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间诗话

  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越人北向燕支,回首望雁峰天一涯。
  奈翠鬟云软,笠儿怎戴,柳腰春细,马迅难骑。
  缺月疏桐,淡烟衰草,对此如何不泪垂!君知否?我生于何处,死亦魂归。”词名《沁园春》。
  后书雁峰刘氏题。
  语意慷惋,见者为之伤心,可与蒋氏词并传。
  昔有为河北三鸦镇官者,宦况萧条,仅有薄藕可买,乃作诗曰:“二年憔悴在三鸦,无米无钱怎养家?每日两餐都是藕,看看口里出莲花。”又有监吴中市征者,因羊价绝高,作诗曰:“平江九伯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
  只把鱼虾供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闻者捧腹。
  余尝过括之冯岭,见旅舍壁间一绝,亦效前体为之。
  诗云:“东瓯倦客又西征,路入芝田已绝腥。
  每日三厨都是笋,看看满腹万竿青。”亦可一笑。
  池阳华岳字子西,号翠微,豪放不羁,诗文皆有气骨。
  嘉泰开禧间,肄业右庠,上书攻韩胄得罪,羁管建安。
  集中有《献韩》诗:“君家勋业在盘盂,莫把头颅问属镂。
  (音闾)汉地不埋王莽骨,唐天难庇禄山躯。
  不随召始求老,便学孔明终托孤。
  十庙英灵俨如昨,谩于宗社作穿窬。”当权臣势焰薰灼之日,皆奋不顾身,投诗抵刺,又上书攻之,气节殊可嘉尚。
  丁卯诛韩之后,复籍于学。
  嘉定初,中右科第二人,授殿前司官属,复以谋史相弥远被诛。
  雪蓬姚镛希声,越上人。
  嘉定丁丑登进士第。
  余绍定己丑侍亲司警吉之太和时,雪蓬为元幕,尝识之端平。
  初守章贡,因风闻得罪谪衡山。
  有吟稿行于世,集中警句颇多,姑摘其一二于此。
  《题衡岳》云:“万山环拱祝融尊,紫盖前驱若骏奔。
  火德中天扶日月,炎方一柱镇乾坤。
  久无执贽求侯牧,空有穹碑立庙门。
  北望中原青一发,凄其四岳正尘昏。”《离衡》云:“天恩下释湘累客,心事悠悠月满船。
  种药已收思病日,著书不就负残年。
  杂花怪石分人去,老竹荒亭入画传。
  归梦鉴湖三百里,白鸥相候亦换然。”《法华寺》云:“入门松径幽,树杪见钟楼。
  客至犬迎吠,香消僧出游。
  水花凝晚照,风叶引凉秋。
  欲作居山计,吾盟在白鸥。”曾苍山《海棠》诗云:“空谷嫣然笑靥开,春风元自蜀山来。
  少陵忘汝浑闲事,更有《离骚》忘却梅。”或谓杜少陵不说海棠,避母名也,故郑谷诗云:“浣花溪上添惆怅,子美无情为发扬。”《离骚》经中不曾说梅,事意相近。
  而苍山此诗,抑扬假说有意味。
  梅格高韵胜,诗人见之吟咏多矣。
  自和靖“香影”一联为古今绝唱,诗家多推尊之。
  其后东坡次少游“槁”字韵及谪罗浮时赋古诗三篇,运意琢句,造微入妙,极其形容之工,真可企微孤山。
  以此见骚人咏物,愈出而愈奇也。
  南渡后,朱文公追和坡韵,世多诵之。
  近世陆放翁《雪后寻梅》诗云:“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
  自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意高语爽,真不苟作。
  魏鹤山《雪后观梅》诗云:“远钟入枕递新晴,衾铁睡不成。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后两句寄兴高远,人所传诵。
  后村又有《百花绝句》,和者二十余家,信乎风月之无尽藏也。
  植物中惟竹挺高节,抱贞心,故君了比德于竹焉,古今赋咏者不一。
  半山老人一联云:“论证怜老节生来瘦,自许高才老更刚。”自负甚高。
  李师直一联云:“未出土时先有节,便侵云去也无心。”语亦奇的。
  李叔与一绝云:“一种春风到町哇,物情春亦不能齐。
  过篱新{旬}贪成竹,不管同根未脱泥。”殊有言外之意。
  乡人钱牧叔谦别墅在西门外,地名张钓鱼湾,即唐人元真子张志和钓游处。
  水亭三间,扁曰“鱼湾风月”,诸公多有赋咏。
  余亦有一词,寄声《摸鱼儿》,谩录于此。
  词云:“绕苕城水平坡渺,双明遥睇无际。
  就中惟有鱼湾好,占得西关佳致。
  杨柳外,羡泛宅浮家,当日元真子。
