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原发微

  十二月
  码北乡者,自南而趁北。早者则此月北乡,晚者二月乃北乡。鹊始巢者,鹊知岁所在,以来岁之气兆,故巢也。.早者十一月。《诗》纬云:复之日,鹊始巢,是也。雉雊者,火畜也。感阳有声,故雊。鸡乳者,鸡木畜也。丽於阳而有形,故乳在立春节,以立春在此月也。征乌厉疾者,时杀气盛极,故鹰集之厉,取乌疾捷。严,猛#28也。水泽腹坚者,冰坚达内,谓腹厚实。在玄杆女虚危之次。出土牛者,出作也。月建丑为土,能克水作土牛,以送寒气,使阴气不为来岁之害也。此七十二候,各有其义。触景兴思,可以寓感时动物之叹,故特书之。
  《春秋传》曰: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
  分谓春分秋分,至谓夏至冬至,启谓立春立夏,闭谓立秋立冬。唐孔氏曰:二至是阴阳之始终,二分是阴阳之交会,是节之大者。故古人以二至二分而观云物#29。物即色也。保章氏曰:以五云物之色,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视象,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皆视日旁云气之色,以验视象,以知十二物之分野。所降下之国,有丰荒也。
  保章氏曰:以十二物,以察天地之和。
  风即气也。古者皆吹十二律,以候十二辰之风气,能别祆祥。今无吹律之法,故其道亡。《春秋传》:楚师伐郑,师旷曰:五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叉无功。愚按:师旷吹律,以观楚强弱。北风者,无射,夹锺以北。南风者,姑洗。以前南风弱,则知楚无功。王氏昭禹曰:十二风生於十二辰之位,天地六气,合以生风。震为明庶风,离为景风,兑为阎阖风,坎为广莫风,此四正卦之风也。艮为条风,立春亦日条风。巽为清明风,立夏亦日清明风。坤为冻风,立秋亦日凉风。乾为不周风,立冬亦日不周风。此四维卦之风。又兼四立而言八卦,并四立为十二风也。八风主乎八卦。传曰:舞以行八风。又曰:十二风应十二律。出师之日,吹律合声,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余见后吹律说。
  朱子曰:天地只是一气,发生之初为春气。长得过,便为夏。收敛便为秋,消缩便为冬。明年,又复从春起。
  仁义便如阴阳,四端便如四时。分四时四端,便如八节。只一气而有消长尔。一分二,二分四,三其四为十二,两其十二二十四,三其二十四七十二。散为十百千万,不过天三地两而已。
  律吕声音附。
  朱子曰:天气都从地中透上来,此气升降,当分为六。自冬至下面第一层生起,至四月六阳足便消,下面阴气便生,以律吕合气候之可见。
  太师掌六律六同。六律合阳声,六同合阴声。言声之阴阳,各有合也。黄锺子之气也,十一月建焉,而辰在星纪。大吕丑之气也,十二月建焉,而辰在玄杆。太簇寅之气也,正月建焉,而辰在课訾。应锺亥之气也,十月建焉,而辰在#30析木。如太簇为乾官,阳声第二,以乾九二来合。坤官应锺六三,此阳律阴吕,皆以阳为主,阴来合之。巳后皆然。以至建卯为夹锺,建戌为无射,建辰建酉为姑洗,南吕而降娄、大火、寿星、大梁之次,又互缠焉。建巳者,中吕也。建申者,夷则也。建午建未者,菠宾林锺也。是为四五六七月之管,而其辰为实沈。鹑首尾火之星,又互相配合,以通其气。星缠十二次,律应十二月,用以和同天人。先布其气于四时之中,助圣王位天地,以建中和之极也。
  又曰:三统者,建寅为人统,建丑为地统,建子为天统。
  天统黄锺律,长九寸,乾数。地统林锺律,长六寸,坤数。人统太簇律,长八寸,八卦之数。三律皆无余分。林锺未位,黄锺气尽。於林锺天地之文,至巳而着,至束南之未而成章,无余分矣。律以阴阳九六为法,至九九八十一,为一元之统而章成。又积十有九年,七闰而章大成,俱无余分矣。宜三代圣王,建此三律为岁首,以顺天施地化人事之纪。而铃以行夏之时为主者,益人和则天地之和应。
  三宫者,园锺天宫,函锺地宫,黄锺人宫。
  园锺,夹锺也。生於房心之气,是为大辰,天帝之明堂,故日天官。本阴声从阳律,祭天用四声,无黄簇姑也。函锺,林锺也。生於未之气,位在坤,天社地神在。在束井舆鬼之外,故日地官。祭地用四声,林簇大吕姑也。黄锺生於子。子上有虚危之气,主宗庙,故日人官。祭宗庙用四声,黄簇应锺大吕也。三者为官,天地人祭.祀之用,各於本官上相生为角征羽,以声类求之也。
