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方诗话

----------------
 ①《丛话》“文忠”作“欧”。
 ②《总龟》原作“尽惓”,据《六一集》及《丛话》诸书改。
 ③《说诗乐趣》无《韩干画马图诗》。
 ④《丛话》、《诗林》作“赋诗必此诗”。
 ⑤《诗林》无此二语。
 ⑥《竹庄》不引东坡诸诗。
 ⑦《丛话》“余”下有“以为若论诗画,于此尽矣”十字。
 ⑧《丛话》“殆”下有“欲常”二字。
 ⑨《丛话》“法”下有“也”字。
  一一二、东坡改蜗牛诗
  东坡作①《蜗牛诗》云:“中弱不胜触,外坚聊自郛,升高不知疲,竟作黏壁枯。”后改云:“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②,竟作黏壁枯。”余〔亦〕③以为改者胜。(《总龟》前九、《丛话》前八、《诗林》三、《东坡诗话录》下)
案:《诗林广记》及《东坡诗话录》于“余以为改者胜”句下,更有“〔前辈云,文字频改,工夫日出。此诗之所以不厌改也。老杜有云,‘新诗改罢自长吟’。欧公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后人安见其有此等工夫耶!〕”诸语。考“前辈”云云即《吕氏童蒙训》中语,《直方诗话》中似不应有此。
----------------
 ①《诗林》“作”作“咏画”二字。
 ②《诗林》“回”作“休”。
 ③《丛话》无“亦”字。
  一一三、山谷赠直方诗
  山谷惠余诗两篇:一云“多病废诗仍止酒”,一云“醉余睡起怯春寒”。观者以为疵。余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岂非谓此耶?(《总龟》前九)
案:《山谷诗》外集十六有《王立之以小诗送并蒂牡丹戏答二绝》。一云“多病废诗仍止酒”,一云“春阴醉起薄罗寒”,与直方所举又小异。
  一一四、东坡诗用风雨对床事
  东坡爱韦苏州诗云:“谁①知风雨夜,独②此对床眠。”③向④在郑西⑤别子由云:“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又有《初秋寄子由》云:“买田秋已议,筑室春当成;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⑥〕又⑦子由与坡相从彭城,赋诗云:〔“逍遥堂楼千寻⑧木,长送中宵风雨声。〕⑨悮喜对床寻旧约,不知飘泊在彭城。”子由使虏,在神水馆赋诗云:“夜雨从来相对⑩眠,兹行万里隔胡⑾天。”〔此其兄弟所赋。〕⑿坡在御史狱有云:“他年夜雨独伤神”;在东府有云:“对床定悠悠,夜雨今⒀萧瑟”,其《同转对》有云:“对床贪听连宵雨”;又云:“对床欲作连夜雨”;又云:“对床老兄弟,夜雨鸣⒁竹屋”⒂。可谓无日忘之。⒃(《总龟》前九、《丛话》前三十八、《诗林》三、《考古质疑》四、《乐趣》二、《历代》五十八)
案:叶大庆《考古质疑》与王楙《野客丛书》卷十均以为对床事非独兄弟可用,即朋友亦可用之。
----------------
 ①《丛话》、《考古质疑》、《诗林》、《历代》“谁”作“宁”。
 ②《考古质疑》、《诗林》“独”作“复”。
 ③《丛话》、《历代》“眠”下有“之句”二字。
 ④《丛话》、《诗林》、《历代》“向”作“故”。
 ⑤《丛话》无“西”字。《诗林》“西”作“州”。
 ⑥《丛话》、《诗林》、《历代》无“又有初秋寄子由”数语。
 ⑦《丛话》“又”下有“初秋”二字。
 ⑧《考古质疑》“寻”作“章”。
 ⑨《丛话》、《乐趣》引至此。又《诗林》无“逍遥堂后”二句。
 ⑩《丛话》、《考古质疑》、《诗林》“相对”作“对榻”。
 ⑾《考古质疑》“胡”作“冰”;《历代》作“遥”。
 ⑿《丛话》、《诗林》、《历代》无此六字。
 ⒀《考古质疑》“今”作“空”。
 ⒁《考古质疑》“鸣”作“听”。
 ⒂《丛话》、《诗林》此句下有“此其兄弟所赋也,相约退休”十一字。
 ⒃《丛话》、《诗林》、《历代》下有“然竟不能成其约,其意见于逍遥堂诗叙云”。
  一一五、青眼白头
