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方诗话

----------------
 ①《山谷诗注》“歌”字下有“字”字。下“章”、“丁宁”、“缓歌”诸字后同。
  一三二、注 坡
  东坡作《百步洪》诗云:“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当在黄时,有人云:“千丈坡岂注马处?”及还朝,其人云:“惟善走马,方能注坡。”闻者以为注坡。(《总龟》前九、《乐趣》二)
  一三三、山谷茶诗肠字韵
  山谷有茶诗押肠字韵,和者已数四,而山谷最后,有①“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入②羊肠”之句。③东坡云“黄九怎得不穷”。④故晁无咎复和云,“车声出鼎细九⑤盘,如此佳句谁能识?”(《总龟》前九、《丛话》前四十七、《乐趣》十、《名言》四)
案:此山谷《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一诗中语,故无咎有和诗。“识”字韵,亦山谷原诗首韵。
----------------
 ①《丛话》、《玉屑》无前数语,作“肠字韵《茶诗》山谷自和云”。
 ②《玉屑》“入”作“绕”。
 ③《名言》引至此。
 ④《丛话》、《玉屑》引至此。
 ⑤《乐趣》“九”作“几”。
  一三四、苏黄爱文潜诗
  文潜先与李①公择辈来〔饮〕②余家,作长句。〔(后数十日),③再同东坡来。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盖〕④其间有“漱井消午醉,扫花坐晚凉,众绿结夏帷,老红驻春妆”〔之句也。〕⑤山谷次韵云:“张侯笔端势,⑥三秀丽芝⑦房。〔作诗盛推赏,月珠计斛量。〕⑧扫花坐晚吹,妙语亦⑨难忘。”⑩(《总龟》前九、《丛话》前五十一、《玉屑》十八、《诗林》四、《乐趣》二、《名言》三)
----------------
 ①《丛话》、《玉屑》“李”作“周翰”。
 ②《丛话》“来”下有“饮”字。
 ③《丛话》、《玉屑》“后”下有“数十日”三字。
 ④《诗林》无“盖”字。又其引“后数十日”云云数语,在“老红驻春妆”之句后。
 ⑤《丛话》、《玉屑》有此三字。《名言》引至此。
 ⑥《丛话》、《诗林》“势”作“世”。
 ⑦《丛话》、《诗林》“芝”作“斋”。
 ⑧《诗林》有此十字。
 ⑨《丛话》、《诗林》“亦”作“益”。
 ⑩《玉屑》不引山谷句,作〔此诗首句云“朝衫衔晚尘,归帽障夕阳,日月马上过,诗书箧中藏”,造语极工。〕
  一三五、酒 红
  白乐天有诗云:“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东坡有诗云:“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郑谷〔有诗〕①云:“衰鬓霜供白,愁颜酒借红。”老杜〔有诗〕②云:“发少何劳白,颜衰肯更红。”〔无己诗云:“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皆相类也。然〕③无己〔初〕④出此一联,大为诸公〔所〕⑤称赏。(《总龟》前九、后九,《丛话》前五十一,《玉屑》七八,《历代》五十八)
案:《竹庄诗话》二十三引此条,仅举陈无己一联;《说诗乐趣》一引此条,仅举白乐天与东坡诗。文亦与此异。
----------------
 ①《玉屑》有此二字。
 ②《玉屑》有此二字。
 ③《丛话》、《玉屑》有此十九字。
 ④《丛话》有“初”字。
 ⑤《丛话》“公”下有“所”字。

  一三六、诗文必自成一家
  宋①景文云:“诗人必自成一家,然后传不朽,若体规画圆,准矩作方,②终为人之臣仆。”故山谷诗云:“文章最忌随人后。”又云:“自成一家始逼真。”③诚不易之论。(《总龟》前九、《竹庄》一、《乐趣》一)
----------------
 ①《竹庄》“宋”作“朱”,误。
 ②《总龟》误作“准方作矩”。
 ③《乐趣》引至此。
  一三七、诗中重用字
  东坡送江公著云:“忽忆钓台归洗耳”,又云:“亦念人生行乐耳。”注云:“二耳义不同”,故得重用。(《总龟》前九、《乐趣》二)
  一三八、山谷语潘子真诗法
  〔潘①淳字子真,南昌人也。尝以诗呈山谷。〕②〔山谷〕③云:“作诗须要开广,如老杜‘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之类。”④子真云:“淳辈那便到此。”山谷曰:“无此⑤只是初〔学诗一门户耳。”〕⑥(《总龟》前九、《丛话》前一四、《竹庄》二十三)
----------------
 ①《总龟》“潘”误作“陈”。
 ②《竹庄》无以上诸语。
 ③案当脱“山谷”二字。
 ④《竹庄》引至此。
