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集
- 全史宫词
全史宫词
附:伪齐
黄巢,曹州冤朐人。初举进士下第,乾符二年,长垣王仙芝陷濮州,巢起兵应之。广明元年,陷长安,僭号称齐。中和三年,李克用复长安,巢南走。四年又为克用所破,走死泰山。其甥林言斩之,凡五年灭,改元一(金统)。
【宫词】含元宝殿鼓声扬,刀剑如林护御床。引到金舆齐拜舞,绣袍华帻侍黄王。
【简释】《新唐书·黄巢传》载,巢乘黄金舆,卫者皆绣袍华帻。其党乘铜舆以从。宫女数千迎拜称黄王。巢居含元殿僭即位。求衮冕不得,绘弋绨为之,无金石乐,击大鼓数百,列长剑、大刀为卫仪。附:伪越董昌,杭州临安人,历义胜军节度使,乾宁二年,据越州僭号称越,其明年,钱镠讨斩之。改元一(天册)。
【宫词】金床稳坐日重生,殿外黄龙数丈明。天册楼前宣奉诏,制书亲署圣人名。
【简释】《新唐书·董昌传》载,山阴老人伪献谣曰:“欲知天子名,日从日上生。”昌喜,赐百缣。命方士筑坛祠天。诡言,天符夜降楮朱,文不可识。昌曰:“谶言兔上金床,我生于卯,当即位建元天册。”自称圣人。其下制诏,皆自署名。或曰帝王,无押诏。昌曰:“不亲署,何由知我为天子?!”即榜南门曰“天册。”先是州寝有虬,长尺余,金色。见思道亭。昌署寝曰:“明光殿”,亭曰“黄龙殿”。
●全史宫词卷十四 五代
○梁
梁,太祖朱晃,初名温,赐名全忠,砀山人。始以黄巢部将降唐。天复元年,封梁王。天祐四年,受唐禅,都洛阳,在位六年,为子友圭所杀,葬宣陵,改元二(开平、乾化)。末帝瑱,初名友真,太祖第三子,初封均王,守东都。讨友圭即位,都开封。不改元,仍称乾化三年。越二年始改元。在位十一年,唐兵入汴,为控鹤将皇甫麟所杀,改元二(贞明、龙德)。
梁二主,凡十七年。
【宫词】一掷呼卢六支红,秀才名姓惬王忠。无云有雨天方泣,献颂争夸造化功。
【简释】《洛阳缙绅见闻录》载,梁祖英威刚狠,视之若乳虎。进士杜荀鹤,以所业投之,且乞一见。掌客一闻,默无所报。一日,梁祖在便厅,取骰子大呼曰:“杜荀鹤掷之!”六支具赤,乃连声命屈秀才!荀鹤入,再拜讫。命坐。梁祖徐曰:“知秀才久矣!”荀鹤欲降阶拜谢,梁祖曰:“不可!”于是,再拜,复坐。梁祖顾视陛下,谓左右曰:“似有雨点。”然仰首视之,实无片云:沾陛帘有声。梁祖自起,视之,谓杜曰:“此所谓无云而雨,谓之天泣。不知是何详也?”命左右将纸笔,请杜秀才题一篇《无云雨》诗。杜立成一绝,献之。梁祖大喜,立召宾席共饮,极欢而散。杜之绝句云:“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若教阴郎都相近,争表梁王造化功。”由是,杜荀鹤大获见知。
【宫词】萧县恩深报礼加,豢龙人共说刘家。国婆最稔兴王事,草昧英雄起赤蛇。
