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间诗话

  林宋伟力叟题四绝于庙,其一云:“赤心许国自平时,见敌捐躯更不疑。
  权忌皋庸皆遁走,同时死难只青狮。”注云:“青狮乃姚马名,每亲饲之,若通其语言。
  时取斗酒,投大盆中,与马同饮,曰:‘吾与汝同力报国。’竟与马同死。”其二云:“农父犁田出宝刀,铜花浸血冷侵毛。
  神锋凛凛冲星斗,未许丰城剑气高。”注云:“耕者得姚所用大刀,重六十斤。”其三云:“岁岁蒸尝九月期,西风笳鼓万人悲。
  山边走马神旗闭,遥望君侯复不来。”注云:“军民每当重九侯生日,集祠下祭酹,往往见飞骑来绕山,谓太尉来降。”其四云:“两日经行旧战场,却来祠下谒堂堂。
  偷生诸将今何在?万古英灵独耿光。”林诗载于黄柔升所编《六义》。
  余嘉其忠节,表而出之。
  嘉熙间,高沙卒荣全据城叛,郡守马公光祖闻变逃匿,仅以身免。
  有营妓毛惜惜者,全召之佐酒,惜惜怒之曰:“汝本朝廷健儿,何敢反耶?惟有死耳,不能为反贼行酒。”全以刀裂其口,立命脔之,骂至死不绝声。
  时临川陈藏一在城中,目击其事,作诗有“食禄为臣无国士,捐身骂贼有官奴”之句。
  三山潘庭坚闻之,谓天壤间有如此奇特事,亦有诗云:“恨无匕首学秦女,向使裹头真杲卿。”见潘公吟。
  余谓自《周南》之诗熄,为女妇者懵不知彤管之为何物,旷二三百年得一人,史氏必谨志之曰烈女,今毛惜惜出于妓籍中,耳目见闻,无非皆淫亵之事,非有则范取以自厉也,一旦叱詈叛卒,至死不绝声,视古烈女无少愧,可不谓之难得乎?一时诗人皆壮此妇之节,见之歌咏,亦以有关于世教故也。
  陈起宗之,杭州人。
  鬻书以自给,刊唐宋以来诸家诗,颇详备。
  亦有《芸居吟稿》板行,芸居其自号也。
  集中有《夜过西湖》诗一绝云:“鹊巢犹挂三更月,渔板惊回一片鸥。
  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语意殊不尘腐。
  曾景建《金陵百咏决囚灯》诗云:“五详三覆始施刑,明灭兰膏岂足凭。
  可惜当年杀严续,无人为益决囚灯。”序云:“后主听死囚,然佛灯决之。
  囚家赂左右窃益膏油,辄得不死。”按《五代史南唐世家》载:钟谟素善李德明。
  谟奉使归,而闻德明由宋齐丘等见杀,欲报其冤,未能发。
  陈觉,齐丘党也,与景相严续素有隙。
  觉常奉使周,还言世宗以江南不即听命者,严续之谋,劝景诛续以谢罪。
  景疑之。
  谟因请使于周,以验其事。
  景已割地称臣,乃使谟入朝谢罪,言不割地者非续谋,愿赦之。
  世宗大惊曰:”续能为谋,是忠其主也。
  朕岂杀忠臣乎?”谟言觉奸诈,景怒,流觉饶州杀之。
  宋齐丘坐觉党与,放还青阳赐死。
  又胡致堂《读史管见》云:“敌国谋臣,我所恶也。
  盖有设间用计而去之者矣,未闻名扬忠直,谕使勿杀,如世宗于严续者,用心如此,天下有不服者乎?”以是观之,则后主未尝杀续也。
  景建何所据耶?《百咏》中《蒋帝庙》诗有“阖棺漫说荣枯定,青骨犹当履至尊”之句,人多不解“青骨”二字。
  偶阅《海录碎事》载后汉末蒋子文尝为秣陵尉,自谓青骨,死当为神。
  后因显灵,吴主为立祠钟山下,因改山为蒋山。
  后累封为帝。
