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集
- 全史宫词
全史宫词
【宫词】日照仙台百尺高,登临酌酒谢尤劳。外臣才进烧金药,内侍频更脃玉条。
【简释】《孔六帖》载,唐武宗起望仙台,荐“无忧酒”。
《清异录》载,武帝缘金丹示孽中境躁乱,内侍童膺福希旨,进脃玉条。用锦作虚带以水条,裸腹系之,心腹俱凉。移时熔消,复别更替。
【宫词】歌舞深宫二十年,笙囊指点恨绵绵。一声河满肠先断,下报君王掌上怜。
【简释】《碧鸡漫态》载,张祐作“孟才人叹”,其序称:孟才子以笙歌有宠于武帝。武帝疾笃,目之曰:“吾当不讳,而何为哉?”才人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才人复曰:“妾尝艺歌,愿对上歌一曲,以泄愤。”上许之。乃歌一声“河满子”,气极立陨。上令医侯之曰:“脉尚温,而肠已断。”其诗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又云:“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宫词】帝室中兴治道隆,先朝政写御屏中。外庭共制遵王履,素识官家重鲁风。
【简释】《唐书》载,宣宗书《卢观政要》于屏风,每正色拱手读之。
《清异录》载,宣帝儒雅。令有司,效孔子履进,名“鲁风穨”。宰相、诸王效之。而微杀其式,别呼为“遵王履”。
【宫词】芙蓉阙下集鹓鸾,御宴珍馐出太官。诏许怀归齐拜舞,竞将罗帕系雕鞍。
【简释】《金台记闻》载,廷宴,余物怀归。起于唐宣宗时,宴百官罢,拜舞。遗下果物,咸曰:“归献父母,及遗小儿。”上敕太官:“今后大宴文武官,给食两分与父母,别给果子与小儿。所食余者,听以帕子怀归。”
【宫词】自裁新谱教宫娥,列队分行连袂歌。舞罢鱼龙波浪静,满堂珠翠地衣拖。
【简释】《文献通考》载,宣宗音律特妙,每赐宴,必裁新曲。俾女伶衣珠翠缇绣,分行列队,连袂而歌。
《杜阳杂编》载,唐宣宗时,画八百匹官絁,作鱼龙波浪文,以为地衣。每一舞,而珠翠满地。
【宫词】梯航万里觐龙颜,璎络争看菩萨蛮。一曲编成宣乐部,所前抖擞整花鬘。
【简释】《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其人危髻金冠,璎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优伶,遂制《菩萨蛮》曲。白乐天《蛮子朝》诗云“花鬘抖擞龙蛇动”。
【宫词】寒风淅沥透轻纱,芦管无声月平斜。宝鸭拨残星子炭,药炉连夜进丹砂。
【简释】《文献通考》载,宣宗善吹芦管。
《清异录》载,宣宗饵丹砂,病热。宫人以金盆置麸炭少许,进御。暖手而已。呼为“星子炭”。
【宫词】手谈会说胜夷酋,国手须争第一筹。花下闲寻楸玉局,披图谁解镇神头。
【简释】《杜阳杂编》载,大中年,日本国王子来朝,王子善围棋,上敕待诏顾师言为对手。王子出楸玉局,冷暖玉棋子,云:“本国之东三万里,有集真岛。岛上有凝霞台,台上有手谈池,池中生玉棋子。不用制作,自然黑白分焉。冬温夏凉,故谓之‘冷暖玉’。又产如楸玉状,类楸木,琢之为棋局。光洁可鉴。”及师言与之敌手,下至三十有三,胜负未决。师言惧辱君命,每汗手凝思,方敢下著,则谓之“镇神头”。乃是解两征势也。王子瞪目缩臂,已状不胜。回语鸿胪曰:“待诏第几手也?”鸿胪诡对曰:“第三手也。”师言实第一国手矣。王子曰:“愿见第一!”鸿胪对曰:“王子胜第三,方得见第二,胜第二,方得见第一。今欲躁见第一,岂可得乎!”王子掩局而叹曰:“小国之一,不如大国之三,信矣!”今好事者,尚有顾师言《三十三著镇神头图》。
【宫词】报道同昌下嫁来,三千鸳被竟尘埋。九鸾飞去成妖梦,不奈潘妃索玉钗。
【简释】《杜阳杂编》载,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降,宅于广化里,赐钱五百万贯,更罄内库宝货,以实其宅。其枕以七宝合成,神丝绣被,绣三千鸳鸯,九玉钗上刻九鸾,皆九色。上有字曰“玉儿”。工巧妙丽,殆非人工所制。有金陵得者以献公主,酬之甚厚。一日昼寝,梦绛衣奴传语曰:“南齐潘淑妃取九鸾钗!”及觉,将梦中之言告于左右。后公主亡,其钗亦亡。玉儿,乃南齐潘淑妃小字也。
【宫词】上方弦管凤鸾鸣,乐府新翻道调清。十宅诸王同望幸,郎君一例号音声。