【简释】《旧五代史》载,梁太祖昆仲三人,俱未冠而孤,母携养寄于萧县人刘崇之家。崇以慵惰,每加谴杖。唯崇母自幼怜之,亲为栉发。常戒家人曰:“朱三非常人也,当善侍之!”家人问其故,母曰:“我尝见其熟寐,口次化为一赤蛇。”然众未之信也。(又)载,刘鼎,萧县人,父崇。梁祖微时,尝佣力崇家,及即位,召崇用之,任殿中监、商州刺史。崇之母,抚梁祖有恩梁氏,号为“国婆”。徐宋之民,谓崇家为“拳龙刘家”。
【宫词】砀山崛起侈雄图,拜贺争迎一丈乌。班内尚余孙供奉,不随百辟效嵩呼。
【简释】《新五代史·梁臣寇彦卿传》载,梁太祖赐以所乘爱马“一丈乌”于彦卿。
《幕府燕间录》载,唐昭宗播迁随驾,有弄猴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号“供奉”。又谓之“猴部头”。朱梁篡位,取猴令殿下起居。猴望见朱温,竟趋而前,跳跃奋击。
【宫词】先德儒酸说五经,八牛今己坐彤廷。击盆漫骂朱三暴,为念慈恩尚减刑。
【简释】《五代史补》载,先是民间传谶曰“五公符”。又谓之“李淳风转天歌”。其字有“八牛”之年。识者以“八牛”乃“朱”字,则太祖革命之应也。
《新五代史·梁家人传》载,太祖置酒太夫人前,举觞为寿,欢甚。太祖启曰:“朱五经平生读书,不登一第。有子为节度使,无忝于先人矣!”后恻然良久,曰:“汝能至此,可谓英雄,然行义未必如先人也!”(又)载,太祖刚暴多杀戮,后每诫之,多赖以全活。(又)载,太祖燕居宫中,与诸王饮博。全昱酒酣,取骰子击盆而迸之,呼太祖曰:“朱三,尔砀山一百姓,天子用汝为四镇节度使,与汝何负?而灭唐家三百年社稷!吾将见汝赤其族矣!何用博为!”太祖不悦,罢会。
【宫词】文面儿郎尽壮丁,火龙标下走雷霆。禁军方阅宣威殿,格斗频来教马亭。
【简释】《五代史补》载,健儿文面,自梁太祖始。
《清异录》载,梁祖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缓急之际,用以挥军。太祖自命为“火龙标”。
《旧五代史》载,梁开平四年十二月辛酉,宴文武。四品以上于宣威殿。亲阅禁军,命格斗于教马场。
【宫词】门启银台驻鹭鹓,皇城有禁入休阑。客星犯座天垂象,守卫新添探鹤官。
【简释】《五代会要》载,梁开平三年七月,敕内皇城诸门,宜各差控鹤官两人守把,其诸司使并诸色人,并敕于左右银台门外下马,不得将人带入门内。
《旧五代史》载,诏左银台门朝参,诸司使、库使以下,不得带从人入城阑,入者抵律。
【宫词】一纸书传羽骑收,蛾眉帷幄擅奇谋。佛山破后怜同姓,泣把徐州比汴州。
【简释】《新五代史·梁家人传》载,太祖后张氏,渠亭里富家女也。贤明精悍,动有礼法。虽太祖刚暴,亦常畏之。太祖每以外事询之,后言多中。太祖出兵,行至中途,后意以为不然,驰一介召之,如期而至。(又)载,太祖已破朱瑾,纳其妻以归。后迎太祖于封邱。太祖告之后,后遽见瑾妻。瑾妻再拜,后亦拜,凄然泪下曰:“衮郓与司空同姓之国,昆仲之间,以小故兴干戈,而使吾姒至此。若不幸汴州失守,妾亦如此矣!”言讫又泣。太祖为之感动。
《新五代史·太祖本纪》载,太祖攻徐州,破朱瑾于石佛山。
【宫词】婉婉仪容备下陈,中宫继美却无人。新台自招萧墙祸,夜半牙兵入万春。
