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平部
- 三洞珠囊
三洞珠囊
天师还天曹,校梀初角反簿录,分别善恶,此日闭天门,塞地户,龙游五岳,狗行河梁。中黄犬神备守天门,中黄丈人备守地户,外事一断。其日不得烧香行道,关启章奏。汝曹妄有触耗此日者,中黄大神收摄汝曹魂魄,付候狱栲掠,六十日关启章奏,不得通闻,六十日考竟,遣魂魄还汝曹身中,令汝曹轗轲,衰耗亡失,疾病口舌皆由於此。若戊戌日卒有疾病县官者,当正心端坐,思过悔请,吾自悬知汝心,自为汝曹宽停考罚,明日汝曹有文书陈乞,即下赦恕之书汝曹也。
又云:受太一法在身者,遭父母丧,经三月日,期丧满月,大功丧经月,可得奉行道法,章书启乞也。
受天真三一真一赤界法在身者,遭父母丧,经百日也,期丧三十日,大功丧经月。月限未满,不得奉行道法,章书启乞也。
受黄书契令在身者,遭父母丧一年也,期丧百日,大功丧四十日,小功丧满月,缌麻经月。月限未满,不得奉行道法,章书启告也。若违犯落平阴狱。狱中恒有泥涂,滑不可走,被考使走行涂中,不得一步便自倒地。如此三百年,考竟更生,为人短悴,众人所轻也。
《真诰第九》云:正月庚申,二月辛酉、三月庚戌、四月癸亥、五月壬子、六月癸丑、七月甲寅、八月乙卯、九月甲辰、十月丁巳、十一月丙午、十二月丁未。
右上帝杀日不可请乞,百事无宜。
《金书仙志》云:夫学仙之人;勿北向便回,仰视三光;勿北向理发,解脱衣裳;勿北向唾骂,犯破毁王破谓岁下辰也。王谓王气之所在也。勿怒日月星辰,勿以八节日行威刑,勿以月朔日怒恚,勿以三月三日食百草心,勿以四月八日杀草伐树,勿以五月五日见血,勿以六月六日起土,勿以七月七日思存恶事,勿以八月四日市履屐附足之物,勿以九月九日起床席,勿以十月五日罚责人也,勿以十一月十一日不沐浴,勿以十二月三日不斋,烧香念仙也。诸如此忌,天人大禁,三官告察,以是为重罪矣。或令人三魂七魄流竞,或胎神所憎,三官受恶之时也。是以恶梦交於丹心,妖魅乘其朱阙,精夜触犯神真,烦恼流变,多禁莫识奇术,子能奉修,则为仙才,不奉天禁,则为伤败。
《黄顺请问上经》云:受老子经,不奉混俗祠祀。
又云:受法之身,常出入行来,经履新生及新死之家,及行逢死尸与棺木者,还所住处,香汤沐浴,方得烧香也。
又云:受法之身,不入产妇之户,及不得见尸者,谓异处断隔於来往,则乃朝礼无废,不拘日数之限。若家无隔异者,四十五日方得朝礼也。
《正一法文下卷》云:协道信邪,此为不专,中心怀二,愚迷犹豫,是为叛道,乖逆师尊,法应夺算。
《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云:凡修太一之事,及行上法存神之道,慎不可见尸及血秽之物,见一死尸则一年不得行事,又却倾一年之功。然此帝一之科,常却罚於既往,又进塞於将来。若一年三见尸者,则罚功断事各三年也。若过见二十四尸者,皆不得复修行太一以求仙也。
又云:凡修受上法及雌一太一之事者,兆身中三魂五神之气常熏於巾服之中,七魄九灵之精常栖於履屐之下。是以道士学生不杂席而寝,故衣褐之服不借非己之器,履屐之物常恶土秽之粪,亦不得使杂人犯触,以惊三魂也。又云:凡存修太一之事,欲有所礼愿,慎不可叩头。叩头者,则倾九天,动干真,神官回覆,泥丸倒悬,天帝号於土府,太一泣於中田,数如此者,则存念无益,三真弃宫,七神埋散,玄宅纳凶,是为太一五神之至忌也。故有真之人,但心存叩头运精,感而行事,不因类以祈灵也。
又云:凡修行太一之事真人之道,不得有所礼拜。礼拜亦帝君五神之所忌也。若有所精思,行礼愿之时,但心拜而已,不形屈也。
《上清大洞戒九十二条科》云:修雌一之法,不得哀哭。一辰哭感则五神号於上府,太一泣於中田,神丧精亡,灵真去身,空尸独立,复何仙冀哉?
