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集
- 全史宫词
全史宫词
【宫词】久闻戚苑笑侯身,宠眷安能旧及新。未宴后园休报怨,长门犹闭邺宫人。
【简释】《三国志·魏明帝纪》载,元后,河内人也。黄初中,以选入东宫。及明帝即帝位,以为贵嫔。太和元年,立为皇后。后父嘉拜骑都尉。初,明帝为王,始纳河内虞氏为妃,帝即位,虞氏不得立为后,太皇卞太后慰勉焉。虞氏曰:“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也。然后职内事,君听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善终者也。殆必由此亡国丧祀矣!”虞氏遂黜还邺宫。进嘉为奉车都尉。顷之,封博平乡侯。嘉本典虞车工,卒暴富贵。明帝命朝臣,会其家饮宴。其容止举动甚蚩,騃语辄自谓侯身,时人以为笑,帝之幸郭元后也。后受庞日驰。景初元年,帝游后园,召才人以上,曲宴极乐。元后曰:“宜延皇后。”帝弗许,乃禁左右,使不得宣后知之。明日帝见后,后曰:“昨日游宴北园,乐乎?”帝以左右泄之,所杀十余人。赐后死。
【宫词】芙蓉高髻绾瑶簪,日整霞装望幸临。不识君子钟爱处,钗头争佩辟寒金。
【简释】《中华古今注》载,魏宫好晓霞装。(又)载,魏宫好芙蓉髻。
《拾遗记》载,明帝时,昆明国献嗽金鸟,常吐金屑。此鸟畏霜雪,乃起小屋贮之,名“辟寒台”。人争以鸟吐之金饰钗佩,谓“辟寒金”。宫人相嘲曰:“不服辟寒金,那得帝王心。”于是,媚惑者争此金为饰,以邀宠幸。
【宫词】半袖轻扬帽影高,君王清宴谢焦劳。何人笑把衣裳赌,入帐居然著锦袍。
【简释】《三国志·杨阜传》载,阜常见明帝著帽,被缥绫半裒袖。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
《三国志·曹肇传》载,肇有殊色,明帝宠幸之。肇尝与帝戏赌衣物,有不获,辄入御帐服之。其见宠爱之甚如此。
附:诸王
【宫词】壮志何须博士为,黄须帝子亦奇才。倾城声价千金值,只换名驹白鹊来。
【简释】《三国志·任城王彰传》载,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立功建号耳,何做博士耶?!”(又)载,太祖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钗小志》载,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彰即曰:“彰有美妾,可换,唯君所择?”马主遂指一妓,彰遂换之。马名曰“白鹊”,故后人作“爱妾换马”诗,付之弦歌焉。
【宫词】缥碧樽开玳瑁筵,夜深平乐宴群贤。鸭头鹊尾殷勤劝,莫惜香醪斗十千。
【简释】刘祯《瓜赋序》载,曹植坐,厨人进瓜,植命为赋,促立成辞,曰:“布象牙之席,薰玳瑁之宴,凭彤玉之几,酌缥碧之樽。”
曹植《名都篇》载,“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八王故事》载,陈思有巧思,为“鸭头杓”浮于九曲酒池。王意有所劝,鸭头则回向之。又为“鹊尾杓”柄长而直,王意有所到处,于罇上旋之,鹊则指之。
○吴
吴,太祖大皇帝姓孙名权,富春人,豫州刺史坚次子,讨逆将军策母弟。坚以初平元年,举义兵讨董卓,二年攻刘表,战殁。四年策统父兵,取江东。建安五年,遇害,权代统其众。章武元年,徙治武昌,称藩,于魏封吴王。明年,自称黄武元年,即帝位,迁都建业,以武昌为行都,在位二十四年殂,葬蒋陵,改元六(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子亮立,七年为孙綝所废,至景帝永安三年,又黜为侯,遂自杀,改元三(建兴、五凤、太平)。景帝休,太祖第六子,初封瑯琊王,太平三年,为孙休所立,七年殂,葬定陵,改元—(永安)。景帝殂,子幼。丞相濮阳兴迎太祖孙,太子和子皓立之。复徙都武昌,寻还建业。十七年降于晋,封归命侯,太康四年卒,改元八(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皇、天册、天玺、天纪)。
东吴国四主,凡五十九年。
【宫词】太初宫徙武昌材,大禹卑宫俭德该。水旱关心劳顾问,罗阳王婢降神来。
【简释】《三国志》载,吴赤鸟十年二月,权适南宫,三月改作“太初宫”。
