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商高情放游,戏为山水木石,自张璪贬后,惆怅赋诗曰:“苔石苍苍临涧水,溪风袅袅动松枝。世间唯有张通会,流向衡阳那得知。”
商,彭城人,居长安。刘禹锡作《高陵令刘仁师遗爱碑》云:“武德名臣刑部尚书德威三代孙,大历中诗人商之犹子。”其名重如此。商终于检校礼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
《胡笳铜雀妓》云:“魏主矜娥眉,美人美于玉。高台无昼夜,歌舞竟未足。盛色如转圜,夕阳落深谷。仍令身殁后,尚纵平生欲。红粉泪纵横,调弦向空屋。举头君不在,唯见西陵木。玉辇岂再来,娇鬟为谁绿。那堪秋风里,更舞阳春曲。曲罢情不胜,阑干向西哭。台边生野草,来去罥罗縠。况复陵寝间,双双见麋鹿。”
《古意》云:“连曙寝衣冷,开门霜露凝。风吹昨夜泪,一片枕前冰。”
《滑州送人先归》云:“河水冰销旅雁飞,寒衣未足又春衣。自怜飘荡经年客,送别千回独未归。”
陆海
陆余庆与陈子昂、卢藏用为方外十友,孙海工于五言,为贺宾客所赏。自省郎典潮州,但赋诗自适。
《题奉国寺》云:“新秋夜何爽,露下风转凄。一磬竹窗外,千灯花塔西。”
《题龙门寺》云:“窗灯林霭里,门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孙长源,有才思,尝为讽刺云:“忽然一曲称君心,破却中人百家产。”又云:“城外平人驱欲尽,帐中犹打衮花毬。”
卷三十三
李吉甫 武元衡 郑絪 独孤良弼 独孤绶 李季何 李应 卢拱 李观 裴度 韦同则 陈蜕
李吉甫
《九日小园独谣赠门下武相公》云:“小园休沐暇,暂与故山期。树杪悬丹枣,苔阴落紫梨。舞丛新菊遍,绕格古藤垂。受露红兰晚,迎霜白薤肥。上公留凤沼,冠剑俟清祠。应命端居者,长惭补衮诗。”
武元衡
《九日致斋禁省和中书李相公》云:“斋沐限中禁,家山传胜游。露寒潘省夜,木落庾园秋。兰菊回幽步,壶觞绝旧俦。位高天禄阁,词异畔牢愁。孤思琴先觉,驰晖水共流。明朝不相见,清祀在圆丘。”
《送唐次》云:“都门去马嘶,灞水东流浅。青槐驿路长,白日离亭晚。望望烟景微,草木行人远。”
《早秋西亭宴徐员外诗》云:“鼎铉辞台坐,麾幢领益州。曲池连月晓,横笛满城秋。有美皇华使,曾同白社游。今来重相见,偏觉艳歌愁。”
元衡,字伯苍。元和二年为相,代高崇文镇蜀。八年召还,途经百牢关,题石洞诗云:“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天光临井络,春物度巴山。鸟道青冥外,风泉洞壑间。何惭班定远,辛苦玉门关。”
《送柳侍御裴起居》云:“沱江水绿波,喧鸟去乔柯。南浦别离处,东风兰麝多。长亭春婉娩,层汉路蹉跎。会有归朝日,班超奈老何!”又云:“望乡台上秦人去,学射山中杜魄哀。落日河桥千骑别,春风寂寞斾旌回。”
《酬严司空荆南见寄》云:“金貂再入三公府,玉帐连封万户侯。帘卷青山巫峡晓,云凝碧岫渚宫秋。刘琨坐啸风清塞,谢脁裁诗月满楼。白雪调高歌不得,美人南国翠娥愁。”
《送张谏议赴阙》云:“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鹓鸿得路争先翥,松桂凌霜贵后雕。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三诗韦庄取为《又元集》。
元衡善为五言,好事者传之,被之管弦。尝夏夜作诗云:“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明日遇害。初,八年元衡自蜀再辅政,时太白犯上相,历执法,占者言:“今之三相皆不利,始轻末重。”月余,李绛以足疾免;明年十月,李吉甫以暴疾卒;至是,元衡为盗所害,年五十八。始元衡与吉甫齐年,又同日为宰相,及出镇,分领杨、益。及吉甫再入,元衡亦还。吉甫先一年以元衡生月卒,元衡后一年以吉甫生月卒,吉凶之数,若符会焉。先是长安谣曰:“打麦、麦打、三三三。”既而旋其袖曰:“舞了也。”解者谓:“打麦者,打麦时也;麦打者,谓暗中突击也;三三三,谓六月三日也;舞了也,谓元衡之卒也。”