又云:不得见尸,一年不得行事,却倾一年之功。若一年见三尸者,则三年不得行事,亦却三年之功。满见二十四尸,子失道,前文太素亦与此大同小异矣。
又云:不得言称死事,恚怒愿己之死也,言满四十不得为真人,以为弃生之罪,三年身亡灭矣。
又云:不得五色衣裳,敷华好服则真灵去身,淫邪内发,驰心猖狂,三尸潜逸,赤子飞飙,长离玄室,破形解骸,身死名灭。若衣勿杂色兰布之服,可以终日咏诵洞章,奚求不得,乘云驾龙,逍遥太极也。
《灵宝戒三十六条仙内科》云:玄功之人,当布衣草履,不得荣华之服,犯者失道也。
又云:不得言及俗邪秽之事,三犯失道。
又云:祖父母、己父母,同法可拜,不同不得拜。伯叔以下同法,亦不得拜。犯者,身亡也。
又云:父母吉会不得预坐也。
又云:父母兄弟妻子同契,虽有骨血之功,皆不得同床而坐,同盘而食,其法不同,皆为尸秽,犯者失道。
又云:夫妻不得同室而寝,邪念在心,长失道矣。
又云:自非同盟,不得同室而寝,自非同契,不得同床而坐,同盘而食,同衣而服也。
《灵宝制服科》云:祖父母期年之丧,不得临尸,於别房制哀,五日不得
受吊。伯叔兄弟同如祖父母,九月服。
又云:制哀毕,沐浴复巾服,不得制世服。犯者失道,罪剧上科。若己父母听展哀百日,后复巾褐,心丧三年,无复哀丧,此灵宝闻科也。若隐身名山,无复哀哭也,一自都断矣。
《玄都立身行道律第十五》云:身荷仙官灵箓,不得妄拜哀,不得妄哭也。
又云:於父母国君官长二千石刺史三公,皆设敬不得即设礼拜也。又
《 入治律第二十》 云:临丧不踰月,不入治;哭不过三日,不入治;秽污不过晦朔,不入治;三年不满百日,不入治;皆谓哀戚犯秽罪,不敢触神明也。戊辰戊戌不入治,禁忌之日不得入治,请吏兵,丙寅、丁卯、丙申、丁酉、戊申、戊戌皆不入治。行道修真,犯禁忌皆夺算减年也。
破可以消灾,建可以立功,刑害之日不用。注云:不得用自刑杀害之日也。若上章不得用建、破、闭也。
上章律第十三云:寅刑巳,戌刑未,子刑卯,申刑寅,卯刑子,巳刑申,丑刑戌,未刑丑。
第二十律又云:不得斋持酒肉於治中,饮食浊乱太素,罚素四十五。注云:小秽三日,大秽七日,听得解之也。缘何今按《三洞科起靖观宫堂第十一》云:民家曰靖,师家曰治。又引律曰:按靖立在天德。天德,甲乙丙丁地也。长一丈八尺,广一丈六尺,凡佩仙符箓,皆须安靖治也。
第二十律又云:不得犯三师讳、三师四世讳,违律罚算七。入治时,亦不得犯。注云:天师系师也,户籍所属,师曾祖、祖、父、师身四世名讳也。
受持八戒斋品
具衔臣陆修靖上启:
元始天尊无极大道感应灵圣一切神明,今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求欲受持八戒,清斋一日一夜,用以检御身心,灭诸三业罪恼者故。
《洞神经第十二》云:夫斋以齐整为急,以齐整身心。身心齐整,保无乱败。败起多端,大略有八也:
一者,不杀生以自活;二者,不得淫欲以为悦;三者,不得盗他以自供;四者,不得妄语以为能;五者,不得醉酒以恣意;六者,不得杂卧高广大床;七者,不得竞习香油以华饰;八者,不得耽着歌舞以作倡。
今日善男子善女人等,若能不犯此之八事,则八败无从以起,则八戒自然而立。立久不失,则延年保命,神通洞达。是故斋者受持八戒,思真行道,通而无穷,显验必速,皆如所期也。今请受既毕,再拜再起,奉戒而退也。
三洞珠囊卷之六竟
三洞珠囊卷之七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二十四治品
按《 玄都律第十六》 云:治者,性命魂神之所属也。
《五岳名山图》云:
阳平治属金属角星。鹿堂治,金亢星。鹤呜治,木氏星。漓沅治,土房星。葛瑰治,火心星。庚除治,火尾星。秦中治,水箕星。真多治。金斗星。
右八治是上治。
昌利治,土牛星。隶上治,火女星。涌泉治,木虚星。稠粳治,火危星。北平治,金室星。本竹治,木壁星。蒙秦治,火奎星。平盖治。土娄星。
右八治是中治。
云台治,火胃星。浕口治,木昴星。后城治,土毕星。公慕治,金觜星。平冈治,水参星。主簿治,金井星。玉局治,水鬼星。北邙治。土柳星。
右八治是下治。
已上二十四治,并是后汉汉安元年太上老君所立。
冈互治,水星星。白石治,金张星。锺茂治,水翼星。具山治,土轸星。《地图》云:此四治在京师东北。
右此四治是张天师所加,充前二十四治,合成二十八治,上应二十八宿。
平公治,属水配涌泉治。公慕治,属土配稠粳治。天台治,属土配本竹治。赖乡治,属金配昌利治。撙领治,属金配云台治。代元治,属金配云台治。利里治,属火配隶上治。漓沅治。属金配昌利治。