【简释】《新五代史·梁家人纪》载,昭仪陈氏,少以色进。昭容李氏,亦以色进。(又)载,太祖自张后崩,无继室。诸子在镇,皆邀其妇入侍。友文妻王氏有色,尤宠之。太祖病久,王氏与友圭妻张氏,尝专房侍疾。太祖病少间,谓王氏曰:“吾知终不起,汝之东都召友文来,吾与之决。”盖心欲以后事属之。友圭大惧,其妻张氏曰:“官家以传国宝与王氏,使入东都召友文。今受祸矣!”夫妻相对而泣。左右对友圭,早自为图。友圭乃易服微行,见统军韩勍计事。清夜以牙兵五百,随友圭斩关入万春门。至寝中,侍疾者皆走。太祖惶骇起呼曰:“逆贼忍杀父乎?!”友圭亲吏冯廷谔,以剑中之,洞其腑,肠胃皆流。
【宫词】手拨檀槽憾不穷,当宴谁识旧伶工。采桑曲罢空流涕,身是前朝关小红。
【简释】《北梦琐言》载,唐昭宗供奉弹琵琶乐工,号“关别驾”,小名“小红”。梁太祖求之既至,谓曰:“尔解弹,手不采桑乎?”关俯而奏之。
【宫词】喜信遥来自亳州,庚宗有妇竟生牛。匆匆凤历刚周月,两脚唐巾换幞头。
【简释】《旧五代史》载,友圭小字遥喜,母失其姓,本亳州营妓也。唐光启中,帝巡地亳州,召而侍寝,月余将舍之去。以娠告,因留亳,以别宅贮之,及期以生男来告。帝喜,故字之曰“遥喜”。后迎归汴嫁朱温。
《新五代史》载,乾化二年六月,友圭于父柩前即皇帝位。三年正月,友圭祀天于洛阳南郊,改元曰“凤历”。二月,象先以禁兵入宫,友圭及妻张氏,皆自杀。
《清异录》载,郢王“凤历”之叛,别制幞头,都如唐中,但更双脚为“仙藤”,号为“顺裹”。
【宫词】宝剑锵然夜有声,何来刺客梦中惊。酬勋诏赐将军馆,云母雕成护圣名。
【简释】《新五代史·梁家人传》载,末帝德妃死,将葬。友孜使刺客夜入寝中,末帝方寝,闻榻下锵然有声,跃起抽剑曰:“将有变也!”乃索寝中,得刺客杀之。因诛友孜。
《清异录》载,贞明末帝,夜于寝间擒刺客,乃康王友孜所遗,帝自戮之。造云母匣贮所用剑,名匣曰“护圣将军之馆”。
【宫词】珠数初盈玺入唐,愁云低锁绿龟强。内廷批敕留遗墨,犹自风流仿二王。
【简释】《旧五代史》载,初,许州献绿毛龟,宫中造室以蓄之。名曰“龟堂”。帝尝市珠于市,既而曰“珠数足矣。”众皆以为不详之言。
《新五代史·梁末帝纪》载,德龙三年十月,盗窃传国宝,奔于唐。
《宣和书画谱》载,瑱无他技,喜弄翰墨,多作行字批敕。大者或近盈尺,笔势结密,有王氏羲献帖法。
○唐
唐,庄宗李存勖,其先沙陀部人,本姓朱邪,唐赐李姓。晋王克用长子,初称帝于魏州,灭梁后迁洛阳,在位四年,为伶人所杀,葬雍陵,改元一(同光)。明帝亶,初名嗣源,克用养子,同光四年,自魏州拥兵逼洛,值庄宗被杀,遂入洛称帝。八年殂,葬微陵,改元二(天成、长兴)。子愍帝从厚立,明年潞王从珂自凤翔举兵向洛,帝出奔遇害,改元一(应顺)。从珂,明宗养子,本姓王,称帝三年,石敬瑭犯阙,帝自焚,改元一(清泰)。
唐四主,凡十四年。
【宫词】共道亚军善折冲,淮南谁为写真容。臂弓拈箭留图本,圣表惊看独眼龙。
【简释】《旧五代史唐本纪》载,克用少骁勇,军中称“李亚儿”。中和三年二月,克用以步骑一万七千赴京师,黄巢军惊呼:“亚儿军至矣!”
