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北固晚眺》云:“小园芒种后,梅天风雨凉。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途中立春寄杨郇伯》云:“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风前犹去马,泽畔耦耕人。老大交情重,悲凉外物亲。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七夕寄怀》云:“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降匹灵。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窦牟
《元日喜闻大礼寄四学士六舍人》云:“有事郊坛毕,无私日月临。岁华春更早,天瑞雪犹深。玉辇回时令,金门降德音。翰飞鸳别侣,丛植桂为林。粉泽资鸿笔,薰和本素琴。礼成戎器下,恩彻鬼方沉。麟爵来称纪,官师退绝箴。道风黄阁静,祥景紫垣阴。寿酒朝时献,农书夜直寻。国香煴翠幄,庭燎赩红衾。汉魏文章盛,尧汤雨露霃。密辞投水石,精义出沙金。宸扆亲惟敬,钧衡近匪侵。长驱千里骏,清唳九霄禽。庆赐迎新服,斋庄弃旧簪。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末路甘贫病,流年苦滞淫。梦中青琐闼,归处碧山岑。窃抃闻韶濩,观光想韎任。大哉寰海晏,不算子牟心。”
牟《秋夕闲居对雨赠别卢坦》云:“燕燕辞巢蝉蜕枝,穷居积雨坏藩篱。夜长檐溜寒无寝,日晏厨烟湿未炊。悟主一言那可学,从军五百竟徒为。故人骏马朝天使,洛下秋声恐要知。”
窦群
《黔中书怀》云:“万事非京国,千山拥丽谯。佩刀看日晒,赐马傍江调。言语多重译,壶觞每独谣。沿流如着翅,不敢问归桡。”
窦庠
《陪留守韩仆射巡内至上阳宫感叹》云:“愁烟漠漠草离离,太乙钩陈处处疑。薄暮毁垣春雨里,残花犹发万年枝。”
窦巩
《代邻叟》云:“年来七十罢耕桑,就暖支羸强下床。满眼儿孙身外事,闲梳白发对斜阳。”
《永宁小园寄接近校书》云:“故里心期奈别何,手移芳树忆庭柯。东皋黍熟君应醉,梨叶初红白露多。”
《寄南游弟兄》云:“书来未报几时还,知在三湘五岭间。独立衡门秋水阔,寒鸦飞去日衔山。”
《自京将赴黔南》云:“风雨荆州二月天,问人初雇峡中船。西南一望云和水,犹道黔南有四千。”
《南游感兴》云:“伤心欲问当时事,唯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放鱼》云:“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武昌时也。
《宫人斜》云:“离宫路远北原斜,生死恩深不到家。云雨今归何处去,黄鹂飞上野棠花。”
《新营别墅寄兄》云:“懒性如今成野人,行藏由兴不由身。莫惊此度归来晚,买得山居正值春。”
乐天与微之书云:“君兴有余力,且与仆悉索还往诗中,取其尤长者,如张十八古乐府,李二十新歌行,绅也。卢、杨二秘书律诗,贞与巨源。窦七、巩也。元八绝句,博考精掇,编而次之,号《元白往还诗集》。众君子得拟议于此者,莫不踊跃欢喜,以为盛事。”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冷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江上琴兴》。
《梦太白西峰》云:“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遗我太白岑,寥寥辞垢氛。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檐楹覆余翠,巾舄生片云。时往溪谷间,孤亭昼仍曛。松峰引天影,石濑清霞文。恬目缓舟趣,霁心投鸟群。春风又摇棹,潭岛花纷纷。”
《宿王昌龄隐居》云:“青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欧阳永叔云:“吾尝爱建‘竹迳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始知造意者为难工也。来青州得一山斋,不意平生想见而不能道以言者,乃为已有。于是益欲希其仿佛,竟尔莫获一言。”