  “读书头欲白,相对眼终青”;“身更万事已头白,相对百年终眼青”;①“看镜白头知我老,平生青眼为君明”;“故人相见尚青眼,新贵即②今多白③头”;“江山万④里尽⑤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白头逢国士,青眼酒尊开”〕;⑥此坡谷⑦所〔作也。其〕⑧用青眼对白头者,非一,而工拙亦各有差。⑨老杜亦云:“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总龟》前九、《丛话》前四十八、《山谷外集诗注》十七、《乐趣》二)
----------------
 ①案“读书”“身更”二联,任渊《山谷诗注》内集一《送王郎诗注》亦谓为东坡句,伹不见《东坡集》中。考山谷有“读书头愈白,见士眼终青”句。
 ②《山谷外集诗注》“即”作“如”。
 ③《山谷诗集》“白”作“黑”。
 ④《山谷诗集》、《诗林》“万”作“千”。
 ⑤《丛话》及《山谷外集诗注》“尽”作“将”,《山谷诗集》作“俱”。
 ⑥《山谷外集诗注》无此二句。
 ⑦《山谷外集诗注》“坡谷”作“东坡”,当误。
 ⑧《总龟》此三字作“为”。据《丛话》增改。
 ⑨《山谷外集诗注》引至此。
  一一六、小立伫幽香
  山谷有诗云:“小立伫幽香”。“农①家能有几?”韵联与荆公诗颇相同,当是暗合②。(《总龟》前九、《山谷诗注》十三)
案:《山谷诗集》十三《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诗》作“小立近幽香,心与晚色静”,直方所举当即此。又王安石《岁晚诗》“月映林塘淡,风涵笑语凉,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直方所谓暗合者殆谓此。
----------------
 ①《山谷诗注》“农”作“侬”。
 ②《山谷诗注》下有“耳”字。
  一一七、东坡论荆公诗
  东坡尝谓①余书荆公诗云,“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倦②憇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恐是武陵源。”坡云:“‘武陵源’不甚好”;又云:“也是此韵中别无韵也。”(《总龟》前九、《乐趣》二)
----------------
 ①“谓”当作“为”。
 ②《临川集》“倦”作“静”。
  一一八、东坡慕乐天
  东坡平生①最慕乐天之为人,故有诗云:“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又云:“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②又云:“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又云:“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③〔又云:“渊明形神似我,乐天心相似我。”〕④东⑤坡在杭⑥又与乐天所留岁月略相似,〔其诗云“在郡依前六百日”者是也。〕⑦(《总龟》前九、《丛话》前二十一、《玉屑》十六、《爱日斋丛钞》三、《乐趣》二)
案:《容斋三笔》卷五《东坡慕乐天》条所举更详。又《爱日斋丛钞》卷三于直方、容斋所举外,更有增辑。
----------------
 ①《丛话》、《爱日斋丛钞》“生”作“日”。
 ②《乐趣》引至此。
 ③《丛话》、《玉屑》、《爱日斋丛钞》有此句。
 ④《丛话》、《玉屑》、《爱日斋丛钞》无此数句。
 ⑤《丛话》“东”作“日”。
 ⑥《丛话》、《玉屑》“杭”作“钱塘”。
 ⑦《丛话》、《玉屑》有此语。
  一一九、太白晨星
  东坡送李公择云:“有如长庚星,①到晓烂不收”;②赠道潜③云:“故人各在天一④角,相望落落如晨星”;《任师中挽辞》云:“相看半作晨星⑤没,可怜太白与残月”;而⑥黄门《送退翁守怀安》⑦亦云:“我怀同门友,⑧势如⑨晓天星。”〔其后〕⑩学者尤多用此。(《总龟》前九、《优古堂诗话》、《能改斋漫录》八、《东坡诗话录》中)
案:吴幵、吴曾并谓按古乐府“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故刘梦得作《韦处厚集序》亦云:“古今相望,落落然如骑星辰。”乃知二苏所用,本古乐府,岂直方忘之耶?