  又曰:律吕候气不差。
  律又日锺者。锺,中也,应也。应谓吹灰。几律空(音孔),围九分,内径三分。黄锺管埋子位,上距地九寸,头向南。从其方位以推,诸律可悉知。以河内葭孚为灰。宜阳金门山竹作管。埋十二律於密室,四时位上,内子至巳,午至亥,大阴阳也。六阴问六阳,小阴阳也。京房十二律。五律得位,各生五子,黄太#32姑林南。以阳居阳阴居阴为得位,五五二十五,并五几三十。失位生三子,亦五律,大夹中夷无。以阳居阴阴居阳为失位,三五十五,并五几二十。以二就三,成五十位。有不失不得者,生四子。奠应处阴阳交际之问,二四为八,并本二为十。十就五十,合为六十。又黄锺太簇等七律,各统一日自为官。其余五十三律,随所生日。六七等为其日之官,则周一蓦之日数。
  十二律生十二调。
  京房律法,一律五声,十二律六十声,六十律又生出三百六十音,以当一岁之日。又以十二律,一律为七音。音为一调,几为八十四调。调者,所以调其声也。《淮南子》云:三百六十律,各因月律为母,以一中气为子。随所建日辰为分数,以配七音则建日。冬至之声,五声七音於斯和。备於其中,又有正声子声之别。一律生五音。如黄锺属子,子有五焉。甲子征,丙子羽,戊子官,庚子角,壬子商,此黄锺五声也。大吕亦有五焉。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五音,亦如之。余律自卯月至亥月皆然。
  朱子又曰:律凡十二,各以本律为宫,而生四律。如黄锺为宫,则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锺为征,南吕为羽,是黄锺一均之声也。若林锺为宫,则南吕为商,应锺为角,大簇为征,姑洗为羽,是林锺一宫之声也。
  十二官各就其官,以起四声,而后六十律之声备。非以黄锺定为官,太簇定为商,姑洗定为角,林锺定为征,南吕定为羽。但黄太#35大夹姑中萝林夷南无应,为十二律短长之次。黄锺一均,上生下生长短皆顺,故各得用其全律之正声。其余六十律,则五声各终一日,以次运行。当日者,各自为官,即旋相为官,迭为官商角征羽也。朱子又论旋官所生之法,如大吕为官,则大吕用黄锺八十一之数,而三分损一,下生夷则。夷则又用林锺五十四之数,而益一上生夹锺。其余皆然。
  律吕管数,子午巳束属阳为上生,主息,故三分益一。子午巳西属阴为下生,主灭,故三分去一。
  阳下生阴,长管生短管也。损其一分则为短。阴上生阳,短管生长管也。益其一分则为长。如黄锺九寸,三分其九,合成六寸,便为下生。林锺,六月之管,又三分林管之寸,以二加六得八寸,便为上生。太簇,正月之管,余律亦然。又以官数数之,九九八十一,官音也。三分去了一分,二十七则得五十四,为征音。又添一个十八,於五十四上则得七十二,为商音。就其中,又去了一分二十四,则得四十八,为羽音。又添一分十六,於其上即得六十四,为角音。此五音三分损益之数,皆出於自然而然。
  律左吕右,其行不同,如筮法然。
  黄锺至中吕,皆下生。子至.巳,阳升阴退。故律生吕言下生,吕生律言上生。菠宾至应锺皆上生。午至亥,阴升阳退。故律生吕言上生,吕生律言下生。至午而变,故义宾重上生。京、马、郑皆然。班固萝以次下生。夹锺长三寸七分有奇,律促不应孟仲。春长养之气,郑以阳生为升。降阳将何寄?不若以筮法论。乾甲壬左行,坤乙癸右行。六阴六阳从行者,真性萝宾第七官。上生大吕为征,下生夷则为商。上生夹锺为羽,下生无射为角。用六十律六十卦,自黄锺左行至制时为上生,自林锺右行至迟时为下生。夫六十卦,乾贞於子而左行,坤贞於未而右行,屯贞於丑问时而左行,蒙贞於寅问时而右行,泰贞於寅而左行,否贞於申而右行,小过贞於未而右行。七卦错行,律实效之。若论捷法,不出乾坤,六阳六阴也。子寅辰午申戌,黄太姑莫夷无,一如乾之左旋,是之谓律而下生。未巳卯丑亥酉,林中夹大应南,又如坤之右转,是之谓吕而上生。此郑玄筮法之言,得之《太玄》也。京氏以一律含五声之变,而成六十卦,其实起於中孚。七日而后,复应冬至之律,黄锺也。其实生於执始,乃在冬至之前,此律历之元也。子云与房实知之。北辰不动,纽为天枢。而不动之处,其实在纽星之末一度。余非善观天者,不足与知此。
  宫数终始。
