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通鉴》载,帝及后入张全义第宅,后奏称:“幼失父母,见老者辄思父母,愿请父事全义。”帝许之,全义竟受皇后拜。

  【宫词】樛木全无逮下恩,内员位号只空存。君王助聘才佯诺,己见肩舆出苑门。
  【简释】《新五代史·唐家人传》载,庄宗有爱妾甚有色,而生子。后心患之。庄宗燕居宫中,元行钦侍侧,庄宗问曰:“尔新丧妇,其复娶乎?吾助尔聘。”后指爱妾。行钦请曰:“帝怜行钦,何不赐之!”庄宗佯诺之,后趣行钦拜谢。行钦再拜起,见爱妾肩舆已出宫矣!庄宗不乐,称疾不食数日。(又)载,自唐未丧乱,后宫之制不备。至庄宗时,后宫之数尤多。有昭仪、昭容、昭媛、御正、侍真、懿才、咸一、瑶芳、懿德、宣一等,其余名号,不可胜记。

  【宫词】行军聒帐总歌讴,手创新声付部头。莫怪伶人分绣壤,昨朝手搏赐幽州。
  【简释】《五代史补》载,庄宗雅好音律,凡用军皆以所撰词授之,使扬声而唱,谓之“御制”。至于入阵,不论胜负,马头才转,则众唱齐作,故人忘其死。斯用军之一奇也。
  《齐蕉》载,宋太宗尝谓侍臣曰:“后唐庄宗湛饮,以郑声与胡部合奏,谓之‘聒帐’,自昏达旦不息!”
  《新五代史·伶官传》载,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之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州刺史。(又)载,庄宗少好角抵,尝顾李存贤曰:“能胜我,当得一镇。”存贤搏而胜之,即封为“卢龙节度使”。

  【宫词】北风吹雪散琼瑶,内宴围炉酒半消。唱到新词冷飞白,玉楼寒透圣逍遥。
  【简释】《清异录》载,老伶官黄世明,尝言遗事,庄宗大雪内宴,铜镜新磨,以进词,号曰“冷飞白”。(又)载,同光即位,身预俳优,尚方进御巾裹,有“圣逍遥”、“安乐巾”、“珠龙便巾”、“清凉室”、“山交龙”、“小朝天”、“自在冠”、“九叶云”等名。

  【宫词】灵芳国里散香风,内殿春深笑语融。网得蜻蜓花下坐,自描彩翅贮金笼。
  【简释】《清异录》载,后唐龙辉殿,安假山水一,铺沈香为山阜,蔷薇水、苏合油为江池,苓藿、丁香为树林,薰陆为城郭,黄紫檀为屋宇,白檀为人物,方圆一丈三尺,城门小牌曰“灵芳园”。(又)载,后唐宫人,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金钱笼贮养之。

  【宫词】点筹花下集宫娥,不厌金钱破费多。主藏却逢张敕史,偏将一积靳和哥。
  【简释】《新五代史·宦者张承业传》载,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庄宗乃置酒库中,酒酣,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出宝带币马以赠。庄宗指钱积,呼继岌小字,以语承业曰:“和哥(继岌小字)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承业谢曰:“国家钱,非臣所私也!”庄宗以语侵之,承业怒曰:“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

  【宫词】粉墨登场杂笑诙,春风弦管散香埃。无端触起中宫怒,为有衙推访女来。
  【简释】《纲目》载,庄宗尝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以悦刘夫人。《新五代史·伶官传》载,庄宗好俳优,别为优名曰“李天下”。
  《北梦琐言》载,庄宗暇曰,自风蓍囊药匣,令继岌破帽相随,似刘后父以医卜为业也。后方昼眠,乃入其卧内,自称‘刘衙推’访女,后大怒,笞继岌。