----------------
 ①《能改斋漫录》八“星”作“月”。
 ②《优古堂诗话》、《能改斋漫录》“烂不收”作“不收明”。
 ③《优古堂诗话》、《能改斋漫录》“道潜”作“参寥”。
 ④《优古堂诗话》“天一”作“一天”。
 ⑤《优古堂诗话》、《能改斋漫录》“晨星”作“星辰”。
 ⑥《优古堂诗话》、《能改斋漫录》“而”下有“苏”字。
 ⑦《优古堂诗话》“怀安”作“淮安”。
 ⑧《优古堂诗话》、《能改斋漫录》“友”作“客”。
 ⑨《优古堂诗话》“如”作“若”。
 ⑩《优古堂诗话》有“其后”二字。
  一二○、澄江静如练
  谢玄晖最以“澄江净①如练”得名,故李白云:“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却忆谢玄晖。”山谷诗云:“凭谁说与谢玄晖,莫道澄江净如练。”则其人之优劣于此亦可以见。(《总龟》前九)
案:山谷诗为《题晁以道雪雁图》。句为“飞雪洒芦如银箭,前雁惊飞复回眄;凭谁说与谢玄晖,休道澄江静如练。”言各有当,不得以是定人之优劣也。
----------------
 ①案“净”当作“静”,下同。
  一二一、东坡论徐凝瀑布诗
  《摭言》载白乐天在江东,进士多奔往。时张祜负时名,既而徐凝至,二子相矛盾。祜称其佳句云:“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凝以为奈无野人①“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祜愕然不对,于是一座尽倾。其后东坡〔云,世传徐凝瀑布诗,至为尘陋。又伪作乐天诗,称美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岂至是哉?〕②乃作绝云:“帝遣银河一泒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③余以为比之相去,何啻九牛一毛也。(《总龟》前九、《乐趣》二)
案:伍涵芬云:“《天台赋》‘瀑布飞流而界道’,则‘界’字原有来历,句法又能化旧生新,东坡以恶讥之,过矣。”
----------------
 ①《唐诗纪事》五十二“奈无野人”作“争如老夫”。
 ②《乐趣》无此数语。
 ③《乐趣》引至此。
  一二二、卢杞奸邪郑公妩媚
  韩存中云:“东坡尝云,人言卢杞是奸邪,我见郑公但妩媚,好作一对,请诸人将去作一篇诗。”(《总龟》前九、《东坡诗话录》中)
  一二三、晏叔原词
  崔①中云:“山谷称晏叔原‘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②风’,定非穷儿家语。”(《总龟》前九、《玉屑》十)
案:此则亦见前“一九、至宝丹条”,以所引稍有出入,故两存之。
----------------
 ①《玉屑》“崔”作“存”。
 ②《玉屑》“底”作“里”。
  一二四、“真堪画”“不道盐”
  韩存中云:“东坡作‘渔蓑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只不道盐,与真堪画,自合是一对。”(《总龟》前九)
  一二五、山谷论王安石诗
  陈无己云:“山谷最爱舒王①‘扶舆度阳羡,②窈窕一川花’,谓包含数个意。”(《总龟》前九、《丛话》前三十三、《玉屑》六)
案:《类说》本以此条与前“二○、酴醿诗条”合。
----------------
 ①《丛话》“舒王”作“介甫”。
 ②《丛话》“羡”作“焰”,《临川集》“一川”作“焰水”。
  一二六、山谷诗笔误
  韩存中云,家中有山谷写诗一纸,乃是“公有胸中五色笔,①平生补衮用功深”。此诗本用小杜诗中“五色线”,②而却书云“五色笔”,此真所谓“笔误”。(《总龟》前九)
----------------
 ①案《山谷诗集》七“笔”正作“线”。
 ②案杜牧《郡斋独酌诗》“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一二七、山谷诗用贺方回词
  贺方回初作《青玉案词》,遂知名。其间有云:“彩笔新题断肠句。”后山谷有诗云:“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作诗歌送一杯。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盖载青玉案事。(《总龟》前九)
  一二八、少游诗学东坡
  东坡作《藏春坞》〔诗〕,①有云“年抛造化②甄陶外,春在先生杖屦中”,而秦少游作俞充哀词乃云:“风生使者旌旄上,春在将军俎豆中。”余以为依仿太甚。(《总龟》前九、《丛话》前五十、《玉屑》八、《诗林》三、《东坡诗话录》中、《乐趣》十二)
----------------
 ①《丛话》“坞”下有“诗”字。
 ②《诗林》、《玉屑》“化”作“物”。
  一二九、山谷论杜诗咏陶潜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达生①岂是足,默识盖不早。生子贤与愚,何其系②怀抱。”山谷云:“杜子美困穷③于三蜀,盖为不知者诟病,以为拙于生事,又往往讥议宗文、宗武失学,故聊托之渊明以解嘲耳。其诗名曰《遣兴》,可解也,俗人〔不领〕④便为讥病渊明,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余以为安得山谷将工部诗篇篇如此训释以成一集乎?〕⑤(《总龟》前九、《诗林》一)
----------------
 ①《杜集》“生”作“士”。
 ②《杜集》“系”作“挂”。
 ③《诗林》“穷”作“顿”。
 ④《诗林》有此二字。
 ⑤《诗林》无此句。
  一三○、诗句优劣
  “日月老宾送”,①山谷诗也。“日月马上过”,文潜诗也。其工拙有能辨之者。老杜云:“厨人语夜阑”,东坡云:“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山谷云:“儿女灯前语夜深。”余为当以先后分胜负。(《总龟》前九、《乐趣》二)
----------------
 ①案此山谷《次韵吴宣义三径怀友诗》。“宾”下原衍“客”字,今据《集》删。
  一三一、诗不厌多改
  山谷与余诗云:“百叶湘桃苦恼人”,又云:“欲作短歌凭阿素,丁宁夸与落花风。”其后改“苦恼”作“触拨”,改“歌”①作“章”,改“丁宁”作“缓歌”。余以为诗不厌多改。(《总龟》前九、《玉屑》八、《山谷诗注》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