  黄锺一,林锺二,太簇三,南吕四,姑洗五,应锺六,义宾七,大吕八,夷则九,夹锺十,无射十一,中吕为第十二官。故日阳下生阴,阴上生阳,终於中吕,而十二律毕中吕。上生黄锺为征,下生林锺为商。上生太簇为羽,下生南吕为角。是十二官,各有五声,凡六十声。南吕最处於末,故云:终於南吕。又云:中吕上生执始,执始下生去灭。上下相生,终於南事。南事即南吕也。故曰:终於南事,而六十律毕矣。
  三才七始。
  三才者,天始黄锺,地始林锺,人始太簇。七始者,姑洗春始,葵宾夏始,南吕秋始,应锺冬始。谓之四始,并三为七。若以二变为调曲,则冬夏声阙,四时不备。所以每官五调,加变官变征#36二调为七。《月令》止载五音,不言官征之变。
  乾六爻,生六阳律。
  乾初九黄锺为复,九二大吕为临,九三太簇为泰,九四夹锺为壮,九五姑洗为央,上九中吕为乾。自黄锺一阳生於十一月,而下阳生阴为下生。
  坤六爻,生六阴律。
  坤初六葵宾为娠,六二林锺为遁,六三夷则为否,六四南吕为观,六五无射为剥,上六应锺为坤。自奠宾一阴生於五月,而下阴生阳,亦为下生,谓之上生亦可。
  八八以象八风,同位象夫妻,异位象母子。故曰:律取妻而母生子。
  十二管相生,皆八八也。上下相生,陌尽於中吕。阴阳相生,自黄锺始而左旋。如黄锺生林锺,是历八辰。此以下皆然,皆参天两地之法。三三而九,二三而六。九六,阴阳夫妇子母之道也。黄锺初九,与林锺初六,俱居初之第一象。夫妇一体同位,联居林锺,上生太簇。九二,二於第一,为母子相生而异位。故日律所生者,为夫妇而同位。吕所生者,为母子而异位云。
  吹律知吉凶之事。
  太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武王出兵之书,言王者行师出军之日,士卒振旅,将张兮#37大呼,大师吹律合音。商则战胜,军士强西方。金主刚断,故强。角则军扰多变失士心。木主曲直,故扰。官则军和士卒同心。土主生长,能载。征则将急数怒,火主嫖怒,故急。羽则兵弱,少威明。水主柔弱,故幽合。师旷曰:吾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38不竞多死声,楚又无功。北风者,夹锺无射以北。南风者,姑洗南吕以南。南律气不至,故死声多,皆吹律歌风以知之也。出声日歌。
  邵子曰:元酒淡无味,大音声正稀。
  冬至一阳,萌于黄官,如酝酿元酒。味藏於无味,此无声之乐也。周子曰:乐声淡而不淫。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此黄锺中声为律之本,所以不官商而自吁也。吾尝爱万宝常,与人方食,以着击杂缶而自成音律。品节高下,惜时无知音者尔。苏子曰:世无南郭子泰,耳未尝闻地籁,况得闻天籁乎?欧子曰:器有弊,而声不可以言传。於乎声,岂真无传哉。宇宙问,何往而非音律。常与日月寒暑晦明风雨,并行于天地之间。自古至今,自旦至暮,喙喙争呜,窍窍相应,皆吾高山流水,黄杆土鼓也。岂必待金石丝竹之奏,而后声为有传哉。
  又曰:律感吕而声生。
  声为律,律为阳。律有辟翕,一辟一翕,而万声生。十声配十律,十干五为阳中,五声即十干之合。故#39在卦为乾兑离震,在时为元会运世,在律为日月星辰之声。以声唱音,以律唱吕,其数则有太阳少阳太刚少刚之别。声生於日,配甲至癸,下倡十二音於地。几一百六十声,用一百一十二声。
  吕感律而音生。
  音为吕,吕为阴。吕有倡和,一倡一和而万音生。十二音配十二吕,十二支六为阴中六吕,即十二辰之合。故在卦为坤艮坎巽,在时为年月日辰,在吕为水火土石之音。以音和声,以吕和律,其数则有太柔少柔太#40阴少阴之别。音生於辰,配寅至丑,上和十声於天。几一百九十二音,用一百五十二音。
  邵子律吕,抉先天不传之秘,与《太玄》、《太初》不同。
  《玄》以天三奇数为节。三三相乘为九,是为天地人之三统。同起於黄锺之律,范之数也。邵子《经世律吕》以地四偶数为节。四四相乘为十六,起於两仪生四象,《易》之数也。以阴阳老少,分声音律吕。四以为体,五六为用。五为声音,六为律吕。若体中自分体用,则声为体,音为用。用中自分体用,则律吕为体,音声为用。《太玄》、《太初》,专以子至巳为阳律,午至亥为阴吕。音声合于一。邵子先天数,专以十日为阳律,十二辰阴吕。声音配律吕,必通三三四四相乘之法,而后律吕之学可通。古今言音声者,混为一涂。至邵子之说,始为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