丹阳殷璠撰《河岳英灵集》,首列建诗,爱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商璠云:“高才而无贵位,诚哉是言也。曩刘桢死于文学,左思终于记室,鲍昭卒于参军,今常建亦沦于一尉,悲夫!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迳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惟论意表。至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又‘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例数十句,并可称为警策。一篇尽善者,‘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思既邈古,词又警绝,潘岳虽云能叙悲怨,未见如此章句也。”
《昭君墓》云:“汉宫岂不死,异域犹伤没。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回军夜出塞,立马皆不发。愤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吊王将军墓》云:“嫖姚北伐时,深入强千里。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
《送李十一尉临溪》云:“泠泠花下琴,君唱渡江吟。天际一帆影,预悬离别心。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回轸抚商调,越溪澄碧林。”
李约
汧公勉之子也。为兵部外郎,与主客外郎张谂同官,每单床静言,连旦不寐,故约《赠韦征君况诗》曰:“我有心中事,不向韦三说。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
《岁日感怀》云:“曙气变东风,蟾壶夜漏穷。新春几人老,旧历四时空。身贱悲添岁,家贫喜过冬。称觞唯有感,欢庆在儿童。”
《观祈雨》云:“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过华清宫》云:“君王游乐万几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
《从军行》云:“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路长唯算月,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栅濠三面斗,箭尽举烽频。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杀尽金河卒,年年添塞尘。”“候火起雕城,尘沙拥战声。游军藏虏帜,降骑说蕃情。霜落彪池浅,秋深太白明。嫖姚方虎视,不觉说添兵。”
约雅度简远,有山林之致。在润州得古铁一片,击之清越;又养一猿,名山公。月夜泛江,登金山鼓琴,猿必啸和。曾佐庶人李锜幕,至金陵,屡赞招隐寺摽致。一日,庶人宴寺中,明日谓曰:“子尝称招隐之致,昨日游宴,何殊州中?”约曰:“某所赏者疏野耳。若远山将翠幕遮,古松用彩物裹,羶腥涴鹿跑泉,音乐乱山鸟声,此则实不如在叔父大厅也。”性又嗜茶,能自煎,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炭火有焰者。曾奉使行陕州硖石县东,爱渠水清流,旬日忘发。梁武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一“萧”字。约自江淮竭产致归洛中,匾于小亭,号曰“萧斋”。
约《城南访裴氏昆季》云:“相思起中夜,夙驾访柴荆。早雾桑柘隐,晓光溪涧明。村蹊蒿棘间,往往断新耕。贫野烟火微,昼无乌鸢声。田头逢饷人,道君南山行。南山千里峰,尽是相思情。野老无拜揖,村童多躶形。相呼看车马,颜色喜相惊。荒圃鸡豚乐,雨墙禾莠生。欲君知我来,壁上空书名。”
柳中庸
《江行诗》云:“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萧萧客舟帆,暮入寒江雨。”
《夜渡江》云:“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李端司马《于瓜州寄中庸》云:“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月魄正出海,雁行斜上云。寒潮来滟滟,秋叶下纷纷。便送江东去,徘徊只待君。”
又《江上别中庸》云:“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中庸,子厚之族,御史并之弟也。与弟中行,皆名有文,咸为官,早死。
