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纪事


  德宗时,荐作秘书监,权载之以《离合诗》赠之云:“黄叶从风散,暗嗟时节换。忽见鬓边霜,勿辞林下觞。躬行君子道,身负芳名早。帐殿汉官仪,巾车塞垣草。交情剧断金,文律每招寻。始知逢山下,如见古人心。”荐和云:“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宏雅重当朝,弓旌早见招。植根琼林圃,直夜金闺步。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间阔向春闱,日复想光仪。格言信难继,木石强为辞。”

  荐《和潘孟阳回文绝句》云:“迟迟日气暖,漫漫雪天春。知君欲醉饮,思见此交亲。”

  荐,字孝举,《唐史》有传。

  崔邠

  《和权载之离合诗》云:“脉脉羡佳期,月夜吟丽词。谏垣则随步,东观方承顾。林雪消艳阳,简册漏华光。坐更芝兰室,千载各芬芳。节苦文俱盛,即时仍并命。翩翻紫霄中,羽翮相辉映。”

  字处仁,时为中书舍人,《唐史》有传。

  杨于陵

  《和权载之离合诗》云:“校德尽圭璋,才臣时所扬。放情寄文律,方茂经邦术。王猷符发挥,十载契心期。昼游有嘉话,书法无隐辞。信兹酬和美,言与芝兰比。昨来恣吟绎,日觉祛蒙鄙。”

  时为中书舍人,《唐史》有传。

  许孟容

  《答权载之离合诗》云:“史才司秘府,文哲今超古。亦有擅风骚,六联文墨曹。圣贤三代意,工艺千金字。化识从臣谣,人推仙阁吏。如登昆阆时,口诵灵真词。孙简下威凤,系霜琼玉枝。”

  时为给事中,《唐史》有传。

  冯伉

  和《权载之离合诗》云:“车马退朝后,聿怀在文友。动词宗伯雄,重美良史功。亦曾吟鲍谢,二妙尤增价。雨霜鸿唳天,匝树鸟鸣夜。覃思客纵横,早擅希代名。息心欲焚砚,自腼陪群英。”

  时为给事中,《唐史》有传。

  潘孟阳

  《和权载之离合诗》云:“咏歌有离合,永夜观酬答。笥中操彩笺,竹简何足编。意深俱妙绝,心契交情结。计彼官接联,言初并清切。翔集本相随,羽仪良在斯。烟云竞文藻,因喜玩新诗。”

  《春日雪以回文绝句呈张荐权德舆》云:“春梅杂落雪,发树几花开。真须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时未四十,为户部侍郎,《唐史》有传。

  武少仪

  《和权载之离合诗》云:“少年慕时彦,小晤文多变。木铎比群英,八方流德声。雷陈美交契,雨雪音尘继。恩顾各飞翔,因诗睹瑰丽。传野绝遗贤,人希有盛迁。早钦风与雅,日咏赠酬篇。”

  时为国子司业。

  郑常

  《寄邢逸人》云:“羡君无外事,日与世情稀。地僻人难别,溪深鸟自飞。儒衣荷叶老,野饭药苖肥。畴昔江湖意,如今忆共归。”

  《谪居渔阳至白沙阻雨题驿》云:“渔阳知近远,见说过湓城。云雨经春客,江山几日程。终随鸥鸟去,只待海潮生。前路逢渔父,多惭问姓名。”

  《送头陀上人自庐山归东溪》云:“僧家无住着,早晚出东林。行道非真相,头陀是苦心。持斋山果熟,倚锡野云深。溪寺谁相待,香花与梵音。”

  高仲武云:“常诗省静婉靡,虽未洪深,已入文流,翻翻然有士风,故录之。”

  郑辕

  《清明赐新火诗》云:“改火清明候,优恩赐近臣。漏残丹禁晓,燧发白榆新。瑞彩来双阙,神光焕四邻。气回侯第暖,烟散帝城春。利用调羹鼎,余辉烛缙绅。皇明如照隐,愿及聚萤人。”

  辕,大历九年进士。

  韩浚

  《清明赐新火诗》云:“朱骑传红烛,天厨赐近臣。火随黄道见,烟绕白榆新。荣耀分他室,恩光共此辰。更调金鼎膳,还暖玉堂人。灼灼千门晓,煇煇万井春。应怜聚萤者,瞻望独无邻。”

  李端《送浚及第归江东觐省诗》云:“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旧楚枫犹暗,前隋柳已疏。月中逢汉客,浪里得卿书。见说江边住,知君不厌鱼。”

  浚,大历九年进士。

  王濯

  《清明赐新火诗》云:“御火传香殿,华光及侍臣。星流中使马,烛耀九衢人。转影连金屋,分煇丽锦茵。焰迎红蕊发,烟染绿条春。助律和风早,添炉暖气新。谁怜一寒士,犹望照东邻。”