  溪山信美,叹陈迹犹存,前贤已往,论证会景中意?萧闲甚高筑屋三间近水,汀州香泛兰芷。
  清风明月知多少,肯滞软红尘里。
  垂钓饵,这春水生时有桃花鳜,烦襟净洗。
  待办取轻蓑,来分半席,相对弄清Г。”宋嘉平宝绍间,叛将李全驻兵淮东之山阳,骄悍难制,戕许国,逐姚,杀命士荀梦玉杜来,士大夫视山阳,不啻如蛇乡虎落。
  时莆人林兴宗景复授法曹以往,时论壮之。
  安晚郑公在琐闼饯行,有诗云:“淮海辕门立奇士,要看左袒为刘时。”盖勉其尽节也。
  景复到任后,改淮安令。
  辛卯春,全破通泰,犯扬州,为王师掩击,殪城下。
  其妻杨姑姑惧朝廷必讨,遂扫众尽俘执南官北去。
  景复羁囚山东凡十年,挺节无所污,安晚饯诗可无负矣。
  信庵赵公遣闲物色,捐金资得之以反,县国印与告身俱存。
  赵公春天乞旌擢以劝尽节者,朝廷录用,官至曲江守。
  景复北地诗有“最是北来少许料,地寒难得见梅花”,又有“形容变尽头如雪,不改当时一寸心”之句,江湖间多称之。
  嘉熙间,两淮ㄈ扰不靖,淮民多死于兵。
  有自浮光过淮安,道中书所见诗云:“浮光迤逦过淮安,举目凄然不忍观。
  数亩地埋千百冢,一家人哭两三般。
  犬衔胫廷筋犹软,鸦啄骷髅血未干。
  寄与满朝朱紫道,铁人见此也心酸。”味此诗,有以见兵连祸结,当时之民不得以全其生者,可哀也。
  莆田李君瑞,号天隐,咸淳戊辰繇上庠舍选登第。
  即挂冠不仕,申尚书省,乞以合得官回赠其亲,遂赋诗而归。
  诗云:“古云学古斯入官,我见学易而官难。
  平生透破梦觉关,本来面目只儒酸。
  吾亲不侍若为欢,不如归去卧林间。
  殿前三策沥忠肝,多谢皇恩天地宽。
  戏衫卸下白衣还,扁舟飞过子陵滩。
  前修亦有逋与抟,圣世与之俱空闲。
  何物种放太厚颜,山鬼移文伐其奸。
  此行无复出闽山,休阴息影谷之盘。
  今朝酾酒酹雩坛,便向钱塘门挂冠。”按国史,绍兴初,策士临邛李侨以禄不及养,愿以官回赠。
  淳熙初,策士昌元王昂既赐第,调潼川户曹,自言不愿仕,上嘉之,特改承务郎致仕。
  嘉定间,眉人史公亮史天应援故事有请,上并从之。
  宋朝三百年间,新进士即日挂冠者,惟李侨王昂史公亮史天应李五人而已。
  余与君瑞为同年生,故喜而书之。
  遗山元裕之乐府《摸鱼儿》注云:“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此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词云:“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题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时李仁卿同赋词云:“雁双双止飞汾水,回头生死殊路。
  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
  摧劲羽,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
  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
  仍为汝,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
  拍江秋影今何在?□□欲迷是树。
  霜魂苦,算犹胜王嫱青冢真娘墓。
  凭论证说与,对鸟道长空。
  ,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裕之仁卿皆中原人,详味二词云亦有优劣,识者必能辨之。
  词名《摸鱼儿》。
  历阳李士达,肄业郡庠,斋舍与尊经阁相近,每夕梦一青衣童吟诗登梯而上,仿佛仅记四句云:“带白双双鹭,拖青点点鸦。
  晚风吹不去,留与伴芦花。”嘉定丙子乡举省诗,出“凉叶照沙屿”诗,思颈联结句未就,忽忆旧梦,以所记四句足成之,有司称赏,以为神语,遂领荐。
  次年登科。
  余壬申岁被漕檄摄教此邦,士友备言之。
  兹事与唐人钱起《汀灵鼓瑟》诗颇相类。
  乡人曹龟年,乾淳间老儒,以特科入仕,终于县主簿。
  有能诗声,吟稿甚富,余幼岁尝见之,仅记其《咏墨梅枕屏》绝句,结云:“莫道有香描不得,夜来梦蝶尚徘徊。”极切题。
  乡人周师成,字宗圣,号雉山,妙年擢第,博学工诗文,一时名宿如卢申之赵紫芝刘潜夫诸公,皆与之游。
  有《家藏集》,《江湖吟稿》中仅刊十数首。