元衡卒,刘禹锡作《佳人怨》二章云:“宝马鸣珂踏晓尘,鱼文匕首犯华茵。适来行哭里门外,昨夜华堂歌舞人。”“秉烛朝天遂不回,路人弹指望高台。墙东便是伤心地,夜夜秋萤飞去来。”
郑絪
《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云:“高阁安仁省,名园广武庐。沐兰朝太一,种竹咏华胥。禁静疏钟彻,庭开爽韵虚。洪钧齐万物,缥帙整群书。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同怀不同赏,幽意竟何如。”
絪,字文明。善属文,所交皆天下名士。宪宗初拜相,默默居位,四年,罢为太子宾客。太和中,以太子太傅致仕,卒。絪守道寡欲,所居不为烜赫事,以笃实称。
絪《九日怀邵二诗》云:“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又《怀林十二》云:“情人共惆怅,良友不同游。”其重友如此。又有《九月十五日东亭望月诗》云:“紫阁道流今不见,红楼禅客早曾闻。”
独孤良弼
《上巳接清明游宴诗》云:“上巳欢初罢,清明赏又追。闰年侵旧历,令节并芳时。细雨莺飞重,春风酒酝迟。寻花迷白雪,看柳拆清丝。淑气如相待,天和意为谁。吁嗟名未立,空咏宴游诗。”
良弼,贞元间进士也,为左司郎中。又有良史者,登进士第。
独孤绶
《投珠于泉诗》云:“至道归淳化,明珠必弃捐。天真来照乘,成性却沉泉。不是灵蛇吐,非缘合浦还。岸傍随月落,波底共星悬。致远终无胫,怀贪遂息肩。欲知恭俭德,所宝在惟贤。”
德宗多召学术之士,躬自考试,又制科宣政殿,如称旨,即翘足高吟,遍示宰臣,曰:“此皆朕门生也。”独孤绶所司试《驯象赋》,及其本上,上吟其句曰:“化之式孚,则必受乎来献;物或违性,斯用感于至仁。”上以绶为知去就,故特书第三。先是,代宗朝,越人献象三十有二,上悉放之于荆山之南。而绶不辱其受献,不伤其放弃,故赏其知去就焉。
绶举博学宏词,吏部考当乙科,子邵覆之,置甲科,人咨其公。
李季何
《立春日晓望三素云诗》云:“霭霭青春曙,飞仙驾五云。浮云初缥缈,承盖下氤氲。薄影随风度,殊容向日分。羽毛纷共远,环佩杳犹闻。静合烟霞色,遥将鸾鹤群。年年瞻此节,应许从元君。”
季何,登贞元十一年进士第。
李应
《立春日晓望三素云诗》云:“元鸟初来日,灵仙望里分。冰容朝上界,玉辇拥朝云。碧落流轻艳,红霓间彩文。带烟时缥缈,向斗更氤氲。仿佛随风驭,超遥出晓氛。兹辰三见后,希得从元君。”
应,登贞元十一年进士第。
卢拱
《中元日观法事》云:“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久慕飡霞客,常悲习蓼虫。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姚合《送卢拱秘书游魏诗》云:“官闲身自在,诗俭语分明。车马应回晚,烟花满去尘。”
杨巨源《寄申州卢拱使君》云:“领郡仍闻总虎貔,致身还是见男儿。小船隔水催桃叶,大鼓当风舞柘枝。酒坐微酣诸客倒,毬场慢拨几人随。从来乐事增诗苦,莫放窗中远岫知。”
元微之自唐归京,拱时为秘书郎,以诗赠乐天兼以遗微之。微之和云:“新识蓬山杰,深交翰苑材。连投珠作贯,独和玉成堆。剧敌徒相轧,羸师亦自媒。”
李观
字元宾,以文驰声,贞元中卒于校书郎。陆希声序其文曰:“退之穷老不休,终不能为元宾之辞。使元宾后退之死,亦不能及退之之质。退之大革流弊,落落有老成风。元宾则不古不今,卓然自作一体,激扬发越,若丝竹中有金石声。每篇得意处如健马在御,蹀蹀不能止,其所长如此。”
观《赠冯宿》云:“寒城上秦原,游子意飘飘。黑云截万里,猎火从中烧。阴空蒸长烟,杀气独不销。冰交石可裂,风疾山如摇。时无青松心,顾我独不凋。”