  濯,登大历九年进士第。

  张莒

  《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诗》云:“万国来朝岁,千秋觐圣君。辇迎仙仗出,扇匝御香焚。俯对朝容近,先知曙色分。冕旒开处见,钟磬合时闻。影动承朝日,花攒似庆云。蒲葵那可比,徒用隔炎氛。”

  柳子厚《先友碑》云:“莒,长山人,登大历九年第。大中时,官吏部外郎。”

  张叔良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云:“凤阙晴钟动,鸡人晓漏长。九重初启钥,三事正称觞。日至龙颜近,天旋圣历昌。休光连雪净,瑞气杂炉香。化被君恩洽,恩沾士庶康。不因稽旧典,谁得纪朝章。”

  叔良,登广德二年进士第。
 
卷三十二

  崔琮 李竦 裴逵 于尹躬 颜粲 叶季良 陈通方 严公弼 严公贶 王表 陆贽 杨炎 元季川 蒋焕 包何 刘商胡笳十八拍 陆海

  崔琮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云:“应历三阳首,朝天万国同。斗边看子月,台上候祥风。五夜镜初晓,千门日正融。玉阶文物盛,仙仗武貔雄。率舞皆群辟,称觞即上公。南山为圣寿,长对未央宫。”

  琮,登大历二年进士第。

  李竦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云:“候晓金门辟,乘时宝历长。羽仪瞻上宰,云物丽初阳。汉礼方传佩,尧年正捧觞。日行临观阙,帝锡洽圭璋。盛美超三代,洪休降百祥。自怜朝末坐,空此咏无疆。”

  竦,登大历二年进士第,官于京师。朱泚乱,竦与关播卢、杞皆逾垣走,追及帝咸阳。

  裴逵

  《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诗》云:“圆丘才展礼,佳气近初分。太史新簮笔,高台纪彩云。烟空和缥缈,晓色共氛氲。道泰资贤辅,年丰荷圣君。恭惟司国瑞,兼用察人文。应念怀铅客,终朝望碧氛。”

  逵,登大历进士第。

  于尹躬

  《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诗》云:“至日行时令,登台约礼文。官称伯赵氏,色辨五方云。昼漏听初发,阳光望渐分。司天为岁备,持简出人群。惠爱周微物,生灵荷圣君。常当有嘉瑞,郁郁复纷纷。”

  尹躬,大历进士,元和间为中书舍人,坐其弟皋汉以赃获罪,左授洋州刺史。制云:“虽无从坐之法,合当失教之责。”

  颜粲

  《吴宫教美人战》云:“有客陈兵画,功成欲霸吴。玉颜承将略,金钿指军符。转佩风云暗,鸣鼙锦绣趋。雪花频落粉,香汗尽流珠。掩笑谁欺令,严刑必用诛。至今孙子术,犹可静边隅。”

  粲,登建中进士第。

  叶季良

  《吴宫教美人战诗》云:“强吴矜霸略,讲武在深宫。尽出娇娥妓,先观上将风。挥戈罗袖卷,擐甲汗妆红。掩笑分旗下,含羞入队中。鼓停行未正,刑举令才崇。自可威邻国,何劳逞战功。”

  季良,登贞元进士第。

  陈通方

  通方《金谷园怀古》云:“缓步洛城下,轸怀金谷园。昔人随水逝,旧树逐春繁。冉冉摇风弱,菲菲浥露翻。歌台岂易见,舞袖乍如存。戏蝶香中起,流莺暗处喧。徒闻施锦帐,此地拥行轩。”

  通方,登贞元进士第,与王播同年。播年五十六,通方甚少,因期集,抚播背曰:“王老奉赠一第。”言其日暮途远,及第同赠官也。播恨之。后通方丁家艰,辛苦万状;播捷三科,为正郎,判盐铁。通方穷悴求助,不甚给之。时李虚中为副使,通方以诗求为汲引云:“应念路傍憔悴翼,昔年乔木幸同迁。”播不得已,荐为江西院官。

  严公弼

  《题汉州西湖》云:“西湖创置自房公,心匠纵横造化同。见说凤池推独步,高名何事滞川中。”

  公弼、公贶,严震之子。震,梓州人,建中中为凤州刺史,治行为山南第一,封郧国公。公弼袭封。

  严公贶

  《题汉州西湖》云:“凤沼才难尽,余思凿西湖。珍木罗修岸,冰光映坐隅。琴台今寂寞,竹岛尚萦纡。犹蕴济川志,芳名终不渝。”

  柳子厚《序送公贶下第归兴元觐省》云:“相国冯翊公,极人臣之尊,分天子之忧,殿邦坤隅,柄是文武。而子之伯仲,皆脱略贵美,服勤儒素,故继登上科,以及于子。是可举严氏之教,诵乎他门,使有矜式也。子何患贾之不售耶!”