  始知二字本此。
  叶廷,绍兴间尝为兵部郎中|泉南太守,所编《海录碎事》,河阳傅安道为之序,谓此书乃叶公博极群书,撮其机要广录而储用之,且称其《琴泉轩》诗云:“不是妙音生妙指,只缘流水似流泉。”《无名木》诗云:“人休清樾摩挲认,鸟宿高枝睥睨看。”置于唐人诗中,殆不能辨。
  同时朱乔年尝喜称之。
  叶公诗集余未之见,尝鼎一脔可知已。
  后汉建武中,北海甄宇徽博士。
  腊日赐羊,人一头,大小肥瘦不等,众议欲杀羊,称分其肉。
  宇耻之,因先自取其最瘦者。
  后召问瘦羊博士所在。
  近世萧小山泰来仕于朝,腊祭谒告诗云:“官卑岂愿乘肥马,食俭惟知取瘦羊。”下句正用此事。
  “瘦羊”对“肥马”亦的。
  萧冰崖立之《咏秦》诗云:“燔经初意欲民愚,民果俱愚国未墟。
  无奈有人愚不得,夜思黄石读兵书。”《咏疑冢》诗曰:“安排死去千年恨,刻画生前一寸心。
  安得此心如此冢,不教人识至如今。”两诗俱有新意。
  萧泛之《读秦记》云:“筑了联云万里城,春风弦管醉中听。
  凄凉六籍寒灰里,宿得咸阳火一星。”萧舜凯《读周勃传》诗云:“军门一入仗天戈,便合麾军作汉歌。
  太尉问头几失事,六军右袒合如何?”二诗皆不苟作。
  潘庭坚,三山人。
  端平乙未第三人登科。
  诗笔飘逸不凡,尝赠写梅林信夫诗云:“画马终须入马胎,写梅安得不为梅。
  他生我愿为孤彳,清浅溪头伴子开。”起句用法云秀老责李伯时画马事,末句愿为孤竹伴梅开于清浅溪头,语意皆洒落可喜。
  洪平斋《题陶靖节祠》云:“雨引莓苔上短垣,流泉无恙自涓涓。
  不如归去来兮好,百世闻风只杜鹃。”李雪林[B19]《杜鹃》诗云:“血滴成花不自归,衔愁犹泣在天涯。
  秋声更比春声苦,除却渊明劝得论证?”李诗祖平斋意。
  郑安晚丞相未贵时,赋《冬瓜》诗云:“翦翦黄花秋后春,霜反露叶护长生。
  生来龙统君休笑,腹内能容数百人。”宰相器宽,已于此诗见之。
  安晚当国时,一日退朝后,诸公造见,延之□□。
  时适秋晚,见一叶坠于金鱼池中,风吹不定,因命诸公赋诗。
  其间律绝古体皆有之,多不惬意,独华谷严粲坦叔止得一句云:“风池行落叶。”安晚再三称赏。
  次日有中舍之除。
  余得之盱江吴浚允文。
  绍定间,江右寇作,盱抚吉赣诸邑,多被焚荡。
  严坦叔《兵火后还家》诗云:“万屋烟消余塔身,还家何处访情亲。
  旧时巷陌今难认,却问移来新住人。”此等景象,经乱离者方知之。
  赵紫芝天乐《呈蒋薛二友》诗云:“中夜清寒入袍,一杯山茗当香醪。
  禽翻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
  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台看海涛。”全篇有萧洒自适之趣,第三句尤佳。
  《惠崇池上》诗云:“禽还时动竹。”亦此意。
  盖霜落则禽寒,寒则翻身。
  写物之妙可见矣。
  萧大山《赠陆冰》诗八句,纯用陆姓事。
  诗云:“标格真清挟雪霜,每听新咏觉神伤。
  茶分鸿渐经中味,菊爱龟蒙赋里香。
  圃积玉多知学饱,囊装金少为贪忙。
  向来笑疾难医在,老笔空钞十卷方。”与东坡赠张子野诗颇相类。