《宿裴友书斋》云:“卧君山窗下,山鸟与我言。清风何飕飕,松柏中夜繁。久游失归趣,宿此似故园。林烟还近郊,溪月落古原。稚子不待晓,花间出柴门。”
贞元八年,宏词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云:“淑节韶光媚,皇明宠锡崇。具僚颁玉尺,成器幸良工。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紫翰宣殊造,丹诚厉匪躬。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
裴度
《至日登乐游园》云:“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影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景暖仙梅动,风柔御柳倾。那堪封得意,空对物华情。”
公出讨淮西,过女几山下,刻石题诗,后果尅期平贼。其诗云:“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由是淮蔡底平,民安生业。白居易作诗二百言,继公篇之末:“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旧宅留永乐,新居开进贤。今公在何官,被衮珥貂蝉。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傍水闲行诗》云:“闲余何事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公赴敌淮西,题名华岳庙之阙门。大顺中,户部侍郎司空图以一绝纪之曰:“岳前大队赴淮西,从此中原息战髀。石阙莫教苔藓上,分明认取晋公题。”
公贞元中作《铸剑戟为农器赋》,其首云:“皇帝之嗣位三十载,寰海镜清,方隅底平,驱域中尽归力穑,示天下不复用兵。”其后作相,立殊勋,致太平,已见于文矣。
公《题南庄》云:“野人不识中书令,唤作陶家与谢家。”乐天有诗云:“陶庐僻陋那堪比,谢墅幽微不足攀。何似嵩峰三十六,长随申甫作家山。”
乐天求马,裴赠以马,因戏云:“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引妾换马之事。乐天答云:“安石风流无奈何,欲将赤骥换青娥。不辞便送东山去,临老何人与唱歌。”
贞元八年,公试宏词,有司以《中和节诏赐公卿尺》为题,公诗曰:“阳和行庆赐,尺度及群公。荷宠承佳节,倾心立大中。短长思合制,远近贵攸同。共仰财成德,将酬分寸功。作程施有政,垂范播无穷。愿续南山寿,千春奉圣躬。”
《中书即事》云:“有意效承平,无功益圣明。灰心缘忍事,霜鬂为论兵。道直身还在,恩深命转轻。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白日长悬照,苍蝇谩发声。嵩阳旧田地,终使谢归耕。”
唐赵璘云:“晋公贞元中作《铸剑戟为农器赋》云,观其气概,已有立殊勋致太平之意。进士李为作《泪》及《轻》、《薄》、《暗》、《小》四赋,李贺作乐府,多属意花草蜂蝶之间,二子终不远大。文字之作,可以定相命优劣矣。”
韦同则
《仲月赏花》云:“梅花似雪柳含烟,南地风光腊月前。把酒且须判却醉,风流何必待歌筵。”
同则,建中时诗人也。有韦同正者,登建中四年第。
陈蜕
蜕,肃、代间人。赋《长安十五咏》,自序云:“蜕生长江淮间,以诗句从贼,仅十余年矣。今我后抚运泽及四夷,蜕复得为太平人。”其《华清宫诗》有“梦里换春秋”之句。
卷三十四
韩愈 张籍 史延 丁泽 樊宗师 李道昌
韩愈