 ⑤《总龟》“此”作“亦”。
 ⑥《丛话》“初”字下有此六字。
  一三九、一声对
  洪龟父有诗云:“琅玕严佛界,薜荔上僧垣。”山谷改云:“琅珰鸣佛屋。”①以谓薛荔是一声,须要一声对,琅珰即一声也。余以为然。(《总龟》前九、《丛话》前四十九)
案:周春《杜诗双声叠韵谱》云:“一声即所谓叠韵也。立之不明叠韵,故别创一声之名耳。”
----------------
 ①《丛话》引至此。
  一四○、黄鲁直楚词律诗
  龟父云,朋见张文潜,言鲁直楚词诚不可及。晁无咎言鲁直楚词固不可及,而律诗,补之终身不敢近也。(《总龟》前九、《丛话》前四十九)
  一四一、洪龟父诗
  余尝闻龟父前后诗,有“一朝厌蜗角,万里骑鹏背”一联,最为妙绝。龟父云:“山谷亦叹赏此句。”(《总龟》前九、《丛话》前四十九)
案:此二条,《诗话总龟》原合为一,今析为二条。《渔隐丛话》以论龟父诗,与前一声对条合,似较近是。
  一四二、山谷佳句
  山谷谓〔洪〕①龟父②云:“甥最爱老舅诗中何等篇?”③龟父举“蜂房各自开户牖,蚁穴或梦封侯王”,④〔及“黄尘⑤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⑥以为绝⑦类工部。山谷云:“得之〔矣〕。”⑧(《总龟》前九、《丛话》前四十七、《玉屑》十八、《竹庄》十九)
----------------
 ①《丛话》、《玉屑》“谓”下有“洪”字。
 ②《竹庄》、“龟父”作“驹父”,下同。
 ③《丛话》、《玉屑》“等篇”二字作“语”。
 ④案此山谷《落星寺诗》,《总龟》引此联,先后误倒。
 ⑤《丛话》、《玉屑》“尘”作“流”。
 ⑥《竹庄》无“黄尘”一联。
 ⑦《玉屑》“绝”作“深”。
 ⑧《丛话》、《玉屑》“之”下有“矣”字。
  一四三、诗咏白发
  古诗云:“公道世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①而元祐初多用老成。故东坡有云:“此生自断天休问,白发年来渐不公。”陈无己答邢敦夫云:“今代贵人头②白发,挂冠高处不宜弹。”其后秦少游谓李端叔复有“白发偏于我辈公”之句,则是白发有随时之义。(《总龟》前九、《乐趣》二)
----------------
 ①案此杜牧诗。
 ②案《后山集》“头”作“须”。
  一四四、为我周旋宁作我
  东坡云,“为我周旋宁作我”一句,只是难对。时王平甫①在坐,应声云,只消道“因郎憔悴却羞郎”。(《总龟》前九、《丛话》前五十三)
----------------
 ①《丛话》“王平甫”作“直方”。
  一四五、东坡梅花诗
  秦少游尝和黄法曹《忆梅花诗》,东坡称之,故次其韵,有“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厌倒”之句。此诗初无妙处,不知坡所爱者何语。和者数四,余独爱坡两句云:“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后必有能辩①之者。(《总龟》前九、《东坡诗话录》中、《乐趣》十)
----------------
 ①《乐趣》“能辩”二字作“辨”。
  一四六、陈无己小放歌行
  陈无己作《小放歌行》两篇。其一云:“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其二云:“当年不嫁惜①娉婷,映②白施朱作后生。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③山谷云:“无己他日作〔诗〕,④语极高古,至于此篇则顾影徘徊,炫耀太甚。”(《总龟》前九、后三十五,《丛话》前五十一,《玉屑》十八,《诗林》四,《名言》一)
----------------
 ①《宋纪》三十三“嫁惜”作“惜嫁”。
 ②《丛话》、《玉屑》、《诗林》“映”作“传”,《后山集》作“抹”。
 ③《名言》无第二首。
 ④《丛话》“作”下有“诗”字。
  一四七、奇字对异书
  荆公有诗云:“端①能过我论奇字,亦②复令君③见异书。”〔而〕④东坡亦⑤云:“未许中郎得异书,且共扬雄说奇字。”陈无己又以奇字对异⑥方。(《总龟》前九、《丛话》前三十三)
----------------
 ①《临川集》“端”作“数”。
 ②《临川集》“亦”作“当”。
 ③《临川集》“君”作“公”。
 ④《丛话》有“而”字。
 ⑤《丛话》“亦”下有“尝”字。
 ⑥《丛话》“异”作“秘”。
  一四八、苏黄诗咏醉眠事
  东坡《题李秀才醉眠亭》诗云:“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此语出天然。醉中对客眠何害,须信陶潜未若贤。”山谷《题〔晁〕①无咎卧陶轩》亦云:“欲眠不遣客,佳处更难忘。”〔其〕②意极相类。(《总龟》前九、《东坡诗话录》中)
