『相拘』。
#68『艮亦八』,《考异》本作一亦如之〕。
#69『铢有三百八十四,亦火候爻象之计』,此句《考异》本认为是注文而不是经文。
#70『以金入猛火』,《考异》本作『金入於猛火」。
#71『晶光』,《考异》本作『精光』。
#72『木』,《考异》本作『本』。
#73『垣郭』,《考异》本作『匡郭」。
#74『嬉』,《考异》本作『嬉」。
#75『谐和』,《考异》本作『和谐』。
#76『呼吸』,《考异》本作『噱吸』。
#77『伫息』』《考异》本作『伫思』。
#78『已会合』,《考异》本作『既合会』。
#79『熏蒸』,《考异》本作『重黑』。
#80『鬓发白变黑,更生易牙齿』,《考异》本作『发白更生黑,齿落出旧所』。
#81『若』,《考异》本无此字。
#82『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杠』,原脱,据《考异》本补。
#83画『熏』,《考异》本作『动一』。
#84『美』,《考异》本作『负弋』
#85『值』,《考异》本作『植』。
#86『好火』,《考异》本作『耗火一。
#87『说文』,《考异》本作『文说』。
#88『何』,《考异》本作『失』。
#88『羌石』,原作『差石』,据《考异》本改。
#90『矾磁』,《考异》本作『誉磁』。
#91『铅鸿合和治』,《考异》本作『泥汞相炼治』。
#92『异性』,《考异》本作『杂性』。
#93心『侥幸讫不遇』,《考异》本作『欲点反成痴」。
#94『用索怅狐疑』,《考异》本作『中道生狐疑』。
#95『履径入曲邪』,《考异》本作『出正入邪蹊』。
#96『数画八卦』,《考异》本无『数』字。
#97『幼天地图』,《考异》本无『地』字。
#98『修而』,《考异》本作『结体』。
#99『暝目』,《考异》本作『瞋目』。
#100『所取』,《考异》本作『所趣』。
#101『俗人』,《考异》本作『世人』。
#102『寻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原阙,疑漏,今据《考异》本补。
#103『辄为』,《考异》本作『窃待』。
#104『诈伪词』,《考异》本作『轻为书』。
#105『若遂结舌疮』,《考异》本作『结舌欲不语』。
#106『着』,《考异》本作『寄』。
#107『攘虑思』,《考异》本作『缀斯愚」。
#108『法程』,《考异》本作『法度』。
#109『纲纪』,《考异》本作『纪纲一。
#110『开端见枝条』,《考异》本作『枝条见扶疏』。
#111『水入』,《考异》本作『水火』。
#112『计』,《考异》本作『数一。
#113『伏蒸』,《考异》本作『伏黑』。
#114『如』,《考异》本作『为一。
#115『始元』,《考异》本作『相亲』。
#116『魂魄』,《考异》本作『魄魂』。
#117『粉提一刀圭,九鼎最为神』,《考异》本作『粉提以一丸,刀圭最为神』。
#118『诠五行』,《考异》本作『五行数』。
#119『掩然』,《考异》本作『奄然』。
#120『吞食』,《考异》本作『饮食』。
#121『仿效』,《考异》本作『放效一。
#122『犹』,《考异》本作『由』。
#123『咄』,《考异》本作『吐一』。
周易参同契卷中
长生阴真人注
乾刚坤柔,配合相包。
乾,阳也,故刚直。坤,阴也,故柔顺。柔顺喻水,刚直比金。刚柔相包,以为配偶也。
阳禀阴受,雌雄相须。须以造化,精气乃舒。
阴阳配合,若雌雄相须。相须之时,精气为物,即是金水合体,禀气成真也。
坎离冠首,光耀垂敷。玄冥难测,不可画图。
坎为水,离为火。火在下,水在上,居器之端。端者,首也。炎赫炉内,故云垂敷。玄冥谓道之幽微,言说莫契,况乎图画而测其源也。
圣人揆度,参序元基#1。
圣人,谓伏羲。元基,道之本。圣人,仰观俯察,而知道根。
四者混沌,径#2入虚无。
四者,谓乾、坤、坎、离,即金、木、水、火之谓。四者浑合,自然生成。虚无,无心为喻。
六十卦用#3;张布为舆。
阴阳之用,如人之用车舆,运转循环,无穷极也。
龙马就驾,明君御持#4。和则随从,路平不邪。邪遇#5险阻,倾危国家。
龙者,乾也。马者,坤也。君者,火也。国家者,炉器也。火气调通,则金水循常而不飞。火气不和,则金水淫溢而流荡。流荡之际,坏器败炉。以龙喻乾,以马明坤也。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者#6,千里之外应之。喻金公处神室#7;为#8。万乘之主,处九重之室,发号出政#9,顺阴阳节令#10。藏器俟时,勿违卦日。
《系辞》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以喻金也。二至之日,阴阳俱复,先王以是日闭关,商旅不行。人君顺阴阳以开阖。金木居器中,喻九重室也。发号出政,用水火也。顺寒暑生成。候也。《屯》、《蒙》以日用,则不违卦体,而合卦爻辞也。
《屯》以申子,《蒙》用寅戌。
《乙巳占》日:同类异位者,寅、午、戌为火,申、子、辰为水。申、子、辰属阴,寅、午、戌属阳。平明至日中为阳,日中至黄昏为阴,即当朔旦《屯》直事,其暮《蒙》当受。
余六十卦,各自有日。
即谓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复》卦建始萌之类也。
聊陈两象,未能究悉。当仁施德,立义刑设#11。逆之者凶,顺之者吉。
两象,谓水火。水有仁而好惠,火有义而多刑。顺之,则金水调和。逆之,则金水逃逸。
按历法令,至诚专密。谨候日月#12;审察消息。纤介#13不正,悔吝为贼。
《系辞》日:吉、凶、悔、吝生乎动。动,有火也。火气既动,审明消息,消息无方,悔吝生矣。若日辰过刻,纤介有差,则金水不凝,而生灾害也。
二至改度,乖错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霜雪#14。二分纵横,不应漏刻。风雨不节,水旱相伐。虫蝗涌沸,天见其怪。山崩地圯,草异旁出#15。
《乙巳占》日:二至、二分之日?阴阳分至。先之一辰为离,辰至此之位皆在四仲之月。八月、二月,阴阳分位。五月、十一月,阴阳俱至。二月,阳气始出,阴气始入,为阴离。八月,阴气始出,阳气始入,为阳离。阳生於子,阴生於午。五月,阴气始至,阳气始屈,故分至。先之一辰为离,言阴阳以此辰分离也。上数事者,盖谓阴阳不调,即有如此之应也。若水火不节,金水亦斯变也。
孝子用心,感动皇极。近起於口#16,远流殊域。
孝子者,水也。皇极者。金也。即是水感於金,流转不停,适於异域,处他方也。
或以招祸,或以致福。或兴太平,或造兵革。四者之中#17,由乎胸臆。
四者,谓乾、坤、坎、离,谓甲、冑、兵、戈。阴阳不调则祸起,阴阳调则福来。福来之时,自太平也。二者之中,由於火。火之猛烈,有若兵戈。
动静有常,奉其绳墨。
火动水静,以顺阴阳,不移如绳墨之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