【简释】《卢氏杂说》载,懿宗一日召乐工,上方奏乐,为道调弄,上遂拍之,故乐工以其节,奏曲子,名《道调子》。十宅诸王,多解音声。倡优杂戏皆有之,以备上幸其院。迎驾作乐,禁中呼为“音声郎君。”
【宫词】上苑秋高万木荒,黄花脱节傲清霜。短歌御制加封号,共拜金刚不坏王。
【简释】《清异录》载,懿宗赏花短歌云:“长生白,久视黄,共拜金刚不坏王。”谓之菊花也。
【宫词】凤台人去镇凄凉,烟冷刀圭第一香。多谢至尊亲荐福,仙音宝烛施空王。
【简释】《清异录》载,昭宗尝赐崔允香御题曰:“刀圭第一香,酷烈清妙。”盖咸通所赐同昌公主者。(又)载,同昌公主死,帝以仙音烛,赐安国寺,冀追冥福。状如高层露台,杂宝为之。花鸟皆玲珑。台上安烛,既燃则玲珑皆动,叮当清妙,烛尽响绝。
【宫词】落叶流红出御沟,斗鹅池畔水悠悠。缘知礼部无尧舜,且向球场夺状头。
【简释】《新唐书·宦者田令孜传》载,僖宗喜斗鹅,数幸兴庆池,与诸王斗鹅。
《唐小说记》载,红叶题诗事有四。一说在僖宗时。
《通鉴》载,僖宗尝谓优人石野猪曰:“朕若应击球进仕举,须为状元!”对曰:“若尧舜作礼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驳放!”上笑而已。
【宫词】囚髻梳成结束牢,胭脂晕点半边娇。延英新撤昭容位,从此宫娥罢引朝。
【简释】《续博物志》载,僖宗内人束发甚急,号为“囚髻”。
《清异录》载,唐未有胭脂晕,脂所以点唇曰:“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淡红心”、“猩猩晕”、“格双唐”、“小珠龙”、“媚花奴”等名称。
《清波杂志》载,前代宫帏,多不肃,宫人或与廷臣相见。唐入阁图,有昭容位。
《见闻录》载,唐天佑二年,敕令后每遇延英坐朝日,只令小黄门侯引从,宫人不得擅出内。杜甫有诗云:“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宫词】传道功成谱乐章,保宁殿里奏笙簧。将军谁解排君难,愧见鸿门樊舞阳。
【简释】《长安志》载,昭宗宴李继昭等将于保宁殿,亲制《成功曲》,以褒之。仍命伶官作“樊哙排君难”杂戏,以乐之。
附:诸王
【宫词】架上牙韱万轴存,古文同异费评论。诸王友爱开家宴,玉醴香浮铜鹤樽。
【简释】韩王李元嘉,高祖子。
《新唐书本传》载,元嘉少好学,藏书至万卷,皆以古文字参定同异。与弟灵夔友爱,燕见终日如布衣礼。
《云仙散录》载,韩王元嘉,有一铜鹤樽,背上注酒,侧一足倚。满则正,不满则倾侧。
【宫词】一堂丝竹静传声,窗下挥毫晓日晴。古砚分磨红白墨,宫袍几幅字分明。
【简释】鲁王李灵夔,高祖子。
《新唐书本传》载,灵夔善草书,通音律。
《云仙杂录》载,鲁王灵夔,使人造红白二墨为戏,及书写衣服,黑衣用白,白衣用红,书自成一家。
【宫词】灯婢辉煌女乐张,气喷宝障麝兰香。眉言眼语何从见,只许歌声出画堂。
【简释】宁王李宪,睿宗长子。死谥让皇帝。
《开天遗事》载,宁王宫有乐妓宠姐者,美姿色,喜讴唱。每宴外客,诸妓尽在目前,唯宠姐容莫能见。词客李太白,恃醉戏曰:“吾闻王有宠姐善歌,今酒肴醉饱,群公宴倦,王何怜此女,不示于众?”王笑谓左右曰:“设七宝花障,召宠姐于障后唱之!”白起谢曰:“不许见面,只闻其声,亦幸矣!”(又)载,宁王宫中,每夜于帐前,罗列木雕矮婢,饰以采缯,各持华灯,自昏达旦,故谓之“灯婢”。(又)载,宁王与宾客议论,先含咀沉麝,方启口发谈,香气喷于席上。
《女红余志》载,宠姐每娇眼一转,宪则知其意,宫中谓之“眼语”,又作“眉言”。
【宫词】酒醉灯昏客散时,看花满眼泪如丝。旧恩不为新恩变,尚有佳人忆饼师。
【简释】《开天遗事》载,宁王好声色,有人献烛百炬,似蜡而腻,似脂而硬,每至夜宴,宾妓间坐,酒酣作狂,其烛则昏昏然,如物所,罢则复明。莫测其怪也。
《本事诗》载,宁王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媚,王一见注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问之:“汝复忆饼师否?”妻默不对。王召饼师使见之。其妻注目,双泪重颊,若不胜情。时王坐客十余人。王命赋诗。王维诗先成,云:“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宫词】瑟毛箩衫汗渍香,深宫无事暑天长。庭前鼓子新鞔就,谱入黾兹旧乐章。
【简释】《酉阳杂俎》载,明皇尝伺察诸王。宁王尝夏中挥汗鞔鼓,所读乃“黾兹乐谱”也。上知之,喜曰:“天子兄弟,当极醉乐耳!”