右是天师更加此八治,以配八品,周布四海,镇国化人也。
第一别治有四者
第一具山治,第二锺茂治,第三白石治,第四冈互治。
右四品,在外名别治,於内名备治。备治足二十八也,别与三八别也。
第二游治有八者
第一吉阳治,第二平都治,第三河逢治,第四慈母治,第五黄金治,第六太华治,第七青城治,《玉符经》作青城山。第八峨眉治。
右八品是游治也。
第三配治有八者
第一代元治,第二撙领治,第三赖
乡治,第四天台治,第五公慕治,第六
平公治,第七利里治,第八漓沅治。
右八品是配治也。
第四正治二十有四者
第一北邙治,第二玉局治,第三主簿治,第四平冈治,第五公慕治,第六后城治,第七浕口治,第八云台治。
右是下品八治也。
第一平盖治,第二蒙秦治,第三本竹治,第四稠粳治,第五北平治,第六涌泉治,第七隶上治,第八昌利治。
右是中品八治也。
第一真多治,第二秦中治,第三庚除治,第四葛瑰治,第五漓沅治,第六鹤呜治,第七鹿堂治,第八阳平治。
右是上品八治也。
第五星宿治,二十有八名,上治一名内治,又名大治,又名正治,是上皇元年七月七日无上玄老太上大道君所立。上、中、下品二十八治要诀:
第一角宿,上治无极,虚无无形,下治阳平山。
第二亢宿,上治无极,虚无自然,下治鹿堂山。
第三氏宿,上治无极,玄无无为,下治鹄呜山。此三治主辰生。
第四房宿,上治虚白,下治漓沅山。
第五心宿,上治洞白,下治葛瑰山。些一治主卯生。
第六尾宿,上治三一。下治庚除山。
第七箕宿,上治三元,下治秦中山。些一治主寅生。
第八斗宿,上治三五,下治真多山。此一治主丑生。
右上八品无上治。
第九牛宿,上治九天,下治昌利山。
第十女宿,上治五城,下治隶上山。此合前三治主丑生。
第十一虚宿,上治元神,下治涌泉山。
第十二危宿,上治丹田,下治稠梗山。些一治主子生。
第十三室宿,上治常光,下治北平山。
第十四壁宿,上治金梁,下治本竹山。此二治主亥生。
第十五奎宿,上治六府,下治蒙秦山。
第十六娄宿,上治一君,下治平盖山。些一治主戌生。
右中八品玄老治之。
第十七胃宿,上治五龙,下治云台山。此合前三治主戌生。
第十八昴宿,上治随天,下治尽口山。
第十九毕宿,上治六丁,下治后城山。些一治主酉生。
第二十赀宿,上治十二,下治公慕山。
第二十一参宿,上治还身,下治平 冈山。
些一治主申生。
第二十二井宿,上治拘神,下治主簿山。
第二十三鬼宿,上治无形,下治玉局山。此非山。
第二十四柳宿,上治聚元,下治北邙山。些二治主未生。
右下八品太上治之也。
太上汉安二年正月七日中时,二十四治上八、中八、下八,以应二十四气,付天师张道陵也。
第二十五星宿,上治别形,下治冈互山。
第二十六张宿,上治保气,下治白石山。些一治主午生。
第二十七翼宿,上治五王,下治钟茂山。
第二十八轸宿,上治金堂,下治 具山。此二治主巳生。
天师以建安元年正月七日,出下四治,名备治,合前二十八治,备应二十八宿也。星宿治随天而立,历运设教,劫劫有受命为天师者,各各申明济世度人,以至太平。太平君出,更加有司,随其才德,进位大神也。
又《张天师二十四治图》云:太上以汉安二年正月七日中时下二十四治,上八、中八、下八,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付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张天师,沛国丰县人也,讳道陵,字辅汉。禀性严直,经明行修,学道有方。永平二年,汉帝诏书,就拜巴郡江州令。以元和元年三月十日辛丑,诏书拜为司空。公封食冀县侯,以芝草图经历神仙,为国采延年长生药。以汉安元年丁丑,诏书拜应太上,方任遂解官,入益州部界。以其年於蜀郡临邛县渠亭山赤石城中,静思乐情。五月一日夜半时,有千乘万骑来下至赤石城前,金车羽盖,步从龙虎鬼兵,不可称数。有五人,一人自言,吾是周时柱下史也;一人自言,吾是新出太上老君也;一人云,吾是太上高皇帝中黄真君也;一人言,吾是汉师张良子房也;一人言,吾是佐汉子渊天师外祖也。子骨法合道,当承元老忠臣之后,今授子鬼号传世,子孙为国帅,无民无期。於是道陵方亲授太上步质勑,当步纲蹑纪,统承三天,佐国扶命,养育群生,整理鬼气,传为国师。依其度数,开立二十四治、十九静庐,授以正一盟威之道,诛伐邪伪,与天下万神分符为盟,悉承正一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