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梅间诗话
梅间诗话
是岁邑士上春官者凡三十有六人,宰劝驾赋诗,有“三十六鳞随浪化,数千百载遇龙飞”之句,人以为期待士子之厚。
己丑龙飞,临轩策士,邑之擢第者十有一人,袁文育赋冠南宫,与兄樵同登,一时衣冠盛事也。
赵善伦季思《京口多景楼》诗云:“壮观东南二百州,景于多处更多愁。
江流千英雄泪,山掩诸公富贵羞。
北府如今惟有酒,中原在望忍登楼!西风战舰今何在?且办年年使客舟。”全篇警拔,江湖间多称之。
或以为刘改之诗,误矣。
刘改之有代欧阳丞上平章韩胄两绝云:“当年欧富与韩范,戮力同心佐汉庭。
今日故家浑似旧,醉翁之后独凋零。”“玉立堂堂社稷臣,人言忠献是前身。
三生画锦堂前梦,莫忘当年作记人。”大为韩胄称赏。
《龙州集》中不载。
乡人曹ヘ待为通州静海宰,与郡博士施其姓者皆好吟,刘改之有诗与二公云:“茅苇连天昨已非,二年重到最堪悲。
芹宫尚有肩吾在,花县犹存子建知。
踯躅南飞三绕树,凄凉北望四悲诗。
东风若不均披拂,荐福诗然又断碑。”改之诗多豪放,此篇必晚年所作,其气索甚,集中亦不载。
山阴许景迂,旧名闳,其先京口人,癸丑陈亮榜登科。
有《野雪吟稿》行于世,五言一联云:“野店青窥户,春船绿涨篙。”颇近唐人。
菊间高九万《赋思陵御制墨本》诗云:“淡黄越纸打残碑,尽是先皇御赐诗。
白发内人和泪读,为曾亲见写诗时。”余甲戌岁薄宦三衢,常陪同僚游烂柯山集仙观,有即事十绝句,内一首《观宁宗御书画扇》云:“箧中宝扇久珍储,上有宁皇御笔书。
因记小臣生圣世,为观奎画重欷。”效此体也。
建安魏醇父庆之,号菊庄,有吟稿行于世,所著《诗人玉屑》,编类精密,诸公多称之。
壶山詹梦璧子苍与之同里。
咸淳初年,詹待铅山丞阙馆,寓吾乡秀邸,与余唱和,诗筒往来不辍,相得欢甚。
丁卿春自苕还建,余赋《沁园春》词送其行,及以诗寄菊庄云:“一庄纯种菊,此地著诗仙。
再世陶元亮,三生魏仲先。
餐英知正味,饮水得长年。
每见君吟稿,予怀亦洒然。”戊辰初春,壶山自官次胎书及寄菊庄和篇来,其中一联云:“今屑方对月,何日结忘年?”殊有意味。
今转盼十五年矣,闻壶山菊庄墓木皆已合抱,追思故交,为之怆然。
菊庄与玉林黄叔友善,有《过玉林》诗云:“一步离家是出尘,几重山色几重云。
沙溪清浅桥边路,折得梅花又见君。”亦有新意。
葛天民《春怀》诗云:“夜雨涨波高一尺,失却扌寿衣平正石。
明朝水落石依然,老夫一夜空相忆。”意在言外。
又有“因栽白扁豆,欲当紫团参”一联,属对亦工。
爱山骆弥高旧居杭之西湖,自称为宾王苗裔。
宝间,三山王必张景韶宰长兴,骆袖诗往见之。
王以诗赠骆,一联云:“派传桂子天香句,家住梅花月影间。”道得甚切。
瞿轩王迈实之,蒲阳人。
嘉定丁丑,吴潜榜第四人登第。
立朝敢言,嫉恶尤甚。
集中有《嘲轻薄子》诗,曲尽其情状。
诗云:“覆雨翻云奈尔何?胸中所得亦无多。
貌轻匹似霜沾叶,量浅浑如鼠饮河。
卖友中偏下石,叛师室里忍操戈。
正缘才小不闻道,难入渊骞德行科。”蒲江卢祖皋申之《庙山道中》诗云:“粉黄蛱蝶绕疏篱,山崦人家挂酒旗。
细雨嫩寒衫袖薄,客中知是菊花时。”语意清新,颇能模写村居景趣。
士之遁世者,以山深林密为乐。
林和靖诗云:“山水未深猿鸟少,此生犹拟别移居。
直过天竺溪桥畔,独树为桥小结庐。”近世叶靖逸《西湖秋晚》诗云:“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亦颇得野趣。
刘敏求字好古,吉之太和人。
博物洽闻,尤长于诗。
累举不第。
有《题滕王阁》诗,江西人士多称之。
诗云:“阁中环知何处,游子再游春欲暮。
莺啼红树柳摇风,疑是当年旧歌舞。
古来兴废君莫嗟,君看红日西山斜。
西山不改旧颜色,换尽行人吟落霞。”或谓“西山不改旧颜色”,亦偃蹇不第之谶。
力庵朱正中《洛阳桥观水》诗云:“点点风帆底处还,似无似有海门山。
白鸥却怕潮头恶,闲卧汀花野草章。”末句颇有静退意。
江阴乃春申君黄歇旧封。
君山浮远堂瞰江对淮,为一郡胜境。