【宫词】东风初报相风旌,后苑春深草色青。忽听鸣禽惊散去,谁从花下掣金铃。
【简释】《开天遗事》载,五王宫中,各树长竿,挂五色旌,旗之四垂缀以小金铃。有声即使侍从,视旌之所向,可以知四方之风侯也。(又)载,宁王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于花稍上,每有乌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
【宫词】三斗朝天醉欲狂,酒经一卷法偏详。泛春渠里春多少,面部风流属酿王。
【简释】汝阳王李琎,宁王李宪之子。
《杜诗》载,汝阳三斗始朝天。(饮三斗酒也)
《云仙散录》载,汝阳王琎,取云梦石甃泛春渠,以蓄酒。作金银龟、鱼浮沉其中,为酌酒具。自称“酿王兼部尚书。”
《清异录》载,汝阳王琎,家有酒,法号“甘露”。经四方风俗,诸家材料,莫不具备。
【宫词】烛奴分影上层台,蜡泪消残欲作堆。红袖两行围绣榻,夜深齐讶醉舆来。
【简释】申王李撝,本名成义。睿宗子。
《开天遗事》载,申王每夜,宫中聚宴,以龙檀木雕成童子,绿袍束带列执画烛,称为“烛奴”。(又)载,申王每至风雪共寒之际,使宫妓密围坐侧,以御寒气。呼为“妓围”。(又)载,申王每醉,即使宫妓,将锦采结一兜,舁归寝室。呼为“醉舆”。
【宫词】铎声清脆竹檀栾,宝马朝回卸玉鞍。自有香肌堪暖手,连朝风雪不知寒。
【简释】岐王李范,初名隆范,睿宗子。
《开天遗事》载,岐王宫中,于竹林内,悬碎玉片,夜间相击之声,即知有风。号“占风铎”。(又)载,岐王有玉鞍。冬月用之,虽天气严寒,坐如有温火之气。(又)载,岐王每至冬寒手冷,不近于火,唯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称为“暖手”。
【宫词】一缕琴声出户频,谁分为楚与为秦。破红绡裹蟾酥沙,赠于堂前顾曲人。
【简释】《云仙杂录》载,李龟年至岐王宅,闻琴声曰:“此秦声。”良久又曰:“此楚声。”主人入问之,则前弹者,陇西沈妍也。后弹者,扬州薛满也。二妓大服,乃赠之破红绡蟾酥沙。龟年自负,强取妍“秦音琵琶”捍拨而去。
附:伪燕
安禄山。营州柳城,胡人。历平卢节度使。天宝十五年,陷长安,僭号称燕。至德元年,为子庆绪所杀。庆绪寻为史思明所杀,凡三年灭。禄山改元一(圣武)。庆绪改元二(载初、天和)。
【宫词】马衔杯盏象登场,凝碧池头乐未央。宴上刀光森似雪,梨园含泣按霓裳。
【简释】《新唐书·安禄山传》载,初,上皇每设宴,出宫人舞霓裳羽衣。又鼓舞马百匹衔环上寿,又引犀象入场,或拜,或舞。禄山见而悦之。至是,搜扑送洛阳,宴其群臣于凝碧池。盛奏众乐,梨园子弟往往唏嘘泣下,贼皆露刃睨之。
附:伪汉
朱泚,幽州昌平人。以凤翔节度使罢镇,居京师。建中四年,发泾原兵讨李希烈,兵乱入京师立之。僭号称秦,寻改称汉。兴元二年,李晟复长安,泚走泾州,追斩之。改元二(应天、天皇)。
【宫词】城上危楼百步通,赞侯图籍竞输忠。内庭珍宝如山积,留得潜龙入翠宫。
【简释】《新唐书·朱泚传》载,城隅率百步建一楼,候望非常。(又)载,源休与姚令言争,自比萧何。休顾令言,曰:“成秦之业,无辈我者,我为萧何,子当曹参,可矣!”即收图籍,贮库府。人笑为“火迫赞侯”。(又)载,泚号其第宅为“潜龙宫”。徙珍宝实之。
附:伪楚
李希烈,燕州辽西人。兴元元年,以淮西节度使反,陷襄城,据汴。僭号称楚。贞元二年,兵屡败,奔还蔡州。其将陈仙奇毒杀之。凡三年灭,改元一(武成)。
【宫词】姒媦交欢未足欢,受来恩宠转悲酸。谁知分饭含桃日,早有兵机寓蜡丸。
【简释】《新唐书·李希烈传》载,始闻户曹参军窦良女美,强取之。后有宠。尝称陈仙奇忠勇,而妻亦窦姓,愿如姒媦者,以固其夫。希烈许诺。及希烈死,子欲自立未决。有献含桃者,窦分遗仙奇妻。因蜡帛丸,杂果中出所谋,仙奇率兵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