  “鸿渐”对“龟蒙”尤的。
  《后村诗话》载李似之侍郎诗云:“老子因何一念差,肯将簪绂换袈裟。”谓公为侍从,晚年有袈裟之羡,其谁信之?余观《夷坚甲志》载:“李子约撰生六子,长弥性,次弥伦弥大,皆预乡贡未第。
  子约议更其名,以须申礼部乃得易,先改第四子弥远曰正路。
  正路年十六,入太学,梦神告曰:‘李秀才君已及第。’出片纸,阔三寸许,上有‘弥逊’二字,以示之。
  李曰:‘我旧名弥远,今名正路,是非我。’其人曰:‘是真郎君也。’辨论久之方寤,颇以为喜,惮其父严毅,未敢白,以告母柳夫人。
  夫人为言之,遂令名弥逊,而以似之为字。
  后数年,试上舍毕,归侍旁,报榜者一人先至云:‘已魁多士。’索其榜,无有,但探怀中取片纸,上书‘李弥逊’三字。
  方疑未信,似之云:‘五年前所梦,岂非今日事乎?纸之广狭,字之大小,无不同者。
  但梦中不著姓,未必可信。’已而果然。”又丁志载:“似之为临川守,以父忌日往疏山寺设僧供,与长老行满共饭。
  满年八十余矣。
  饭且竟,熟睨公曰:‘公乃逊老乎?’李不应,左右皆愕。
  俄又曰:‘此老僧同门兄也,名上下二字皆与公同。
  自闻公出守,固已疑之,今日察公言笑动作,不见少异,公其后身复何疑。’李叩以何年终,则元戊辰卒,李初生之年也。
  李亦感异,还家揭燕寝曰小云堂而赋诗云:‘老子当年一念差,肯将簪绂换袈裟。
  同堂尚有满兄在,异世犹将逊老夸。
  结习未能忘作舞,因缘那得见拈花。
  却修净土寻来路,淡薄如今居士家。’李初命名,固复于梦兆。”今以其全篇观之,则其为逊老后身决矣。
  后村谓公诗有袈裟之羡,人不之信,特未详阅《夷坚志》前后所载耳。
  东坡诗注云:“有一贫士,家惟一瓮,夜则守之以寝。
  一夕,心自惟念,苟得富贵,当以钱若干营田宅,蓄声妓,而高车大盖,无不备置,往来于怀,不觉欢适起舞,遂踏破瓮。
  故今俗间指妄想者为瓮算。”又诗序云:“刘几仲饯饮东坡,中觞闻笙箫声,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粗中音节。
  徐察之,出于双瓶水火相得,自然吟啸。
  食顷乃已。
  作《瓶笙》诗纪之。”刘后村即事诗一联云:“辛苦谋身无瓮算,殷勤娱耳有瓶笙。”以“瓮算”对“瓶笙”甚的。
  刘后村《绿珠》诗云:“畏死仕新室,轻生谢季伦。
  细评投阁者,大愧坠楼人。”萧泛之《读晋史》诗云:”金谷楼头视若无,此身断不负齐奴。
  可怜司马家儿妇,正喜刘郎是丈夫。
  “二诗褒贬皆当。
  刘卞加字子民,滨州安定人。
  弱不好弄,六岁误触瓮碎,家人更谯之,神色自若曰:”俟钉铰者来,当全之。
  “复谯其妄,曰:”人破尚可修,矧瓮耶!”钉铰者至,料理如新。
  自是筑环堵于家之后圃,不出不语者三十余年,或食或不食。
  徽宗闻其名,数敕郡县津致,间驰近侍召之,对曰:“吾有严愿,不出此门。”上知不可夺,赐号高尚先生。
  后村七十四,吟云:“生惭族老封高尚,死慕先贤谥醉吟。”上句用卞加事,下句自注云:“有司议乐天谥,定量宗曰:‘醉吟先生足矣。’”后村有《访梅》诗数绝,首篇云:“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