李鹤田珏一联云:“此水自当兵十万,昔人曾有客三千。”人多称诵。
绍定辛卯,临安大火,九庙俱毁,独丞相史弥远赐第以殿司军救扑而存。
洪平斋《吴都城火》诗云:“九月丙戌夜未中,祝融涨焰连天红。
层楼杰观舞燧象,绮峰绣陌奔烛龙。
始从李博士桥起,三面分风十五里。
崩摧汹汹海潮翻,填咽纷纷釜鱼死。
开禧回禄前未闻,今更五分多二分。
大涂小撤禁不讲,拱手坐视连宵焚。
殿前将军猛如虎,救得汾阳令公府。
祖宗神灵飞上天,痛哉九庙成焦土。”末意规讽时宰甚切,闻之者足以戒。
叶靖逸《九日》诗云:“秋风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肠断故乡归未得,借人篱落赏黄花。”赵愚斋《客中清明》诗云:“红尘乌帽寄他乡,欲语春愁怕断肠。
惆怅清明归未得,借人门户插垂杨。”二诗同一机轴。
留耕王伯大幼学守临江日,石屏戴复往古访之,留耕赠一绝云:“诗老相过鬓已星,吟魂未减昔年清。
挥毫不著人间语,尽把梅花巧琢成。”或谓梅花亦人间物,二字似未稳,留耕以为然,遂改作“尘埃”云。
省题诗自成一家机轴,非他诗比,葛常之《韵语阳秋》盖尝言之。
然骚人默默客虽从事于时文,至作省诗,亦不为格律所缚。
杨廷秀序训蒙省诗,亦曰“以骚人之情性,寓举子之刀尺”,真名言也。
余观绍定戊子科,括苍秋试,出“赏月延秋桂”诗,举子朱光破云:“咏与桂相投,延之桂亦留。
赏渠今夜月,了我此生秋。”结云:“不须零碎折,和鉴抱归休。”下语奇崛,考官为之击节。
是年取解,次年龙飞榜擢第。
蜀人刘朔齐震孙,嘉熙间由宰掾守,郡圃桃符云:“坡仙旧有棠阴在,蜀客新从花底来。”殊不泛。
余尝居之城南,咸淳丁卯岁题桃符云:“历颁岁首三元日,春满城南尺五天。”下句用杜诗注“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乡人颇以为切。
杭州六和塔屹立于老木苍崖之上,前对越山,俯瞰胥涛,吴越胜概尽在目中。
均山朱涣行父诗云:“古木苍崖高又寒,宝坊突兀峙其间。
阅人多矣数层塔,开户视之三面山。
已没还生潮又汐,既修复缺岩成湾。
老僧袖手浮云表,门外憧憧自往还。”全篇确切有味。
诗人游孤山吊和靖者,佳制不一而足。
近世徐抱独与蜀僧居简之作,人多称之。
徐云:“咸平处士风流远,招得梅花枝上魂。
疏影暗香如昨日,不知人世几黄昏。”居简云:“先生一意若云闲,洁白都无一点斑。
名字不须深刻石,暗香疏影满人间。”简号北间。
世间不分不晓事,有以两语咏之云:“醉来黑漆屏风上,草写卢仝《月蚀》诗。”不知何人所作。
因阅《夷坚丙志》,知为金华叶祖义之作。
叶少游上庠,负隽声,天性滑稽,多因口语谑浪,所至遭憎恶。
后登科为杭州教,轻忽,生徒及同官无不怨之。
一日以事去官,无一人祖送,独与西湖寺僧三两辈差善,至是皆出城送之。
叶与之酌酒叙别,半醉酣,歌曰:“如梦如梦,和尚出门相送。”闻者绝倒。
泉南林洪字龙发,号可山,疑业杭泮,粗有诗名。
理宗朝,上书言事,自称为和靖七世孙,冒杭贯取乡荐。
刊中兴以来诸公诗,号《大雅复古集》,亦以已作附于后。
时有无名子作诗嘲之曰:“和靖当年不娶妻,只留一鹤一童儿。
可山认作孤山种,正是瓜皮搭李皮。”盖俗去以强认亲族者为瓜皮搭李树云。
●卷下-5曾苍山作《苏云卿歌》,序云:“云卿为张魏公友。
魏公相,云卿隐豫章东湖,粥蔬自给。
公托帅漕聘之,微服乃得见。
诘朝再至,则闭关矣。
启之,惟金与书在,并不启封。”歌云:“东湖湖面波漫イ,东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锄云明月晓,种成缬今成畦。
把茅萧萧环四壁,此身不愿人间识。
乾清坤夷那复知,寸心杳渺黄尘隔。
故人子房今九云,友情不断江湖滨。
江西使者却驺骑,故作敲门问字人。
黄金百镒笺一幅,多谢春风到茅屋。
君为使者吾邦民,见君容我更樵服。
故人与我情重哉,君且归矣明当来。
明朝启扉人不见,黄金乐动书不开。
使者持书三太息,封书径上黄扉侧。
翩翩鹤驭云冥冥,空来湖上看行迹。