  【宫词】戚城置酒乐何如,德胜城边税驾初。满路鲜花攀折尽,春风缓缓送牛车。
  【简释】《旧五代史·唐本纪》载,同元三年三月,帝召郭崇韬,谓曰:“朕思在德胜寨时,霍彦威、段凝,皆予之劲敌,终日格斗,战车相闻,安知二年之间,在吾廊下。朕欲按德胜故寨,与卿再陈旧事。”于是,车驾发邺宫至德胜城,登城四望,指战阵之处,以谕宰臣,渡河南观废栅旧址,至杨村寨,沿河、至戚城,置酒作乐而罢。时宫苑使王允平、伶人景进,为帝广采宫人,不择良家委巷,殆千余人,车驾不给载,以牛马拉之,盈于路。

  【宫词】婴乳难充内府财,銮舆匆遽返愁台。绛霄殿里鹰坊使,独对残廊哭灰来。
  【简释】《旧五代史》载,同光四年,宰臣豆卢革率百官上表,以魏博兵变,请出内府金帛,以给将士。未报时,知星者上言:“客星犯天库,以散府藏。”帝召宰臣于便殿,皇后出宫中妆奁、银盆各二,并皇子满哥三人,谓宰臣曰:“外人谓内府金宝无数,往者诸侯贡献,旋供赐与,今宫中有者,妆奁、婴乳而己,可鬻之给军。”卢革见之,惶恐而退。(又)载,李嗣源入汴,帝闻诸军离散,至万胜镇,即命旋师。登路旁荒冢,置酒视诸将流涕。俄有野人进雉,因问冢名。对曰:“里人相传,为‘愁台’。”帝闻不悦,置酒而去。(又)载,郭从谦率所部,焚兴教门,缘城而入。帝为流矢所中,亭午崩于绛霄殿之廊下,时年四十三。是时,帝之左右,例皆奔散,唯五坊人善友,敛廊下乐品,簇于帝尸之上,发火焚之。唐时有五坊,鹰坊是其一。善友为鹰坊主事。

  【宫词】兄终弟绍本无嫌,神武横冲旧共谙。口击何如手来击,一时诸将尽怀惭。
  【简释】《北梦琐言》载,庄宗晏驾,明宗为将相推举,诸改国号。明帝谓藩邸近侍曰:“五十三事献祖,自太祖至先帝,冒刃血战,为唐室雪冤,身编宗属。武皇功业,是吾功业也,先帝天下,即吾天下也。兄亡弟绍于义何嫌?运亡兴隆,吾当身受。”于是,不改正朔,人服帝之独见也。
  《新五代史》载,太祖以嗣源所将骑五百,号“横冲都”。由是,李横冲名垂四方。
  《旧五代史》载,嗣源尝与诸将会,诸将自夸武勇。嗣源徐曰:“公辈以口击贼,吾以手击贼!”众惭而止。

  【宫词】头白宫娥识旧章,九重新诏戒淫荒。朝餐只进同阿饼,旰食还供法乳汤。
  【简释】《通鉴》载,庄宗后宫,存者犹千余人。宣徽使选其美少者,献于监国。监国曰:“宫中职掌,宜谙故事,此辈安知?!”乃悉用老旧之人补之。其少者,任其所适。
  《清异录》载,天成中,帝令作“同阿饼”,法用碎肉与面溲和如臂,刀截,每只二寸厚,蒸之。(又)载,明宗在藩,不妄费。尝召幕属论事,各设“法乳汤”半盏。盖瓶中粟所煎。

  【宫词】殿庭深夜透凉丝,正是焚香默祝时。昨日五坊新报罢,调鹰唯恐大臣知。
  【简释】《新五代史·唐明宗纪赞》载,帝尝夜焚香,仰天而祝曰:“臣本蕃人,岂足治天下,世乱久焉,愿天早生圣人!”(又)载,帝命放五坊鹰隼。
  《新五代史·唐臣安重诲传》载,夏州进白鹰,安重诲却之。明宗阴遣人取入。他日按鹰,诫左右曰:“勿使重诲得知!”