----------------
 ①《东坡诗话录》有“晁”字。
 ②《东坡诗话录》有“其”字。
  一四九、少游山谷书邢敦夫扇
  秦少游尝以真字题“月团新碾瀹花甆,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于邢敦夫扇上。山谷见之,乃于扇背复作小草,题“黄叶委庭观九州,小虫催女献公①裘。金钱满地无人费,百斛明珠薏苡秋”。②皆所自作③也。少游后见之,云:“逼我太甚。”④(《总龟》前九、《丛话》前五十、《诗林》四、《宋纪》十三)
----------------
 ①《丛话》“公”作“功”,《宋纪》三十三作“工”。
 ②《丛话》“秋”下有“一绝”二字。
 ③《丛话》“作”下有“诗”字。
 ④案:《滹南诗话》,谓“黄诗语徒雕刻,而殊无意味,盖不及少游之作。少游所谓相逼者,非谓其诗也,恶其好胜而不让耳”。
  一五○、东坡诗书邢敦夫扇
  邢敦夫云,“扫地烧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①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此〕②东坡③诗〔也,〕④尝题于余扇。山谷初读以为是刘梦得所作也。(《总龟》前九、《丛话》前四十二、《玉屑》十七、《东坡诗话录》中、《乐趣》三、《名言》一)
案:《总龟》引此条与前条合,今从《渔隐丛话》析为二条。
----------------
 ①《丛话》、《玉屑》“如”作“浮”。
 ②《丛话》、《玉屑》、《东坡诗话录》有“此”字。
 ③《名言》东坡下有“南堂”二字。
 ④《丛话》、《玉屑》“诗”下有“也”字。

  一五一、陈无己咏刀镊工诗
  陈留市中有一刀镊工,随〔其〕①所得为一日费,醉吟于市,负其子以行歌。江端礼以为达者,为作传,而要无己赋诗。无己诗有“闭门十日雨,冻②作饥鸢声”,大为山谷所爱。山谷后亦拟作,有云:“养性霜刀在,阅人清镜空”,〔无以复加。〕③(《总龟》前九、《丛话》前五十一、《玉屑》十八、《诗林》四)
----------------
 ①《丛话》、《玉屑》“随”下有“其”字。
 ②《丛话》、《玉屑》、《诗林》“冻”作“吟”。此诗原题是《陈留市隐者》,山谷和诗同。
 ③《玉屑》、《诗林》无此四字。
  一五二、学诗如学仙
  潘邠老云:“陈三〔所谓〕①‘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此语为得之。”②然〔余见〕③山谷有“学诗如学道”之句,陈三所得,岂〔其〕④苗裔耶?(《总龟》前九、《山谷诗外集注》十五)
案:胡仔谓“若语意俱胜当以无己为优。直方议论不公,不足信也。”又案:《说诗乐趣》卷一所引无山谷学诗如学道云云诸语,见下“283”夺胎换骨条。
----------------
 ①《山谷诗注》无“所谓”二字。
 ②《山谷诗注》此句作“自谓此语得意”。
 ③《山谷诗注》无“余见”二字。
 ④《山谷诗注》有“其”字。
  一五三、东坡中秋诗
  东坡作彭门守时,过齐州李公择,中秋席上作一绝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日明年何处看。”其后山谷在黔南,令以小秦王歌之。(《总龟》前十一)
  一五四、贺方回诗
  贺①方回题一绝于定林②云:“破冰泉脉漱篱根,坏衲遥疑挂树猿。蜡屐旧痕寻不见,东风先为我开门。”舒王见之大称赏,缘此知名。(《总龟》前十一,《丛话》前三十七,《玉屑》十、又十八,《诗林》四)
----------------
 ①《丛话》“贺”下有“铸字”二字。
 ②《丛话》作“誊作一绝题于定林寺”。
  一五五、欲挂衣冠神武门
  诗云:“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渭南村。却将旧斩楼兰剑,买取①黄牛教子孙。”不知何人作。(《总龟》前十一)
案:此则见《东坡题跋》卷三。《丛话》前集五十四亦言出于东坡;谓坡于关右寺壁上见之,然则此亦直方述东坡语耳。此诗,《丛话》引《蔡宽夫诗话》谓是王嗣宗作。赵德麟《侯鲭录》及陈鹄《耆旧续闻》谓是姚嗣宗作,当以赵、陈之言为是。
----------------
 ①《竹庄诗话》十七作“得”。
  一五六、张文潜三佛名榜诗
  石曼卿以书名世,然愈大①愈妙;尝书〔龟山寺〕②三佛名③最为雄俊。张文潜有诗云:“煌煌三佛榜,铁贯金石钮。④开张宫室正,浑质⑤山岳厚。井水骇龙吟,⑥蚁封观骥骤。”余爱⑦能道⑧其妙处。(《总龟》前十一、《丛话》前三十二)
----------------
 ①《丛话》“愈大”作“大字”,《诗林》四仅引此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