《江表传》载,权诏曰:“建业宫乃朕从军来所作将军府,奈尔材柱率细,皆以腐朽,常恐损坏。今未复,西可徙武昌宫,材瓦更缮治之。”有司奏言曰:“武昌宫已二十八岁,恐不堪用,宜下所在通伐。”权曰:“大禹以卑宫为美,今军事未已,所在多赋,若更通伐,妨损农桑,徙武昌,材瓦自可用也。”(又)载,太平元年夏五月,初临海,罗阳县有神自称王表,周旋民间。语言、饮食与人无异,然不见其形。又有一婢,名纺绩。是月,遣中书郎李崇,持辅国将军罗阳王印绶,迎表。表随崇俱出所历山川,辄遣婢与其神相闻。秋七月,崇与表至权于苍龙门外,为立第舍数,使近臣持酒食,往表。说水旱小事,往往有验。
【宫词】侍宴崇台醉未休,玉壶香唾洒红榴。谁知织室迎来日,却爱图中一段愁。
【简释】《拾遗记》载,吴主潘夫人,父坐法,输入织室,吴主使图其容貌。夫人忧戚渐瘦,工人写其真状,以进。吴主见而喜之曰:“此神女也!愁貌尚能惑人,况在欢乐!”乃命就织室迎之,纳于后宫。夫人游宣昭之台,醉唾于玉壶,侍婢泻于台下,得火齐指环,即挂石榴枝上。因其处,起台名“环榴台”。有谏者曰:“今吴蜀争雄,环榴之名,将为妖矣!”乃改名“榴还台”。
【宫词】歌舞娇生太子池,额留红晕助妖姿。美人自是多艳骨,错使人夸獭髓时。
【简释】《拾遗记》载,孙和悦邓夫人,和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误伤夫人额,命太医用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治之。琥珀太多,及擦面有赤点,益感其艳嬖。人欲邀宠,皆以丹脂点额,而后进幸。
《寰宇记》载,吴国有太子池———乃孙和筑。
【宫词】列国图成五色绒,机丝双绝绣尤工。伏波聚米何堪数,河岳分明匹练中。
【简释】《拾遗记》载,吴主赵夫人,能于指间,以彩纺织云霞龙蛇之锦,宫中谓之“机绝”。孙权常以魏、蜀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势军阵之象。夫人乃刺绣制列国图,时人谓之“针绝”。权倦暑紫绡之帷,夫人曰:“此不足贵。”乃扸发以神胶续之,织罗纱裁为幔。视之,飘飘如烟,气轻动而房内自凉,时人谓之“丝绝”。
【宫词】蒙蒙香雾袭重栏,衣袂翻风四气团。媚寝宵深人睡去,琉璃屏外月光寒。
【简释】《拾遗记》载,吴主亮做绿琉璃屏风,甚薄而莹彻,每于月下舒之。尝宠爱四姬,皆绝色。一曰“朝妹”,二曰“丽居”,三曰“珍洛”,四曰“洁华”。使四人坐屏风内,望之若无。隔帷香气不通于外。为四人合四气香,香沾衣,百浣不歇,名“百濯香”。所居之室名“思香媚寝”。
【宫词】螺鬟高拥碧油光,髻上犀钗压鬓长。漫把玉云夸宝栉,洛成常阁镜奁傍。
【简释】《奚囊橘柚》载,丽居,孙亮爱姬也。真发香净,一生不用洛成,疑其有辟尘犀钗子也。洛成,即今之篦梳之类。《女红余志》载,吴主亮夫人洛珍,有栉,名曰“玉云”。
【宫词】扬云奇字制来偏,名命■〈雨上單下〉■〈雷上火下〉避讳便。公子振振尽麟趾,谁如宗室有颜渊。
【简释】《三国志·孙休传注引吴录》载,休诏曰:“人之有名,以相纪别礼名。子欲令难犯易避。孤今为四男做名字。太子名■〈雨上單下〉■〈雨上單下〉,音如湖水湾澳之湾。次子名■〈雷上火下〉■〈雷上火下〉音兕觥之觥。三子名■〈壴巨〉,音如草莽之莽。四子名■〈亠〈先攵〉〉■〈亠〈先攵〉〉。音如裒衣下宽大之裒。此都不与世所用者。同故钞旧文会合作之。”
《三国志·孙桓传注引吴书》载,桓,仪容端庄,器怀聪朗,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权常称为“宗室颜渊”。
【宫词】旧人都尉职新除,楼下衔名为典酤。奉敕一兵养一犬,朝朝扑兔进天厨。
【简释】《三国志·孙皓传注引江表传》载,何定,汝南人,本孙权给使也,后出补吏。定佞邪僭媚,自表先帝旧人,求还内侍。皓以为楼下都尉典知酤籴事,专为威福。使诸将各上好犬,皆千里远求,一犬至值数千匹。御犬率具缨,值钱一万。一犬一兵养以扑免,供厨。所获无几。吴人皆归罪于定。而皓以为忠勤,赐爵列侯。
【宫词】步摇假髻费千缗,木偶装成欲唤真。寄语廷臣须夙退,宫中又拜左夫人。
【简释】《三国志注》载,皓以张布女为美人。后杀之,思其颜色,使工刻木作美人像,置座侧。布大女适冯纯,即夺之入宫,拜为左夫人。昼夜房宴,不听朝政。使以金作华燧步摇假髻,以千数,令宫女著以相扑,朝成夕败。
【宫词】紫盖黄旗入洛阳,东南王气亦荒唐。顺天思应吴天子,雪拥銮舆路正长。