向来桐江严子陵,曾得故人双眼青。
茫鞋却踏京华路,太史惊夸说客星。
先生得书掉头去,并此湖光不回顾。
梦夫孀妇截髻鬟,亦有老大闺中女。”苍山此歌,假说有发越。
余尝观张世南《宦游纪闻》载宋自适纪苏翁本末甚详,宋后得翁遗址,面挹湖山,仍筑小庵,以寄仰高之思。
章泉先生为名之曰灌园庵。
习隐印尚书应雷,字德豫,通州人。
繇上庠舍选登辛丑第,屡持麾节及沿江副阃,所至政如神明。
景定间,寓居吴之常熟,凡八年,无意禄仕,累召不起。
咸淳乙巳,淮阃乏人,权臣力挽其出。
印畏祸,勉从之,非其志也。
赋诗云:“习隐今番习不成,此行非为利和名。
甲兵洗净报天子,归对青山乐太平。”在镇五年,军民畏而爱之。
癸酉冬,有星陨于谯楼,未几以疾终。
甲兵洗净,竟不克酬,惜夫!竹逸赵与讠介立道,婺之兰鸡人。
幼岁颖悟,常随侍其兄为吴兴户曹。
一日,有人馈户曹以铜镜,戏命立道赋诗,即口占云:“水晶宫中,谁磨青铜。
青铜鉴形,神游水晶。
天上一轮月,胡为在人间?莫是人间世,别有一广寒。”语意不类少作。
后登乙未第,改秩而卒。
三山林泳太渊,竹溪之子,能诗,尤长于四六。
题岳王一联云:“忠无身报主,冤有骨封王。”极为诸公称奖。
又《戏代竹夫人谢表》,其中警联有云:“丙枕恩洽,则任股肱;甲帐侍宸,则置左右。
长生殿无人之夜,睡曾见于海棠;摩诃池避暑之时,曲亦闻于花蕊。
衮衮滥登于尚寝,空空且退于幽闺。”亦尝以文为戏者。
千峰陈宗礼立之,开庆己未岁,持广东宪节,行部过舜庙,有诗云:“存古尚瞻虞衮冕,抚时几换禹山河。
海滨乐可忘天下,解写灵明有老轲。”《道间即事》有“山咱每为蛮烟累,人物多由谪籍香”之句。
时台臣虞必摘其语,见之弹文,谓有讥讪意。
然皆警句也。
后村《南岳稿观元党籍碑》诗云:“岭外痒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加刑。
更无人敢扶公议,直待天为见彗星。
早日大程知反覆,暮年小范要调停。
书生几点残碑泪,一吊诸贤地下灵。”后改第三第四句云:“稍宽末后因奎宿,暂仆中间为彗星。”按《夷坚戊志》云:“崇宁大观间,蔡京当国,设元党禁,苏文忠文辞字画,存者悉毁之。
王诏以重刻《醉翁亭记》至于削籍。
由是人莫敢读苏文。
政和中,忽稍弛其禁,且阴访求墨迹,皆以为巨梁师成出妾之子,故主张是,实不然也。
时方建上清宝宫,斋醮之仪备极恭敬,徽宗每躬造焉。
一夕,命道士拜章,伏地逾数刻乃起。
扣其故,对曰:‘适至帝所,值奎星奏事,良久方毕,臣始能达章。’上问:‘奎宿何人?所奏何事?’曰:‘所奏不可得闻,然此星宿者,故端明殿学士苏轼也。’上为之改容,遂一变前事。
时婺守陈子象之父为温州掾曹,传其说如此。”后村第三句“稍宽末后因奎宿”,谓政和中一变前事也。
又按宋国史编年,崇宁五年春正月,彗出西方,其长竟天。
上求直言,大赦。
刘逵为中书侍郎,劝上碎元党碑,宽上书系籍人禁。
夜半,遣黄门毁石刻。
后村第四句“暂仆中间为彗星”,谓崇宁中因星变毁党碑也。
此一联用事亭当,“奎宿”对“彗星”尤的,乃知作诗不厌改也。
靖康间,金人犯阙,阳武蒋令兴祖死之。
其女为贼虏去,题字于雄州骚中,叙其本末,仍作《减字木兰花》词云:“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天天去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蒋令,浙西人。
其女方笄,美颜色,能诗词,乡人皆能道之。
此词汤岩起《沧海遗珠》所载。
近丁丑岁,有过军挟一妇人经从长兴和平酒库前,题一词云:“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
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为妾为妻。
父母公姑,弟兄姨妹,流攻不知东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