  【宫词】春入临芳紫翠稠,六宫帘幕上银钩。玉容漫取花相拟,今日名花亦见羞。
  【简释】《女红余志》载,明宗与王淑妃看花,一花无风摇动,众叶翻翻复之。明宗笑曰:“此淑妃明秀,花见亦为之羞!”自后宫中呼淑妃为“花见羞”。
  《清异录》载,洛阳大内临芳殿,庄宗所建。牡丹千余本,有“小黄娇”、“卵心黄”、“御衣红”、“火焰红”、“紫龙杯”、“紫酥雪”、“夫人粉”、“奴香”、“百叶仙人”、“月宫花”、“蓬蓬相公”、“太平楼阁”诸名称。

  【宫词】内阁朝回日未阑,诏遵旧例赐堂餐。潜龙宅里颁新米,又沛鸿恩赈百官。
  【简释】《五代会要》载,后唐天成元年五月,诏每月望朔日,赐百官廊下餐。唐室升平日,常参官每日朝退,赐食。谓之“廊餐”。自乾符乱离之后,只遇月旦朔日入阁日赐。上初即位,命百官五日一起居。李琪以为非故事,请罢之。唯每月朔望日,命入阁赐食。至是,宣旨朔望入阁,外依旧五日起居,遂为定式。
  《旧五代史》载,天成二年十二月,诏出潜龙宅米,以赈百官。

  【宫词】百尔冬衣赐帛锦,御袍只进托罗毡。春回会节园中日,偏费臣工买宴钱。
  【简释】《旧五代史》载,同光元年冬十月,诏赐文武百僚冬服,绵帛有差。
  《清异录》载,明宗天资恭俭,尝因苦寒,左右进“蒸黄透绣托罗袄”,衣之。(又)载,二年三月壬子,幸会节园。宰相、枢密使及在京节度使,共进钱,捐请开宴。谓之“群臣买宴”。

  【宫词】两街功德费传宣,共祝千春似铁坚。神语三珠方并一,可怜数在五楼前。
  【简释】《五代会要》载,清泰二年三月,两街功德使奏:“每年圣诞节,诸道、州、府奏荐道士,名为‘紫衣师’。”(又)载,末帝从珂,唐光启元年正月二十三日生于镇州平山县之外舍。以其生日为“千春节”。
  《文献通考》载,潞王时,军士谣曰:“除去菩萨,扶立生铁。”寓意闵帝仁弱,末帝刚严。
  《旧五代史》载,先是,帝在凤翔曰:有瞽者张蒙,自言知术数,事太白仙人。帝亲校房暠酷信之。一日蒙至府,闻帝语声,骇然曰:“非人臣也!”询其事。即传神语曰:“三珠并一珠,驴马无人驱,岁月甲庚午,中兴戊已土。”至是,帝受册。册曰:“维应顺元年,岁次甲午四月。”庚午朔,帝回视房暠曰:“张蒙神言,甲庚午不亦异乎!”帝令暠共术士解“三珠一珠”事。答曰:“三珠即三帝也。驴马无人驱,即失位也。”
  《五代史注洛中纪异录》载,先是甲子至清泰三年,丙申岁云“数在五楼前”。又云“但八九月,戎虏乱中原”。后,大军于太原南五楼村前,大战。九月晋祖(敬瑭),勾结契丹至于城下,王师败绩,至十一月契丹王遣蕃军,送晋祖洛阳。此即“戎虏乱中原”之应也。

  【宫词】幞头高戴李家宽,拥护天王甲陛攒。内侍忽宣陪猎去,轻零衫子压雕鞍。
  【简释】《旧五代史》载,清泰二年,邺都进天王甲。帝在藩时,有相士言“帝如毗沙天王”,帝知之甚喜。及即位,选军士之魁伟者,披以天王甲,俾居宿卫。因诏诸道造此甲,以进之。
  《清异录》载,清泰燕服,凡两品。幞头李家宽者,漆地加金线棱,盘四角差细。(又)载,潞王从珂,出驰猎。从者皆轻雪衫、佛光袴。佛光者,以杂色横合为袴。