  王表

  大历十四年,侍郎潘炎试《花发上林苑》,表诗云:“御苑春何早,繁花已绣林。笑迎明主仗,香拂美人簮。地接楼台近,天垂雨露深。晴光来戏蝶,夕景动栖禽。欲托凌云势,先开捧日心。方知桃李树,从此别成阴。”

  《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诗》云:“春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不眼前。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尽少年。闻说莺啼却惆怅,诗成不见谢临川。”

  元微之《叙诗寄乐天诗》云:“有人以陈子昂《感遇诗》相示,吟玩激烈,即日为《寄思元子诗》二十首。故郑京兆于仆为外诸翁,深赐怜奖,因以献京兆翁,深相骇异。秘书少监王表在座,顾谓表曰:‘使此儿五十不死,其志义何如哉!惜吾辈不见其成就。’因召诸子训责泣下。仆亦窃不自得,由是勇于为文。又久之,得杜甫诗数百首,爱其浩荡津涯,处处皆到,始病沈、宋之不存寄兴,而讶子昂之未暇旁备矣。不数年,与诗人杨巨源友善,日课为诗。性复僻懒,人事常日闲则有作,识足下时,有诗数百篇矣。”

  表,大历十四年潘炎下登第,时谓榜有“六异”:朱遂为朱滔太子;表为李纳婿,彼军呼为附马;赵博宣为易定押衙;袁同直入番为阿师;窦常二十年称前进士;其一,奚陟也。或曰“六差”。

  陆贽

  太历八年试《禁中春松》云:“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雨露恩偏近,阳和色更浓。高枝分晓日,虚吹杂宵钟。岚助炉烟远,形疑盖影重。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幸得回天眷,全胜老碧峰。”

  钱起《喜贽擢第还苏州》云:“乡路归何早,云间喜擅名。思亲卢橘熟,带雨客帆轻。夜火临津驿,晨钟隔浦城。华亭养仙羽,计日再飞鸣。”

  杨炎

  《流崖州至鬼门关作》云:“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

  元载末年,纳薛瑶英为姬,处以金丝帐、却尘褥,衣以龙绡衣。载以瑶英体轻,不胜重衣,于异国求此服也。唯贾至与炎雅与载善,往往时见其歌舞。至赠诗曰:“舞怯铢衣重,笑疑桃脸开。方知汉成帝,空筑避风台。”炎亦赠歌云:“雪面淡眉天上女,凤箫鸾翅欲飞去。玉山翘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炎,字公南。常衮长于除书,炎善德音,自开元后,言制诏者称“常杨”。元载与炎同郡,炎之出也,故擢炎礼部侍郎。德宗时位宰相。

  元季川

  《泉上雨后作》云:“风雨荡繁暑,雷息佳霁初。众风带云雨,清风入我庐。飒飒凉飙来,临窥惬所图。缘萝长新蔓,袅袅垂坐隅。流水复檐下,丹砂发清蕖。养葛为我衣,种芋为我蔬。谁是畹与畦,弥漫连野芜。”

  《山中晚兴》云:“河汉降元霜,昨来节物殊。愧无神仙姿,亦有阴阳俱。灵鸟望不见,慨然悲高梧。华叶随风扬,珍条杂榛芜。为君寒谷吟,叹息知何如。”

  季川,大历、贞元间诗人也。一曰季川名融,元次山之弟也。次山作《处规》云:“季川曰:‘兟复不言,兟有意乎?’”兟,兄之别称也。

  蒋涣

  《和徐侍郎书丛筱韵》云:“中禁夕沉沉,幽篁别作林。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为重凌霜节,能虚应物心。年年承雨露,长对紫庭阴。”

  涣,仪凤宰相智周之孙,与兄冽皆第进士。涣永泰初历鸿胪卿,日本使尝遗金帛,不纳,唯取笺一番,以贻其副云。终吏部尚书。冽终尚书左丞。

  包何

  《江上田家》云:“近海川原薄,人家本自稀。黍苖期腊酒,霜叶是寒衣。市井谁相识,渔樵夜始归。不须骑马问,恐是狎鸥飞。”

  《同诸公寻李方直不遇》云:“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和苖员外寓直寄台中舍弟》云:“朝列称多士,君家有二难。贞为台里柏,芳作省中兰。夜直分曹阔,晨趋接武欢。每怜双阙下,雁序入鸳鸾。”

  《阙下芙蓉》云:“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庆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

  《赋得秤送云孺卿》云:“愿以金锤秤,因君赠别离。钩悬新月吐,衡举众星随。掌握须平执,锱铢必尽知。由来投分定,莫被弄权移。”

  何,字幼嗣,融之子也。大历中为起居舍人。

  刘商

  《秋夜听严绅巴童倡竹枝歌》云:“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思归夜倡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猿啼日暮江岸边,绿芜连山水连天。来时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补。鸿雁南飞报邻伍,在家欢乐辞家苦。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曲终寒竹风袅袅,西风落日东风晓。”

  《移居深山谢别亲故》云:“不食黄精不采薇,葛苖为带草为衣。孤云更入深山去,人绝音书雁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