  尝作《鸡冠花》诗云:“爪距深藏独露冠,紫茸簇出弄轻寒。
  五更月下朦胧看,只欠一声惊夜阑。”得咏物体。
  秋暮即事一联云:“黄芦花白月无赖,乌桕叶红秋可怜。”《残菊》诗云:“花缩添新紫,香销减旧黄。”脍炙人口。
  乡人张声父,号五涧,少从沈晦岩先生学,以《周礼》拔乡解,壬子绍熙三年发解。
  诗律高古,尝咏苔梅诗云:“老龙全身著艾{艹纳},不耐久蛰潜空。
  爪头拨动阳春信,香在霜痕雪点中。”又《题黄碧酒肆》诗云:“东风吹雨水平沙,下却篮舆访酒家。
  行役不知春早暮,墙头红杏欲飞花。”二绝皆警策。
  雪坡姚寅居吾乡之东林,派出关西,名将之后,以诗游于诸公间。
  岷隐□尚书分教湖学,时正盛暑,姚投诗云:“重席先生闲世才,相逢青眼必须开。
  手遮红日汗如雨,不是雪中乘兴来。”岷隐颇异待之。
  永嘉张庭芝,号山民。
  宝间,游学于苕,尝携吟稿来访,其《咏影》一篇云:“虚幻已堪笑,一身同去留。
  自从生便有,直到死方休。
  出户相随月,临溪不逐流。
  蒲团趺坐处,回顾失踪由。”颇有意味。
  他作亦多可采,亻免仰二纪,余不能悉记矣。
  双溪冯熙之《送别刘篁栗》诗云:“来似孤云出岫闲,去如高月耿难攀。
  若为化作修修竹,长伴先生篁栗山。”语意不减唐人。
  早行诗,前辈多佳作。
  近世如杨秀诗:“雾外江山持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
  渡头蒲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宋清隐诗云:“西郊云起白漫漫,近树遥峰欲辨难。
  山下几多迷路者,人间方梦大槐安。”刘应时诗云:“登舆睡思尚昏昏,斗柄衔山月在门。
  鸡犬未鸣潮半落,草虫声在豆花村。”三诗意皆高远。
  方回字万里,号虚谷,新安人。
  景定壬戌别头登第。
  吟稿中有“何许中原惟雁见,不多吾辈只鸥知”之句,寄兴甚远。
  又舟行苕间,嘉其景胜,赋诗云:“人生不作湖州守,亦合移居住滨。”后德改元,为吴兴ヘ贰,虽少酬所愿,亦应不作守之谶。
  淳壬寅,通州受围急,守将杜霆弃城遁,火三日不绝。
  时淮安肇老住常熟县福山一刹,与通州驿岸,目击此变,作诗云:“见说通州破,伤心不忍言。
  隔江三日火,故里几人存。
  哭透青霄裂,冤吞白昼昏。
  时逢过来者,愁是梦中魂。”肇老,通州人也。
  亡金正大四年戊子十月,汴京遇仙楼酒家杨广道赵君瑞,皆山后人也。
  其乡僧李菩萨者,人以为狂,常就二人借宿。
  每夜酒客散,乃从外来,卧具有闲剩,则就之,不然,赤地亦寝。
  一日,天寒甚远杨生怜其羁穷,饮以酒数杯,僧若愧无以报主人者。
  晨起持酒碗出,同宿者闻巽酒声,少焉僧来说云:“增明亭前,牡丹花开矣。
  公等速起往看之。”人熟知其狂,不信也。
  已而视庭中,果有两花开。
  自此僧去不复至。
  京师人闻之,观者填咽,醉客相枕藉,酒垆为之一空,获利不赀,盖僧以是报杨也。
  “元裕之赋《满庭芳》词云:”天上殷韩,解羁官府,烂游舞榭歌楼。
  开元酿酒,来看帝王州常见牡丹开候,独占断、雨风流。
  仙家好,霜天桥叶,农艳破春柔。
  狂僧,谁借手,一杯唤起,绿怨红愁。
  天香国艳,梅菊替人羞。
  尽揭纱笼护日,容光动玉舟。
  都人士,年年十月,常记遇仙游。
  “余考其时,亡金末帝完颜守绪即位于甲申岁,乙酉改元,正大四年戊子,则宋绍定元年也。
  此僧能开花于顷刻之间,真可与殷七七韩湘同日语矣。
  谢安石与王坦之见郄超,久而不出,坦之欲去,安石云:“岂不能为性命忍须臾耶?”以超乃桓温腹心故也。
  东坡为凤翔府佥判,谒太守陈希亮公弼,久不得见,有《客位假寐》诗云:“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
  岂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
  同僚不解事,慢色见髯须。
  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末句用谢公语。
  余观张世南《宦游纪闻》:“余俦字季伦,章泉赵昌父雅爱之,作书使访韩仲止。
  及门,候渴甚久,将命者出,扣所从来,久犹未出。
  余俦题诗壁间云:‘谒入久不出,兀坐如枯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