司空图云:“金之精粗,考其声皆可辨也,岂清于磬而浑于钟哉!然则作者为文为诗,才格亦可见,岂当善于彼不善于此耶!愚观文人之为诗,诗人之为文,始皆系其所尚,所尚既专,则搜研愈至,故能炫其功于不朽,亦犹力巨而斗者,所持之器各异,而皆能济胜以为勍敌也。愚尝览韩吏部歌诗累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撑抉于天地之垠,物状其变,不得鼓舞而狥其呼吸也。其次皇甫祠部文集外所作,亦为遒逸,非无意于深密,盖或未遑耳。今于华下,方得柳诗,味其探搜之致,亦深远矣;俾其穷而克寿,抗精极意,则固非琐琐者轻可拟议其优劣。又尝睹杜子美《祭太尉房公文》,李太白《佛寺碑赞》,宏拔清厉,乃其歌诗也;张曲江五言沈郁,亦其文笔也,岂相伤哉!噫,后之学者褊浅,片词只句,未能自辨,已侧目相诋訾矣,痛哉!因题柳集之末,庶俾后之诠评者,罔惑偏说以盖其全工。”
“洛邑得休告,华山穷绝陉。倚岩睨海眼,引袖拂天星。日驾此回辖,金神所司刑。泉绅拖修白,石剑攒高青。磴藓涟拳跼,梯飙飐伶俜。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镌铭。”退之《答张彻诗》也。李肇载登华事,信有之。沈颜作《聱书》,谓退之托此以悲世人登高而不知止,且示诫焉。
皇甫湜作《韩先生墓志》云:“长庆四年八月,昌黎韩先生既以疾免吏部侍郎,书谕湜曰:‘死能令我躬所以不随世磨灭者,惟子以为嘱。’其年十二月丙子遂薨。明年正月,其孤昶使奉功绪之录继讣以至,三月癸酉葬河阳,乃哭而叙其墓,其详将揭之于神道碑云。先生讳愈,字退之,后魏安桓王茂六代孙。祖朝散大夫桂州长史,讳睿素。父秘书郎赠尚书左仆射,讳仲卿。先生七岁好学,言出成文。及冠,恣为书以传圣人之道。人始未信,既发不掩,声震业光,众方惊爆而萃排之。乘危将颠,不懈益张,卒大信于天下。先生之作,无圆无方,至是归工。抉经之心,执圣之权,尚友作者,跂邪抵异,以扶孔氏,存皇之极,人知人罪非我计。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可窥校。及其酣放,豪曲快字,凌纸怪发,鲸铿春丽,惊耀天下。然而栗密窈眇,章妥句适,精能之至,入神出天。呜呼极矣!后人无以加之矣!姬氏以来,一人而已矣。始先生以进士仕,历官二十有七。其为御史、尚书、郎中、中书舍人,前后三贬,皆以疏陈治事,廷议不随为罪。常惋佛老法溃圣人之堤,乃唱而筑之。及为刑部侍郎,遂章言宪宗迎佛骨非是。任为身耻,上怒天子,先生处之安然,就贬八千里海上。呜呼!古所谓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耶!吴元济反,吏兵久遁无功,国涸将疑,众惧恟恟。先生以右庶子兼御史中丞行军司马,宰相军出潼关,请先乘遽至汴,感说都统,师乘遂和,卒擒元济,王庭凑反,围牛元翼于深,救兵十万,望不敢前。诏择庭臣往谕,众栗缩,先生勇行。元微之言于上曰:‘韩愈可惜。’穆宗悔,驰诏无径入。先生曰:‘止,君之仁;死,臣之义。’遂至贼营,麾其众责之,贼恇汗伏地,乃出元翼。《春秋》美臧孙辰告籴于齐,以为急病。校其难易,孰为宜褒。呜呼!先生真古所谓大臣者耶!还拜京兆尹,敛禁军,帖旱籴,献齾幸臣之铓。再为吏部侍郎,薨。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先生与人洞朗轩辟,不施戟级,族姻友旧不自立者,必待我然后衣食嫁娶丧葬。平居虽寝食未尝去书,怠以为枕,餐以饴口。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貎美,游以诙笑啸歌,使皆醉义忘归。呜呼!可谓乐易君子钜人者矣!夫人高平郡君范阳卢氏,孤前进士昶,婿左拾遗李汉,婿集贤校理樊宗懿,次女许嫁陈氏,三女未笄。铭曰:‘维天有道,在我先生。万颈胥延,坐庙以行。令望绝耶,痌此四方。惟圣有文,乖微岁千。先生起之,焯役于前。彍义滂仁,耿照充天。有如先生,而合且年。按我章书,经纪大环。唫不时施,昌极后昆。噫嘻永归,知心之悲。”齾,王戛反。唫,其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