段成式《酉阳杂俎》载:“中庸善《易》,尝诣普寂公。公曰:‘筮吾心所在也。’柳曰:‘和尚心在前檐第七题。’复问之在某处,寂曰:‘万物无逃于数也,吾将逃矣。’尝试测之。柳久之矍然曰:‘至矣!寂然不动,吾无得而知矣。’”
郭郧
《寒食寄李补阙》云:“兰陵士女满晴川,郊外纷纷拜古埏。万井闾阎皆禁火,九原松柏自生烟。人间后事悲前事,镜里今年老去年。介子终知禄不及,王孙谁肯一相怜。”
李公垂云:“常州建元寺在郡东郭,松扉竹院,各在岗阜,每岁寒食,里人洒扫经过之所。大历中,诗人郭郧赋《寒食诗》,当时以为绝唱。尝在儿童,即闻此诗,因和云:‘江城物候伤心地,远寺经过禁火辰。芳草垄边回首客,野花丛里断肠人。紫荆繁艳空门昼,红药深开古殿春。叹惜光阴催白发,莫悲风月独沾巾。’”
皇甫冉送郧诗云:“才见吴洲百草春,已闻燕雁一声新。秋风何处催年急,偏逐山行水宿人。”
郧,大历、贞元诗人也。
韦处厚
《盛山十二诗》,韩退之序云:“韦侯昔以考功副郎守盛山,人谓韦侯美士。考功显曹,盛山僻郡,夺所宜处,纳之恶地,以枉其材,韦侯将怨且不释矣。或曰:‘不然,夫得利则跃跃以喜,不得利则戚戚以泣,若不可生者,岂韦侯之谓哉。韦侯读六艺之文,探周公、孔子之意,又妙能为辞章,可谓儒者。夫儒者之于患难,苟非其自取之,其拒而不受于怀也,若筑河堤以障屋霤;其容而消之也,若水之于海,冰之于夏日;其玩而忘之以文辞也,若奏金石以破蟋蟀之鸣,虫飞之声,况一不快于考功盛山一出入息之间哉。’未几,果有以韦侯所为十二诗遗余者,其意方且以入溪谷,上岩石,追逐云月,不足日为事。读而咏歌之,令人欲弃百事往而与之游,不知其出于巴东以属朐也。于时应而和者凡十人。及此年韦侯为中书舍人,侍讲六经禁中,和者通判元司马稹为宰相,洋州许使君康佐为京兆,忠州白使君居易为中书舍人,李使君景俭为谏议大夫,黔州严中丞谟为秘书少监,温司马造为起居舍人,皆集阙下。于是盛山之十二诗与其和者,大行于时,联为大卷,家有之焉。慕而为者将日益多,则分为别卷。韦侯俾予题其首。”
《隐月岫》云:“初映钩如线,终衔镜似钩。远澄秋水色,高倚晓河流。”
《流杯渠》云:“激曲萦飞箭,浮沟泛满卮。将来山太守,早向习家池。”
《竹岩》云:“不资冬日秀,为作暑天寒。先植诚非凤,来翔定是鸾。”
《绣衣石榻》云:为温侍御置。“岩巉雪中峤,磊落标方峭。勿为枕苍山,还当础清庙。”
《宿云亭》云:“雨合飞危砌,天开卷晓窗。齐平联郭柳,带绕抱城江。”
《梅溪》云:“夹岸凝轻素,交枝漾浅沦。味调方荐实,腊近又先春。”
《桃坞》云:“喷日舒红景,通蹊茂绿阴。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胡卢沼》云:“疏凿徒为巧,圆洼目可澄。倒花纷错秀,鉴月静涵冰。”
《茶岭》云:“顾渚吴商绝,蒙山蜀信稀。千丛因此始,含露紫英肥。”
《盘石磴》云:“缭绕缘云上,璘玢甃玉联。高高曾几折,极目瞰秋鸢。”
《琵琶台》云:“褊地难层土,因崖遂削成。浅深岚嶂色,尽向此中呈。”
《上士瓶泉》云:为柳律师置。“绠汲岂无井,颠岩贵非浚。愿洗尘垢余,一雨根茎润。”
权德舆
《三杂诗》云:“婉彼嬴氏女,吹箫偶萧史。彩鸾驾非烟,绰约两仙子。神期谅交感,相顾乃如此。岂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阳台巫山上,风雨忽晴旷。朝云与游龙,变化千万状。魂交复目断,缥缈难比况。兰泽不可亲,凝情坐惆怅。”“淇水春正深,上宫兰叶齐。光风两摇荡,鸣佩出中闺。一顾授横波,千金呈瓠犀。徒然路傍子,怳怳复凄凄。”
《侍御从舅初免职归东山寄以诗》云:“靡靡南轩蕙,迎风转芬滋。落落幽涧松,百尺无附枝。世物自多故,达人心不羁。偶陈幕中画,未负林间期。感恩从慰荐,循性难絷维。野鹤无俗质,孤云多异姿。清泠松露泫,照灼岩花迟。终当税尘驾,来就东山嬉。”
《江行四首》云:“晓风摇五两,残月映石壁。稍稍曙光开,片帆在空碧。”右晓。“孤舟漾暖景,独鹤下秋空。安流日正昼,净绿天无风。”右昼。“古树夕阳尽,空江暮霭收。寂寞叩船坐,独生千里愁。”右晚。“猿声到枕上,愁梦纷难理。寂寂深夜寒,清霜落秋水。”右夜。
德舆,字载之,元和中为相。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其酝藉风流,自然可慕。
杨嗣复序其文集曰:“贞元中,奉诏考定贤良,草泽之士升名七十七人。及为礼部侍郎,擢进士第者七十有二。鸾凤杞梓,举集其门,登辅相之位者前后十人。”
载之《送陈秀才应举序》云:“陈侯工诗赋,长波清澜,浩浩不穷。屯田柳郎中为予诵其佳句曰:‘地偏云自起,日暮山更深。’及获其卷,又有过于是者。”不知陈氏之名,今载于此。
《和潘孟阳回文绝句》云:“酒杯春醉好,飞云晚庭闲。久忆同前赏,中林对远山。”
张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