  ○晋

  晋,高祖石敬瑭,沙陀部人。唐明宗婿。长兴三年为河东节度史,镇太原。清泰三年,移镇天平,不奉诏。唐主遣兵讨之,求救契丹,约为父子。契丹册以为帝,都洛阳。寻迁开封,在位七年殂。葬显陵,改元一(天福)。出帝重贵,高祖兄敬儒子。初封齐王。皇子幼,大臣景延广等立之。五年,契丹兵入开封、帝降。明年北迁,封负义侯。后没于契丹黄龙府,改元一(开运)。晋共二主,凡十一年。

  【宫词】文明宝殿五云腾,万岁频呼记者明。御驾连镖过旧第,梦中早自祚阶升。
  【简释】《五代会要》载,清泰三年闰十一月十二日,敬瑭筑坛即位于太原府城之南,其月二十六日,至洛阳。二十九日受朝于文明殿。
  《通鉴》载,契丹入边,敬瑭将大军屯忻州。朝廷遣使赐军士夏衣,传诏抚谕。军士呼万岁者数四。敬瑭惧,幕僚段希尧,请诛其倡者,敬瑭命都押衙刘知远,斩三十六人以徇。唐主闻之,益疑敬瑭之反心。
  《玉堂闲话》载,敬瑭在本部,尝从容对宾佐曰:“近因昼寝,忽梦若顷年,在洛京时,与天子连镖于路,过旧第。天子请吾入其第,吾逊谢者数四,不得己即促辔而入,至厅事,下马升自祚阶,西向而坐。天子已驰车去矣!”其梦如此,群僚莫敢有所答。是年冬,果有鼎革之事。

  【宫词】年年圣诞贺天和,宴启长春响玉珂。殿上谈经循旧例。两街齐诵阿伽陀。
  【简释】《五代会要》载,石敬瑭,唐景福元年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太原汾阳里,以其生日为“天和节”。
  《旧五代史》载,天福二年二月辛亥“天和节”,帝御长春殿,召左右街僧谈经“威仪殿”内。

  【宫词】强邻徽号互相加,持节谁堪驾使车。四袄三衾邀厚赐,老臣真不愧皇华。
  【简释】《五代史注引通鉴考异》载,虏(契丹)遗使加徽号于晋祖,晋亦献徽号于虏。高祖始命兵部尚书王权衔其命,权辞以老病。晋祖乃谓宰相冯道曰:“以此非卿不可!”道无难色。
  《丛苑》载,契丹闻冯道有重名,名其与国相同列。戎赐臣下牙笏。及腊月,赐牛头,皆为殊礼。道均纳之,并以诗谢,云“牛头偏得赐,象笏更容持”。虏中大寒,赐道锦袄、貂袄、羊狐貂衾各一。每入谒,服四袄。宿馆中,并复三衾。诗云:“朝披四袄专藏手,夜复三衾怕露头。”及还京师,作诗五章,以述北使之意。首章云:“去年今日奉皇华,只为朝庭不为家。”

  【宫词】崇元殿里乐声低,羽吁干戈二舞齐。回鹘随班阶下拜,贡琛同羡玉狻猊。
  【简释】《旧五代史》载,天福五年冬至,帝御崇元殿,受朝贺。始用二舞。帝举觞奏“元同之乐”,登歌奏“文同之乐”。举食,文舞奏昭德之舞,武舞奏成功之舞。典礼久废,至是复兴。观者悦之。六年春正月辛酉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刑部员外部李象,上二舞赋,帝览而嘉之。(又)载,回鹘可汗仁美遣使,贡方物,中有玉狻猊,实奇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