《五代史补》载,太祖眇一目,时谓之“独眼龙”。淮南杨行密,恨不识其状貌,因使画工诈之商贾,往河东写之。人有知其谋者擒之。武皇初甚怒,既而亲谓曰:“吾素眇一目,试召使写之,观其所为如何?”及至,武皇按膝厉声曰:“淮南使汝来写吾真,必画工之尤也。写吾不及十分,即阶下便是汝死之所矣!”画工再拜下笔,时方盛暑,武皇执八角扇,因写扇角半遮其面。武皇曰:“汝谄吾也!”遂使别写之。画工又应声下笔,画其臂弓拈箭之状,乃微合一目,以观箭之曲直。武皇大喜,因厚赐金帛,遣之。
【宫词】赞划军谋善决机,教成侍妾助兵威。贤明更识宜男相,手挈袴褕让次妃。
【简释】《新五代史·唐家人传》载,太祖正室刘氏,代北人也。其次妃曹氏,太原人也。太祖封晋王,刘氏封秦国夫人,自太祖起兵代北,刘氏常从征伐。为人明敏多智略,颇习兵机。常教其侍妾骑射,以佐太祖。夫人无子,性贤不妒忌,常谓太祖曰:“曹氏当生贵子,宜善待之。”后果生子,是为庄宗。庄宗即位,册尊曹氏为皇太后,而以嫡母刘氏为皇太妃。太妃往谢太后,太后有惭色。
【宫词】给侍宫中十四年,长呼阿媎最娇怜。余生报主资冥福,剪发持经绣佛前。
【简释】《旧五代史》魏国夫人陈氏,本昭宗宫嫔也。乾守二年,武皇奉诏讨王行瑜,驻军渭北。昭宗降,朱书御札,出陈氏及内妓四人以赐武皇。陈氏素知书,有才貌,武皇深加宠重。及光化之后,时事多艰,武皇尝独居,深念嫔媵,鲜得侍谒,唯陈氏得召见。陈氏情既静退,不以宠侍自侈,武皇帝呼为“阿媎”。(羌人呼母为媎)及武皇大病之际,陈氏侍医药,垂泣言:“妾为王执扫除之役十有四年矣。王万一不幸,妾将何托?既不能以身为殉,愿落发为尼,为王读一藏佛经,以报平昔。”武皇为之流涕。及武皇死,陈氏果落发持经,法名“智愿”。
【宫词】万寿称觞祝至尊,长春新殿酒初温。盘呈翡翠卮鸂■〈氵束鳥〉,犹记昭宗抚背恩。
【简释】《新五代史唐本纪》载,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氵束鳥〉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旧五代史》同光二年九月丁亥,万寿节宴群臣于长春殿。
【宫词】御爱眉弯笔细描,蔷薇花露腻云翘。宫纱染出争偷样,霞色裙夸拂拂娇。
【简释】《妆台记》载,五代宫中画眉,一曰“开元御爱眉”。
《香乘》载,蔷薇红色,大食国为花露。五代时,蕃使蒲河,携十五瓶效贡。
《清异录》载,同光中,上命染工作霞样纱,为“千褶裙”,分赐宫嫔。至此之后,传入民间,称“拂拂娇”。
【宫词】学得吹笙掌六宫,位逾夹寨眷弥隆。黄须未足高门望,且拜张家老秃翁。
【简释】《新五代史·唐家人传》载,庄宗后刘氏,成安人。晋王玫掠成安,裨将袁建丰得后纳之晋宫,贞简太后教以吹笙歌舞,及笄以赐庄宗。先时,庄宗攻梁军于夹城,得符道昭妻侯氏,宠专诸宫,谓之“夹寨夫人”。后刘氏生子,宠逾侯氏。其他诸宫嫔,莫不得见。其父闻刘氏己贵,诣魏宫,上谒庄宗。庄宗召建丰问之。建丰曰:“臣得刘氏于成安北坞,时有黄须男人护之。”乃出示刘父示建丰,建丰曰:“是也!”然刘氏方与诸夫人争宠,以门望相高,因大怒曰:“此田舍翁安得至此!”因命笞刘父于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