【简释】《三国志·孙皓传注引江表传》载,初,丹阳刁元使蜀,得司马徽与刘异论“运命历数”事,元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国中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曰:“吴天子当上。”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即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从牛渚陆道,西上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行遇大雪,道涂陷坏,兵士被甲执杖,百人共引一车,寒冻殆死,兵人不堪,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耳!”皓闻之,乃还。
●全史宫词卷九 晋
晋,世祖武皇帝姓司马名炎,温人,魏太傅懿孙,晋王昭世子。正始十年,懿杀大将军曹爽,始专魏政。子师、昭继之。咸熙二年九月,昭卒,炎嗣立。十二月受魏禅,都洛阳。太康元年,平吴,天下始一统。在位二十六年崩,葬峻阳陵,改元四(泰始、咸宁、太康、大熙)。子惠帝囊立,永宁元年正月,赵王伦篡立改元(建始)。四月,齐王冏等讨伐诛之,帝复位,在位十七年,中毒崩,葬太阳陵,改元十(永熙、永平、太安、永安、永宁、元康、永康、建武、永兴、光熙)。弟怀帝炽立,五年为刘聪执归平阳,封会稽公。又二年遇害,改元一(永嘉)。愍帝,名业,世祖孙,初嗣封秦王。洛阳陷后,大臣荀藩等,奉帝入长安,称皇太子。闻怀帝凶讯,始即位,都长安。四年,为刘聪所执,遇害于平阳,改元一(建兴)。其间,四主凡五十二年。中宗元皇帝名睿,宣帝曾孙,琅邪王觐子。初为安东将军,及愍帝遇害,乃即位于建康。(建康———即建业。因避愍帝讳改)。是为东晋。六年崩,葬建平陵,改元三(建武、大兴、永昌)。子明帝绍立,三年崩,葬武平陵,庙号肃宗,改元一(太宁)。子成帝衍立,十七年崩,葬兴平陵,庙号显宗,改元二(咸和、咸康)。弟康帝岳立,二年崩,葬崇平陵,改元一(建元)。子穆帝■〈耳甘〉立,褚太后临朝。在位十七年,崩,葬永平陵,庙号孝宗,改元二(永和、升平)。哀帝丕立,丕,显宗子,初封琅邪王,孝宗无子,褚太后立之。四年崩,葬安平陵,改元二(兴和、兴宁)。海西公奕,哀帝母弟,初封琅邪王,哀帝无子,褚太后立之。六年为桓温所废,孝武太元元年殂,改元一(太和)。太宗简文皇帝,名昱,中宗少子。初封会稽王,太和六年,为桓温所立,明年崩,葬高平陵,改元一(咸安)。子孝武帝曜立,二十四年为张贵人所杀,葬隆平陵,庙号烈宗,改元二(宁康、太元)。子安帝德宗立,元兴二年,桓元篡位,明年二月,下邳太守刘裕,自京口起兵讨平,五月帝复位,二十二年为裕所杀,葬休平陵,改元三(隆安、元兴、义熙)。恭帝德文,安帝母弟,初封琅邪王,义熙十四年,为刘裕所立,二年禅于宋,封零陵王。明年遇害,追加遵谥,葬冲平陵,改元一(元熙)。
其间十一主,凡一百零四年。
【宫词】祁祁宫局简良家,玉臂谁偏系绛纱。早知君王怜将种,不须盐竹引羊车。(车,读“插”音)
【简释】《晋书·后妃传》载,胡贵嫔,名芳。泰始九年,帝多简良家子女,以充内职。择其美者,以绛纱系臂。时帝多内宠,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然,胡芳最蒙爱幸,始有专房之宠焉。帝尝与之捞蒲争矢,遂伤帝指。帝怒曰:“此固将种也!”芳对曰:“北伐公孙,西拒诸葛,非将种而何?!”帝闻之,有惭色。
【宫词】一赋离思卓不群,朝朝珥笔制奇文。五千纳尽吴宫妾,独为怜才重左芬。
【简释】《晋书·后妃传》载,左贵嫔,名芬。善辍文拜修仪。受诏做“愁思”之文,因为“离思赋”,帝重芬辞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又)载,芬貌陋无宠,以才德见礼。
《五行志》载,元康二年六月,泰山、江夏大水。时平吴后,广收吴姬五千纳之后宫。此其应也。女者为水也。
【宫词】芸薇流馥沁妆台,月下荷香入幔来。人到宫中常白昼,漆盘新赐夜明苔。
【简释】《拾遗记》载,咸宁四年,立芳蔬园于金墉城东。有菜名“芸薇”,类有三种,常以三蔬供御膳。宫人采带其茎叶,其香历日不歇。(又)载,泰始十年,浮支国献“望舒草”,其叶如荷。因穿池广百步,名“望舒荷池”。祖梁国献“蔓金苔”。宫人有幸者,以金苔赐之,置漆盘中,照耀满室,故名“夜明苔”。
【宫词】使车四出禁婚姻,妙选良家备九嫔。妒总难消空掩扇,短青长白尽佳人。