  幸然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盖后村《落梅》诗云:“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仙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君缪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好事者笺注其诗,以媚嘉定柄臣,由此闲废十年。
  东南之俗,以养鹁鸽为乐,而杭犹甚。
  绍兴中,有赋诗者曰:“铁勒金绒似锦铺,暮收朝放费工夫。
  争如养取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帝书。”时徽钦二帝尘朔漠故也。
  后村《跋定量和殿画鹊》诗云:“莫看定量和鹊,孤臣泪滴绡。
  笔精毫发到,地禁羽毛娇。
  虫网丹青剥,胡沙卤簿遥。
  不知上林雁,偷信报前朝。”梅溪王十朋隆兴间出守某郡,宴七邑宰,赋诗云:“九重宵旰爱民深,令尹宜怀抚字心。
  今日黄堂一杯酒,殷勤端为庶民斟。”西山真公德秀嘉定间帅长沙,开藩之初,会十二邑宰,亦赋诗云:“从来守令与斯民,都是同胞一样亲。
  岂有脂膏供尔禄,不思痛痒切吾身。
  此邦是唐时古,我辈当如汉吏循。
  今日湘潭一杯酒,直须散作十分春。”二公所作,真情恳切,足以动人之良心。
  宋自述明父,西园之子,自适自逊皆其昆季。
  尝作《看梅》诗云:“山鸟寂不鸣,霜露沾衣裳。
  欲折意不忍,徘徊以彷徨。
  是花寒不芳,此花寒独香。”又《感兴》云:“旧叶甫辞柯,新叶已萌蘖。
  头白不再玄,春风吹亦脱。”旨味悠长,殊有古意。
  壶山宋谦夫《萍》诗云:“苦无根蒂逐波流,风约才稀雨复稠。
  旧说杨花能变此,是他种子已经浮。”《蚊》诗云:“朋比趋炎态度轻,御人口给屡憎人。
  虽然暗里能钻刺,贪不知几竟杀身。”萧舜凯《赴灯蛾》诗云:“前身向火乞儿辈,炙手权门痒竞爬。
  今日趋炎犹未歇,不知老眼已昏花。”三诗皆不专咏物。
  杜小山耒尝问句法于赵紫芝,答之云:“但能饱吃梅花数斗,胸次玲珑,自能作诗。”戴石屏云:“虽一时戏语,亦可传也。”余观刘小山诗云:“小窗细嚼梅花蕊,吐出新诗字字香。”罗子远诗云:“饥嚼梅花香透脾。”亦此意。
  漫塘先生刘宰平国,金坛人。
  嘉定间,屡召不起,士论高之。
  尝有《题荆公游半山岗图》云:“归来心自平,蹇驴踏秋风。
  举鞭问髯奴:何如浣花翁?道旁几高松,风来自相语。
  桃李今何之,岁寒吾与汝。”起句佳,意有含蓄,末托兴亦深。
  退学孔应得德夫,先圣五十二代孙。
  辛丑临雍赐第,主吉之太和簿。
  秩满,归寓里柯山。
  槐城王□国用送行一联云:“携取鹤归清献里,载将书入仲尼家。”用事甚切。
  永嘉徐照《题子陵钓台》诗云:“梅福神仙者,新知是妇翁。”王实斋诗云:“梅公先□严公婿,出处同时道不同。
  吴市尚犹轻一尉,羊裘何必羡三公。”子陵为梅公婿,传记所不载,意二诗必有所本。
  嘉禾钱キ庆丰,绍定戊子,宰吉之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